73 回复:要不是老越的要求,我还没有发现,原来我这么忽略WH!!
喉室是声带和假声带之间的那个空间,这里的假声带如果保持一定程度的内收就会形成喉室共鸣。
喉腔共鸣好像俺没使用过呢,估计也是这个意思吧,但俺好像真没用过这个概念,俺只用过咽腔共鸣
---------------------------------------------------------
首先假声带是一个非直译的词,因为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人任何科学家能证明发假音和假声带这两块一般来说“不可移动”且“不可调节”的小肉块有关系。这里说到调节假声带的位置和形状,来获得更多一些的“喉室共鸣”,且先不说这个调节对于产生更多的“喉室共鸣”是否有效,单从历史上很多花腔女高音嗓子毁掉后的喉镜观察下的声带照片来看,均有这么一项:假声带下移错位压迫真声带位置。短期内的假声带压迫真声带,在真声带没有出现器质性改变之前,对于因此造成的暂时性的嗓音问题通过改变调整发声方法还是有可能恢复正常的;但是一旦真声带运作机能发生器质性改变,则嗓音就有可能彻底变坏。可见这个通过改变假声带形态和位置来获得一些新的“腔体”,且不说有没有这样的“精准无误”和“正确的”训练方法,单这一举动就是十分危险的。 我也不知道现在的老师,现在的新人是用合种“训练方法”获得这一“饱满”的“喉室共鸣”的,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首先非常危险其次非常错误的理论。
声音的第一道改变,应该把重心和主题归到声带和气息的搭配,并且和咽腔的共鸣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