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功耀吧 关注:113贴子:2,224
  • 0回复贴,共1

第三章(三)中医药各种疗效的故事为什么不能轻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们相信中药有效的一个常见理由是说它是几千年的经验结晶。但是,我们切不可因为某种东西流传了千百年,就认为它必定有效。风水、算命、巫术同样流传了千百年。不过我们对传统医术不妨宽容一些。的确,通过千百年来的医疗实践,有可能摸索出某种疗法、发现某种药物。但是,经验有可能有效,却也非常有限。口口相传的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含有捏造、夸大成分,或有意无意地进行了筛选,即只注意成功的病例而忽视失败的病例。许多疾病的疗效也不可能通过经验摸索而确定下来。所以,虽然在长期摸索中人们有时会真的发现有效的药物,但是是否真正有效、有效成分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毒副作用,都必须经过现代医学方法的检测才能确定。
历代名医在医案中津津乐道自己曾经用什么处方治好了某个病人,患者在文章中现身说法介绍自己如何得益于某种药物,这些在现代医学看来都没有价值,因为就药物、疗法的疗效而言,个案没有一点说服力。某个患者吃了某种药物之后病好了,并不等于就是那种药物真的发挥了作用。它可能是自愈,许多疾病本来不吃药也可以自愈;可能是心理暗示的结果,许多疾病的相当一部分病人在吃了无药性的“安慰剂”之后也会痊愈。前些年很流行的发功治病、特异功能治病,其实也是利用心理暗示的作用;甚至可能是误诊,病人本来就没病。因此,要确定某种药物的疗效,必须在做了大量的临床试验、进行统计之后才能确定。正如上一节所说,随机的、双盲的、有对照的临床试验是确定药物疗效的最可靠的方法。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国内开始发表对中药进行临床试验的结果。1999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报告指出,到1997年时,中国已发表了大约1万项中药临床试验结果,
但是,这些临床试验存在着很多问题。它们通常没有恰当地介绍是如何进行随机分组的。只有巧%的试验采用了双盲法。这些临床试验的规模通常都很小,只有少数试验的病人数量超过了300人。许多试验使用了不恰当的对照设计。多数试验只研究短期或中期效果,而不是长期效果。在报告中很少定量地表示有效性。多数试验没有报告药物的副作用il。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种中药已完全通过了三期临床试验而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批准

现代药物(也就是所谓“西药”)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才会获准上市。但是有人却认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同一种药针对得同一种病的不同的人,效果也不一样,因此认为临床试验无法检验中药的有效性。用所谓“个体化治疗”而拒绝临床试验的检验,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借口。现代医学也承认不同的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而药物往往只对一部分病人、而不是全部的病人都有效,所以才需要做统计。但是现代医学并不认为个体差异会大到每个人都只能用特定配方的药的地步。一个真正有效的药应该是对相当多的人都有效的。
有些药物虽然对治疗疾病有良效,但是由于毒副作用过强,也无法使用或必须慎用。例如,鸦片在唐代时进人中国,北宋刘翰《开宝本草》首次有将鸦片人药的记载。宋谢采伯《密斋笔记》记著名将领、诗人辛弃疾患痢疾用鸦片治愈。不过大概直到明万历年间.鸦片作为药品才开始流行民I'7}'' o《本草纲目·谷部》记载鸦片(阿芙蓉)用于治疗“久痢”、“久咳”,那的确是有效的,但是现在有哪个医生敢用这种能上瘾的毒品止泻、止咳呢?而且,对那些急毒、剧毒药物,靠经验还可能发现,但是对那些毒副作用要较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的慢性毒,例如药物导致的癌症、肝病、肾病、心血管疾病,凭经验根本不可能发现,必须靠动物实验、临床试验、流行病学调查才能查出来。许多向来被认为无毒的中药现在都已被发现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关于这一点,详见后面的分析。
由于中药的疗效、毒副作用不明,那么对待它就要像对待新药开发一样,进行药理、毒理研究,通过体外实验、动物试验、一到三期临床试验、流行病学调查这些阶段,遵循世界医学界公认的安慰剂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盲法试验原则,确定其疗效和毒副作用,才有可能获得承认。真正要做到量化,成为现代药物,则必须把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例如从麻黄提取的麻黄碱、从青篙提取的青篙素,是极少数已被公认的成功例子。抗疟疾良药青篙素一直被当成开发中药的范例,其实它的研发只和中药沾了点边。它是从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绞取青篙汁可治疗疟疾的记载获得的研究思路,但是中医用于治疗疟疾的传统方剂青篙鳖甲煎却对疟疾无效,因为中医使用的青篙(香篙)和用以提取青篙素的青篙(臭篙)并不是同一种植物,而且煎煮破坏了青篙素的化学结构,失去了药效。几十年的研究才得到这么一种药物,说明从中草药发现新药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价值不大。有一段时间世界各大药厂很热衷于从草药中开发新药,但是也由于效率太低、获益不大,目前已渐渐冷却。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药物设计和筛选是新药开发的趋势。
节选自《批评中医》作者方舟子—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
科普不是为了叫醒装睡的人,而是叫醒部分被蒙蔽的人!低素质者,除了无聊谩骂,一无所能,充分暴露其丑态!现代文明人应讲究事实求实的科学精神,要反对和支持某个观点,都需做到有理有据!


1楼2019-04-01 20:0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