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吧吧 关注:31,521贴子:81,192

回复:金刚经持验录全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五十九)
(一五四)脱刑系枷锁篇:曾遇泰山府君。
沈嘉会,唐朝人。贞观年间任官校书郎,因为犯法被发配到兰州。他远在异乡,内心渴望能早日得到赦免,遂朝夕礼佛,并且向东南方礼拜泰山府君,祝祷能够早日生还。经过了两百多天,某天晚上,忽然看到两位童子,服饰华丽,仪态端庄清秀,告诉他说:我们是泰山府君的儿子,府君受你朝夕礼拜,故派遣我们来迎接你,现在请你跟我们同行。他说此处离泰山有三千多里,路途如此遥远,何时才能到达呢?童子说:先生只要闭住眼睛即可。他依照童子的话闭眼,瞬间之间就来到了泰山。他看到一座宏伟的宫殿,两位童子前面带路,他跟着进去拜谒府君。府君延请他入内叙谈,府君无所不知。府君告诉他说:人生在世,如果造恶犯罪,纵然逃过阳间的法律,死后仍将被冥律治罪,从无侥幸免除的,如能每天持诵一遍金刚经,就可以消灭万罪。交谈中他得知府君姓刘,但不敢询问大名。府君每天晚上都以佳肴宴请他。有一天他如厕时看到姑臧县令执笏而坐,县令告诉他说:我被府君追到此地,已有六十多天,一直未见审问。于是转告府君,府君命令左右召请县令前来,对县令说:你的县下有位妇人阿赵,因被县尉无故拷打致死,阿赵来此控诉,所以将你误追来此。说完又叫儿子送县令回去。这时嘉会也向府君告别,府君派两个儿子送他回到兰州。他在泰山度过二十八天,家人只觉得他精神昏昧而已,神识回来之后,才恢复如初。他将此事告诉兰州县官,县官不肯置信。后来此县官还专程为此事拜访姑臧县令,县令说:从去年九月得到风疾,手足疼痛,灸灼三十多处,家人看到我神色恍惚,到了十一月初才得痊愈。计算时间日数无不吻合。至于县尉无故拷杀阿赵的事,也经查证属实,县尉患病十多天就去世了。从此,嘉会一心持诵金刚经,不久之后果然被赦免。(广异记)
(一五五)脱刑系枷锁篇:芳州司马崔文简。
崔文简,唐朝人,任职芳州司马,虔信佛法,平日受持金刚经。一天他不幸被吐蕃抓去,关在一个戒备森严的牢狱里。他在狱中,一心虔诵金刚经,祈求佛菩萨保佑。过了三天,他身上的枷锁突然无缘无故自动脱落。蕃兵以为狱中有内奸,就用鞭子打他,逼他说出真相。他说:哪里有什么内奸?坦白告诉你们,这是我平日念诵金刚经的缘故,因为佛力护佑,所以枷锁才自动解开。大家不信,说:好!我们现在再用枷锁将你锁住,如果因为你诵经再度自行脱落,我们就马上放你回国;假如不能脱落,我们就马上将你处死。于是,文简双手合掌,内心祈求佛菩萨加被,开始虔诵金刚经。他还没有诵完,枷锁果然如其所愿,又自动解开脱落了。大家亲眼目睹不得不信,都惊奇赞叹佛法的灵异,遂送他出境。(太平广记)
(一五六)脱刑系枷锁篇:刑具折三段。
赵安,唐朝成都人,时常持诵金刚经,每天十遍。太和四年,郭钊镇守四川。有一天赵安在郊外的坟墓旁捡到一个包袱,他认为是无主之物,将它携回家中,被人诬陷是小偷而被捕。经过审讯,县官见他不肯承认,勃然大怒,命人用刑具夹他的小腿,刑具却折成三段,又施以脊杖,可是每次棍杖打下去,刚触及他的背部又折断了。县官见状非常惊讶,以为他有异术,追问其故,他说:我只是平日诵金刚经而已。县官不敢做主,将他解交郭钊处理。郭钊亲自审问得悉详情也惊异万分。他遂被判无罪获释。返家后,妻子告诉他说:有一天我听到经卷中传出震裂的声音,很害怕,不敢打开来看。他赶紧取来察看,发现经卷中的线、轴全部都折断,经纸也都全部破裂。赵安追问发生的日期,竟然就是他被县官拷打的同时。(太平广记)


IP属地:广西65楼2019-07-05 16:13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六十)
    (一五七)脱刑系枷锁篇:马贼悔过。
    唐朝大历年间,太原有个盗马贼,与王孝廉素有怨仇,因此诬陷孝廉是同党。王孝廉被关进牢狱,受尽拷打刑求之苦。推官怀疑其中或有冤情,故未定案。孝廉在狱中一心持诵金刚经,音调哀切,日夜不停。有一天,忽然有一竹块掉入狱中,两头有节,刚好落在孝廉的面前,囚犯们争相抢夺观看,最后送到狱卒手中。狱卒以为竹块里面藏有刀子,当众剖开一看,原来写有金刚经中的半偈: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字迹非常工整。狱内的马贼知道了此事,深受感动,遂向推官招认是恶意诬陷,孝廉的冤屈乃得昭雪。试想:狱中防设严密,此段竹块从何处而来?既然两头有节,此经文又从何处而入?这岂是我们凡夫所能想象?又怎能不令马贼悔过呢?(续酉阳杂俎)
    (一五八)脱刑系枷锁篇:解脱牢狱之难。
    宋朝时,唐珍任职绍兴府会稽县押狱,每天持诵金刚经三卷,从不懈怠。某年他同另外两人私吞公款,东窗事发,被关在狱中。一天晚上,他梦见金刚神告诉他说:你平日持诵金刚经功德很大,你且放心,临当审判时,我当助司理院的神笔,先判另外两人各处脊杖,然后充军邻州,你将杖打一百,然后发回监狱,等到追回全部赃款,再将你释放回家。他醒后再三思量:我既是主犯,而且所犯的罪状、刑名相同,判决的结果岂会有轻重之分?他屡思不解。后来宣判的结果,果然与梦中所说完全相同。所有见闻的人莫不深感惊异,始知金刚般若的功德力,竟是如此不可思议!唐珍有感于金刚神庇护深恩,并发愿印施金刚经三百卷,劝人受持读诵,他自己益加精进,后来活到八十五岁,无疾而终。(金刚经感应传)
    光明禅师后语:凡受牢狱刑罚之灾,都是一种恶业因缘,或现生所造,或过去世所造,若是有了这种恶业,本是在劫难逃,业力躲避不了。现因平日持诵金刚经的功德力,胜过所造的业力,所以才能重罪轻受。我们现生人中,无论境遇如何,过去所造的恶业,潜在未发的极多,一遇因缘,就会感受应得的果报,甚至堕地狱、饿鬼、**等三恶道。古人持经感应录有人或许斥为迷信,看看如今现代人很多持经之后重罪轻受的例子比比皆是,或显病苦、或显灾祸、或显急难,种种不如意,学佛人当知莫把佛法当交易,莫事事处处求圆满,累世的恶业不知造作了多少,今生今世能够在末法时代诵持一经四咒已经非常稀有难得!经中佛曾昭示我们,读诵金刚经者,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因受持此经的功德力,而现世轻受,受到为人轻贱的微报,即不会再感恶道的重报了,而且种下了般若种子,将来定可证得无上菩提!所以各位有缘,不如意之事来临之时更应当反省忏悔、多多努力持诵,莫生懈怠之心,莫生怀疑之心!


    IP属地:广西66楼2019-07-05 16:13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六十二)
      (一六二)救水火险难篇:诵经免难,八十余人得活命。
      白仁晳,唐朝龙朔年间,任虢州朱阳县尉,平日持诵金刚经。有一次,他奉命从云玄运米到辽东,过海时遇到暴风。这时海面昏暗,不辨方向,他和船上随从共有八十二人,大家惊惶失措。仁晳由于平日持验金刚经,至诚有感,就赶紧不停地念诵。忽然间,仿佛在睡梦中,看到一位梵僧对他说:你们八十多人,宿有恶业因缘,今天本当沉溺于海中,葬身鱼腹,因你真诚念诵金刚经,所以特来搭救,你和随从们都可免除此难。一会儿,海面变得风平浪静,船上八十多人均赖以得救。(太平广记)
      (一六三)救水火险难篇:漂流浅岸。
      何澋,唐朝武德县令,平日诵持金刚经。某年他到洛阳,回程时行经河阳桥,因河水暴涨将桥冲断,来往必须依赖渡船。这时已近黄昏,人人归心似箭,大家争先恐后挤上渡船。船离岸很远,还没到达岸边就沉没了。他赶紧念诵金刚经,过了一会儿漂流到岸边,他看到有一根下垂的芦草,赶紧拉着上岸,遂得活命。同船的八十多人都被淹死了。(太平广记)
      (一六四)救水火险难篇:蓬蒿中的金刚经。
      虔慧和尚,唐朝干元年间广州人。自幼受持金刚经,从未间断。有一次他与僧俗数十人,坐船渡海往南安都护府,忽然遇到大风浪,将船只打坏,同船的人都溺死于海中。虔慧在波浪中忽然看到一堆蓬蒿,他赶快用手紧紧抱住,随着波浪漂浮了三天三夜才得到岸。到了岸上,他检视蓬蒿,发现当中有一卷金刚经,并未被水淹湿。他惊奇万分,立刻向经卷拜谢,感激它的救命之恩,并请回寺中尊奉供养。从此道心益坚,精进不已。后来他活到一百三十岁,端坐而逝。当时那部金刚经自动喷出香烟,渐渐地化成五色云气,徐徐上升天界,全寺僧众和太守官僚以及远近老幼,都驻足观赏这奇景。经过一天一夜,这本金刚经竟然无缘无故消失,不知去向。(金刚经持验记)
      (一六五)救水火险难篇:母藏经于柱,儿被救于海中。
      康仲戚,唐朝元和某年去东海,一去数年没有回家,他的母亲非常想念。有一天一位和尚来乞食,她说出了上情,和尚告诉她说:你只要一心持诵金刚经,你的儿子很快就能回来。她不识字,就请别人写了一部金刚经,并雇人凿开屋柱,将经卷藏入柱中,再将柱子油漆干净,每天早晚都敬礼供奉。有一天晚上雷霆大震,竟然拔走了这根柱子。过了一个多月,儿子返回家中,用锦囊装了一根巨木,跪拜在母亲面前,儿子说:月前我乘船于海上,遇到大风浪,船破而沉入海中,忽然间响起巨大的雷声,漂来这根木头,我赶紧抱住,遂得漂浮到岸边,我一直把它带在身边,感谢它的救命之恩。她的母亲惊叫说:这就是我藏经的柱子啊!剖开来一看,经卷还在里面。从此他们母子非常虔诚持诵金刚经,终身不辍。(报应记)


      IP属地:广西68楼2019-07-05 16:16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六十三)
        (一六六)救水火险难篇:奉公守法的郭参军。
        郭承恩,宋朝温州的一名参军。他在赴任前,亲赴天宁寺礼佛,跪在诸佛菩萨像前焚香祝愿:我带领着一家九口,即将到温州上任,赴任后,全家不食牛肉,日常处理政务必定力行便民,恤念孤贫,济人之急,救人之危,待考满还乡,我愿舍钱财,用金泥书写一卷金刚经送到佛寺供养。他赴任之后,果然不违誓愿,并且严禁民间杀牛。他仁民爱物广行方便,政绩颇著,深受百姓爱戴。后来任期届满,用金泥书写一卷金刚经,送到佛寺供养。准备返回绍兴,他和同僚司法,共同乘船还乡。参军家眷在前舱,司法家眷在后舱,航行到绍兴府界时,忽然遇到暴风,四周一片昏黑,全船人在惊恐中看到海内鬼神将船凿为两段,前舱顺风安抵岸边,后舱则沉入海中,司法一家都葬身鱼腹。原来,司法平日受贿徇私,贪赃枉法,害人无数,故遭此惨报。而参军秉心良善,奉公守法,誓愿救人,仰承金刚般若不可思议之神力,而得免难。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确非虚言!(金刚经持验记)。
        (一六七)救水火险难篇:臂出奇香。
        陆彦通,隋朝人,每天持诵金刚经十遍。他出任武牢宰邑时,邑人为了暗中接应李密,计划要杀害他。彦通赶紧逃离,贼兵持刀从后追赶,他跑到一个很深的溪涧前,被迫跃入涧中。这时,他看到空中出现金刚神抓住他的右臂,放在磐石上,所以身体一点也没有受伤。金刚神说:因你持诵金刚经虔诚,故特来相救。彦通安全返回家中,右臂则发出奇香,几天后仍未消失。他从此精勤持诵,又劝化大众读诵此经,后来官至方伯。八十九岁那年,他索笔书偈,偈曰:八十九年在世,随身做些活计,今日撒手便行,明月清风自在。书写完毕后,端坐而逝。(报应记)。
        (一六八)救水火险难篇:念经五十年,背上发光。
        元初,是唐朝九江人,平日在市场贩卖薪柴,时常持诵金刚经。七十岁时,有一个晚上他搭船返回江北,船到江中忽然遇到大风浪,同伴都溺死,惟有他浮在水上,漂浮到南岸。这时,岸边停泊的都是大商船,船上的人看到他背上发光,高约数尺,以为他是什么贵人,争相赠送衣服,并请他吃饭。彼此经过交谈,才知道他是村中的老叟,问他背上发光的原因,元初说:我念诵金刚经已五十年,背上的光可能是经卷发出来的。他前前后后遭遇不少厄难,屡次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报应记)。


        IP属地:广西69楼2019-07-05 16:16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六十四)
          (一六九)救水火险难篇:神龙扶舟。
          陈利宾,唐朝会稽人,早年已中科举,擅长诗文,年少时就经常念诵金刚经,每次遇到厄难,均得经力相助,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开元年间,他乘船从会稽前往东阳,适逢久雨,江水暴涨,当时有二十多艘船一同出发。一会儿天色昏暗,风浪大作,所有的船都被吹到界石窦。由于大浪的冲击,同行的二十多艘船一到窦口就被撞毁。利宾见状,赶紧念诵金刚经,当他乘坐的船快到窦口时,忽然看到一条好象赤龙的怪物,从水里扶起船身,因此才能靠岸,全船人都得以活命。大家齐声赞叹,这是陈利宾诵经功德所致,再三向他致谢。(太平广记)
          (一七〇)救水火险难篇:青菓沈佛家。
          沈济寰,明朝人,居住在嘉兴兆丽桥,经营青菓店。他每天清晨起床,必定持诵金刚经,如果外出则必定将经卷贮放于绢袋,悬佩在胸前,以便利用空闲持诵。万历癸巳年冬天,他往洞庭山贩橘,坐船经过太湖,忽然遇到强大的龙卷风,顿时湖面昏黑。湖上的沉船漂荡如同树叶一般多,掀起的巨浪比房屋还要高,船上的楫橹都掉落湖中,船也慢慢下沉。全船人正在呼号哀叫时,忽然觉得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将船身拔出于波浪之中,夹送如飞,顷刻之间就抵达翁家嘴。登岸后,岸边的人都说:我们看见有两位金甲神,走在水面上,分别从船的两边将船提起来,夹送到岸边。这时,船上的人才知道这是金刚神拯救,始得免于沉没。大家感激沈济寰的恩德,称为青菓沈佛家。这件事很快地传播远近,人人称颂。(金刚经持验记)
          (一七一)救水火险难篇:一片经卷的灵异。
          唐朝政和年间,真州有位孙石匠,大家都叫他孙翁,他每天持诵金刚经三卷。有一天,他与三十多人入山开凿岩石,忽然遇到山崩。他的同伴不幸都丧身乱石之中,唯有孙翁因夹在石缝内,故得侥幸没死。但家人不知,以为他早已遇难。经过了十二年,孙翁的子孙也入山凿石,发现孙翁竟然没有死,神态安详地端坐在山洞中。众人大惊,遂向前跪拜,问道:十二年前,你与三十多人在此山开凿,忽然发生山崩,大家以为全部的人都已葬身其中,没想到你还能活着,这是什么缘故?孙翁说:当时发生山崩,我因夹在石缝里,所以没死,我想这是因为持诵金刚经的缘故吧!所以才能活到今天。子孙又问:那么这些年来,又是如何维生的?难道一点也不觉得饥饿吗?孙翁说:起初看到一个小酥饼,拿来吃了,一直到现在都还不觉得饥渴。孙翁便问:我以前在家中所念的那本金刚经,至今还在吗?子孙答道:还在,存放在家中。于是孙翁便随同返家,取出金刚经一看,经卷上竟有一个圆孔,大小恰如酥饼一般。(金刚经持验记)
          光明禅师后语:这篇记实当时震撼甚大,所有见闻的人均因此而发心持诵金刚经,因而种下了般若的种子。当今的人阅读此记,多斥为迷信邪说。各位有缘要知道佛力的境界非我辈凡夫俗子所能测知,各种不同层次的空间时间相差悬殊,岂不闻山中一日,世上已千年的说法吗?对于孙翁来说当时也只觉得时间很短而已,岂知一晃就十二年哉?拜读众多金刚经持验录,无一不是深深体会到金刚经的殊胜不可思议!它不仅救护孙翁幸免一死,而且一片小小的经卷,竟然能够让孙翁在漫长的十二年中,不必挨饿受渴,佛法之伟大与诵经之功德,真是太令人感动了!各位有缘切莫把一经四咒视等闲看,今生今世能够信解受持,真乃是三生有幸啊。


          IP属地:广西70楼2019-07-05 16:17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六十五)
            (一七二)救水火险难篇:流水何处来。
            任环,唐朝人,任职定州司户,信奉佛法,时常诵读金刚经。有一次,他奉命出使洛州,带了很多绫绢,趁着夜晚赶路,不料来了一群盗贼,杀死了他的随从,并且拿着刀棒向他砍来。他赶紧躲到一颗树旁。一名强盗不断地向他藏身的地方砍去,砍了好几次,都只砍到树,无法伤及他。强盗见状非常忿怒,就将他拖到别处,再持刀棒砍杀,结果刀棒纷纷折断,他却一点都没有受伤。他将计就计,躺下来装死。这群强盗以为已将他打死,就夺走他的东西然后逃散。任环等他们走了很远之后,才慢慢爬起来跟着后面,窥探他们的行踪。这些人走了三四里,始终走不出去。任环在草丛里躲藏着,听到他们相互交谈:这里从来没有水,但是为何现在听到四面都有流水的声音?好像要流到这里来,这是不是上天惩罚我们呢?其中一个说:刚才抢夺那人的财物,我听到空中有个声音说,你们不要杀害这个人,此人常诵金刚经,是位大善人,不可杀害他。其他的盗贼一听大惊,都异口同声说:刚才我们也听到了。大家后悔莫及,嗟叹不已。天亮以后,这群盗贼仍然无法离开这个地方,遂被官府逮捕,任环也取回了失物。(金刚经集验记)
            (一七三)救水火险难篇:般若神力无穷,火不能烧。
            杨体几,唐朝京兆人。太极元年,出任饶州长史,兼职监督采银的工作。饶州采银的人家,约有一万多户,都搭盖草屋毗连而居。有一天发生火灾,一万多户的房屋全部烧成灰烬,只剩一间没有被烧掉。杨长史亲自去调查,原来这一家人历代信奉佛法,受持金刚经。般若不可思议的神力,不是火所能烧的,全州的人莫不惊异赞叹!(太平广记)
            (一七四)救水火险难篇:野火蔓延,经典无恙。
            唐朝时,平州有个人叫孙寿,有一次在海滨游猎,看到大火蔓延整个荒郊,所有的草木都烧成灰烬,惟有一堆茂草没被焚烧。他好奇地拨开来看,发现一具僧人的尸体,颜色未变,身旁有一本金刚经,未受大火波及,想必就是这个原因。(法苑珠林)
            (一七五)救水火险难篇:老子五千文成灰烬,金刚经丝毫无损。
            唐朝贞观五年,隆州巴西县令,敬信佛法,发心写法华经、金刚经及涅槃经。写好以后,请禅师为其检校。禅师检校完毕,写好封袋后,送回岐州庄所。县令把经卷留在庄里,和老子五千文放在一起。有一天,忽然大火将草堂烧成灰烬,家人拨开火堆,寻觅金铜佛像经卷,发现诸经佛像依然如故,装裱的颜色也丝毫未变,但是老子的五千文却已燃烧成灰。远近聚集观看的人,莫不赞叹佛法的不可思议!不过,有一卷金刚经题字的地方焦黑。后来探询到原因,原来当初题经时,有位州官虽然擅长书法,但是性情急躁,杂食尚未洁净就急急提笔书写,因此题字之处才被烧焦。(法苑珠林)


            IP属地:广西71楼2019-07-05 16:17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六十六)
              (一七六)救水火险难篇:济阴县精舍。
              唐朝曹州济阴县西二十里有一佛寺,龙朔二年某月,野火燃烧得非常猛烈,烧到佛寺时,很快地穿越过去,僧房茅舍全被焚烧,惟有金刚经仍然完好如初。(法苑珠林)
              (一七七)救水火险难篇:身陷银坑数年。
              蒋仲甫,宋朝人,他曾听孙景修说:近年有人凿山挖取银矿,挖到很深的地方,忽然听到诵经声,就循着声音继续挖下去,看到有个人陷在矿坑里,那个人说:我也是挖银矿的,因为矿坑倒塌出不来,在这里已经不知道多少年了,我向来持诵金刚经,时常把经带在身边,每当饥渴的时候,就好像有人拿饼干食物放在腋下一样,我想一定是此经所变现的吧!(东坡志林)
              (一七八)救水火险难篇:曾经入冥的袁志通。
              袁志通,唐朝天水郡陇城县人。在年少时就持斋守戒,读诵金刚经及妙法莲华经,六时礼忏,不曾间断。二十岁时他被征兵入伍远征南蛮。南蛮一战,官军战败,所有的兵士都分散逃命,他在惊慌中奔走无路。这时忽然从前方来了五个人,骑着骏马,围绕在他的前后予以保护,其中一人告诉他说:不必惧怕,你持诵大乘经典,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我们前来保护你。五人护他来到一座寺庙,叫他进庙隐藏。后来有位和尚进入庙中,告诉他说:施主诵金刚经及法华经,并且礼拜十方诸佛,功德无量无边,所以诸佛特地派遣我们来搭救,刚才五人也是因此才示现的,希望你以后更应勤修福业,诵持经典,切莫懈怠,一切善神及护法都在身旁卫护你。说完就腾空而去。他一整天没吃饭饿得全身乏力。一会儿就来了两个童子,手持一钵饭菜及糕饼等物,送给志通。饭后,一童子告诉他说:你要勤修功德,持诵金刚经,切莫废缺。说罢两童子也腾空而去。如此奇遇,得到诸佛菩萨庇佑深恩,他不禁感动得涕泪悲泣。不久,他终于回到自己的军营。官军与蛮军又经过三次激烈战役,志通丝毫没有受伤,他深信这是金刚经及法华经不可思议的神力所致。后来凯旋而归,志通从此更加专心持诵金刚经及法华经,不敢懈怠。贞观八年正月,他染患重病去世,被引入冥府。冥王问他生前作何福业?他说:一生持诵金刚经及法华经,持斋守戒,六时礼佛。冥王闻言合掌赞叹:善哉善哉!功德不可思议!遂命主司仔细检查文簿,发现志通尚有六年的阳寿。冥王延请志通坐上西殿的金床念诵金刚经及法华经各一卷。诵毕又合掌赞叹,然后派遣冥吏领他前往西厢藏经之处。这里所有经文及功德文簿,都用七宝装饰,非常庄严。冥吏取出一卷,署名袁志通功德簿,回到殿上呈交冥王。冥王翻阅,指着其中一条,上面写着志通诵金刚经一万遍,其余诵法华经、礼佛及斋戒等功德,也都详细记载在里面。冥王对冥吏说:志通所修功德甚深!你带他去参观地狱,使他知道罪福果报。冥吏带他出城,往西北方走了五里路,看到一座大城,有四位非常凶悍的狱卒站立两旁,身形高大,头如罗刹,手里还拿着铁叉。城门的两厢,有两只站立的铜狗,口吐铜汁灌注于受刑的罪人,冥吏说十八地狱也在此城。志通亲见各种凄惨的地狱,深深震撼不安,恳求冥吏带他回去。冥王说:我要你前去观看地狱,就是让你知道佛言不虚,世人所做的一切功德善事或各种恶业,冥府都一一记载,毫无缺漏,恶业深重的众生,命终之后必定来此受刑,绝无幸免,你看到簿中记载的功德,也看到众生在此受刑,你尚有六年阳寿,返阳之后,务须精进修持,不可退菩提心,命终必生净土。(报应记)


              IP属地:广西72楼2019-07-05 16:18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六十七)
                (一七九)救水火险难篇:火把指路。
                崔善冲,唐朝博陵人。某年任梓州铜山县丞,经常受持金刚经。当时隽州蛮邦部落叛乱,监军御史命他担任判官,驻扎军营在隽州地界。御史为了贪功,遂招降诸蛮首领,将他们引诱前来杀害,终于引起各部落的反抗,共同杀害了御史,他知情后赶紧连夜出奔。当时二十多人奔跑很久,打算前赴昆明,但因天黑不辨方向,迷失路途。他开始虔诵金刚经,不久忽然看到前面不远处出现一只火把,此时他们饥渴万分,拟前往求食,遂一起朝火把方向前进,一直走到天亮,始终追不上它,这时已经抵达昆明县城。这件事全是金刚神力的护持,暗中引导以解除危难。持经人受护法善神冥冥护佑,确非虚言。(太平广记)
                (一八〇)救水火险难篇:至心诵经终得返国。
                韦克勤,唐朝京兆人,幼时常诵金刚经,跟着军队讨伐辽东,战败后被留在高丽。贞观年间,太宗征辽,他想趁着夜晚投奔官军,当时城外全是高丽村落,一来路径不熟,二来昏黑不辨方向,他于是至心诵念金刚经,不久看到前方有火把引导,他跟着火把后面走,终于回到官军的营房。韦克勤后来任官中郎将,经常把这件事告知亲友,劝说他们持诵金刚经,闻者莫不赞叹不已:般若威神之力不可思议!(太平广记)
                (一八一)救水火险难篇:诵经伏虎(一)。
                王令望,唐朝人,自称八岁就能诵金刚经,而且受持不辍。年少时,有次在返回邛州临溪的途中,山路险峻,忽然遇到老虎。他惊恐万分无计可施,赶紧念诵金刚经。老虎听到诵经声,立刻停足不前,一直注视着他。他连诵两三遍,老虎拖着尾巴离去,地上有很多老虎流出的口水。又一次,他任安州判司,乘船渡江时,忽然狂风骤起,停泊在岸边的数百艘船都翻覆沉没。他不停地持诵金刚经,唯有他乘坐的船安然无恙。(太平广记)
                (一八二)救水火险难篇:诵经伏虎(二)。
                道荫,唐朝石首县的沙弥,时常持诵金刚经。长庆初年,有一次他因事外出,很晚才回来,在路上忽然遇到一只老虎。老虎大声吼叫向他作势要扑过来。他眼看无法逃命,于是闭目端坐,诵念金刚经,期待有人前来搭救。经过片刻,道荫发现老虎并未扑来,他微睁眼看,发现老虎乖乖地伏在草地上。他继续念诵一直到天亮,有村民经过时,老虎才离去。道荫看到它蹲伏的地方,口水满地。(太平广记)


                IP属地:广西73楼2019-07-05 16:18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六十八)
                  (一八三)救水火险难篇:读经退大水。
                  倪勤,唐朝梓州人,虔奉佛法,素来持诵金刚经。大和五年时,因擅长武略,被派任主管涪州的官员,他的厅堂对着大江,景色非常优美,遂在厅里供养佛像诵经。六月江水大涨,各地泛滥成灾,但却没有淹到他的厅下,因此更加勤奋诵经。水退后,他看到周围数里的房屋都淹没,唯有这间厅堂一点也没有沾到水渍,整栋房屋也没有损坏。远近的人见状都惊异不已!无不赞叹金刚经功德不可思议。(报应记)
                  (一八四)救水火险难篇:经现祥光群贼悔过。
                  刑行立,唐朝陕州人,经商为业,但不识字。某年他的一位好友教他念金刚经,一字一句口授,经过一年,他才能背诵。从此每天焚香持诵,一天一遍。一次他携带布帛钱财前往同州贩卖,途中经过山岭遇到十多个盗贼,他赶紧弃货逃命。那些货物只不过五六十斤重,而盗贼们竟然拿不动,大家面带惊色,追赶他来询问。他解开货囊,指着金刚经说:我想应该是此经的神力所致。这时,金刚经现出五色祥光,所有的盗贼见状都合掌悔过,并给他数千钱,向他请了这本经卷。大家一同发誓,以后永远不再作盗贼,并且要终身受持此经。(太平广记)
                  (一八五)救水火险难篇:受持果报的作者,冒起宗。
                  冒起宗,明朝如皋人,进士,童年时就喜欢持诵金刚经。某年补官襄阳时,张献忠及李自成的余党仍然到处与兵作乱,每天都有示警的军书传来,晚上睡觉也不敢宽衣解带。他自忖必死无疑,但刻印金刚经受持果报文仍未停止,他拖着奄奄一息的身体支撑了一年,有四次濒临垂死边缘,都平安无事。他解职刚满三个月,襄阳就失陷了。与他共事的大都死在兵荒马乱之中,唯独他得以生还故里,这都是金刚经功德力量所致。(金刚经持验记)


                  IP属地:广西74楼2019-07-05 16:19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六十九)
                    (一八六)救水火险难篇:诵经免火难。
                    袁应和,清朝武林人。他是袁了凡先生的后裔,在他六十一岁时,已持斋八年,并每天持诵金刚经,从不间断。顺治某年某日午夜,他家附近有人家不慎起火,当时正吹着强劲的西北风,顷刻之间已经烧毁了一百六十多家。火势将要蔓延到袁家时,他的母亲当年已经八十多岁了,正端坐楼上念佛,他赶紧背着母亲下楼,但火势已蔓延接近袁家,他知道无法避免,就大声朗诵金刚经。有位名叫陈见阳的人,为人笃实,正躲在袁家墙角旁避火,这时他忽然看到一片像蚊帐形状的红光从天罩下,罩住袁家四周的围墙。过了一会儿,这片红光才消失不见,而强劲的西北风竟也在此时转为东南风,当时火势盛大,若非红光罩住,风向转变,恐怕袁家早已被烧成灰烬。这时附近围集的人都来袁家,向袁应和称贺。陈见阳在人群中讲出他看到的经过,应和才知道这是金刚护法救护之功,从此念经的信心愈加坚定。袁家能够幸免于难,完全是应和平日长斋奉佛,及临难时孝心感佛天之故,所以才蒙金刚护法救护,这也是般若功德力所致!(金刚经持验记)
                    (一八七)救水火险难篇:经声退猛兽。
                    孙廿二,明朝人。他在如皋县城北三十里建庵修行,并持长斋,每天早晚读诵金刚经三十卷。如此过了四十年,由于这里尚未完全开化,而且又濒临海边,没有城墙保护,因此时常有豺狼为害。但每次听到诵经声,来袭的猛兽就低头离去。有次飓风大作,邻屋都被暴风吹倒,孙公诵经如常,而庵亦安然无恙。施主们布施的钱财米谷,若遇到贫困的人,不论僧俗,他都一概分送,深得不住相布施之妙义。(金刚经持验记)
                    (一八八)救水火险难篇:人虎分路而行。
                    唐朝时,通往四川的白卫岭,时常有虎豹伤人。光化年间,有位京兆候选官韦某,他奉命调任巴南宰邑,平日常念金刚经。在赴任途中走到此岭时,碰见一位穿浅红色衣服的女人带着两个儿子准备爬过此山。忽然间,前面的行人停足嚷叫,说是看到有一只赤色大虎和两个小虎跟着韦某分路而行,而韦某始终没有发觉。(北梦琐言)


                    IP属地:广西75楼2019-07-05 16:19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七十)
                      (一八九)救水火险难篇:应念解难。
                      李惟燕,唐朝人,任官届满北返时,经过五丈店,那里素来有强盗打劫过往旅客的事情发生。这时正是夜半时分,天色昏暗,塘内缺水,船只无法前行,李惟燕担心船内财物被抢,就到船前诵经。到了三更时分,有盗贼前来,看到堤上有两只火把,遂离去。惟燕怀疑是村中人前来保护,但是岸边离船不过百来步,却没有听到任何声音,不免觉得诧异,心想莫非是金刚力所现?因此诵经声音越来越大。这时外塘的水已经涨满,他心想要是外塘的堤防崩溃,水就可以进入塘内了。半夜之后忽然听到船头有流水声,他惊讶说:堤防有好几尺宽,怎么会崩溃呢?屡思不解。不久觉得船身已经逐渐浮了起来。天明时河水已经涨满了塘内,他看到船头对面的堤防有一个数尺大的洞,外塘的水就是经由这个孔流入塘内的。他知道这必定是诵金刚经的灵验。他的弟弟惟玉见哥哥诵经灵验,也开始诵持。有一次坐船经过峡谷,江水甚为湍急,橹被冲断,眼看就要沉没,惟玉赶紧虔诚诵经,忽然看到上游漂来一只橹,他很快捡起,遂得活命。他们兄弟俩念诵金刚经而遇难呈祥的事迹,传遍整个李氏族中,因此诵金刚经的族人很多。其中有一位族人经常持诵,后来遇到安禄山作乱,他在慌乱中逃到荒郊野地,脚上鞋子掉了。这时贼众快要到来,他心中想:如果有一只鞋子就可以逃走。过了一会儿觉得有东西掉在他的背上,拿起来一看,竟是一只新鞋子。佛法无边,所谓心诚则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惟燕及族人,平日诵经多寡虽然不一,但是虔诚的心念则是一致,故临难之时,虽未祈求护持,却能感动诸佛菩萨,随其心念而能如愿,解除了一切危难,真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是故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平时更应多诵金刚经,自然顺利平安,纵遇危难,也必定有如上述故事,逢凶化吉,获得解救。(广异记)
                      (一九〇)救水火险难篇:杀生拜神无益。
                      朱寿增,明朝人,任职苏州卫指挥使,每天持诵金刚经,从未间断。他经常运粮进入黄河,巫师告诉他渡河前一定要杀生拜祭,否则河神发怒,甚至会降灾。他崇信佛法,极力反对杀生,只是每天诵经回向河神而已。一次运粮于黄河碰到大风浪,龙在空中缠斗,船上的桅篷草席都被卷走,河面上一万多艘船只动荡摇摆。他见状赶紧焚香虔诚诵经,过了一会儿,风停雨歇。他派人检查他所管理的数百艘运粮船,竟然丝毫没有破漏受损。他在通州的寓舍,每天饭后必定在床上小睡片刻。有一天睡不着觉,刚踏出大门,房内的梁柱突然断裂,整个房子倒塌下来,而他睡的床铺早已被压得粉碎。(金刚经受持果报录)
                      (一九一)救水火险难篇:诵经辟邪。
                      戴景西,在贵州僚署做幕宾时,有一天半夜,听到窗外传来女子莲钩晃动的声音,这时房内传来一阵阴风,他赶紧吹灭烛火躺在床上。此时月明如画,帷帐外面出现小巧身影,他看到一个女子由门隙蛇行而入,坐在椅子上翻阅案上的四本卷宗,缓缓地取出衣 内的梳子,双手取下头颅置放在案上,并卸下耳环梳理头发,梳理完毕又把头颅放回颈上。景西这时感到手脚仿佛被缚绑,嘴巴也张不开,唯有默念金刚经,刚一动念,那个女鬼似乎知道恐惧,身影渐渐地缩小,景西也逐渐清醒过来,于是高声朗诵,还没终卷,女鬼就消失不见了。(鹂砭轩质言)


                      IP属地:广西76楼2019-07-05 16:20
                      回复
                        师兄,有没有近现代的感应录🙏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7楼2019-07-07 21:37
                        收起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七十一)
                          (一九二)救水火险难篇:经力不可思议。
                          陆怀素,唐朝吴郡人。贞观二十年,家中失火,屋宇焚烧殆尽,唯有金刚经独存,经函及标轴虽然烧成灰烬,但全部经文依然如故,看到的人莫不惊叹地说:经力不可思议!佛法不可思议!陆怀素的妹婿当时亲眼目睹,从此经常为人宣说此事。(金刚经受持灵验传)
                          (一九三)超荐篇:观音示现的灵异事件。
                          宋朝范仲淹,他的母亲去世后二十一天,梦见亡母哭着对他说:我因为在阳间造恶业,被泰山府君羁押,日夜受苦难言,你素来非常孝顺,希望你诵念功德经,超拔救度我的罪业,万勿迟疑,要不然我会永远堕入地狱受苦无量。亡母离去不久又回来嘱咐说:功德经就是金刚经。范仲淹惊哭而醒,于是沐浴斋戒,亲自前往玄墓禅林,延请僧众诵经七天。到了第六天晚上,又梦见亡母向他说:因为你至诚礼忏,感动了观世音菩萨,特别示现下凡,持诵了半卷,我不但消除了宿世的罪业,并且得以生天,这都是佛力所赐,明天早上你进入经堂询问,就可以知道了。仲淹等到超荐法事完毕后,厚礼酬谢众僧,并且询问第六天有持经半卷的是哪一位?大众惊讶的表示:都是照数诵经,哪有只持半卷的道理?旁边有一位和尚从容地告诉他说:昨天大众诵经,我倚立默看到第十六分,忽然大人你来拈香,我便返回厨房,现在承你问起,才敢据实禀报。仲淹听完后,马上下拜叩头,那位和尚连忙说:莫!莫!忽然腾空不见。寺中的僧众及在家居士都赞叹瞻仰,感动不已!仲淹于是创建莫莫禅堂,以记灵异。
                          (一九四)超荐篇:亲见亡母。
                          田子中,明朝奉化人。某年他因事前往拜访余太白,一天余太白突然对他说:金刚经在冥府非常受敬重,尊称为功德经,所以世人超荐先亡,必须多读此经。田子中闻言,遂发愿要终身受持。有天适值亡母忌辰,他发心诵读金刚经百遍,以超度亡母。一大早就开始诵念,当他诵到第九遍时,突然看到鬼卒押着一个老妇人。老妇人披头散发覆盖着脸,颈上还套着枷锁,他仔细熟视,发现竟是亡母。子中看着亡母痛苦的样子内心极为悲伤,但一时楞住了,不知该做些什么才好。过了一会儿,鬼卒押着老妇人离去,子中看亡母颈上的枷锁,好像是快要脱落了。他们离去后,田子中恸哭不已,后悔刚才没有放下经卷,向亡母慰问请安。余太白得知此事后就说:此经功德实在不可思议,像子中发心持诵,马上感动冥界,使他们母子两人得以相见,亡母并得解脱苦趣,金刚经的功德太殊胜了!(金刚经受持灵验传)
                          光明禅师后语:田子中因宿植善根,得以闻知大乘佛法,又因诵经虔诚,遂能感动幽冥,超荐亡母脱离苦趣,他的孝行实堪为人子女者效法。地藏经云: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百善孝为先,孝道不成,何为人道?人道不立,枉修佛道!一经四咒殷勤嘱咐各位有缘,若父母健在,赶快行孝,莫待将来子欲养而亲不在,后悔莫及,而且又要受报;若双亲已故,应尽量修善积德,念佛诵经或礼忏,以种种功德回向其往生净土;若逢双亲忌辰更不可杀生用鱼肉祭拜,徒增先亡罪业,应以鲜花素果供奉,并且念诵一经四咒及其他大乘经典,以增冥福,这才是真正的尽孝道。莲池大师云: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以善报亲恩者,当虔修出世法,使我们今生及累世的父母,仗我们不可思议的愿力和佛经加持力,脱离生死苦海。


                          IP属地:广西78楼2019-07-08 08:36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七十三)
                            (一九七)超荐篇:祭拜先亡不可杀生。
                            崔轨,唐朝博陵人,是王弘之的女婿。某年崔轨病死,经过了数十天,弘之的家人忽然在夜里听到崔轨讲话,起初全家人非常惊恐,渐渐就习以为常。有一天崔轨向妻子说:我是王家的女婿,在妻家立我的灵位,虽然不合于礼法,然而我苦无所依,盼望你们能够为我置立灵位。他的妻子答应了他的请求,朝夕置食在灵位前。崔轨说:不许用肉,只能以素食祭拜。崔轨常劝他们礼佛,并叙述地狱受刑之事,崔轨说:人的一生难免会犯杀生及不孝等罪,我虽然没有这些罪过,但我恳求你们为我设斋供养佛菩萨,并写法华经、金刚经及观音经等各两三部,以后我就不必再来了。王家依照他的话,写经设供之后,崔轨感激莫名的前来向他们辞别。全家人都悲伤地送他,崔轨拉着遗腹子说:这个小孩长大以后必为名官,希望你们好好养育他。从此以后,崔轨再没有出现过。(金刚经受持灵验传)
                            光明禅师后语:地藏经中说,人在命终之后,眷属不应当以鱼肉荤腥祭拜。因为杀生祭拜对于亡者不但没有丝毫利益,反而增长他们的罪业,加重他们的负担。假使亡者生前修善,本可生人间或天上享福,但因眷属杀生,连累他要和那些被杀生的冤魂来对质,以致延迟往生善处;何况有些临死的人,过去没有种下少许善根,要根据他自己所造的业来受苦报。这些眷属于心何忍,还要替他们增加罪业呢?莲池大师亦云:祭先不宜杀生,亡者忌辰,及春秋祭扫,俱当戒杀以资冥福;杀生以祭,徒增业耳。夫八珍罗于前,安能起九泉之遗骨而使之食乎?无益有害,智者不为也。
                            (一九八)超荐篇:高孝缵求族人诵经。
                            高孝缵,明朝江都的庠生。乙酉年清兵大破扬州时,史可法殉难,孝缵从容地缢死在大成殿上。顺治十三年五月,孝缵的同庠生黄忠盖的儿子,从西门夜饮归来,经过学庠前,偶然看到一个人从学庠中走出,有两盏红色的纱灯作前导。黄就走向前去打招呼,借他的灯光和他同行,那人好像穿着明朝的服饰。走了几步,黄想起如今是清朝,怎么还穿着明朝的服饰?他害怕受到连累,准备向那人辞别。那人问道:你的父亲还健在吗?黄回答说:家父还健在。两人略述生平甚为欢洽。黄将抵家时,遂问那人说:请问你尊姓大名?那人说:我就是高孝缵。黄忆起他早已去世多年,不免惊惧万分,急着叩门要进去。高孝缵说:你不必害怕,我和尊翁感情很好,我不会伤害你的。现在我有件事要拜托你,烦请转告我的族人,请他们多为我诵金刚经。说罢就离去。黄将孝缵的话告诉他的亲族,大家乐意帮助孝缵,并延请僧众诵经,一共诵了五千零四十八卷,将此功德回向孝缵。高孝缵的志节昭彰史册,应该可以得到人天福报,但却滞留冥途,须藉亲族为其念诵大乘佛经,然后才得解脱,由此可知,金刚经的功德不可思议!(金刚经持验记)
                            (一九九)超荐篇:任五娘杀生遭恶报。
                            唐朝龙朔元年,洛州景福寺有位比丘尼,她的侍僮名叫任五娘,死后家人为她立了灵位。经过一个多月,她的妹妹和弟弟在夜里听到灵位上传出呻吟声音,觉得很奇怪,追问何故?她说:我是五娘,生前犯下五种重罪:一是不应在寺中胡作非为,二是喜吃牛肉,三是作贱五谷,四是浇泼热汤误杀虫蚁,五是将活鱼烹煮,又杀螃蟹涂疮,杀生无数。被我杀害的众生都向冥府控诉,要我逐一偿报。我被冥王判入刀山剑树地狱,一日一夜万死万生,受苦无量!现在我身上插了七把刀,痛入骨髓。说到这儿,她又痛苦地呻吟了几声,才接着说:我请问冥吏,有什么办法可以免除这些痛苦?冥吏告诉我生前所造恶业深重,故受地狱之苦,若想脱离,必须有阳间孝顺的子孙为我写金刚经七卷,藉此功德,才可以出离地狱。我说我没有子孙,只剩弟妹,恳求让我回去探望,后来特蒙冥司允许。求你们念在骨肉之情,把我生前遗留的衣物变卖,将所得的钱财舍入净土寺,恳求宝献大师为我写金刚经七卷,并亲自在佛前,替我忏悔杀生及种种无边重罪,使我早日脱离地狱之苦。她的家人依照她的嘱咐去做,宝献大师每写完一卷,就听到她欣喜地来报说:狱吏已禀奏冥王,抽出插在身上的一把刀。等七卷经全部写完后,便来报说身上插的刀已全部抽离了。最后一次来报时,她说:现在藉此七卷金刚经的功德,所有向我索债的生灵均得解脱,已托生善道。我的罪业消除,已出离地狱,亦将托生善道,特别来向你们拜谢辞行。(冥报记)


                            IP属地:广西80楼2019-07-08 08:42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七十四)
                              (二〇〇)超荐篇:赵璧延僧超荐亡妻。
                              赵壁,宋朝泗州人,赴京应试,家中妻子李氏不幸亡故。他及第返回故里后,看到亡妻在道旁向他哀告说:我生前时常用酒将蟹灌醉煮食,冥司罚我入蟹山地狱,群蟹螫咬我的眼睛及全身,遍身流血受苦无量!生前我又糟蹋米谷食粮等总共五石九斗七升五合,使我减寿十二年,又受二十一日大地狱之苦。冥王派狱卒监视我卖酒,每次无常鬼追到亡魂都命其前来买酒,就刺我身上的血,随彼所需的量,必须补足原数。此外又到别的地狱去受苦刑,今你已及第荣归,特来哀告,冥司非常敬重金刚经,请你为我写经七卷,仗此功德使我脱离地狱之苦。赵回到家中之后,马上延请僧众写经,刚写了两卷,他准备到亡妻的坟墓前去祭奠,刚到墓侧,忽然有一位自称是山神的老翁告诉他说:昨天午时阎摩天子的敕令已来,你的妻子承写经的功德,已经上升天界了。(金刚经感应传)
                              (二〇一)超荐篇:不可信邪教。
                              吴可久,唐朝人,他和妻子都信奉摩尼教,过了一年多,妻子暴死。三年后,他梦见亡妻托梦说:我因为邪见堕落为蛇,在皇子陂佛塔下,明天就要死了,希望你延请僧众到那里去诵金刚经,使我能够脱离恶趣。他在梦中不信,还叱责她一番,妻大怒,唾口水在他的脸上,惊醒以后,感到面部肿痛难忍。他的亡妻又托梦给他哥哥说:你弟弟的面肿,可以摘取花园中的龙舌草捣敷就可痊愈。他哥将梦中的话告诉他,到花园拔来一试,果然立刻痊愈。翌日早晨,他兄弟俩一同延请僧众前去诵念金刚经,过了一会儿,看到一条大蛇从塔中出来,昂起头来看一看塔,诵经完毕,蛇就死了,吴可久从此信佛,并且经常持诵金刚经。(报应记)
                              (二〇二)超荐篇:李冈诵经,冥阳两利。
                              李冈,唐朝时兵部尚书,有一天暴死,心胸尚温,三天以后又苏醒过来,说出入冥经过。他被引入冥府,见到一位大将军叫他坐下,然后翻阅桌上的案卷,看完后说:错追你了。过了一会,狱卒拿来一个盛放有铁丸数枚的盘子,然后又抬来一个釜放在庭中,釜下自动有火在燃烧,釜中已沸滚的铜汁把铁丸煮得通红,狱卒将盘子端来,将军谦让着让他先吃,恐惧万分的他婉辞说:我觉得很饱。将军拿了盘中的铁丸吞下,入口以后浑身通体洞明,又喝下铜汁,身体就燃烧起来,顷刻之间烧个精光,过了一阵子又恢复原状。他好奇探询究竟,将军说:地下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充饥,只有这个铁丸和铜汁,如果不吃,马上就会被猛火焚烧,比吃还痛苦,请你书写十部佛经,并持诵金刚经,你就不必再来冥府,我也可以脱离此地。他答应所求,然后还阳。还阳之后他遵守承诺,写了十部佛经,又持诵金刚经千卷,从此崇信佛法,终身不渝。(报应记)


                              IP属地:广西81楼2019-07-08 08: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