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讲大方向的问题:注意吸气,注意呼气,注意呼吸,只注意“息”(呼吸之间的停顿),这些方法都有,武术气功,六妙法门,真气运行法,安般念(阿那般那)等就是。
注意呼吸的所有方法,都属于心息相依的法门。所以我们从心息相依的阶段来认识问题。
心息相依的初级阶段,属于有为法阶段,我们是观察者(主体),呼吸是观察对象(客体),我们一边观察呼吸,一边在影响控制呼吸,我们成了呼吸的干涉者,我们把注意力放到了呼吸上,同时在控制呼吸(频率、轻重、缓急),这时我们与呼吸是纠缠在一起的,主体影响着客体;
到了中期阶段,我们慢慢向呼吸的观察者过渡,我们与呼吸慢慢分开,我是我,呼吸是呼吸。我们注意呼吸,但是不干涉呼吸,主客体分开;
到了后期,我(主体)没有了,只有呼吸(客体),也就是被动观察呼吸,没有了主观上的观察者,我们要通过呼吸才知道自己的存在。这时我们与呼吸又合在一起,但是呼吸成了主体,我们主观意识被淡化了。脑子一片空白,只有一吸一呼。这个状态就是入定前的阶段。
再做个比喻。我们回家的路上,有一些黑白小石子,但是平常我们走路是不注意它们的,所以对于有没有小石子不清楚。
然后我们被要求注意白色小石子,我们开始看路上的情况,满眼的黑色和白色石子,看到白色的,自然也会看到黑色的,但是我们只注意白色的,慢慢的,白色的石子越来越清晰,黑色的越来越模糊,到后来,眼里只有白色的小石子,黑色的完全模糊不清了。
把黑色石子换成吸气,白色石子换成呼气。
无论是只注意吸气,还是只注意呼气,因为内外压差的平衡性,人不会自己憋死自己,会呼出多少吸入多少,呼吸平衡的。
再返回来谈谈你的问题。你一直处于不自觉的控制呼吸的有为阶段,所以你要清楚的知道呼气什么样子,吸气什么样子。即使是有为阶段,你也可以只注意白石子。我对你的建议是:一.应该只注意呼气,淡化对吸气的认知;二.有为向无为过渡了,应该做观察者,不要再做干涉者。
注意呼吸的所有方法,都属于心息相依的法门。所以我们从心息相依的阶段来认识问题。
心息相依的初级阶段,属于有为法阶段,我们是观察者(主体),呼吸是观察对象(客体),我们一边观察呼吸,一边在影响控制呼吸,我们成了呼吸的干涉者,我们把注意力放到了呼吸上,同时在控制呼吸(频率、轻重、缓急),这时我们与呼吸是纠缠在一起的,主体影响着客体;
到了中期阶段,我们慢慢向呼吸的观察者过渡,我们与呼吸慢慢分开,我是我,呼吸是呼吸。我们注意呼吸,但是不干涉呼吸,主客体分开;
到了后期,我(主体)没有了,只有呼吸(客体),也就是被动观察呼吸,没有了主观上的观察者,我们要通过呼吸才知道自己的存在。这时我们与呼吸又合在一起,但是呼吸成了主体,我们主观意识被淡化了。脑子一片空白,只有一吸一呼。这个状态就是入定前的阶段。
再做个比喻。我们回家的路上,有一些黑白小石子,但是平常我们走路是不注意它们的,所以对于有没有小石子不清楚。
然后我们被要求注意白色小石子,我们开始看路上的情况,满眼的黑色和白色石子,看到白色的,自然也会看到黑色的,但是我们只注意白色的,慢慢的,白色的石子越来越清晰,黑色的越来越模糊,到后来,眼里只有白色的小石子,黑色的完全模糊不清了。
把黑色石子换成吸气,白色石子换成呼气。
无论是只注意吸气,还是只注意呼气,因为内外压差的平衡性,人不会自己憋死自己,会呼出多少吸入多少,呼吸平衡的。
再返回来谈谈你的问题。你一直处于不自觉的控制呼吸的有为阶段,所以你要清楚的知道呼气什么样子,吸气什么样子。即使是有为阶段,你也可以只注意白石子。我对你的建议是:一.应该只注意呼气,淡化对吸气的认知;二.有为向无为过渡了,应该做观察者,不要再做干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