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谷吧 关注:3贴子:48
  • 5回复贴,共1

历史上那些因意外而诞生的化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青霉素

1928年,药理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偶然发现他正准备丢弃的培养皿中奇怪的现象。和其它培养皿不同,里面的霉抑制了它周围细菌的生长。弗莱明开始对真菌进行实验,1938年病理学家霍华德.弗洛里接替了他的工作,提高了这个新型抗生素的纯度。二战爆发后,制药公司每月生成6500亿单位抗生素,使得数以千计的士兵免于因感染而死。一些研究推测青霉素的发明拯救了2亿条生命。
二、万艾可(伟哥)

80年代,辉瑞发明了一种药物,来降低血压,治疗心绞痛,但临床实验的结果很令人失望,它既没有缓解胸口痛也没有降低血压。当辉瑞准备放弃对这种药的研究时,药物实验志愿者们报告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副作用-勃起。
这种新药看起来可以控制血液导向阴茎,因此辉瑞将研究的目标转向有勃起功能障碍的人。1998年,万艾可开始面向大众,今天也一直是最畅销的药,辉瑞每年靠它可盈利20亿美元。
三、麻药

无痛手术的灵感最早起源于上流社会的嗑药派对,19世纪,上流社会喜欢在“欢笑派对”上聚在一起吸氧化亚氮(笑气)这样会使人头晕、傻笑并且麻木。之后的数10年没有科学家想过要利用这种眩晕药物的麻醉功效。
但据说1844年,牙医霍勒斯.威尔士参加一个大笑派对时,目睹了一个男人受了重伤之后却丝毫不感觉疼痛,第二天,威尔士吸了一些氧化亚氮之后,拔掉了自己的一颗牙,也同样没有任何感觉。
四、溴的发现

1824年,法国一所药学专科学校的22岁青年学生波拉尔,在研究他家乡蒙彼利(Montpellier)的水提取结晶盐后的母液,进行了许多实验.当通入氯气时,母液变成红棕色.最初,巴拉尔认为这是一种氯的碘化物溶液,希望找到这些废弃母液的组成元素.但他尝试了种种办法也没法将这种物质分解,所以他断定这是和氯以及碘相似的新元素.巴拉尔把它命名为muride,来自拉丁文muria(盐水).1826年8月14日法国科学院组成委员会审查巴拉尔的报告,肯定了他的实验结果,把muride改称bromine,来自希腊文brōmos(恶臭),因为溴具有刺激性臭味.实际上所有卤素都具有类似臭味.溴的拉丁名bromium和元素符号Br由此而来.
事实上,在巴拉尔发现溴的前几年,有人曾把一瓶取自德国克鲁兹拉赫(Keluzilahe)盐泉的红棕色液体样品交给化学家李比希鉴定,李比希并没有进行细致的研究,就断定它是“氯化碘”,几年后,李比希得知溴的发现之时,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把那瓶液体放进一个柜子,并在柜子上写上“耻辱柜”以警示自己,此事成为化学史上的一桩趣闻.


1楼2019-04-10 11:29回复
    五、麦角二乙酰胺

    1938年,科学家艾伯特.霍夫曼为了探索麦角酸是否具有刺激呼吸的作用而对其展开研究,一种被称为麦角二乙酰胺(LSD)的化合物因为无用而被丢弃。然而,5年后霍夫曼决定再对其进行一次研究,当他人工合成LSD时,意外地经由指尖吸入了少量成分后,对这种药物的神奇特性大为吃惊。
    在通过自己进行了多次实验后,霍夫曼产生了强烈的幻觉,并且对于时间、声音和颜色感到混乱。20世纪60年代,LSD在反对主流文化圈内异常火爆,然而由于它强烈的致幻作用,LSD在除墨西哥和葡萄牙以外的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是违禁的。


    2楼2019-04-10 13:52
    回复
      2025-05-29 04:53:37
      广告
      六、三氯蔗糖

      1970年代,泰莱公司和英国伊丽莎白王后学院的一位学者合作,研究蔗糖经过分子修饰之后作为杀虫剂的使用。有一个实验品是用三个氯原子取代了蔗糖的三个氢氧基团。这位学者叫他的学生去测试一下这个样品。英文里的“测试”是test,其发音跟“品尝”(taste)差不多。他的那位印度学生听到导师的要求估计有点诧异,但也没有多问,就用自己的舌头去“taste”样品了。结果发现,这东西甜得一塌糊涂。
      这个东西就是三氯蔗糖,也有人叫它“蔗糖素”,其甜度是蔗糖的600倍左右。只要一丁点,就甜的不行。跟此前流行的甜味剂糖精和阿斯巴甜相比,它不仅甜度更高,甜味也更加接近蔗糖。如果能够通过安全审核作为甜味剂的话,就会比糖精和阿斯巴甜更有吸引力。


      3楼2019-04-10 13:55
      回复
        七、碘元素

        18世纪初,制火药的KNO3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成了紧俏商品,于是许多人开办了生产KNO3 的工厂,住在巴黎城的药剂师库尔特瓦斯便是其中的一员。他用海藻灰烬的溶液与NaNO3溶液反应,生产KNO3,并用硫酸去掉某些杂质。
        1811年的一天,准备加班的库尔特瓦斯正在工作室吃饭,这时他喂养的那只小猫跳到了他的肩上,库尔特瓦斯刚想伸手去抚摸它,小猫却又跳到地上,还撞倒了一瓶浓硫酸,瓶里的浓硫酸全部淌到了盛海藻灰烬溶液的盆里。正想发火的库尔特瓦斯突然发现盒里冉冉升起一股呛鼻的紫色蒸气,蒸气遇冷后竟变成了有金属光泽的紫色晶体。库尔特瓦斯在对紫色晶体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后认为,这是一种尚未发现的新元素。1813年,盖·吕萨克等3位化学家在对紫色晶体进行鉴定后,将它命名为“紫色元素”,汉语翻译为“碘”。


        4楼2019-04-10 14:01
        回复
          咋都没有看到中国人意外发明呢


          5楼2019-04-11 13:41
          回复
            哈哈哈,中国有四大光明


            6楼2019-04-12 09: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