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霉素

1928年,药理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偶然发现他正准备丢弃的培养皿中奇怪的现象。和其它培养皿不同,里面的霉抑制了它周围细菌的生长。弗莱明开始对真菌进行实验,1938年病理学家霍华德.弗洛里接替了他的工作,提高了这个新型抗生素的纯度。二战爆发后,制药公司每月生成6500亿单位抗生素,使得数以千计的士兵免于因感染而死。一些研究推测青霉素的发明拯救了2亿条生命。
二、万艾可(伟哥)

80年代,辉瑞发明了一种药物,来降低血压,治疗心绞痛,但临床实验的结果很令人失望,它既没有缓解胸口痛也没有降低血压。当辉瑞准备放弃对这种药的研究时,药物实验志愿者们报告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副作用-勃起。
这种新药看起来可以控制血液导向阴茎,因此辉瑞将研究的目标转向有勃起功能障碍的人。1998年,万艾可开始面向大众,今天也一直是最畅销的药,辉瑞每年靠它可盈利20亿美元。
三、麻药

无痛手术的灵感最早起源于上流社会的嗑药派对,19世纪,上流社会喜欢在“欢笑派对”上聚在一起吸氧化亚氮(笑气)这样会使人头晕、傻笑并且麻木。之后的数10年没有科学家想过要利用这种眩晕药物的麻醉功效。
但据说1844年,牙医霍勒斯.威尔士参加一个大笑派对时,目睹了一个男人受了重伤之后却丝毫不感觉疼痛,第二天,威尔士吸了一些氧化亚氮之后,拔掉了自己的一颗牙,也同样没有任何感觉。
四、溴的发现

1824年,法国一所药学专科学校的22岁青年学生波拉尔,在研究他家乡蒙彼利(Montpellier)的水提取结晶盐后的母液,进行了许多实验.当通入氯气时,母液变成红棕色.最初,巴拉尔认为这是一种氯的碘化物溶液,希望找到这些废弃母液的组成元素.但他尝试了种种办法也没法将这种物质分解,所以他断定这是和氯以及碘相似的新元素.巴拉尔把它命名为muride,来自拉丁文muria(盐水).1826年8月14日法国科学院组成委员会审查巴拉尔的报告,肯定了他的实验结果,把muride改称bromine,来自希腊文brōmos(恶臭),因为溴具有刺激性臭味.实际上所有卤素都具有类似臭味.溴的拉丁名bromium和元素符号Br由此而来.
事实上,在巴拉尔发现溴的前几年,有人曾把一瓶取自德国克鲁兹拉赫(Keluzilahe)盐泉的红棕色液体样品交给化学家李比希鉴定,李比希并没有进行细致的研究,就断定它是“氯化碘”,几年后,李比希得知溴的发现之时,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把那瓶液体放进一个柜子,并在柜子上写上“耻辱柜”以警示自己,此事成为化学史上的一桩趣闻.

1928年,药理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偶然发现他正准备丢弃的培养皿中奇怪的现象。和其它培养皿不同,里面的霉抑制了它周围细菌的生长。弗莱明开始对真菌进行实验,1938年病理学家霍华德.弗洛里接替了他的工作,提高了这个新型抗生素的纯度。二战爆发后,制药公司每月生成6500亿单位抗生素,使得数以千计的士兵免于因感染而死。一些研究推测青霉素的发明拯救了2亿条生命。
二、万艾可(伟哥)

80年代,辉瑞发明了一种药物,来降低血压,治疗心绞痛,但临床实验的结果很令人失望,它既没有缓解胸口痛也没有降低血压。当辉瑞准备放弃对这种药的研究时,药物实验志愿者们报告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副作用-勃起。
这种新药看起来可以控制血液导向阴茎,因此辉瑞将研究的目标转向有勃起功能障碍的人。1998年,万艾可开始面向大众,今天也一直是最畅销的药,辉瑞每年靠它可盈利20亿美元。
三、麻药

无痛手术的灵感最早起源于上流社会的嗑药派对,19世纪,上流社会喜欢在“欢笑派对”上聚在一起吸氧化亚氮(笑气)这样会使人头晕、傻笑并且麻木。之后的数10年没有科学家想过要利用这种眩晕药物的麻醉功效。
但据说1844年,牙医霍勒斯.威尔士参加一个大笑派对时,目睹了一个男人受了重伤之后却丝毫不感觉疼痛,第二天,威尔士吸了一些氧化亚氮之后,拔掉了自己的一颗牙,也同样没有任何感觉。
四、溴的发现

1824年,法国一所药学专科学校的22岁青年学生波拉尔,在研究他家乡蒙彼利(Montpellier)的水提取结晶盐后的母液,进行了许多实验.当通入氯气时,母液变成红棕色.最初,巴拉尔认为这是一种氯的碘化物溶液,希望找到这些废弃母液的组成元素.但他尝试了种种办法也没法将这种物质分解,所以他断定这是和氯以及碘相似的新元素.巴拉尔把它命名为muride,来自拉丁文muria(盐水).1826年8月14日法国科学院组成委员会审查巴拉尔的报告,肯定了他的实验结果,把muride改称bromine,来自希腊文brōmos(恶臭),因为溴具有刺激性臭味.实际上所有卤素都具有类似臭味.溴的拉丁名bromium和元素符号Br由此而来.
事实上,在巴拉尔发现溴的前几年,有人曾把一瓶取自德国克鲁兹拉赫(Keluzilahe)盐泉的红棕色液体样品交给化学家李比希鉴定,李比希并没有进行细致的研究,就断定它是“氯化碘”,几年后,李比希得知溴的发现之时,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把那瓶液体放进一个柜子,并在柜子上写上“耻辱柜”以警示自己,此事成为化学史上的一桩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