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无惧霜风雨,肆意狂撒存本心。
这句话是楼主在一年前的一篇小文中,私心对毛不易的一点期许。时隔一年,当我在唱作人舞台上听到毛不易唱起这首《东北民谣》,内心的感慨和感动真是无法一言蔽之。
首先说下感慨一,谁都知道毛不易是非音乐专业出身,这个出身注定了他在音乐这条道路上会比其他人坎坷那么一点。一方面是出圈红歌、专辑销量、演唱会上座率这些指标指数的追捧,另外一方面又是个人审美、旋律简单、口水歌的质疑。圈内、同行乃至大众两极化的评价随时可以将这个年轻人捧上浪尖又推入深渊。作为一个职场新人,作为一个非相关专业毕业的职场新人,如何熬过入职后最痛苦的一年本身就可以写满满一篇专题报道了。毛不易的压力和痛苦我无从得知,只是18年春节后那肉眼可见的吹气球式发福可能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内心无法宣泄的沉重吧,不过可喜的是19年开春以后他又以泄洪式的消瘦速度证明了他终于平安度过了新人入职死亡期,现在他并不仅仅是一只单纯的娱乐圈菜鸟了。
感慨之二,当然针对的是毛不易的音乐作品本身了。楼主默默关注了毛不易一年有余,从卫视综艺无限歌谣祭的三首合作新歌,到首专问世,其后又有《那时的我们》和《在无风时》两首订制作品的诞生,其实毛不易真的不再是那个抱着吉他小心翼翼拨动琴弦,靠几个简单和弦走向来记录自己内心故事的惨绿少年了。《那时的我们》具有BossaNova新爵士风格,已经是一首突破了毛不易本身创作舒适区的音乐作品。可见毛不易在这一年的职场生涯中,针对作曲是下了真功夫的。然而,为什么我说今天听到《东北民谣》这么一首具有典型东北小调地方特色的歌曲会如此感慨,关键在于毛不易对自身艺术审美的起源有最清醒的认知,同时对孕育其产生的文化不抗拒不诋毁,并将这种审美的原始表达和艺术加工完美地合二为一。
记得在毛不易首专发布会上,谭伊哲老师曾说毛不易的词曲唱是三位一体的,是形成了内在哲学体系的,这对于一个音乐界新人来说实在是一顶让人瑟瑟发抖的高帽子了。不过,仔细辨析下毛不易的音乐形成路径,其实这个体系的确是客观存在的。
首先就是地方曲艺和小调对毛不易的深刻影响。当乡村城市尚未发生大迁徙,当流行歌曲尚未统治普罗大众的耳朵之前,社戏、地方戏曲、各地曲艺、山歌小调其实才是中华大地最原始的声音和音乐元素,每个地方的土著居民必定会被当地的特色曲艺打上烙印并且伴之终身。打开央视频道,依然能够今天看到河南的娃娃唱一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明天安徽的小可爱扮一出《女驸马》,京韵大鼓、弹词开篇、越剧沪剧,依然努力地扎根于平民老百姓中,即使再不喜欢听传统戏的人也可能在不经意间听过一段《苏三起解》吧。
毛不易生活了将近20年的地方应该就是这么一个被大秧歌和二人转充斥着的小城镇,耳读目染,其实最原始的音乐审美已经形成了,可能有点土但是绝不低俗鄙陋。一辈子没走出过乡村的奥斯汀能够写出《傲慢与偏见》,著名作曲家梁寒光曾经也只是一个小小村童,可见生长的环境并不能禁锢住任何人的艺术天赋以及对之诚挚的向往。
其次,从毛不易出道前长达6年的个人自嗨性翻唱中,我很难总结出一个规律,就是毛不易到底偏爱什么样的曲风,从60年代的冷门爵士到21世纪的烂大街金曲,似乎就没有他不能收入囊中的。溪滴涓流汇入无声,最终换来波涛澎湃震耳。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天才,毛不易的积累和勤勉并不亚于专业院校的孩子们,而且他的赏析都是自发自动的,没有哪个导师给他罗列出长长一串歌单,所以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毛不易本人热爱音乐的那颗心。
其次说到词,可能大部分人都只有一个认知就是毛不易的词好,可是他的词到底为什么好,为什么能引起那么强大的共鸣,真的只是因为遣词造句吗?就拿这首《东北民谣》的歌词来说,楼主第一次听到这首新歌时,在无法对照歌词的情况下其实大脑是无法及时解析每个单词涵义的,但在具象化的场景里我看了高粱地、红灯笼、双喜窗花、羊皮筏子、梳着大麻花辫的姑娘、穿着白短小褂的汉子,这些无数次通过各类影视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元素奠定了楼主对这首歌的初始印象。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的电影《红高粱》,穿着红袄的“我奶奶”、灰头土脸粗豪莽撞的“我爷爷”、上颠簸的大红花轿、高粱地席天慕地的野合,一切都是那么的原始而又富有生命力。《东北民谣》就是一首如此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从歌词来看毛不易可能就是写了一个歌曲版的《红高粱》,而且故事情节要更言情狗血些,毕竟毛不易曾是个热衷于看各色爆米花连续剧的奇葩男护士,然而山野奇闻传说轶事又有哪个不狗血呢,最见人欲的《诗经》更是自古被列为经典之一。《东北民谣》里头没有佶屈聱牙的冷僻,没有引经据典的成语大全,毛不易只是用歌声拍了一部微电影,引领我们跟着他的演唱看了一折发生在黑土地上不知道哪个年代的小故事,有血有肉有喜有悲。
第一期的感想写得还是比较杂乱,有很多想到但是暂时无法表达的内容,可能会放在后头几期的感想再进行补充和扩展。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可能有错漏的部分,哈哈哈,随意吧!
这句话是楼主在一年前的一篇小文中,私心对毛不易的一点期许。时隔一年,当我在唱作人舞台上听到毛不易唱起这首《东北民谣》,内心的感慨和感动真是无法一言蔽之。
首先说下感慨一,谁都知道毛不易是非音乐专业出身,这个出身注定了他在音乐这条道路上会比其他人坎坷那么一点。一方面是出圈红歌、专辑销量、演唱会上座率这些指标指数的追捧,另外一方面又是个人审美、旋律简单、口水歌的质疑。圈内、同行乃至大众两极化的评价随时可以将这个年轻人捧上浪尖又推入深渊。作为一个职场新人,作为一个非相关专业毕业的职场新人,如何熬过入职后最痛苦的一年本身就可以写满满一篇专题报道了。毛不易的压力和痛苦我无从得知,只是18年春节后那肉眼可见的吹气球式发福可能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内心无法宣泄的沉重吧,不过可喜的是19年开春以后他又以泄洪式的消瘦速度证明了他终于平安度过了新人入职死亡期,现在他并不仅仅是一只单纯的娱乐圈菜鸟了。
感慨之二,当然针对的是毛不易的音乐作品本身了。楼主默默关注了毛不易一年有余,从卫视综艺无限歌谣祭的三首合作新歌,到首专问世,其后又有《那时的我们》和《在无风时》两首订制作品的诞生,其实毛不易真的不再是那个抱着吉他小心翼翼拨动琴弦,靠几个简单和弦走向来记录自己内心故事的惨绿少年了。《那时的我们》具有BossaNova新爵士风格,已经是一首突破了毛不易本身创作舒适区的音乐作品。可见毛不易在这一年的职场生涯中,针对作曲是下了真功夫的。然而,为什么我说今天听到《东北民谣》这么一首具有典型东北小调地方特色的歌曲会如此感慨,关键在于毛不易对自身艺术审美的起源有最清醒的认知,同时对孕育其产生的文化不抗拒不诋毁,并将这种审美的原始表达和艺术加工完美地合二为一。
记得在毛不易首专发布会上,谭伊哲老师曾说毛不易的词曲唱是三位一体的,是形成了内在哲学体系的,这对于一个音乐界新人来说实在是一顶让人瑟瑟发抖的高帽子了。不过,仔细辨析下毛不易的音乐形成路径,其实这个体系的确是客观存在的。
首先就是地方曲艺和小调对毛不易的深刻影响。当乡村城市尚未发生大迁徙,当流行歌曲尚未统治普罗大众的耳朵之前,社戏、地方戏曲、各地曲艺、山歌小调其实才是中华大地最原始的声音和音乐元素,每个地方的土著居民必定会被当地的特色曲艺打上烙印并且伴之终身。打开央视频道,依然能够今天看到河南的娃娃唱一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明天安徽的小可爱扮一出《女驸马》,京韵大鼓、弹词开篇、越剧沪剧,依然努力地扎根于平民老百姓中,即使再不喜欢听传统戏的人也可能在不经意间听过一段《苏三起解》吧。
毛不易生活了将近20年的地方应该就是这么一个被大秧歌和二人转充斥着的小城镇,耳读目染,其实最原始的音乐审美已经形成了,可能有点土但是绝不低俗鄙陋。一辈子没走出过乡村的奥斯汀能够写出《傲慢与偏见》,著名作曲家梁寒光曾经也只是一个小小村童,可见生长的环境并不能禁锢住任何人的艺术天赋以及对之诚挚的向往。
其次,从毛不易出道前长达6年的个人自嗨性翻唱中,我很难总结出一个规律,就是毛不易到底偏爱什么样的曲风,从60年代的冷门爵士到21世纪的烂大街金曲,似乎就没有他不能收入囊中的。溪滴涓流汇入无声,最终换来波涛澎湃震耳。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天才,毛不易的积累和勤勉并不亚于专业院校的孩子们,而且他的赏析都是自发自动的,没有哪个导师给他罗列出长长一串歌单,所以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毛不易本人热爱音乐的那颗心。
其次说到词,可能大部分人都只有一个认知就是毛不易的词好,可是他的词到底为什么好,为什么能引起那么强大的共鸣,真的只是因为遣词造句吗?就拿这首《东北民谣》的歌词来说,楼主第一次听到这首新歌时,在无法对照歌词的情况下其实大脑是无法及时解析每个单词涵义的,但在具象化的场景里我看了高粱地、红灯笼、双喜窗花、羊皮筏子、梳着大麻花辫的姑娘、穿着白短小褂的汉子,这些无数次通过各类影视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元素奠定了楼主对这首歌的初始印象。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的电影《红高粱》,穿着红袄的“我奶奶”、灰头土脸粗豪莽撞的“我爷爷”、上颠簸的大红花轿、高粱地席天慕地的野合,一切都是那么的原始而又富有生命力。《东北民谣》就是一首如此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从歌词来看毛不易可能就是写了一个歌曲版的《红高粱》,而且故事情节要更言情狗血些,毕竟毛不易曾是个热衷于看各色爆米花连续剧的奇葩男护士,然而山野奇闻传说轶事又有哪个不狗血呢,最见人欲的《诗经》更是自古被列为经典之一。《东北民谣》里头没有佶屈聱牙的冷僻,没有引经据典的成语大全,毛不易只是用歌声拍了一部微电影,引领我们跟着他的演唱看了一折发生在黑土地上不知道哪个年代的小故事,有血有肉有喜有悲。
第一期的感想写得还是比较杂乱,有很多想到但是暂时无法表达的内容,可能会放在后头几期的感想再进行补充和扩展。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可能有错漏的部分,哈哈哈,随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