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五十州吧 关注:221贴子:1,095
  • 0回复贴,共1

粟裕因为没有被评上元帅,竟然哭了鼻子?真相到底如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于粟裕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大将,的确有不少人为之不平,觉得低了,甚至有人说粟裕本人因为对没有被评上元帅不满意,还受到过毛泽东的批评,都被批评哭了。真相到底如何呢?
包括毛泽东在内,中央领导人对粟裕的军事才能均赞不绝口。1950年7月,预见到朝鲜战争可能扩大,为保卫东北边防安全以及在必要时进行抗美援朝,中央军委成立东北边防军,当时就决定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兼政委。
东北边防军是志愿军的前身。可惜由于粟裕身患重病,尚在青岛接受治疗,所以并未能够履职,但中央之后也一直虚席以待,直到毛泽东确认粟裕因身体原因实在无法挂帅出征,这才换上了彭德怀。

▲黄桥战役前夕,右二为陈毅,右一为粟裕。
据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其实中央最早也是要给粟裕授元帅的。那是在中南海的一次会议上,当讨论到粟裕应授何军衔时,毛泽东不仅提出要给粟裕授元帅衔,而且给了粟裕极高的评价:“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啊?”
这时周恩来告诉他:“可是粟裕已经请求辞帅呢!”毛泽东听了非常感慨:“难得粟裕!竟三次辞让,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辞了元帅衔,比起那些要跳楼的人(指争衔者),强千百倍嘛!”
粟裕的“二让司令”在军中有口皆碑。1945年成立华中军区,中央提名由粟裕担任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任副司令员。张鼎丞比粟裕大九岁,是粟裕的上级。粟裕得知后向中央和华中局连发两份建议电,要求改任副职。最后中央同意了粟裕的请求,在华中军区正式组建时,任命张鼎丞为军区司令员,粟裕为副司令员。

▲淮海战役总前委合影,左一为粟裕
1948年在阜平,毛泽东当面告诉粟裕,说今后将把华野交给他全面负责。粟裕也是坚决辞让,在他的请求下,中央决定仍由陈毅兼任华野司令员及政委。淮海战役期间,粟裕虽具体指挥华野作战,但他的职务实际是代司令员和代政委。
对粟裕“二让司令”的过往经历,周恩来自然也很了解,他紧接着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毛泽东补充道:“而且是第一大将。我们先这样定下来,十大将十元帅。”
由此可见,毛泽东开始主张给粟裕授元帅,是粟裕高风亮节,自己不要,把元帅辞了,当然也就不存在他对评大将军衔不满意,以及毛泽东找他谈话,批评他的事了。
应该指出的是,李银桥并不是唯一透露粟裕主动辞帅的人,其他身任要职的知情者也都曾在不同场合印证了这件事。原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晚年告诉家人:“到了1955年评军衔问题时,粟裕很有可能当元帅,但是他有自己的考虑,几次诚恳要求不当元帅。主席决定让他当第一大将。”

▲粟裕在地图前指挥战斗
谭震林是粟裕的老战友,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副总理。有一年当华野老战士管美英向他打听粟裕为何只授衔大将时,他详详细细地把粟裕主动辞帅的经过讲了一遍,并且解释说:“因为没向你们传达,你们不了解情况,所以有意见。”
粟裕在战争年代敢于决断,不唯上、不唯权、只唯实,连在毛泽东面前都敢于“斗胆直陈”,但对于包括军衔在内的名利问题却看得十分淡泊。
有一次,粟裕的秘书鞠开看到党内一份材料上记载着,连党外高层民主人士邵力子都说粟裕应该评元帅,于是就当面报告了粟裕,并把材料指给他看。鞠开以为首长看了材料一定会高兴,没想到粟裕把脸一沉,脱口而出道:“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接着,他又很严肃地对鞠开说:“今后不要议论这方面的问题了,议论这都是低级趣味,没有什么意思。”
管美英、鞠开等人都是过了若干年以后,才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粟裕辞帅的真相,这令他们受到极大震动,深感粟裕是自己“做人的楷模”。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粟裕虽然没有被评为元帅,但并不影响他在共和国军史上的地位和口碑。正式授衔时,周恩来把授予大将军衔的命令状第一个授予粟裕,因为元帅授衔的仪式要在稍后才举行,所以粟裕不仅是“共和国第一大将”,位列所有将官之首,而且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被授予军衔的军人。
(节选自关河五十州《大授衔》)
实体书《大授衔》已出版上市。


IP属地:江苏1楼2019-04-15 08: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