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中国旅行社吧 关注:13贴子:449
  • 1回复贴,共1

黄鹤楼游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黄鹤楼离古琴台很近,只有一江之隔,坐公交车只有一站。只是这一站的距离有点长,需横跨整座武汉长江大桥,而桥头的南端,即到黄鹤楼坐落的蛇山。

黄鹤楼是世人公认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始建于三国时代的吴黄武二年,一向有“天下绝景”之称。后因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后一次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1981年,当地政府又对其进行了重建,黄鹤楼才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新建的黄鹤楼楼高五层,共51.4米,飞檐翘角、壮观雄伟、富丽堂皇,目前已被国家定为五A级景点。

关于黄鹤楼名字的由来,在民间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仙”而得名,据说在很久以前,曾有仙人驾鹤经此,遂以得名。一说是曾有道士在此地辛氏酒店的墙上画了一只会跳舞的黄鹤,店家从此生意大为兴隆。十年后道士重来,用笛声招下黄鹤,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只是据说,自然不能当真。但有一点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每一座名楼的出名,均与文人的诗文有关,这一点可是有据可循的。譬如南昌的滕王阁,就是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声大震;譬如岳阳的岳阳楼,就是因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流芳千古。而黄鹤楼更是如此,历代名士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为有名的当属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时写下的《黄鹤楼》一诗,其意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诗仙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更是名气大盛。当然,诗终还是要写的,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李白还是留下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千古名句,可见此楼在世人心中的地位是多么的显要。
黄鹤楼的大门前显得十分狭窄,因处在山坡上,抬眼就能看到周边的景致。大片民居将这座名楼紧紧地包裹在中间,新旧混杂显得极不协调。在我的印象中,黄鹤楼绝对要拥有一个独立的大院子,里面搭配一些仿古的亭榭楼阁,远离现代,拥有自己的安谧和宁静。可到了这里一看,东一座高楼,西一座大厦,那黄鹤楼位于中间,使我的脑子中情不自禁的幻化出了一个奇怪的影像,眼前竟出现了一个穿西装的雍正皇帝。相比而言,岳阳楼在景点的处理上做得就比较好,周边绝无现代的高层建筑,整个景区的布局显得合情合理,有历代的岳阳楼的微雕模型,有纪念范仲淹和滕子京的二公祠,另外还有小乔墓。整个景区临水而建,给人的感觉又美观又大气,绝不像黄鹤楼这么逼仄,很像躲在城市的一条夹缝里。
黄鹤楼的大门比较狭窄。不知处于何种考虑,大门处竟建了一座白塔,颇感有点不伦不类。门票80元,同行的几位向里瞅了瞅,均没有进去的意思。其实,里面的内容早已知晓,看一看此楼的外部结构,此行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再说了,以后肯定还会来武汉,留点悬念也未尚不可。见他们不进,因此我也做了放弃。看看时间尚早,大家一商量,便一起坐车去了东湖。


IP属地:山西1楼2019-04-23 18:15回复
    初看门口白塔,顿失满腔热情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9-11-10 1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