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83,620贴子:12,583,005
  • 1回复贴,共1

复原最真实的大明皇帝(4)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点对于朱元璋非常重要,比如在打陈友谅与张士诚的时候,选择先打谁的问题上,就直接得益于乞讨培养的对人性的观察上
在陈友谅和张士诚两个人中间拿谁开刀,当时大家普遍认为张士诚比较弱,希望先对付他,并利用占据的江浙一带土地扩张自己的势力,从而与陈友谅决战。应该说这个决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正确的,但朱元璋在此时体现了他的天才的战略眼光。朱元璋对他的谋士们说,你们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你们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张士诚的特点是器小,陈友谅的特点是志骄,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如果我进攻陈友谅,张士诚必然不会救他,而进攻张士诚,陈友谅就一定会动员全国兵力来救,我就要两线作战,到时就很难说了。
为什么朱元璋能看出张士诚不会救陈友谅但陈友谅一定会救张士诚?
因为他看出张士诚器小,为什么朱元璋能看出张士诚小气呢?
在乞讨的过程中,他知道商人有钱但是却舍不得施舍----商人的钱都用于投资,不会无效使用(施舍是无效使用,所以商人最无情)
恰恰是乞讨学来的察言观色的本事让朱元璋一语定乾坤;
为什么军师,包括刘伯温都想不到呢?
因为军师只了解宏观与大势,不了解人性,他们的生活条件太好,所以,没机会了解残酷的人性,这就是创业的时候,读书人干不过文化程度很低的老板的原因;反过来也说明,底层出来的也不可能成为军师,更不可能成为战略家,因为没有眼光
各有各的定位,造物主造人时就设定了每个人的位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4-27 14:15回复
    张士诚讨伐朱元璋怎么就成了施舍陈友谅了?消灭自己的敌人罢了。而且在此前张士诚已经屡败于朱元璋了,后面张士诚是乘着朱陈大战才恢复元气,威势复振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4-27 15: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