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绍一下,我今年的成绩:政治75分,英语二62分,专业课一336《艺术基础》124分,专业课二846《戏剧影视综合基础》124分,总分385,初试前十,复试前五,总成绩前五。
这个成绩在真正的大佬眼中算不了什么,但是对那些那我一样,英语不好\自控能力差\艺术院校出身考研的同学来说,也许我的经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认识自己
我今年是二战上岸,我第一年成绩总分308分,政治66分,英语二52分,专业一112,专业二78,直到第二年,我初试成绩385分,这一年间我提分77分!!!同时,我经历了考试原专业被砍\政治大幅度改动\实习毕业的时间干扰\专业课自己摸索的种种困难,但是有一点很重要:我能正视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目标阶梯,分阶段设置计划,并从未放弃过。我认为这是考研里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和能力。
很多一战失败的同学,面临二战\工作\考公务员等等的诸多压力,很容易半途而废,尤其是暑假的七月和十月份这两个时间段,更是弃考的高峰,所以你只要坚持到初试,你已经击败了至少五分之一的潜在对手了。所以请你相信,考研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人往往是在踏出第一步的时候就畏惧,以至于驻足不前。
2、认识考研
关于考研,第一步就是认清自己的能力,认清自己的兴趣。通过你大学的成绩、你的学习经历、获奖经历、兴趣爱好等等,你可以基本判断出自己属于哪种水平的考生,根据对自己的判断,结合想去的城市(或者回家乡的城市)就可以选择出最终要考的学校。因为认识自己永远比认识外界更重要。我就是想留在成都,所以只从成都的学校里面选择。另外我本科是广播电视编导,一战选择的是电影专硕,结果一战失败后,第二年这个专业被砍掉了,所以摆在我面前的选择有两个:要么换学硕的电影学,要么考本专业的专硕广播电视。而我高考的英语就没及格,对英语一直很头痛,同时我认为像影视相关的学习研究,应该更偏注重实践研究,所以我综合所有的因素,最终选择了四川师范大学的广播电视专硕。所以你看,我的选择是谨慎的,或者可以说是保守的。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就会造成最后的结果不同。回头看,假如我选择考学硕,我也许会成功了,我也许会失败;我也许会考其他学校,也许会考更好的学校。但是这田间的两条小路,我已走过其中一条,无法回头了,所以说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3、认识困难
我还记得第一年的时候,我去找过四川本地的某培训班,结果一听我要考川师,老师一脸讳莫如深的告诉我最好不要考。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几乎三分之一的四川本地考生都会把川师列作自己的考虑目标。另外我不是本校的,我不认识导师,也没有认识的途径,这都是劣势。所以说当时对我而言,考川师是个很困难的选择。我不知道我行不行,也不知道评卷标准是怎么样的,老师是松是严,这些都不知道。但是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我复试没有联系老师,靠自己硬考。(学习方法后面会提)因为考完我突然发现,除成绩以外的外在因素,真的没那么重要。所有的困难,一半以上,都是在臆想中的自我为难。
这个成绩在真正的大佬眼中算不了什么,但是对那些那我一样,英语不好\自控能力差\艺术院校出身考研的同学来说,也许我的经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认识自己
我今年是二战上岸,我第一年成绩总分308分,政治66分,英语二52分,专业一112,专业二78,直到第二年,我初试成绩385分,这一年间我提分77分!!!同时,我经历了考试原专业被砍\政治大幅度改动\实习毕业的时间干扰\专业课自己摸索的种种困难,但是有一点很重要:我能正视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目标阶梯,分阶段设置计划,并从未放弃过。我认为这是考研里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和能力。
很多一战失败的同学,面临二战\工作\考公务员等等的诸多压力,很容易半途而废,尤其是暑假的七月和十月份这两个时间段,更是弃考的高峰,所以你只要坚持到初试,你已经击败了至少五分之一的潜在对手了。所以请你相信,考研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人往往是在踏出第一步的时候就畏惧,以至于驻足不前。
2、认识考研
关于考研,第一步就是认清自己的能力,认清自己的兴趣。通过你大学的成绩、你的学习经历、获奖经历、兴趣爱好等等,你可以基本判断出自己属于哪种水平的考生,根据对自己的判断,结合想去的城市(或者回家乡的城市)就可以选择出最终要考的学校。因为认识自己永远比认识外界更重要。我就是想留在成都,所以只从成都的学校里面选择。另外我本科是广播电视编导,一战选择的是电影专硕,结果一战失败后,第二年这个专业被砍掉了,所以摆在我面前的选择有两个:要么换学硕的电影学,要么考本专业的专硕广播电视。而我高考的英语就没及格,对英语一直很头痛,同时我认为像影视相关的学习研究,应该更偏注重实践研究,所以我综合所有的因素,最终选择了四川师范大学的广播电视专硕。所以你看,我的选择是谨慎的,或者可以说是保守的。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就会造成最后的结果不同。回头看,假如我选择考学硕,我也许会成功了,我也许会失败;我也许会考其他学校,也许会考更好的学校。但是这田间的两条小路,我已走过其中一条,无法回头了,所以说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3、认识困难
我还记得第一年的时候,我去找过四川本地的某培训班,结果一听我要考川师,老师一脸讳莫如深的告诉我最好不要考。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几乎三分之一的四川本地考生都会把川师列作自己的考虑目标。另外我不是本校的,我不认识导师,也没有认识的途径,这都是劣势。所以说当时对我而言,考川师是个很困难的选择。我不知道我行不行,也不知道评卷标准是怎么样的,老师是松是严,这些都不知道。但是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我复试没有联系老师,靠自己硬考。(学习方法后面会提)因为考完我突然发现,除成绩以外的外在因素,真的没那么重要。所有的困难,一半以上,都是在臆想中的自我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