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人物张飞,大名如雷贯耳,家喻户晓,老少尽知。他在桃园三结义中位居老三,在蜀汉五虎上将中排名第二。骁勇无比,功高盖世。被蜀主刘备先封为右将军,随后又封为车骑将军,赐爵西乡侯,领巴中郡太守。
西乡侯的封地就在今天汉中的西乡县。
提起张飞的功绩,人们朗朗上口的就是:
在安喜县,鞭打上级官员督邮;
在徐州,三英战吕布;
在古城,恶斗关羽,尽释前嫌;
在当阳,一声怒吼,喝断了当阳桥;
在巴州,用替身计,生擒西蜀猛将严颜;
在葭萌关,挑灯赤膊上阵,夜战西凉名将马超;
......
正是因为张飞膂力超群,胆识过人,武艺高强,战功累累,一支很有特色的丈八蛇矛勇冠三军。沙场所向披靡,敌人闻风丧胆。每每临阵,张飞横矛立马,大喝一声:“燕人张翼德在此!”往往唬得敌营人马屁**流!
然而,后世人在称颂张飞伟业时候,却大大的忽略了张飞“文”的一个侧面。
史书上记载,张飞是一个画家,还是一个书法家。
你信不信?
明代卓尔昌的《画髓元诠》载:“张飞喜画美人,擅草书。”
清代《历代画征录》记载:“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
由于张飞擅长书法,擅长创作人物画、仕女画,所以平时少不了练习写字和野外写生。
公元200年,由于汉献帝衣带诏事件机密泄露,曹操追杀刘备,关羽为保护两位嫂子,落入了曹操的包围圈被捕,三弟兄走散了。刘备团队实力不行,投靠较大势力的军阀又无门路, 徘徊流落在沛国的谯郡(今安徽亳州)一带。前途茫茫,军心涣散。
这一天,正是阳春三月,草长花盛。情绪低落的张飞带了几名身边小军校,打算到郊外踏青写生,缓解一下郁闷的心情。
在郊外不远的一处小树林边,张飞发现了几个正在采樵的小姑娘,为首者豆蔻年华,眉清目秀,举止落落大方,言谈聪慧可人。
采樵,就是打柴。说白了就是拾柴火。三国时代,煤炭还没有普及,更不用说我们今天使用的清洁能源液化气、天然气了!居民平时烧饭使用柴火、农作物秸秆、树木落叶、荒草。条件好的,可以在集市上购买樵夫从山上砍下来的柴火,条件差些的,就只能自己动手,到荒山、到野外去打柴。这是一项大多数村庄的村民尤其是农家妇女少不了的艰辛劳作之一。人总是天天都要烧饭吃的。
张飞发现这个采樵女是一个小美人,精神为之一振。就走过去搭讪:
“小姑娘,能不能请你给我做个模特,让我给你画一副肖像画?”
小姑娘不想和陌生人搭话,转身想离开。
张飞紧走两步,继续搭讪:
“小姑娘,有没有人告诉你,你长得非常漂亮?让我给你画一张吧!画好了送给你!”
“时间不长,就一会会儿。”
漂亮姑娘总是经不起诱惑。听对方这样一奉承,飘飘然了,含羞不语,脚下也就没有再移动。
张飞知道,这就是默许了。
那年头,距纸圣蔡伦发明造纸术(公元114年)才不到100年,纸张是一种新产品,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得起。张飞今天就是出门写生来的,笔墨纸砚随身携带着呢,小军校舀来溪水,磨好一砚台浓墨,张飞随手就画了起来。
一边画画,一边继续搭讪:
“姑娘,看你生的白白净净,斯斯文文,不像是贫寒人家,咋就出来干这粗活呢?”
其实,张飞并不像传统影视里描写的那样,豹头环眼,面目黧黑。高大魁梧是真的,五官也说得过去,实际上张飞不仅能文能武,还仪表堂堂,高大威猛充满阳刚之气。况且能写字画画,不说很文雅,起码也不会太粗野。今天出门带着一溜儿随从,气场很足。加之小姑娘又是个文艺女青年,天生对写字画画的人有好感,慢慢地也退去了对张飞的戒备之心。
小姑娘说,她其实是良家女儿,父母因病早亡,她的远房叔伯怜她孤苦伶仃,收养了她。远房叔伯常年在外,很少回家,对家里帮不上啥忙。家里日子也很清苦。外出采樵采桑补贴家里也是常事。
哦,是孤儿啊!挺可怜的。张飞又问:
“你叔伯是经商的?还是做官的?”
“俺叔伯是朝廷的军人。”
张飞一听,同行啊!忙说:
“俺也是军人啊!你叔伯叫什么名字?看我认识不?”
张飞当年已经三十五岁了,涉世已深。十四岁的小姑娘还不知道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轻声说:
“我叔伯叫夏侯渊,随丞相满世界到处打仗呢。我的堂兄弟叫夏侯霸。”
张飞一听,心中咯噔一下!他这才想起,这里是谯郡,是夏侯氏的家乡啊!
夏侯渊?他不就是曹操的本家弟兄吗?曹操原本姓夏侯,只是曹操的父亲过继给朝中弄权宦官曹腾,替曹家立门顶户,后人一裔才姓了曹。这女孩是夏侯渊的侄女,那也就是曹操的远房侄女啊!
哈哈!遇得好不如遇得巧!曹操老贼挟天子以令诸侯,撵得我们弟兄到处跑,俺正生气着呢!今天遇到你的家人,岂能放过?
张三爷是个果断的人!他顾不得画完他的写生画,抢上一步,把这个豆蔻年华的佳人扛上肩头,带着随从一路飞奔,回到了军营。
那一年,前头说了,张飞三十五岁,他的头一任妻子已经去世两年了。张飞决定向这小姑娘表白,要娶她为正妻。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哥刘备,刘备大力支持!
既然出身夏侯家族,那也是名门望族,我家张三爷娶了她,也算门当户对,刘备团队脸上也有光彩!
有人会认为,这女孩可能不会愿意和张飞这个大龄的二婚男结婚吧?可你想过没有:在那军阀混战的年代,人命如鸡,老百姓朝不保夕,一个需要在野外采樵拾柴火才能维持生计的女孩,突然遇到了一个军官,这军官不但夸她是美女,还向她求婚,夏侯家小姑娘小心脏一阵窃喜,一阵狂跳!
而且是去做正室,不是做偏房小妾!
何况张飞三十五岁也不算很大,长相也还说得过去,比去给五六十岁的糟老头做姨太太强了不知多少!嫁给张飞,起码衣食无虞,再也不会到野外去干采樵采桑的粗活了!更何况自己已经被枪过来了,回是回不去了,就是回去了,名声也洗不干净了啊。
只是那个叫夏侯涓的小姑娘才只有十四岁,年龄太小,就是本人愿意了,这么小的孩子,合适结婚吗?
今天看起来,确实年纪太小了,和这样的小孩子结婚,不会有犯罪感吗?其实,国人和幼女成婚,古已有之。古人认为女子十二三岁初潮之后,就算成年了。早婚早育是传统。历史上有几个朝代如吴国,为了备战,法律规定,女子年过十五岁不嫁人,一旦被举报了,父母是要被捉去坐牢的。
就连民国猛人蒋介石公,他向前夫人陈洁如求婚时,陈洁如女士也才十三岁。蒋向他的老师孙中山汇报了此事,孙中山没有因陈洁如年龄太小而反对,而是大力支持说:“既然相爱就结婚吧,我祝你们幸福,但是这件事越快办了越好,革命还有许多重要的事等着我们做呢。”引自《陈洁如回忆录》
书法家、画家张飞,和文艺青年夏侯涓女士就这样喜结连理。这件事情上,张飞是严肃的,他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强抢民女。这是一桩英雄爱美女,美女惜英雄的浪漫佳话。
他俩的婚姻生活非常恩爱,非常稳定。夏侯涓给张飞生了两男两女,婚姻存续期间,没有任何绯闻。。可谓名人的楷模。
在重男轻女惜字如金的史学家笔下,本来夏侯涓也会像关羽赵云等人的老婆一样,默默无闻,不会在史书中留下一个字,只是张飞和夏侯涓的子女们都是史学家书写历史时绕不开的人!
公元219年,夏侯涓的叔伯夏侯渊在汉中定军山下被蜀汉大将军黄忠一刀劈于马下,夏侯涓对张飞说:
“老公,自古两国交兵,各为其主,各有伤亡。论公,叔伯是敌,论私,叔伯毕竟是亲人哪......” 说话间,潸然泪下。
张飞见夫人流泪,忙说:
“我和刘哥可都是公私分明的人,夏侯将军为国捐躯,是个优秀的军人!毕竟他是俺的准岳父啊,此事不能失了礼数,教人笑话。”
张飞亲赴定军山下,为夏侯渊收殓。为他净身更衣,安排把老将军黄忠砍下来的脑袋仔细缝合在夏侯渊的脖子上,身上还覆盖了一面曹魏的军旗。做了一副上等的棺材,守灵七天,然后隆重下葬。
葬礼上,士兵们默默致敬。为了张三爷的义,也为了夏侯将军的忠。都是炎黄子孙啊。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魏少帝曹芳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皆随同前往,军师司马懿乘朝内空虚,发动兵变,废免了曹爽兄弟,不久将其全部处死。司马氏独揽曹魏朝政。
作为曹操血亲的夏侯家族面临危机。这时,夏侯渊之子“征蜀护军”夏侯霸在陇西一带领兵驻防,司马懿想撤换他,夏侯霸闻讯,对司马懿的篡逆行为十分不满,一怒之下离开军营,只身逃亡。
蜀汉方面刘禅得知夏侯霸南逃的消息,赶紧派人去搜寻联络,夏侯霸这才脱离了司马懿的追捕。
夏侯霸到成都后,刘禅亲自接待。他先是就当年他父亲夏侯渊被杀一事深表遗憾,然后从后宫叫出张皇后所生的孩子们,让他们跪地给夏侯霸磕头,并命孩子们赶快喊舅爷。刘禅对夏侯霸说,咱们毕竟是血肉相连的一家人呀。
刘禅这一招十分凑效,夏侯霸想,父亲的血债必竟过去三四十年了,双方当事人早已仙逝。何况洛阳又回不去了,留在此间,也算是皇亲国戚呀。
刘禅封夏侯霸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北伐。他是蜀汉后期的权势人物。
因为夏侯渊以前的功勋,夏侯霸留在魏国的儿子受到特赦,司马家族没有追究他父亲夏侯霸“投敌”之罪,只是被安排下放到偏远的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做地方小官。如今那些满口说着“思密达”的韩国人,其间有人就是张三爷张飞娃他舅家的后裔。
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的政权已经够稳定了。这年春天,刘备将三弟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封西乡侯,领巴西郡太守。
一般拜将封侯,是为了表彰功臣,譬如公元200年,关羽斩杀了颜良,曹操为了拉拢关羽,假惺惺地向自己控制的东汉朝廷上奏折请封侯,汉献帝随即下旨认可。
汉代的封爵分为四级六等,从高到低分别为:县侯、乡侯、都乡侯、亭侯、都亭侯和关内侯,封地内的赋税收入归受封者支配。
关羽是东汉朝廷封的亭侯,含金量比较高。张飞只是蜀汉地方政权封的侯,虽是县侯,可分量上逊于关羽。刘备称帝后没有改变关羽的封爵也是这个原因。
封侯一般是封其家乡一块地盘给立功的人,就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例如刘备曾经封诸葛亮为其家乡琅邪郡的武乡侯,当时琅邪郡的武乡县在曹魏“敌占区”,于是就在汉中附近划了一块地盘,做武乡侯诸葛亮的领地。
张飞的原籍在涿郡(今河北涿州市),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1年,在涿郡设立了西乡侯国,其故地在今天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那地方当时同样在曹魏“敌占区”,于是引用“借地封侯”老办法,将汉中郡的南乡县更名为西乡县,做了张飞的封地。
汉中西乡县原属城固县管辖,因中间隔着一道巴山山岭,公元221年,刘备将山南大片地域划分出来,新设立了南乡县和镇巴县。旋即为了封侯,又改南乡县为西乡县。
西乡县地处子午栈道和荔枝栈道的交接处,是关中进入四川最便捷的战略要道。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张飞多次在这里作战,留下了多处遗迹。
西乡县境内有座午子山,公元219年,张飞由巴中挥师北上,迎击曹魏大将曹真,张飞大获全胜,曹真败退。张飞快马乘胜追杀至午子山口,心情大爽,提起丈八蛇矛,在午子山的绝壁上,镌刻下了“飞凤山”三个大字。
张飞原刻的“飞凤山”三个大字,前些年被新修的一座水库淹没了,地方上又在原处升高数十米的绝壁上,根据拓片资料复刻了出来,作为对张飞的纪念。
明代文人杨升庵在他的《佩文斋书画谱》中记载:“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
刁斗是古代军营中的行军大铁锅,白天用来烧饭(能做十几个人的饭量),晚上吊在营帐外当警报器,如有军情,可以敲击报警。
《刁斗铭》的字体系金文(钟鼎文),是商周至战国时常用的一种文字。那时的青铜器上都铸造着这种字体的铭文。汉代普及了成本更低的铁器,铁器上的铭文也就沿用了钟鼎文体。张飞能工于此书,肯定对古代文字是有研究临摹的。另外,据明人陈继儒所记:“飞不独有‘八分书《刁斗铭》,在流江县(今四川渠县)也有张飞手书“纪功题名”云:
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勒马立铭。
张飞能骑在马上举笔在崖壁上直书胸臆,可见其书法功夫也是非凡超群的。
西乡县有一种地方特产,叫做酱牛肉干。经多道工序秘制而成,味道醇厚,久置不坏。据说是从张飞带兵打仗时,老兵们存储携带干粮的秘诀传下来的。时下多地旅游景点兜售的名曰“张飞牛肉”,口味实不敢恭维。
张飞是公元221年被封为西乡侯的。当年下半年,脾气不好的张飞,为给关二哥报仇雪恨,酒后鞭打了下属,被无良下属在沉睡中割首。张飞去世后,由他的小儿子文官张绍承继了西乡侯的爵位。
张飞的大儿子(应该是张飞的前妻所生)、银袍小将张苞,于建兴七年(公元228年)在北伐中捐躯。张苞的儿子张遵,公元263年随同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等将领血战绵阳(成都的桥头堡),集体壮烈牺牲。
刘禅一看大势已去,不想让益州军民横被屠戮,就命张飞和夏侯涓所生的小儿子西乡侯张绍,捧着象征蜀汉政权的国玺大印,出城向邓艾受降。
随后,刘禅被准许带着满朝文武和后宫后妃前往洛阳。这中间当然有张飞的小女儿和小儿子。
张飞如若泉下有知,不知会如何责备这些后人?
刘禅在洛阳这上演了一场没心没肺的“乐不思蜀”的故事,遗羞千载。
司马家并没有诛杀刘禅一群人。
刘禅破格被封为安乐公。
公,是一种仅次于王、又高于侯的爵位。刘禅依然是高官厚禄,国家官员。
刘禅在北方活到了六十四岁,比他爹刘备还多一岁。多年以后,朝代更替,刘禅的后人陆续回迁到了益州,史书说,刘禅的后人繁衍到了两千多人。
翻开三国时代的朋友圈,曹操和夏侯渊是堂兄弟,张飞娶了夏侯渊的侄女,按辈分曹操还是张飞的姨夫。和曹家是血肉姻亲,张绍该叫曹操为姥爷。
不止如此,夏侯家还有个孩子叫夏侯尚,他算是张飞的大舅子。这个夏侯尚娶了曹操的女儿,生下了个闺女叫做夏侯徽,这夏侯徽长大后嫁给了司马师,也就是张绍和司马家也是裙带亲戚关系。张绍随刘禅投靠了司马家族,日子不会不顺利的。
2002年5月17日,国内有媒体报道说:5月12日,旅居台湾省张飞的第七十二代孙张华安先生回四川阆中祭祖。
这或许就是张绍一支的后裔?
不扒拉了!
三国几十年,就是一群亲戚在互殴。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如果想在手机上看,请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看古陈仓人原创汉中系列文章。
西乡侯的封地就在今天汉中的西乡县。
提起张飞的功绩,人们朗朗上口的就是:
在安喜县,鞭打上级官员督邮;
在徐州,三英战吕布;
在古城,恶斗关羽,尽释前嫌;
在当阳,一声怒吼,喝断了当阳桥;
在巴州,用替身计,生擒西蜀猛将严颜;
在葭萌关,挑灯赤膊上阵,夜战西凉名将马超;
......
正是因为张飞膂力超群,胆识过人,武艺高强,战功累累,一支很有特色的丈八蛇矛勇冠三军。沙场所向披靡,敌人闻风丧胆。每每临阵,张飞横矛立马,大喝一声:“燕人张翼德在此!”往往唬得敌营人马屁**流!
然而,后世人在称颂张飞伟业时候,却大大的忽略了张飞“文”的一个侧面。
史书上记载,张飞是一个画家,还是一个书法家。
你信不信?
明代卓尔昌的《画髓元诠》载:“张飞喜画美人,擅草书。”
清代《历代画征录》记载:“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
由于张飞擅长书法,擅长创作人物画、仕女画,所以平时少不了练习写字和野外写生。
公元200年,由于汉献帝衣带诏事件机密泄露,曹操追杀刘备,关羽为保护两位嫂子,落入了曹操的包围圈被捕,三弟兄走散了。刘备团队实力不行,投靠较大势力的军阀又无门路, 徘徊流落在沛国的谯郡(今安徽亳州)一带。前途茫茫,军心涣散。
这一天,正是阳春三月,草长花盛。情绪低落的张飞带了几名身边小军校,打算到郊外踏青写生,缓解一下郁闷的心情。
在郊外不远的一处小树林边,张飞发现了几个正在采樵的小姑娘,为首者豆蔻年华,眉清目秀,举止落落大方,言谈聪慧可人。
采樵,就是打柴。说白了就是拾柴火。三国时代,煤炭还没有普及,更不用说我们今天使用的清洁能源液化气、天然气了!居民平时烧饭使用柴火、农作物秸秆、树木落叶、荒草。条件好的,可以在集市上购买樵夫从山上砍下来的柴火,条件差些的,就只能自己动手,到荒山、到野外去打柴。这是一项大多数村庄的村民尤其是农家妇女少不了的艰辛劳作之一。人总是天天都要烧饭吃的。
张飞发现这个采樵女是一个小美人,精神为之一振。就走过去搭讪:
“小姑娘,能不能请你给我做个模特,让我给你画一副肖像画?”
小姑娘不想和陌生人搭话,转身想离开。
张飞紧走两步,继续搭讪:
“小姑娘,有没有人告诉你,你长得非常漂亮?让我给你画一张吧!画好了送给你!”
“时间不长,就一会会儿。”
漂亮姑娘总是经不起诱惑。听对方这样一奉承,飘飘然了,含羞不语,脚下也就没有再移动。
张飞知道,这就是默许了。
那年头,距纸圣蔡伦发明造纸术(公元114年)才不到100年,纸张是一种新产品,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得起。张飞今天就是出门写生来的,笔墨纸砚随身携带着呢,小军校舀来溪水,磨好一砚台浓墨,张飞随手就画了起来。
一边画画,一边继续搭讪:
“姑娘,看你生的白白净净,斯斯文文,不像是贫寒人家,咋就出来干这粗活呢?”
其实,张飞并不像传统影视里描写的那样,豹头环眼,面目黧黑。高大魁梧是真的,五官也说得过去,实际上张飞不仅能文能武,还仪表堂堂,高大威猛充满阳刚之气。况且能写字画画,不说很文雅,起码也不会太粗野。今天出门带着一溜儿随从,气场很足。加之小姑娘又是个文艺女青年,天生对写字画画的人有好感,慢慢地也退去了对张飞的戒备之心。
小姑娘说,她其实是良家女儿,父母因病早亡,她的远房叔伯怜她孤苦伶仃,收养了她。远房叔伯常年在外,很少回家,对家里帮不上啥忙。家里日子也很清苦。外出采樵采桑补贴家里也是常事。
哦,是孤儿啊!挺可怜的。张飞又问:
“你叔伯是经商的?还是做官的?”
“俺叔伯是朝廷的军人。”
张飞一听,同行啊!忙说:
“俺也是军人啊!你叔伯叫什么名字?看我认识不?”
张飞当年已经三十五岁了,涉世已深。十四岁的小姑娘还不知道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轻声说:
“我叔伯叫夏侯渊,随丞相满世界到处打仗呢。我的堂兄弟叫夏侯霸。”
张飞一听,心中咯噔一下!他这才想起,这里是谯郡,是夏侯氏的家乡啊!
夏侯渊?他不就是曹操的本家弟兄吗?曹操原本姓夏侯,只是曹操的父亲过继给朝中弄权宦官曹腾,替曹家立门顶户,后人一裔才姓了曹。这女孩是夏侯渊的侄女,那也就是曹操的远房侄女啊!
哈哈!遇得好不如遇得巧!曹操老贼挟天子以令诸侯,撵得我们弟兄到处跑,俺正生气着呢!今天遇到你的家人,岂能放过?
张三爷是个果断的人!他顾不得画完他的写生画,抢上一步,把这个豆蔻年华的佳人扛上肩头,带着随从一路飞奔,回到了军营。
那一年,前头说了,张飞三十五岁,他的头一任妻子已经去世两年了。张飞决定向这小姑娘表白,要娶她为正妻。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哥刘备,刘备大力支持!
既然出身夏侯家族,那也是名门望族,我家张三爷娶了她,也算门当户对,刘备团队脸上也有光彩!
有人会认为,这女孩可能不会愿意和张飞这个大龄的二婚男结婚吧?可你想过没有:在那军阀混战的年代,人命如鸡,老百姓朝不保夕,一个需要在野外采樵拾柴火才能维持生计的女孩,突然遇到了一个军官,这军官不但夸她是美女,还向她求婚,夏侯家小姑娘小心脏一阵窃喜,一阵狂跳!
而且是去做正室,不是做偏房小妾!
何况张飞三十五岁也不算很大,长相也还说得过去,比去给五六十岁的糟老头做姨太太强了不知多少!嫁给张飞,起码衣食无虞,再也不会到野外去干采樵采桑的粗活了!更何况自己已经被枪过来了,回是回不去了,就是回去了,名声也洗不干净了啊。
只是那个叫夏侯涓的小姑娘才只有十四岁,年龄太小,就是本人愿意了,这么小的孩子,合适结婚吗?
今天看起来,确实年纪太小了,和这样的小孩子结婚,不会有犯罪感吗?其实,国人和幼女成婚,古已有之。古人认为女子十二三岁初潮之后,就算成年了。早婚早育是传统。历史上有几个朝代如吴国,为了备战,法律规定,女子年过十五岁不嫁人,一旦被举报了,父母是要被捉去坐牢的。
就连民国猛人蒋介石公,他向前夫人陈洁如求婚时,陈洁如女士也才十三岁。蒋向他的老师孙中山汇报了此事,孙中山没有因陈洁如年龄太小而反对,而是大力支持说:“既然相爱就结婚吧,我祝你们幸福,但是这件事越快办了越好,革命还有许多重要的事等着我们做呢。”引自《陈洁如回忆录》
书法家、画家张飞,和文艺青年夏侯涓女士就这样喜结连理。这件事情上,张飞是严肃的,他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强抢民女。这是一桩英雄爱美女,美女惜英雄的浪漫佳话。
他俩的婚姻生活非常恩爱,非常稳定。夏侯涓给张飞生了两男两女,婚姻存续期间,没有任何绯闻。。可谓名人的楷模。
在重男轻女惜字如金的史学家笔下,本来夏侯涓也会像关羽赵云等人的老婆一样,默默无闻,不会在史书中留下一个字,只是张飞和夏侯涓的子女们都是史学家书写历史时绕不开的人!
公元219年,夏侯涓的叔伯夏侯渊在汉中定军山下被蜀汉大将军黄忠一刀劈于马下,夏侯涓对张飞说:
“老公,自古两国交兵,各为其主,各有伤亡。论公,叔伯是敌,论私,叔伯毕竟是亲人哪......” 说话间,潸然泪下。
张飞见夫人流泪,忙说:
“我和刘哥可都是公私分明的人,夏侯将军为国捐躯,是个优秀的军人!毕竟他是俺的准岳父啊,此事不能失了礼数,教人笑话。”
张飞亲赴定军山下,为夏侯渊收殓。为他净身更衣,安排把老将军黄忠砍下来的脑袋仔细缝合在夏侯渊的脖子上,身上还覆盖了一面曹魏的军旗。做了一副上等的棺材,守灵七天,然后隆重下葬。
葬礼上,士兵们默默致敬。为了张三爷的义,也为了夏侯将军的忠。都是炎黄子孙啊。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魏少帝曹芳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皆随同前往,军师司马懿乘朝内空虚,发动兵变,废免了曹爽兄弟,不久将其全部处死。司马氏独揽曹魏朝政。
作为曹操血亲的夏侯家族面临危机。这时,夏侯渊之子“征蜀护军”夏侯霸在陇西一带领兵驻防,司马懿想撤换他,夏侯霸闻讯,对司马懿的篡逆行为十分不满,一怒之下离开军营,只身逃亡。
蜀汉方面刘禅得知夏侯霸南逃的消息,赶紧派人去搜寻联络,夏侯霸这才脱离了司马懿的追捕。
夏侯霸到成都后,刘禅亲自接待。他先是就当年他父亲夏侯渊被杀一事深表遗憾,然后从后宫叫出张皇后所生的孩子们,让他们跪地给夏侯霸磕头,并命孩子们赶快喊舅爷。刘禅对夏侯霸说,咱们毕竟是血肉相连的一家人呀。
刘禅这一招十分凑效,夏侯霸想,父亲的血债必竟过去三四十年了,双方当事人早已仙逝。何况洛阳又回不去了,留在此间,也算是皇亲国戚呀。
刘禅封夏侯霸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北伐。他是蜀汉后期的权势人物。
因为夏侯渊以前的功勋,夏侯霸留在魏国的儿子受到特赦,司马家族没有追究他父亲夏侯霸“投敌”之罪,只是被安排下放到偏远的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做地方小官。如今那些满口说着“思密达”的韩国人,其间有人就是张三爷张飞娃他舅家的后裔。
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的政权已经够稳定了。这年春天,刘备将三弟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封西乡侯,领巴西郡太守。
一般拜将封侯,是为了表彰功臣,譬如公元200年,关羽斩杀了颜良,曹操为了拉拢关羽,假惺惺地向自己控制的东汉朝廷上奏折请封侯,汉献帝随即下旨认可。
汉代的封爵分为四级六等,从高到低分别为:县侯、乡侯、都乡侯、亭侯、都亭侯和关内侯,封地内的赋税收入归受封者支配。
关羽是东汉朝廷封的亭侯,含金量比较高。张飞只是蜀汉地方政权封的侯,虽是县侯,可分量上逊于关羽。刘备称帝后没有改变关羽的封爵也是这个原因。
封侯一般是封其家乡一块地盘给立功的人,就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例如刘备曾经封诸葛亮为其家乡琅邪郡的武乡侯,当时琅邪郡的武乡县在曹魏“敌占区”,于是就在汉中附近划了一块地盘,做武乡侯诸葛亮的领地。
张飞的原籍在涿郡(今河北涿州市),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1年,在涿郡设立了西乡侯国,其故地在今天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那地方当时同样在曹魏“敌占区”,于是引用“借地封侯”老办法,将汉中郡的南乡县更名为西乡县,做了张飞的封地。
汉中西乡县原属城固县管辖,因中间隔着一道巴山山岭,公元221年,刘备将山南大片地域划分出来,新设立了南乡县和镇巴县。旋即为了封侯,又改南乡县为西乡县。
西乡县地处子午栈道和荔枝栈道的交接处,是关中进入四川最便捷的战略要道。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张飞多次在这里作战,留下了多处遗迹。
西乡县境内有座午子山,公元219年,张飞由巴中挥师北上,迎击曹魏大将曹真,张飞大获全胜,曹真败退。张飞快马乘胜追杀至午子山口,心情大爽,提起丈八蛇矛,在午子山的绝壁上,镌刻下了“飞凤山”三个大字。
张飞原刻的“飞凤山”三个大字,前些年被新修的一座水库淹没了,地方上又在原处升高数十米的绝壁上,根据拓片资料复刻了出来,作为对张飞的纪念。
明代文人杨升庵在他的《佩文斋书画谱》中记载:“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
刁斗是古代军营中的行军大铁锅,白天用来烧饭(能做十几个人的饭量),晚上吊在营帐外当警报器,如有军情,可以敲击报警。
《刁斗铭》的字体系金文(钟鼎文),是商周至战国时常用的一种文字。那时的青铜器上都铸造着这种字体的铭文。汉代普及了成本更低的铁器,铁器上的铭文也就沿用了钟鼎文体。张飞能工于此书,肯定对古代文字是有研究临摹的。另外,据明人陈继儒所记:“飞不独有‘八分书《刁斗铭》,在流江县(今四川渠县)也有张飞手书“纪功题名”云:
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勒马立铭。
张飞能骑在马上举笔在崖壁上直书胸臆,可见其书法功夫也是非凡超群的。
西乡县有一种地方特产,叫做酱牛肉干。经多道工序秘制而成,味道醇厚,久置不坏。据说是从张飞带兵打仗时,老兵们存储携带干粮的秘诀传下来的。时下多地旅游景点兜售的名曰“张飞牛肉”,口味实不敢恭维。
张飞是公元221年被封为西乡侯的。当年下半年,脾气不好的张飞,为给关二哥报仇雪恨,酒后鞭打了下属,被无良下属在沉睡中割首。张飞去世后,由他的小儿子文官张绍承继了西乡侯的爵位。
张飞的大儿子(应该是张飞的前妻所生)、银袍小将张苞,于建兴七年(公元228年)在北伐中捐躯。张苞的儿子张遵,公元263年随同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等将领血战绵阳(成都的桥头堡),集体壮烈牺牲。
刘禅一看大势已去,不想让益州军民横被屠戮,就命张飞和夏侯涓所生的小儿子西乡侯张绍,捧着象征蜀汉政权的国玺大印,出城向邓艾受降。
随后,刘禅被准许带着满朝文武和后宫后妃前往洛阳。这中间当然有张飞的小女儿和小儿子。
张飞如若泉下有知,不知会如何责备这些后人?
刘禅在洛阳这上演了一场没心没肺的“乐不思蜀”的故事,遗羞千载。
司马家并没有诛杀刘禅一群人。
刘禅破格被封为安乐公。
公,是一种仅次于王、又高于侯的爵位。刘禅依然是高官厚禄,国家官员。
刘禅在北方活到了六十四岁,比他爹刘备还多一岁。多年以后,朝代更替,刘禅的后人陆续回迁到了益州,史书说,刘禅的后人繁衍到了两千多人。
翻开三国时代的朋友圈,曹操和夏侯渊是堂兄弟,张飞娶了夏侯渊的侄女,按辈分曹操还是张飞的姨夫。和曹家是血肉姻亲,张绍该叫曹操为姥爷。
不止如此,夏侯家还有个孩子叫夏侯尚,他算是张飞的大舅子。这个夏侯尚娶了曹操的女儿,生下了个闺女叫做夏侯徽,这夏侯徽长大后嫁给了司马师,也就是张绍和司马家也是裙带亲戚关系。张绍随刘禅投靠了司马家族,日子不会不顺利的。
2002年5月17日,国内有媒体报道说:5月12日,旅居台湾省张飞的第七十二代孙张华安先生回四川阆中祭祖。
这或许就是张绍一支的后裔?
不扒拉了!
三国几十年,就是一群亲戚在互殴。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如果想在手机上看,请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看古陈仓人原创汉中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