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吧 关注:64,039贴子:1,304,971
  • 7回复贴,共1

【咨询】关于客流强度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客流强度,
一个70公里的线路,有100万人坐了70公里。
一个20公里的线路,有50万人坐了5公里。
那么谁的客流强度大,这个运算指标是不是有问题。
但如果70公里的线路拆分成两个35公里,①的客流强度就能反超②,设其为③。
③相比于①,除客流强度大一倍外,在票价与利用率等方面有什么优势吗?


1楼2019-05-02 09:32回复
    看断面客流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5-02 11:04
    回复
      "客流量大or客流强度大的线路就一定拥挤度高",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客流强度(客流量/线路长度)这个数据也不能说是有问题,只能说算是衡量线路利用率很多个数据当中的一个,甚至说服力还不如客流量/车站数,毕竟有些往郊区的线路站距太大,但因为人均乘距长,实际人家拥挤程度并不低。
      和是否拥挤有关的直接数据是——“高峰小时断面客流",配合车型定员以及发车间隔就能算出混杂率(超载率)%。
      举个例子:二线城市单线客流量最大的是武汉2(最高130万+),客流强度最高的是西安2(客流强度4.5左右),断面客流最高的是成都1(约5.5万,混杂率125%)。


      IP属地:四川3楼2019-05-02 12:57
      收起回复
        平均每人次乘坐距离也是个重要指标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5-02 15:09
        回复
          本来就没太大意义,一条地铁,如果每两个站之间,都设成一条线。那客流强度吓死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5-03 06:38
          回复
            再说一遍,客流强度这个概念本身没有问题。
            就像楼上说的,还有断面客流,周转量等等多种数据来衡量一条线的使用情况,不是说只有客流强度一种。
            概念没错,错的是如何使用这个概念。不用拘泥于“客流强度”这四个汉字,这四个字也不是万能的,一定要改成符合你的想法的概念才行,那换一个人他要再次修改这四个字的概念怎么办呢?难道以后谈到都要先问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吗?那岂不是人为制造混乱吗?
            概念是死的,标准是统一的,大家方便使用和理解。至于怎么使用这一概念就是每个人的事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5-03 08:10
            回复
              北京好像都没人提过'客流强度',毕竟哪条地铁最挤都有b数,2号线客流量那么高,里程那么短,还不挤,因为人都坐几站就下了,而郊区线,比如昌平/6东/房山+9/大兴+4南/13西,这些都是公认最挤的线路,而且要坐很久,被挤在一个姿势保持10几站,很难受,都是看客流断面和超载率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5-03 11: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