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如意,皇家专属
如意如意如我心意,如意是古代宫廷里的高贵礼品,每逢皇帝即位、帝后生日等喜庆之日,王公大臣都要向帝后敬献如意。除此之外,如意还作为一种信物,在皇帝选后妃时,皇帝执如意,授予看中的女子,从此以后这女子便是皇帝的女人。真是一种高贵又霸道的信物。

香囊,黛玉传情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用丝线缠成,多种香味浓烈的中草药细末装入袋中。先秦时,年轻人见父母长辈要佩戴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红楼梦》中,黛玉送给宝玉一个香囊,后来误会他送给了别人,赌气把正做的一个剪了,却不知宝玉已将它贴身佩戴,恋爱中的小女儿情态不能再明显啦。

戒指,一生一双人
戒指在我国古代可谓是历史悠久在南朝刘敬叔《异苑》中记载女泣曰:与君一睹,后面无期,以指环一双赠之,结置衣带,相送出门”。那个时候戒指已经是爱情的一种信物而到唐末时,戒指渐渐由男女互赠变为只由男子赠与女子。由于古代戒指是定亲之物,所以未嫁的女子都不戴。


簪,高端雅致
簪,在古代唐宋时期因为其发髻故而十分流行。唐代壁画中的妇女大多是插满花簪的形象。它常是男士送给心仪女子的首选礼物,就像现代男士送口红给女士,当然在古代簪因为是贴身之物,所以女子也经常将之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郎。


钗、簪傻傻分不清楚
钗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发钿,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使用时安插在双鬓。“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纳兰性德词中“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饱含与自己所爱分离的痛楚。

纳征5
同心结,同心同德
同心结由锦带编成,爱恋交织,寓意永结同心。梁武帝萧衍诗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相对其他的信物,同心结有一份含蓄的深沉,因为它融入了恋人的巧思。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还提到同心结还是传统婚礼中的重要道具之一。

耳环,贵在情义耳
古人云“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耳环最早记录见于《山海经》“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鎼”;唐代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文中的“明珠”也指代耳环;清初李笠翁更说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耳饰又分为耳丁、耳珰、耳环、耳坠等样式其形式精美又是挂耳之物故古人也常赠送耳饰表达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