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吧管理层吧 关注:1,712贴子:37,668

时寒冰:一篇旧文,发给亲爱的朋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9-5-3
提要:正在发生的第5次产业大转移正在深刻影响乃至决定着中国未来30年的国运……无论是股市、货币汇率还是房价,都将深深受到影响并因此发生巨变!此文极其重要,乃心血之作,是我2016年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建议大家细读!

第五次产业大转移与中国国运
时寒冰
如果站在全球的视野去看待一个经济体的发展趋势,更能一览全貌。
诚如我在《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中所言,中国经济在2016年步入新的发展周期,做实业的人越来越感觉到盈利乃至生存的艰难,压力越来越大。
是他们不够努力吗?
不是。
这种情况是冬天最寒冷的时候吗?
不是,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入冬。因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正在施展着它的巨大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将至少持续20年乃至30年以上。这种力量将使得一些国家变得更为强大,也使得一些国家深陷经济危机之中难以自拔。
这种力量就是正在发生的全球第5次产业大转移。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9-05-13 23:25回复
    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前几次产业大转移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变:
    1.第一次产业大转移

    18世纪60年代,英国通过用机器山寨中国的纺织技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让英国迅速崛起,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需要从全球掠夺廉价资源,也需要开辟广阔的市场。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向外转移产业,英国是输出国,美国是被输入国。这是第一次产业转移。这次产业转移成就了美国,使得美国最终超越了昔日的这个“日不落帝国”(由于全球每个时区都有英国的殖民地,故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这次产业大转移的时候,中国是受害国。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制造水力纺纱机。1779年,赛米尔·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1785年,工程师埃地蒙特·卡特莱特制成了水力织布机,将工效提高了40倍。1791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织布厂。当英国工业技术飞速发展时,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还正沉浸在乾隆(1711—1799年)盛世的幻觉中。迅速崛起的英国需要廉价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由此,羸弱不堪的清政府逐渐成为廉价资源的输出国——大量资源被掠夺,大片疆域被沙俄侵占。


    IP属地:北京2楼2019-05-13 23:28
    回复

      房地产持续的赚钱效应毁灭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梦想——从全球经济来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投机大行其道的同时还能有无数人踏踏实实从事制造业的升级。德国房价几十年不怎么变化,才成就了德国制造业世界领先的优势。日本在上世纪也曾有过房价持续暴涨的阶段,这个阶段同样给日本到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持续长达20年至今还没有结束的衰退。但此后稳定的房价让日本的制造业技术优势得以保持。倘若没有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日本的技术优势恐怕早已丧失殆尽。
      房地产业的持续景气房价的持续上涨使得中国的制造业不再具有优势——高房价导致中国的生产、经营、生活等成本大幅上升,许多低端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这意味着国内机会的减少,就业的减少等。
      另一方面,以日本、美国为首的机器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以美国为首的3D打印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使用,这大大弥补了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的劣势,从而导致了高端产业从中国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
      也就是说,第五次产业大转移的输出国是中国,并且,这种输出的双路线的:低端的产业向东南亚相关国家转移,高端的产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

      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这种产业大转移的持续时间至少也在20年乃至30年以上。这将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参考日本在两次产业大转移后所面临的窘境,来知道我们(中国是二合一的转移,一次完成日本两次的转移路线)正在面临的挑战。不仅实体经济,像货币汇率、股市、楼市等等,都将深深受到这种力量的影响。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以往的产业大转移大都是从发达国家或地区,向不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而第五次产业大转移则是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回流、从不发达国家向同样不发达国家转移,属于双消耗型的产业转移模式。这对中国经济的抽血效应会更加明显。
      当然,我们有新闻联播所展现出来的积极的力量,各级政府有维持房地产业屹立不倒的丰富经验,我们就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将能够以完美的姿态迎接无论多么严峻的挑战,从而,使得中国在这次轰轰烈烈的产业大转移中可以神出鬼没,不仅不受损还能成为受益者——这是我的中国梦。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9-05-13 23:32
      回复
        原油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例外之一:
        详见我在5月3日写的《原油:一个超级大陷阱 一个超级火药桶》,主要观点如下:
        特朗普将继续用言语打压油价,但同时,用行动推升油价的做法,也将继续。
        如果理解了宗教、文明、价值观冲突的因,对于当下所面对的果,也就淡然了。
        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制裁的升级,正在撕裂伊朗的耐心,中东火药桶正在被引爆。无论特朗普说什么,都无法改变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只要需求不快速下降,原油供应的缺口在现阶段都将加大而不是缩小,原油的调整只能是短暂的。更大概率的是原油的上涨,这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而这一切,正是那个口口声声嚷着要打压油价的人所造成的。


        对未来长趋势的判断,我在2018年10月4日晚发出的《趋势在心(病中杂记2)》中写了:
        今天看来,恍若一梦。是否热爱这片土地,不在华美的言辞,而在于能否为它争取利益和权利,甚至,能否以诚信和爱,赢得世界的尊重。不禁想起岳大帅的词:“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一代伟大的爱国者,却在风波亭被结束生命……这是历代爱国者的悲凉结局……
        蓦然回首,一切已经悄然成定局。
        我在书中所描述的大趋势,经历短暂的调整后,逐一回归。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依然不懂。
        凛冬已至,悲伤地发现,什么也未能改变。去掉那点虚名,我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可以忽略的草民而已:在未来至少12年中,今年,或许是最好的一年。从满腔热血的少年,到疾病缠身的中年,再到……廉颇老矣!
        愿朋友们都能照顾好自己和家人,感谢您一直默默给予我的支持,此知遇之恩,永远铭记于心。
        相关问题如何解决,详见我在2019年1月写的《心归何处》,主要观点如下:
        很多人探讨中国当下存在的问题,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源性问题,却往往被忽略,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归宿感。经常茫然若失,心神不宁,不知道心归何处。
        很多人想做有钱人,却从未想过,人最应该做的,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健康的人,然后才是其他。
        ……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民众就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地刺激消费是没有用的,因为,消费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享受,谁有钱不愿意消费呢?关键是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和民众收入的增长,有了这个前提,消费根本就不是事儿。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当下,不应该继续加大基建投资,推升房价,而恰恰相反,应该抑制房价,让利于民,同时,加大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幅度减少民众在教育、医疗等等方面的支出,藏富于民,让人人有归宿感,这不仅是激活内需的根本,同时,也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瓶颈的根本。
        如果继续走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必然继续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或者,加大货币投放,这两种方式,最终,都将削弱民众的购买力,导致经济问题更加畸形。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权力对市场的干预越少越能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内在的调节机制就能够更好地自动地发挥作用,而这种力量绝非人的决策能力所能及。权力部门只需要做好社会保障,就足够确保中国经济再迈入一个新台阶,而当下的很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和苦难,民众吃苦耐劳、踏实能干,如果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各种规则公平,人心有归宿,我相信,中华民族必有傲视世界的一天。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9-05-13 23:33
        收起回复
          看有几条评论真的是气死人,好了要继续换绿纸十年后见分晓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5-14 00:14
          收起回复
            感觉老师在持续提示风险,大家提前应对。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5-14 00:27
            收起回复
              风险来了,大家快撤退。多谢老时提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5-14 02:36
              回复
                雖然是舊文,然而在今時今日看來卻仍然適用。時老師不愧是踏踏實實研究趨勢的學者,趨勢形成一旦形成就再也無法輕易被改變。無知者無畏。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5-14 04:57
                收起回复
                  好多半圆在留言评论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5-14 08:45
                  回复
                    敦刻尔克大撤退 ,保存有生力量,才有机会卷土重来。该避险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5-14 08:51
                    回复
                      一篇旧文,发给亲爱的朋友———谢谢时老师!


                      IP属地:四川18楼2019-05-14 09:55
                      回复
                        深刻,明朗


                        IP属地:广西19楼2019-05-14 10:25
                        回复
                          重要的图配三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9-05-14 11:10
                          收起回复
                            严峻啊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9-05-14 12:23
                            回复
                              歌舞升平不好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9-05-14 1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