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前,毛泽东重上井冈山鲜为人知的一些细节,展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云水胸襟以及关爱老区人民的情怀。
01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早就想重上井冈山,但因日理万机,一直无法成行。1965年5月22日至29日,他终于圆了此梦,分外高兴。
这年5月中旬,毛泽东在长沙出席了越南胡志明主席请求中国援越抗美的外事活动后,提出顺道重上井冈山,看望老区人民。
5月19日陪同毛泽东外巡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汪东兴打电话通知江西省委并井冈山管理局,准备22日接待毛泽东上山。井冈山党委旋即开会研究,决定暂不对外公开毛泽东上山的消息,尽快做好宾馆附近的安全保卫和环境卫生工作。
5月21日上午,毛泽东离开湖南省委第九招待所3号楼,乘专列经株洲至醴陵,下午1时改乘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小车队司机赵毅雍驾驶的吉姆车向茶陵进发,行至攸县境内的洣水河边,汽车上轮渡渡过洣水,晚上则在茶陵县委办公室临时架设的木床住一夜。汪东兴决定不卸下装书的樟木箱,谁知毛泽东刚刚落座就找书看,县委书记马上找来《茶陵州志》,毛泽东即躺在“床上”阅读此书,直到凌晨3点。
5月22日,吉姆车绕道行驶,来到江西省永新县,江西省委书记刘俊秀和副省长王卓超在永新迎候。接着四辆小车、两辆大车前往宁冈县茅坪,这里的八角楼是毛泽东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纪念地,前行的警卫人员和工作人员都下车了,司机赵毅雍也准备停车,毛泽东示意不下车,赵毅雍便见机行事,开着车子在八角楼前的地坪上徐徐兜了个大圈。毛泽东撩开窗帘,浏览了一下谢氏慎公祠和八角楼外景,随后车子乘势掉了个头,直奔通往黄洋界的盘山公路,穿越崇山峻岭,于下午登上了海拔1343米的黄洋界。
在黄洋界,72岁的毛泽东下车与井冈山管理局负责同志握手后,即持着竹拐杖,快步走向山顶,观赏黄洋界巍峨险要的地势和当年的哨口遗址。毛泽东先跟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夫妇在木制纪念碑前合影,接着跟江西迎接的同志合影,然后与汪东兴等随行人员合影留念。
看到碑上刻写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词和架设在哨口上的一门大炮,毛泽东深情地说:
“
“1928年8月30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趁我军在赣西南欲归未归之际进攻井冈山,我守军不足一营,好险哦!守军凭险抵抗,反复较量,终于把敌人赶下山,才保存了这个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