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创留学吧 关注:39贴子:1,091
  • 5回复贴,共1

和创留学说:考研调剂失败?工作、二战、出国,到底怎么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9年290万人参加考研,
录取人数只有72万。
200余万人面临着考研失败的结果,
我将何去何从?
近几年几乎每一次考研都会因“逐年激增的考研人数和越来越低的录取率”成为热点话题。愈发激烈的竞争,无疑让一大波小伙伴们都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工作、出国、考研,我到底该往哪儿走?
先别急,耐心看完今天的文章,让可能会你找到想要的答案。
工作or读研?
如果时间还允许,强烈建议你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提前到大一大二的时候开始思考和做计划。
因为这不是一个短期就能给出答案的问题,这需要你在学习和实践中去反复思考和总结,充分认识自己,你才能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当然,现实情况是,很多小伙伴在大学前几年都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等到了大四,甚至是考研失利后,才开始在工作就业和继续读书之间犹豫不决。
如果你想继续读书,无论是国内考研还是出国留学都意味着更大的投资。特别是留学,能不能把投入的时间和金钱收回来是个未知数。
但如果毕业之后就工作,又意味着在求职中增加了竞争的压力。尤其是面对如此之多的海归回国潮、普遍的研究生学历,如何能让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更具竞争力,这也是准备工作的同学需要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所以,当你确实对自己的未来和专业还没有一点目标和思路,根本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那么毕业之后先参加工作,再考虑是否有必要继续读研会更稳妥一些,千万不要盲目跟从。
因为没有目标的人是最可怕的,我们不认为这个时候读研就能改变一切,相反你可能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其实只要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路径,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选择都称不上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
当然,如果你已经考虑好了未来发展方向,下定决心要求学的话,你就要考虑国内读研/出国留学,哪一种更适合你了。


IP属地:山东1楼2019-05-16 13:55回复
    国内考研or出国读研
    录取规则对比
    国内考研 ★★★
    中国采取严格的研究生考试入学制度,有年龄限制,对外语、政治、等等各单科成绩及总分都规定了最低标准,根据考试成绩按照复试名额确定复试名单。
    录取时既要看业务水平,又要看思想政治表现,身体健康状况;既要以考试(含复试)成绩为主,也要参考平时成绩和表现。
    出国读研 ★★★★
    美国研究生招生工作由各院系自主进行,研究生院只是设立粗略的申请要求的大框,灵活性较大,没有入学年龄限制,提交的主要材料包括:
    (1)本科阶段GPA
    (2)TOEFL或IELTS
    (3)GRE或者GMAT成绩
    (4)2-3封推荐信
    (5)个人简历CV/Resume
    (6)个人陈述及Eaasy等文书
    相比国内一考定终身,国外申请制不单纯以分取人,更看重的是学生本科阶段的平均绩点成绩,语言成绩和实习经历学术经历等软硬件结合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素质。
    所以,非专攻于课程成绩,在考研所要求的几门课程之外,积累有一定的软件背景的学生,实际上出国读研的优势可能比考研要更加显著。
    录取难度对比
    国内考研 ★★★★★
    随着国内大学持续多年的扩招,本科毕业生现在遍地都是,很多用人单位都提高了招聘的门槛,纷纷打上了“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标签,优先考虑985、211大学的学生。
    这是考研人数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考研的难度也在持续增大。
    出国读研 ★★★
    而申请国外的研究生,需要保持好GPA,准备标化成绩以及一些实习经历学术经历等软性的背景。
    从大一大二就要开始确定自己的未来的学习专业,合理规划英语考试策略,根据目标申请方向针对性准备有含金量的软实力项目,这需要付出非常多的精力。
    相比之下,国内考研主要在于那场考试的表现,而出国读研,考察的是学生整个本科期间的在读表现。
    对考研那几门固定科目不擅长,但其实综合学术能力有优势的学生,选择出国读研,是更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一条路。
    时间成本对比
    从学习时间来看:
    国内考研 ★★★
    出国读研 ★★★★
    中国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有个别院校是两年制或两年半。其中1.5-2年为课程学习时间,1-1.5年为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时间。
    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1-2年,英国授课型硕士都是12个月左右的时间。总体上国外读研,课程安排更加紧凑。
    从入学时间来看:
    国内考研 ★★★
    出国读研 ★★★★★
    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有学季制和学期制2种制度。大多数学校是学期制,开学时间一般是秋季8月或春季1月初,6到8月一般为暑假,很多学生利用这三个月参加实习或社会实践。
    中国大学一般是每年9月秋季入学,时间比较固定。
    因此去国外读研,可以至少提前一年毕业,也就是说可以提早一年参加工作,提前积累一年的工作经验,这对后期的职业发展也是有利的。
    同时,由于学制影响,美国硕士在读期间的暑期实习可行性更高,对毕业后的求职应聘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资金成本对比
    国内考研 ★★★★★
    每年的学费平均为1W-2W RMB左右,按照3年制,学费为3万-6万RMB。
    出国读研 ★★★
    国外大学的学费想必大家都有了解,每年几十万的开销是必然的。
    以美国为例,一般大多院校1年需要40万人民币,如果是两年的项目,需要80万人民币;英国硕士因为只需要1年时间,花费在40万人民币以内。
    可见,从资金成本这个维度,国外读研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要高很多。选择出国的同学要结合经济状况再做选择。
    学校排名对比
    国内考研 ★★★
    出国读研 ★★★★★
    前不久,知名大学排名机构QS发布了世界大学排名,上榜大学数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有157所大学上榜,中国只有65所大学上榜。
    由此可见,学校排名的角度,国外顶级大学可以选择的范围要比国内大学大很多。尤其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学子,目前英国等英联邦国家放宽了留学生录取条件,并提供多种有条件录取。
    语言成绩不过关的学生也有机会进入到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就读,这就大大增加了很多学生进入到世界级学府读书深造的机会。


    IP属地:山东2楼2019-05-16 13:56
    回复
      英美留学方案
      美国
      ★ 方案一:2020年春季直录
      美国大学入学通常分秋季和春季,秋季9月,春季1月,秋季的截止日期通常在11-2月,春季截止日期通常是9-10月。
      如果没有准备,要申请2019年秋季入学的学校基本上来不及,直录最快的方式就申请明年春季入学。
      不过要看具体所申请的专业和项目情况,总体上,美国大学接受春季入学的硕士项目远远少于秋季入学的项目。
      ★ 方案二:2019年秋季或者2020年春季双录取
      如果不想耽误时间,可选择双录取高校,最早今年秋季可以入学,先读语言。但提供双录取的学校多集中在100名之外,60到100名的都比较少。该方案比较适合留美求职定位的学生,对排名不太看重。
      ★ 方案三:2020年秋季直录
      如果之前的留学准备很少,语言成绩都还没有拿到,建议选择申请2020年秋季入学,更加稳妥,也更有可能拿到更好的学校。
      英国
      英国最吸引学生的地方在于英国一年制的短频快研究生学制,以及广泛的语言条件录取的宽松录取制度。
      其次,英国教育以历史悠久、教育质量高著称于世,各大英国院校不仅在各大排名榜上名列前茅,而所颁发文凭含金量高,得到国际公认,且毕业生在就业后工资薪酬也名列世界前茅。
      如果你正经历着考研失利,想出国留学的话,考虑英国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 方案一:2019年9月入学
      英国9月份开学的院校,一般大部分专业是6月30日截止申请。但是商科,传媒等热门专业,个别热门院校会提前关闭申请。
      总体来看,目前阶段学生的选择还是比较多的,也有不少排名较高的学校。学生可以先申请再补交语言成绩。如果当年9月份入学,需要学生在6月底前,提交符合学校要求的语言成绩。
      ★ 方案二:2020年1月入学
      选择春季入学,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准备语言。不过英国大学1月份开课的专业和大学有限,需要提前去确认和跟学校去沟通。不太建议学生选择1月入学的学校。
      ★ 方案三:2020年秋季入学
      时间相对充裕,可以有精力充分提升语言成绩,有可能直接拿到无条件录取,将可以免除读语言的额外花费。
      此外,英国热门专业的申请,近年来出现因申请人数过多而过早关闭申请的情况。从现在开始筹划,赶在开放申请时就提交上去,能够最大概率拿到理想院校项目的录取。
      总结
      总的来说,相比国内读研的同学,申请出国留学入学概率更高(尤其是名校)、学习时间更短。
      而且,同样的学习背景,在国外可以拥有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出国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了解国外的文化,提升自己的国际化视野。
      但这不代表所有人都适合出国读研,还需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IP属地:山东3楼2019-05-16 13:56
      回复
        gggggggggggggggggggggggg


        IP属地:辽宁13楼2019-11-29 10:34
        回复
          kjkj


          18楼2019-12-02 09:16
          回复
            kj


            19楼2019-12-02 09: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