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吧 关注:1,305贴子:1,362
  • 1回复贴,共1

商业型公益性企业诚觅联合创始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商业型公益性企业诚觅联合创始人
---互联网移动应用生活服务平台
诚觅一群有着坚毅的公益梦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朋友(互联网方面各相关经验者优先,文案 策划比较急)加入。一起创建一个以商业化运作的社会性企业。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平台的综合性生活信息服务平台。
在这个利欲熏心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充满尔虞我诈各种勾心斗角,就连公益这块净土都被郭美美、卢美美等各种各样的伪公益,为慈善所蚕食着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人们在反感公益的透明性和把公益当牟利的工具等这些公益乱象时,也只能是无助的哀叹。
现今,想真正为公益最点事的人,都面临着项目运作的经费问题,因为我国的公益组织在运营方面基本上都不具有造血功能,更多的是从爱心款项里抽取一定比例来维持运作,这也是造成现今很多公益组织的项目运作透明性低的原因。我国现阶段公益从业者普遍是收入低、资产少、保险差,这些因素造成人才流失,及有公益梦想人的望而却步。同样也有着很多伟大的公益践行者,他们大多数是在生活的窘境之中坚守着公益理想。这些现象致使人们一听到公益,就感觉这辈子不会有太大出息,要钱没钱,有可能养家糊口都成问题等。
但我们现在就想改变这种现实。我们可以无私的一心做公益,对社会做贡献、尽责任。但是我们不能无视我们的家人,和一个人对家庭负有的责任。这些其实就是很多想做公益人的后顾之忧,尤其是年轻人。所以我们项目以商业方式运作,有机的结合公益,让公益不再是那种为了公益而公益,公益它不局限于一个事件,一个活动,他应该是一种生活,不是少数人或愿意做的人的公益,而是属于每一个人,它不是一种负担,它应该是一种感恩,一种责任。同时通过商业的方式运作,既能保障工作人员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也能形成有别于传统捐款捐物型的公益模式,使公益真正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使他们感受到那种参与感和荣誉感。
项目创建的目的是致力于创建更多的就业机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贫困地区人群,残障人士、无业青年等市场体制下的边缘人群获得工作机会,实现自立。 项目不接受捐赠也不对外捐助,只通过商业形态来产生收益,使项目能可持续的运行,然后用商业和公益的有机结合来促进和改善就业环境,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平台不设有股份分红,永不涉入资本,但平台工作人员的薪资福利制度方面会根据市场机制制定。平台利润分配---平台全员实行(基本工资+福利补助)+项目运营,其他全部资金都化作公益基金,用以创建更多的商业或扶贫项目,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平台运营实行全透明制,所有收支费用,将时时的更新在平台相应的显示窗口接受大众监督。
项目不涉入资本和股份,只是不想被资本和利益所左右,人活着的动力,我觉得是欲望驱动的,如果项目里把资本或利益价值放大,人的欲望就会膨胀到贪婪,就会疏远项目创建的初衷。我们只想在公益方面去释放欲望,不是追求名利的那种,而是一种可以将生命奉献给公益事业,是在照顾好家人的情况下更多的去帮助人。用一颗真诚纯洁的心去做公益,用行动去感化和激励更多的人产生共鸣,,唤起人们的公益情。形成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益认知和公益环境,形成真正的公益生态圈。可持续的引导他们的价值观,让人们有一天可以看到自己是这个良性商业环境,和良性公益环境的参与者和缔造者;是参与和见证中华民族团结与和谐而在世界的民族之林中变得伟大而自豪和骄傲。促使人们在这种自豪感里把这个价值观当做生活的一种习惯。
我们本着以商业标准做生意,以公益的方式做感恩,以人性的角度做人心的核心运营理念,去改变现实中人们被不良的商业环境和公益环境,所扭曲着那份纯洁的信任和坚持。
平台运营实行全透明制,所有费用支出,将全部发布在平台上接受大众监督。
使命:用最透明的机制,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帮助更多的公益事业。
愿景: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益认知和公益环境。
理念:用真正的公益心,唤起真正的公益情。
希望真正愿意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朋友加入。


1楼2019-05-17 18:44回复
    有具体计划么?建群凝聚力量?具体实施步骤 ?


    6楼2019-07-20 02: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