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众生机缘已尽,释迦如来应化世间的使命就完成了,可佛陀大慈大悲利益众生之心,始终是没有尽头的。因此各大弟子,分布舍利集结经藏,目的是要普及佛教,希望把佛法甘露遍洒一切众生。
直到东汉时期,大教才开始来到中国,但由于学佛的风气还没有形成,所以当时只在北方流通。到了孙吴赤乌四年,康僧会尊者,特地去建业教化众生,得到如来舍利降临的感应,引起孙权虔诚信仰佛教,于是就修寺建塔,以弘法利生。这是佛法传播南方的开始。至晋朝时佛法已经遍布高丽、日本、缅甸、安南等各国和地区了。自此以后,蒸蒸日上。至唐朝时佛教各大宗派在中国都已经齐备了,可以说到了极盛时代。
天台、贤首、慈恩,以弘教;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以弘宗;南山、则严净毗尼;莲宗,则专修净土。各宗各司其职,如六根各有所用,又不能分割。
因为以教为佛语,宗为佛心,律为佛行。心、语、行三个,是绝对难以分割的;主要是因为他们修学的重点不一样,故暂且立这样一个名。只有净土这个法门,一开始就是为了凡夫入道的方便而设立的,但它实际上也是诸宗最后的归宿。因此将要堕落阿鼻地狱的人,还能够证得末品;而证到与诸佛平等的圣者,也还要求往生。
如来在世的时候,千机并育,万派归宗。佛灭度以后,弘法大士,各弘一法,希望一门深入,诸法相通。譬如帝网千珠,珠珠各不相混,而一珠遍入千珠,千珠又能并入一珠,参差却不杂乱,分离却又圆融。
拘于表象的人,看待一切法,法法各不相同;善于体会本质的人,看一切法,法法都是融通。如城有四门,不管远近都可以进入,门虽不同,入了城就没有差别了。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则不但诸佛诸祖所说很深的真谛和道理,是归真达本、明心见性的法,就是尽世间所有一切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等,也无一不是归真达本、明心见性的法。一一都是真,是本,是心,是性。
因此《楞严》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都视为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妙真如性,含育生佛,包括空有,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见文钞正编复海曙师书)。
如此说来,无一法不是佛法,也无一人不是佛。无奈众生,犹如宝珠就缝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却一点也不知道;身上藏着宝贝却还在四处乞讨,冤枉遭受穷困的命运。用如来的心,造作众生的业,对世出世间一切原本就清净寂灭的万法妄加分别,枉受轮回之苦,难道不悲哀吗?


直到东汉时期,大教才开始来到中国,但由于学佛的风气还没有形成,所以当时只在北方流通。到了孙吴赤乌四年,康僧会尊者,特地去建业教化众生,得到如来舍利降临的感应,引起孙权虔诚信仰佛教,于是就修寺建塔,以弘法利生。这是佛法传播南方的开始。至晋朝时佛法已经遍布高丽、日本、缅甸、安南等各国和地区了。自此以后,蒸蒸日上。至唐朝时佛教各大宗派在中国都已经齐备了,可以说到了极盛时代。
天台、贤首、慈恩,以弘教;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以弘宗;南山、则严净毗尼;莲宗,则专修净土。各宗各司其职,如六根各有所用,又不能分割。
因为以教为佛语,宗为佛心,律为佛行。心、语、行三个,是绝对难以分割的;主要是因为他们修学的重点不一样,故暂且立这样一个名。只有净土这个法门,一开始就是为了凡夫入道的方便而设立的,但它实际上也是诸宗最后的归宿。因此将要堕落阿鼻地狱的人,还能够证得末品;而证到与诸佛平等的圣者,也还要求往生。
如来在世的时候,千机并育,万派归宗。佛灭度以后,弘法大士,各弘一法,希望一门深入,诸法相通。譬如帝网千珠,珠珠各不相混,而一珠遍入千珠,千珠又能并入一珠,参差却不杂乱,分离却又圆融。
拘于表象的人,看待一切法,法法各不相同;善于体会本质的人,看一切法,法法都是融通。如城有四门,不管远近都可以进入,门虽不同,入了城就没有差别了。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则不但诸佛诸祖所说很深的真谛和道理,是归真达本、明心见性的法,就是尽世间所有一切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等,也无一不是归真达本、明心见性的法。一一都是真,是本,是心,是性。
因此《楞严》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都视为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妙真如性,含育生佛,包括空有,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见文钞正编复海曙师书)。
如此说来,无一法不是佛法,也无一人不是佛。无奈众生,犹如宝珠就缝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却一点也不知道;身上藏着宝贝却还在四处乞讨,冤枉遭受穷困的命运。用如来的心,造作众生的业,对世出世间一切原本就清净寂灭的万法妄加分别,枉受轮回之苦,难道不悲哀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