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41天(闰年第142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4天。
每日一水,学子加油!
重大事件
1956年——美国一架B52型飞机在太平洋试验场比基尼环礁投下已知的第一颗机载氢弹。
1984年——世界第一台光纤录像电话开始使用
2012年——广西东南部的北海、玉林等地、广东除北部韶关外的大部分、香港、澳门、江西南部、福建除西北部武夷山、南平外的部分、台湾北部的台北、基隆、新竹等地发生日环食。中国除新疆和西藏的极西部外其他地区都能看见日偏食。国际上,环食带还穿过日本的九州岛南部、四国岛、本州岛东南部(包括首都东京)、美国西部的俄勒冈、加利福尼亚、犹他、亚利桑那、科罗拉多、新墨西哥、得克萨斯等州。欧洲东北部、亚洲东部、太平洋北部、北美洲西部等能看见日偏食。
出生人物
1860年——荷兰病理学家威廉·爱因托芬诞生:1885年埃因托芬获得乌特勒支大学的医学学位,并且在1886年成为莱顿大学的教授。他在1903年发明了最早的心电图与量测装置,并因此在192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27年,埃因托芬逝世于荷兰莱顿
1921年——苏联原子物理学家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诞生。
安德烈·萨哈罗夫(左)和伊戈尔·库尔恰托夫,摄于195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萨哈罗夫开始对宇宙射线的研究。1948年,他参与了伊戈尔·库尔恰托夫领导的苏联原子弹计划,苏联在1949年8月29日对研制的第一种原子装置进行了测试。1950年移居保密行政区萨罗夫(Саро́в)后,萨哈罗夫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苏联在1953年8月12日对研制的第一种核聚变装置进行了测试。同年,萨哈罗夫得到了科学博士学位,被选为苏联科学学会的会员,并获得了他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劳动英雄荣誉。随后萨哈罗夫继续留在萨罗夫主导研发苏联首枚百万吨级氢弹,并在1955年进行了测试。有史以来破坏力最大的曾引爆的核武器——沙皇炸弹也是基于萨哈罗夫的设计制造的。
萨哈罗夫曾提出兴建一个受控核聚变反应堆——托卡马克,直至现在仍是大部分同类研究的基础,他和伊戈尔·塔姆曾共同提出以环面状的磁场限制高热的离子化等离子体,以控制托卡马克的核聚变。
萨哈罗夫亦曾提出感应重力,作为量子引力的替代理论。
逝世人物
1786年——卡尔·威尔海姆·舍勒(瑞典化学家1742年-1786)逝世:首先发现了氧、氯、氟、氨、氯化物、氢氟酸、钨酸、钼酸等几十种新元素和化合物,1775年获瑞典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