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企业,安全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企业效益的根本保障,没有安全一切都是空谈。于员工,安全是个人生命的压舱石,是家庭幸福的根本前提。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安全问题安全隐患越来越多,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国家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新安全生产法更是层层下达,同时也更强调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在各级政策文件的要求下,公司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使安全局势向好发展。然而,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仍存在员工安全教育不够、职业技能培训不足、员工**大意、为图方便顶风违规、会前会后形式主义严重等严重问题!
一、管理要求和标准不落地,执行不到位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公司层面、单位(部门)层面、班组(科室)层面、员工层面都有各自的安全职责,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安全管理要求和标准的执行更多的是在班组、员工层面。
班组、员工对管理要求和标准的执行落地存在的不足,老生常谈,但是并无改观:如班组安全检查、员工安全自查流于形式,有些检查者甚至检查工作未做仅仅只是在检查表上签字;安全防护五大措施没有很好的落实等。
片面追求产量、绩效,无视人体生理条件的极限,重体力劳动,精神高度集中劳动,带病带药上岗,严重疲劳作业;忽视工作安全风险,高危高专业性作业(登高作业、动火作业、高危容器焊接、临时用电、机械故障抢修)前安全隐患注意事项交代不清,不落实安全技术交底流程。
二、归心似箭时讲安全,浪费时间反效果
班前班后一小时,讲安全讲生产,目的是让“安全第一”不停留在口号上,而是深入员工内心深处。但却忽视客观实际,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后不能立即得到休息,严重降低了员工安全学习的效率与效果;占用额外的休息时间,挫伤了员工的学习安全积极性,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让员工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
三、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要钱不要命
虽然大部分员工确实能把自我安全放在首位,但仍有一部分人,对安全问题阳奉阴违,不把个人安全当回事:如为了提升效率以提高个人工时而不惜破坏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为少走两步而在运转的机械下穿行;在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仍不积极停机修复等。
四、违规行为隐蔽,得不到及时纠正
发生违规行为员工,首先是存在痛点二的问题。近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安全事故,直接原因都是员工安全违规,违规者同时也是受害者。
而在公司各级安全检查中,很少能查出员工的安全违规行为,包括单位内部安全检查。一方面员工自知行为是违规的、不安全的,在检查人员发现前已纠正,检查人员离开后再犯,使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另一方面,一些管理人员对员工的“护短”行为滋长了违规的发生;同时,相邻岗位的人员即便发现有人违规,出于面子问题,也没有去制止和报告。
安全违规是导致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安全意识淡薄是发生事故的罪魁祸首,管理要求和标准不落地和执行不到位是导致事故的管理缺陷。
安全管理千头万绪,找到原因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安全管理不是简单的奖惩,更不是粗暴的以罚代管,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员工的安全观念才是安全管理的治本之策。
企业是安全责任的主体,员工是安全教育的主体,安全管理部门是安全管理的主体,如何把握好三个主体之间关系使之和谐共存,展现的不仅是企业管理的水平,更是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安全问题安全隐患越来越多,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国家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新安全生产法更是层层下达,同时也更强调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在各级政策文件的要求下,公司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使安全局势向好发展。然而,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仍存在员工安全教育不够、职业技能培训不足、员工**大意、为图方便顶风违规、会前会后形式主义严重等严重问题!
一、管理要求和标准不落地,执行不到位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公司层面、单位(部门)层面、班组(科室)层面、员工层面都有各自的安全职责,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安全管理要求和标准的执行更多的是在班组、员工层面。
班组、员工对管理要求和标准的执行落地存在的不足,老生常谈,但是并无改观:如班组安全检查、员工安全自查流于形式,有些检查者甚至检查工作未做仅仅只是在检查表上签字;安全防护五大措施没有很好的落实等。
片面追求产量、绩效,无视人体生理条件的极限,重体力劳动,精神高度集中劳动,带病带药上岗,严重疲劳作业;忽视工作安全风险,高危高专业性作业(登高作业、动火作业、高危容器焊接、临时用电、机械故障抢修)前安全隐患注意事项交代不清,不落实安全技术交底流程。
二、归心似箭时讲安全,浪费时间反效果
班前班后一小时,讲安全讲生产,目的是让“安全第一”不停留在口号上,而是深入员工内心深处。但却忽视客观实际,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后不能立即得到休息,严重降低了员工安全学习的效率与效果;占用额外的休息时间,挫伤了员工的学习安全积极性,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让员工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
三、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要钱不要命
虽然大部分员工确实能把自我安全放在首位,但仍有一部分人,对安全问题阳奉阴违,不把个人安全当回事:如为了提升效率以提高个人工时而不惜破坏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为少走两步而在运转的机械下穿行;在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仍不积极停机修复等。
四、违规行为隐蔽,得不到及时纠正
发生违规行为员工,首先是存在痛点二的问题。近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安全事故,直接原因都是员工安全违规,违规者同时也是受害者。
而在公司各级安全检查中,很少能查出员工的安全违规行为,包括单位内部安全检查。一方面员工自知行为是违规的、不安全的,在检查人员发现前已纠正,检查人员离开后再犯,使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另一方面,一些管理人员对员工的“护短”行为滋长了违规的发生;同时,相邻岗位的人员即便发现有人违规,出于面子问题,也没有去制止和报告。
安全违规是导致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安全意识淡薄是发生事故的罪魁祸首,管理要求和标准不落地和执行不到位是导致事故的管理缺陷。
安全管理千头万绪,找到原因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安全管理不是简单的奖惩,更不是粗暴的以罚代管,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员工的安全观念才是安全管理的治本之策。
企业是安全责任的主体,员工是安全教育的主体,安全管理部门是安全管理的主体,如何把握好三个主体之间关系使之和谐共存,展现的不仅是企业管理的水平,更是企业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