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填报志愿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考生要根据高等学校的特点,综合考虑自己的高考成绩以及德智体美等实际情况,对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和专业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虑、统筹安排。知己知彼是正确填报志愿的基础,志愿不要偏高,偏高容易脱离实际,难以实现自己愿望;也不要偏低,偏低会影响将来的发展,造成遗憾。
2.拉开梯度。通常考生在同一批次志愿中选报院校志愿时,相邻的两个院校志愿的往年录取最低分之间应有一定的“梯度”,或者说保持一定的录取分数级差。例如,在普通本科批次A阶段院校志愿的20个平行院校志愿中,考生可以选择7所较为理想院校,选择7所可能性较大的院校,最后再选择6所最为稳妥的院校。先后顺序可安排为,前边7所“冲一冲”、中间7所“稳一稳”、后边6所“保一保”。考生志愿拉开梯度,有助于增加录取机会,降低填报志愿风险。
3.合理组合。在填报志愿时,与拉开梯度相配合,院校志愿的组合也很重要。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个人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招生院校中,填报自己最为理想的院校作为高端目标,填报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作为中端目标,再填报符合自己最低要求的院校作为实现升学目标的保证,合理、有序的组合自己的高考志愿。
根据报考人数,同一批次内的招生院校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生源充足且在录取批次中分数较高的院校,第二类是生源足、在录取批次中分数居中的院校,第三类是生源基本满、在录取批次中略高于批次控制分数线的院校,第四类是生源不足、采取了降分政策的院校。第一类院校可以填报在前7个位置,第二、第三类院校可以填报在中间和后面的位置,第四类院校可以填报在最后的位置。
平行志愿投档时,当考生同时符合2所以上报考院校的投档要求时,计算机系统会将考生投档至序号在前的院校。因此,建议考生将最理想的院校志愿填写在第一个院校志愿的位置上。
当然,招生院校的分类,在录取前并没有准确答案。填报志愿是一项群体性的共同活动,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考生需通过咨询和了解招生院校的信息自行判断或分类。
4.突出重点。一个完整的志愿方案可能要涉及几十所院校和专业,要想每个志愿都能够发挥作用,提高志愿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面对众多的招生院校和厚厚的招生章程,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气质类型、能力状况等情况,确定自己的专业性向,考虑自己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是适合学习基础理论还是适合学习应用科学,有重点地选读有关资料,设计自己的志愿方案。
1.实事求是。考生要根据高等学校的特点,综合考虑自己的高考成绩以及德智体美等实际情况,对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和专业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虑、统筹安排。知己知彼是正确填报志愿的基础,志愿不要偏高,偏高容易脱离实际,难以实现自己愿望;也不要偏低,偏低会影响将来的发展,造成遗憾。
2.拉开梯度。通常考生在同一批次志愿中选报院校志愿时,相邻的两个院校志愿的往年录取最低分之间应有一定的“梯度”,或者说保持一定的录取分数级差。例如,在普通本科批次A阶段院校志愿的20个平行院校志愿中,考生可以选择7所较为理想院校,选择7所可能性较大的院校,最后再选择6所最为稳妥的院校。先后顺序可安排为,前边7所“冲一冲”、中间7所“稳一稳”、后边6所“保一保”。考生志愿拉开梯度,有助于增加录取机会,降低填报志愿风险。
3.合理组合。在填报志愿时,与拉开梯度相配合,院校志愿的组合也很重要。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个人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招生院校中,填报自己最为理想的院校作为高端目标,填报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作为中端目标,再填报符合自己最低要求的院校作为实现升学目标的保证,合理、有序的组合自己的高考志愿。
根据报考人数,同一批次内的招生院校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生源充足且在录取批次中分数较高的院校,第二类是生源足、在录取批次中分数居中的院校,第三类是生源基本满、在录取批次中略高于批次控制分数线的院校,第四类是生源不足、采取了降分政策的院校。第一类院校可以填报在前7个位置,第二、第三类院校可以填报在中间和后面的位置,第四类院校可以填报在最后的位置。
平行志愿投档时,当考生同时符合2所以上报考院校的投档要求时,计算机系统会将考生投档至序号在前的院校。因此,建议考生将最理想的院校志愿填写在第一个院校志愿的位置上。
当然,招生院校的分类,在录取前并没有准确答案。填报志愿是一项群体性的共同活动,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考生需通过咨询和了解招生院校的信息自行判断或分类。
4.突出重点。一个完整的志愿方案可能要涉及几十所院校和专业,要想每个志愿都能够发挥作用,提高志愿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面对众多的招生院校和厚厚的招生章程,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气质类型、能力状况等情况,确定自己的专业性向,考虑自己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是适合学习基础理论还是适合学习应用科学,有重点地选读有关资料,设计自己的志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