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国国际幼儿园的中文老师到上海外国语的汉硕研究生。成长就是慢慢摸索,慢慢前进。而我在成长中慢慢了解到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所以从上大学到现在,生活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跨度。普通二本心理学学生,却对英语感兴趣,同时又对国外生活有无限向往。毕业后选择出国任教,在韩国某国际幼儿园做中文老师,工作两年突然又萌生读研念头。生活啊,真不会一成不变!我又要回到学生时代喽。 说起考研呀,大学时代我可是觉得这跟我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这两三年过后,怎么峰回路转,却又走上了考研的征途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本科为普通二本应用心理学专业,这是一个神秘又有意思的专业,只是我对英语的热爱也不少,所以大学四年我花了三年的早晚读时间去学英语,只用了课上的时间去学专业课。同时,我除了对英语感兴趣,我还对出国,尤其是出国任教感兴趣。 所以,我那时候一点儿都没有读研去潜心研究心理学的想法。虽然班里一多半的同学都坐在了考研教室,我自巍然不动,谁让我就是这么一朵特立独行的小猪呢。我没事儿就学学英语,看看上海口译的书,还确定了毕业就出国的想法,也学了些对外汉语的课程。如果那时候我选择了考研,那我一定是在随波逐流,跟着大家走。 而那时候我选择了出国,我只是想体验一下不同的国外生活,看看大大的世界。 两年的韩国任教生活,让我从一个只是对这份工作有好奇有兴趣的白纸老师变成了有更多责任担当和热爱的中文老师,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汉语老师,仅有一腔热情和喜爱是远远不够的。 我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小朋友们的喜欢,使我对这份工作认真负责,也让小朋友们学得开心快乐,但是有一点儿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我,却觉得这还远远不够。一个好的对外汉语老师,除了必备的爱心,耐心,还应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汉语老师除了教会小朋友们学中文用中文,不是还应该培养他们的兴趣,拓展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吗? 2018年的春节假期,我自己跑到济州岛度假,本以为还会跟以前一样,一玩就嗨皮,没想到满脑子都在想回国后我要做什么?那个时候,突然就有了读研的念头。既然我对这个专业感兴趣,既然我想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既然我还有点儿工作经历,那么读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不是恰到好处吗?突然,脑子里的东西变得很清晰。 虽然,毕业两年,年龄又大,好久没有学习,在国外又没有资料,又不认识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但是,既然想考,那就做吧!跟爸妈和几个朋友说了下我的想法,虽然有些许担忧,但整体呈现支持状态,就这样,我的想法开始转变为行动。 鉴于对考研一无所知,又不认识任何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每个人的建议又不尽相同,所以我选择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去咨询专业的汉硕考研机构。在网上搜到了勤思黄老师,便咨询了许多超级愚蠢的问题,因为我真的是对考研一无所知。黄老师帮我梳理思路,讲解考研要做的准备,听明白之后便开始行动。排除种种拒绝的选项,确定了我要考的上外,便从国内买来专业课本,结合勤思的基础班课程,开始了解专业知识。 回国前的四五六七八月份,虽然有教材,但是每天要上班,周末有时要出去玩,有时又有其他事情,所以有时间的话每天可能也就学习一到两小时。直到九月下旬,我开始一心一意的坐在某学习的图书馆,开始了很久没有的苦行僧似的生活。 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不同,适合的学习方法也不同,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最佳方法。有的人适合披星戴月挑灯夜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有的人适合保持正常作息按时睡觉,常常跟亲友联系,说说笑笑而后继续学习。我曾以为我要做前者,尝试后才发现,臣妾做不到啊,我还是适合后者,吃完饭跟朋友打个电话,回家路上接朋友电话,说说笑笑唠唠家常,睡个安稳觉,醒来又是美好的一天。 了解自己,然后调整策略。我发现我年龄大了点儿,体能不好,不能熬夜,要11点准时睡觉,吃饭要规律,不喜欢拥挤凑热闹,吃完饭老犯困,做真题状态好,专业基础薄弱,跟朋友打电话即使闲聊也很开心。所以,我决定每天按时睡觉,规律用餐,避开吃饭高峰期,早饭后做真题并改正,每天花绝大部分时间学习现汉和要略,吃饭路上和回家路上接朋友电话聊天。 我开始复习的晚,并且跨专业,没有认识的人,所以无人可比,我只按照自己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别人谈笑风生和挑灯夜战都跟我无关,我每天按照自己的大致计划和实际情况进行复习。 第一个阶段,我看基础视频进行大概了解,看视频,记笔记。 第二个阶段,开始翻书,边看边了解,这个知识点是什么意思,要怎么理解;然后继续看书,看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收获,看着看着发现原来不懂的点现在明白了;然后继续看书,发现知识点变得有意思,原来生活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是跟课本上的知识息息相关的,原来只知道要这样,现在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我喜欢这种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的获得感。 第三个阶段,看勤思新的视频,结合勤思讲义,在这个阶段,很多东西已经有所了解,不明白的地方再结合课本继续看书进行巩固,然后开始着手做一些通关宝典的题目练习,了解知识点,同时不明白的地方也一定要再结合课本继续看书,将疑问点错题点做标记。 第四个阶段,在对知识和题目有一定的掌握后,我开始做全国真题,可以试一下自己的水平。当然每个学校的倾向不同,有的主观题多,有的客观题多,不过没关系,我们只是做题练习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相信自己。做题对答案的时候一定要留心,并非跟答案不同时你就一定错了-_-||,我后来发现其实很多答案都不准确,只要你有课本或者其他知识为证,有充分理由,你可以坚持自己的答案。我做真题时,一般对答案会比做题多花二倍甚至更多的时间。然后将疑问点错题点标记出,真题涉及的知识点用马克笔在课本上标出来。 第五个阶段,开始做针对的院校真题。最应该了解的是自己学校的出题风格和倾向,虽然倾向一直在变动,但是做院校真题,还是会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的!随着前四个阶段的积累,自己会有做题的思路,在做院校真题时,我都会标出自己的分数,并估计预测自己可能取得的分数,然后将自己院校真题涉及的知识点用不同颜色的马克笔在课本上标出来,用不同颜色哦,同样在试卷上标出疑问点错题点。 第六个阶段,自始至终现汉和要略都要放在手边,要么在认真研究,要么做题时当做参考书用,直到最后一个阶段依然如此。这个阶段主要是复习错题疑问点以及院校真题和重点,将课本上马克笔标出来的真题考点以及通关宝典上标出的疑问点错题点按顺序进行复习,如有疑问继续参考课本。因为上外汉硕的特殊性以及我跨考的原因,我前前后后将65%的时间用在认真学习专业课,27%的时间用在学习复习英文单词以及阅读理解,在最后一个月集中花了8%的时间了解政治基础和考题。 说了这么多,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 一个清晰的源动力远远强过盲目的努力和付出。如果你想清楚了,或许是为求知而求知,或许是为了提升学历,或许为了家人期许,或许是为了好找工作,那么牢牢的记住它,做好为它付出代价的准备。然后了解自己,搞清楚自己适合哪种学习模式,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跟自己比,跟自己的原计划比,这样就好。最后,按照计划进行,并常常查漏补缺,根据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还有一个小小的温馨tip,就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情绪上或大或小的变动。我也一样,去图书馆一个月就出现了自我怀疑,我问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好好的工作机会,为什么要放弃舒适的生活来做苦行僧,那这个时候就要想想自己的源动力,因为我想学习更多的知识,我想让人生再多一种可能。然后,找找自己快乐的源泉,比如跟朋友打个电话,逛个超市,跟妈妈说说话呀,吃点好吃的,都可以的。如果累了,心里难受了,不要勉强学习,调整一下,适度放松,才能更好的继续前行。没事的话,也可以适度的daydream一下,做个白日梦,想象一下自己胜利的样子,想想考完了去哪玩,做什么?没准儿就真的心想事成了呢! 这是我在留言墙上的便签,带着内心的源动力,付出该付出的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只要用心去做,结果都不会太糟,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