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朱老师应邀给拍摄人员展示了秧马的使用方法。他拿起一个秧马,丢在育秧池里,秧马稳稳的落入水中,他介绍说:“秧马要用枣木等比重比较大的木料做底板,用较轻的桐木做上边的座椅,这样就能头轻脚重,入水稳,不至于倾倒。”我不由在内心赞叹,一个看似简单的小小秧马,原来也有这么多技术含量在里边。看着朱老师娴熟的坐在秧马上,双手快速的薅秧,打捆,不由得内心赞叹,这个老人,一双巧手,不但能写出优美的文字,还能种出喷香的稻米,人生能活到他这个境界,已经是何等的高了,岂是住在高楼大厦的达官显贵所能攀比的呢!
不过今天我的内心还是有些小小的遗憾,没能看到家家户户在稻田忙碌插秧的场景,据朱老师讲,最近天气干旱,没有雨水,田里都干的,所以没法种植,他家的田因为靠近水井,可以抽水灌溉,才得以及时种植。为了达到良好的拍摄效果,我们要求朱老师请几个帮手来,以壮大拍摄画面的阵容,朱老师去村子里转了一圈,很快就匆忙赶来几个帮手,不过都是五十开外的农妇,现在青壮年都去城里打工了,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儿童,也许以后永远也看不到影视剧里青年男女在田地里一边插秧劳作,一边相互对唱山歌的场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