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学生社团载体,浙江大学在文化长廊上设立起20余个玻璃空间,每个文化空间按照主题入驻的方式招募学生社团抱团入驻,一年为一期进行签约运营,到期考核,弱出强补。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教学区,东一至东四各栋楼宇之间,有一条500米的两层长廊纵贯南北,将四栋教学楼“无缝”连接,为师生提供“风雨无阻”的便捷通行,这是紫金港校区“打卡”的必到一站。
然而,这条长廊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文化,是长廊真正的“主角”。2017年5月,24个学生社团打包入驻,抱团开出了12个主题文化工作室,咖啡吧、茶吧、健身中心、交流桌椅接连加盟文化长廊,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文化校园氛围由此开始蔚然成风。
巧用长廊,空间不空聚人气
每次课外小组讨论,人文学院的大一新生李艳总会首选来到文化长廊。吸引她的是在长廊中开放的师生交流咖啡吧。舒适的桌椅,温馨的环境,可供充饥的茶点咖啡,以及便于交流讨论的独立隔间,都是她喜欢在此交流讨论的原因。
在学校,和李艳一样喜欢在文化长廊的交流吧里学习交流的学生非常多。课余时间约上两三好友到交流吧坐坐,已经变成了紫金港校园里的生活常态。当遇到考试周、考研季等时候,交流吧中适合自习的桌椅甚至和图书馆一样一座难求。
“学生文化长廊最实用的就是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触手可得的空间。”李艳说,“文化长廊可以满足同学们平日里就近交流休闲的需求,加上交流吧的座椅很舒适,吃东西也很方便,环境很适合小组成员开展讨论和自习。”
浙大的学生毕业前多半解锁过学生文化长廊的“乐高玩法”。DIY门脸墙是长廊中被利用起来的又一片公共空间。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玩转”区域内的抽屉式积木,随手设计制作门脸墙,在门脸墙上摆放出图形与文字。“毕业快乐”“求是创新”“考研加油”……门脸墙图形的千百次变换,记录了一批批浙大学子的奋斗目标与青春故事。
学生文化长廊,也被称为“学生文化一条街”。学生文化长廊的创建初衷就是要打造一个集服务、交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在教学与实验密度极高的东教学区,为师生提供一个课余交流、师生互动、成果展示和课间休闲的文化空间。
文化交流有场所,是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文化长廊的巧妙利用让空间不再只是空旷,功能性陈设改变了教学楼宇间空空如也的状态,茶余课间的师生促膝交流代替了赶路的匆匆脚步。长廊上开放、共享的实用空间,成为一天中学校里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
虚功实做,校园文化“有处去”
如何让宽阔的长廊变成文化育人的空间?浙江大学把校园文化拉进空间。
在文化长廊里,“尔听斯聪吧”“寝室驿站”“巧空间”“和空间”……这些工作室其实都由学生社团“抱团”而成。
无社团,不大学。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借力学生社团载体,浙江大学在文化长廊上设立起20余个玻璃空间,每个文化空间按照主题入驻的方式招募学生社团抱团入驻,一年为一期进行签约运营,到期考核,弱出强补。
“尔听斯聪吧”以声音为主题,日常开展美文朗读、原创音乐录制、音乐剧排演等活动,一些老师选择这里来录制声音微党课。
如果“尔听斯聪吧”关注的是听觉,那么“盐梅工作室”就是把目光放在视觉。作为一家摄影工作室,“盐梅工作室”由研究生新媒体中心运营,为师生提供证件照及写真拍摄服务。“寝室驿站”是链接学生宿舍和教学区第一课堂的实体桥梁,针对教学区与生活区相隔距离较远带来的不便,“寝室驿站”为学生准备了各类贴心服务。在驿站,学生可以完成雨伞、书本、充电宝等物品的借用和遗失回收,也可以免费拿到应急用的纸巾及常用药品。“巧空间”由指间手工艺社和机器人协会共同建设,开展零门槛折纸教学,鼓励学生体验手工艺。“紫金寻茶”空间向往来师生介绍茶知识,传播茶文化,让师生在文化长廊品味东方“神奇树叶”。
2017年5月,学生文化长廊正式启用,24个学生团队以主题分类开出了12个文化工作室。2018年6月,文化长廊社团空间年度答辩会举行,入驻团队完成首次交替,首期入驻的12个团队中,有3个团队被退出或调整,9个团队续约。
“文化产品可落地,文化传统随处寻”。浙江大学定下了目标,落地校园文化建设便上了路。
向空间要文化,让空间有文化。其实,这项文化育人规划早在三年前就萌了芽。2015年,浙江大学专门推出“文化校园建设”专项规划,加力加速做实文化校园建设工作。东教学区500米长廊的文化转型就是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学生文化长廊的打造由此起步。
“花式”育人,织就校园文化网
校园文化是无形而浸润人心的育人方式。借助多样空间,浙江大学不断探索校园文化“花式”育人,用年轻的形式滋润年轻的学子。
为更好地满足师生需求,文化长廊的建设也在不断调整方向。
坚守“文气”。凡文化,当以文为先,方可化人。因此,强化长廊中的空间内涵,提升整体品牌实力显得尤为关键。坚守“文气”,才能增加文化长廊的吸引力,释放校园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文化长廊从“风景”变为“风尚”。
扎实“地气”。不接地气的文化,难以渗透入青年学生的群体。在建设过程中,文化长廊不断夯实特色,扩大师生参与度,让长廊“叫好”又“叫座”。
汇聚“人气”。学生是文化长廊的主体,长廊增加社团空间开放度,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真正把学生留在长廊,把文化留在长廊。
学生文化长廊是浙江大学文化校园建设的一个样本。校史馆、西迁文化园、创业元空间、求是书院文化建筑群、文化景观椅……一系列校园文化区域已经组成文化场,正在织就文化校园建设的覆盖网。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教学区,东一至东四各栋楼宇之间,有一条500米的两层长廊纵贯南北,将四栋教学楼“无缝”连接,为师生提供“风雨无阻”的便捷通行,这是紫金港校区“打卡”的必到一站。
然而,这条长廊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文化,是长廊真正的“主角”。2017年5月,24个学生社团打包入驻,抱团开出了12个主题文化工作室,咖啡吧、茶吧、健身中心、交流桌椅接连加盟文化长廊,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文化校园氛围由此开始蔚然成风。
巧用长廊,空间不空聚人气
每次课外小组讨论,人文学院的大一新生李艳总会首选来到文化长廊。吸引她的是在长廊中开放的师生交流咖啡吧。舒适的桌椅,温馨的环境,可供充饥的茶点咖啡,以及便于交流讨论的独立隔间,都是她喜欢在此交流讨论的原因。
在学校,和李艳一样喜欢在文化长廊的交流吧里学习交流的学生非常多。课余时间约上两三好友到交流吧坐坐,已经变成了紫金港校园里的生活常态。当遇到考试周、考研季等时候,交流吧中适合自习的桌椅甚至和图书馆一样一座难求。
“学生文化长廊最实用的就是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触手可得的空间。”李艳说,“文化长廊可以满足同学们平日里就近交流休闲的需求,加上交流吧的座椅很舒适,吃东西也很方便,环境很适合小组成员开展讨论和自习。”
浙大的学生毕业前多半解锁过学生文化长廊的“乐高玩法”。DIY门脸墙是长廊中被利用起来的又一片公共空间。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玩转”区域内的抽屉式积木,随手设计制作门脸墙,在门脸墙上摆放出图形与文字。“毕业快乐”“求是创新”“考研加油”……门脸墙图形的千百次变换,记录了一批批浙大学子的奋斗目标与青春故事。
学生文化长廊,也被称为“学生文化一条街”。学生文化长廊的创建初衷就是要打造一个集服务、交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在教学与实验密度极高的东教学区,为师生提供一个课余交流、师生互动、成果展示和课间休闲的文化空间。
文化交流有场所,是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文化长廊的巧妙利用让空间不再只是空旷,功能性陈设改变了教学楼宇间空空如也的状态,茶余课间的师生促膝交流代替了赶路的匆匆脚步。长廊上开放、共享的实用空间,成为一天中学校里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
虚功实做,校园文化“有处去”
如何让宽阔的长廊变成文化育人的空间?浙江大学把校园文化拉进空间。
在文化长廊里,“尔听斯聪吧”“寝室驿站”“巧空间”“和空间”……这些工作室其实都由学生社团“抱团”而成。
无社团,不大学。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借力学生社团载体,浙江大学在文化长廊上设立起20余个玻璃空间,每个文化空间按照主题入驻的方式招募学生社团抱团入驻,一年为一期进行签约运营,到期考核,弱出强补。
“尔听斯聪吧”以声音为主题,日常开展美文朗读、原创音乐录制、音乐剧排演等活动,一些老师选择这里来录制声音微党课。
如果“尔听斯聪吧”关注的是听觉,那么“盐梅工作室”就是把目光放在视觉。作为一家摄影工作室,“盐梅工作室”由研究生新媒体中心运营,为师生提供证件照及写真拍摄服务。“寝室驿站”是链接学生宿舍和教学区第一课堂的实体桥梁,针对教学区与生活区相隔距离较远带来的不便,“寝室驿站”为学生准备了各类贴心服务。在驿站,学生可以完成雨伞、书本、充电宝等物品的借用和遗失回收,也可以免费拿到应急用的纸巾及常用药品。“巧空间”由指间手工艺社和机器人协会共同建设,开展零门槛折纸教学,鼓励学生体验手工艺。“紫金寻茶”空间向往来师生介绍茶知识,传播茶文化,让师生在文化长廊品味东方“神奇树叶”。
2017年5月,学生文化长廊正式启用,24个学生团队以主题分类开出了12个文化工作室。2018年6月,文化长廊社团空间年度答辩会举行,入驻团队完成首次交替,首期入驻的12个团队中,有3个团队被退出或调整,9个团队续约。
“文化产品可落地,文化传统随处寻”。浙江大学定下了目标,落地校园文化建设便上了路。
向空间要文化,让空间有文化。其实,这项文化育人规划早在三年前就萌了芽。2015年,浙江大学专门推出“文化校园建设”专项规划,加力加速做实文化校园建设工作。东教学区500米长廊的文化转型就是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学生文化长廊的打造由此起步。
“花式”育人,织就校园文化网
校园文化是无形而浸润人心的育人方式。借助多样空间,浙江大学不断探索校园文化“花式”育人,用年轻的形式滋润年轻的学子。
为更好地满足师生需求,文化长廊的建设也在不断调整方向。
坚守“文气”。凡文化,当以文为先,方可化人。因此,强化长廊中的空间内涵,提升整体品牌实力显得尤为关键。坚守“文气”,才能增加文化长廊的吸引力,释放校园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文化长廊从“风景”变为“风尚”。
扎实“地气”。不接地气的文化,难以渗透入青年学生的群体。在建设过程中,文化长廊不断夯实特色,扩大师生参与度,让长廊“叫好”又“叫座”。
汇聚“人气”。学生是文化长廊的主体,长廊增加社团空间开放度,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真正把学生留在长廊,把文化留在长廊。
学生文化长廊是浙江大学文化校园建设的一个样本。校史馆、西迁文化园、创业元空间、求是书院文化建筑群、文化景观椅……一系列校园文化区域已经组成文化场,正在织就文化校园建设的覆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