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世界以及...吧 关注:37贴子:8,993
  • 10回复贴,共1

网上看到的一些精彩文章和片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网络上的信息虽然良莠不齐,但是也不乏精彩内容,如果看到后不记录下来,也是一种浪费


1楼2019-06-07 07:03回复
    外向者更倾向于先行动后思考,这是因为在没受后天因素影响下,本能“先利后弊”分析信息的外向者在分析到信息的“利”时便会在行动中对信息加以应用,但永远也不可忽视的弊随后会迫使他们思考——这时他们极有可能会因没有解决弊的能力而让自己置身险境。因为外向者分析信息的时间很短就会对其加以应用,所以会被认为是思维敏捷的。人们常以“聪明”两字赞誉外向者思维敏捷。
    内向者更倾向于先思考后行动,这是因为在没受后天因素影响下,本能“先弊后利”分析信息的内向者,必须在思考出解决信息中弊的良策之后才能在行动中对信息加以应用,因为内向者分析信息的时间很长才可以对其加以应用,所以会被误认为思维迟钝。不管怎样,内向者必须用一段时间——通常比思考的时间长很多——来默默地平复由弊诱发的消极情绪,因此,内向者很易被贴上“呆”“笨”的标签。
    不容否认的是,先思考后行动的内向者很难有即兴发挥的能力。正如苏珊所说,作了大量演讲之后,她依然需要经过“感觉自己在经历一项深入的研究”的充分准备才能够开始一场演讲。
    因为外向者在分析自己的信息时,更会把注意力聚焦于自己的优势而忽视自己的劣势,在分析外界的信息时,又更会把注意力聚焦于有利于己的信息而忽视有弊于己的信息。所以他们更易产生“相信自己能行”的自信。
    因为内向者在分析自己的信息时,更会把注意力聚焦于自己的劣势而忽视自己的优势,在分析外界的信息时,又更会把注意力聚焦于有弊于己的信息而忽视有利于己的信息。所以他们更易产生“轻视自己能力”的自卑。
    内向者极易害羞。害羞在百度百科中定义是:担心自己的缺点暴露在阳光下,会让别人看不起自己,因而不敢表达自己,越是表达自己就感到越害怕。从利弊的角度研究内向性格,让我们很容易就知道内向者极易害羞的原因:把注意力聚焦于自己缺点的内向者太在意自己的缺点了,他们总担心缺点会在自己的言行中显露出来。
    内向者更善于反省。他们更会在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无过失,以使自我更为完善。内向者如曾国藩、蒋介石都善于利用日记进行自我反省。
    更善于反省的内向者也更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们尤其会把自己做过的错事牢记在心,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哲学家周国平在他的文章《乖孩子的劣迹》中就清晰地回忆了几件令性格内向的他终身难忘的小时候做过的错事。正是这种深刻的记忆让他不会犯相同的错误。
    外向者更易乐观,他们更会因自己的注意力聚焦于黑暗无比中的一丁点星光而使生活金光灿烂。如外向的曹操时常在绝境中仰天大笑。
    内向者更易悲观,他们更会因自己的注意力聚焦于灿烂阳光中的一丁点阴影而使生活暗淡无光。如内向的林黛玉即使生活在荣华富贵的贾府也常以泪洗脸。
    也就是说,
    乐观的外向者遇事更会尽量往好处想。因此他们能享受更多的快乐、兴奋,这也使他们更易神采飞扬、精力充沛。但正是这种思维使一些外向者敢于做坏事,甚至做危险的事。
    悲观的内向者遇事更会尽量往坏处想。因此他们要经受更多的悲伤、沮丧,这也使他们更易精神萎靡、没精打采。不过,这种思维让他们害怕做坏事。
    马蒂·莱尼博士从精力角度研究的内向外向性格理论是相当肤浅的。她只要思考“为什么内向者会经常感到精力不足?”“为什么外向者会经常感到精力充沛”这两个问题,就会发现,所有人都会在情绪低落时精神萎靡——这时会感到精力不足,在情绪高昂时神采飞扬——这时会感到精力充沛。一个人的精力是随着情绪变化而变化的,由此,内向分析师宗武认为,内向者之所以经常感到精力不足,只是因为他们很易情绪低落而已,从精力的角度就是从情绪的角度研究内外向性格,而从情绪的角度研究内外向性格就像从情绪的角度研究性别一样不能触及问题的核心。
    外向者更崇尚冒险,这是因为他们更会把注意力聚焦于信息中的利而导致自己轻视弊的危害。这也使外向者更易胆大、勇敢、无畏。
    内向者更小心谨慎,这是因为他们更会把注意力聚焦于信息中的弊。这也使内向者更易胆小、懦弱。很多时候,内向者外向者大脑分析信息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对同一件事有截然相反的行为。如调查发现,当交通灯变黄的时候,内向者往往会踩下刹车,而外向者则会踩足油门。
    创造“外向”“内向”术语的心理学家荣格说:
    外向者的生命周期更短一些,因为他们有较少的自我保护方式;
    内向者的生命周期更长一些,因为他们有较多的自我保护方式。
    外向者更喜欢热闹,因为这里有丰富的信息源,而任何信息都可能让他们产生快感。
    内向者更喜欢安静,因为任何外界信息都可能让他们产生不舒服甚至是不安的感觉。


    4楼2019-07-10 22:22
    收起回复
      一般而言,
      外向者更倾向于快;
      内向者更倾向于慢,当行动时,他们生怕出错,在小心谨慎中,不得不牺牲速度。从生理上解释是:外向者主要分析信息的“多巴胺路径”要比内向者主要分析信息的“乙酰胆碱路径”短一些,也就使“多巴胺路径”分析信息的时间少一些,外向者的速度随之快一些。
      外向者更追求认知的广度。这缘于,在没受后天因素影响下,本能“先利后弊”分析信息的外向者更重视对信息中的利的享受而轻视弊对自己的危害,这使他们认为信息认知得越多,享受也就越多。因此他们喜欢了解很多事物,对很多领域都抱有热情,喜欢交很多朋友,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热衷于各样吃喝玩乐……
      内向者更追求认知的深度。这缘于,在没受后天因素影响下,本能“先弊后利”分析信息的内向者只能安心地用无弊于己的信息,这使他们认为信息的每一个细节研究得越彻底,才越有可能找尽所有的弊并思考出相应除弊对策,从而越会成为一条无弊于己的信息。因此,内向者被认为适合做研究型人才,如科学家、发明家。
      于是,
      外向者更可能会博而不专。如外向者李嘉诚的事业遍及各行各业,如港口货运、酒店、保险、电力、电讯、地产、基建、零售、石油等等,可谓包罗万象。
      内向者更可能会专而不博。很多著名的内向者都是因为用很长很长的时间专注于他们的某一个兴趣爱好而取得卓越成就,如爱因斯坦专注物理,比尔·盖茨专注软件,凡高专注画画……内向者必须牢记曾国藩的一句话:凡事皆贵专。
      于是,
      外向者更可能会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上,因为这些事也能带给他们享受,如大观园里的女孩会用“无事忙”来评价多情的贾宝玉。
      内向者更可能会把时间珍惜在重要的事上,因为更会以研究的态度对待事物的内向者更会无视闲人闲话闲事。
      于是,
      外向者更倾向于不拘小节;
      内向者更倾向于注重细节。注意,注重细节的内向者不一定是个完美主义者,但完美主义者必定是个注重细节的人。
      于是,
      外向者的生活更会是丰富多彩且充满乐趣的。
      内向者的生活更会是单调无味的?如果你知道,我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书看了一遍又一遍,而且能越看越有味,就不会这样想了。
      外向者和内向者很大的一个区别是:
      本能“先利后弊”分析信息的外向者更易接纳新事物,这使他们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更快地熟识新人,更快地学习新知识……
      本能“先弊后利”分析信息的内向者更难接纳新事物。内向者更需要经过很长的适应期——用于找出新事物的所有弊并思考相应对策以及平复由弊诱发的消极情绪——才能接纳新事物,这也是很多内向者用“慢热”来形容自己的原因。因此对大部分内向者来说,做好一件事是很不容易的,即便是高智商的爱因斯坦在成功之前也要用漫长时间来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相比之下,性格外向的爱迪生则可以在开始某个发明之前,在短时间内积累完相关的知识,这也是他一生能有两千多项发明的一个重要原因。
      内向者比外向者晚熟,这里所谓的晚熟是指内向者比外向者更晚通晓人情世故。有一些内向者甚至会感到自己的心理年龄要比实际年龄小一截。
      外向者更喜新,因为新之利能带给他们享受。如他们更喜欢购物——外向女性尤其喜欢买新衣服,也就是说他们更易成为月光族。
      内向者更喜旧,面对旧,内向者会有一种很舒心的感觉,毕竟经过深度的研究,旧已是百益而无一害的。喜旧的内向者喜欢呆在熟悉的地方,喜欢和熟悉的人交流,喜欢走熟悉的路,会去经常去的商店(超市)购物。。。。。。因此,很多内向者可以一直宅在家里却不觉得闷。
      于是,
      外向者的生活圈更广阔;
      内向者的生活圈更狭隘。
      于是,
      外向者更倾向于开放;
      内向者更倾向于保守。其实,内向者只是在世俗生活上较为保守,在思考问题的思维上,他们永远都有破旧立新的勇气和胆识。不少内向者为科学、思想的进步做了巨大贡献,如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对新事物更易产生好感的外向者多是兴趣广泛的;
      对新事物更难产生好感的内向者多是兴趣狭窄的。
      外向者更易分心,当有另外一件有趣的事闯进他们的大脑,他们就无法集中注意力了。
      内向者更能专注,弊就像架在他脖子上的一把刀,让他食不甘味,寝不安枕,视而不见,听而未闻,一心思考如何移除威胁他生命安全的刀。马蒂·莱尼博士把内向者的这种专注称为高度集中注意力。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
      对本能“先利后弊”分析信息的外向者来说,似乎每一条大路都是坦途,这条阻塞了,又有另外一条阳光大道。
      对本能“先弊后利”分析信息的内向者来说,似乎每一条大路都是畏途,脚下的路阻塞了,会因为没有别的路可走而成了绝路——你不得不承认内向者比外向者更容易绝望,但正因为没有其它路可走,使内向者格外有毅力、有耐心在一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于是,
      外向者更会见异思迁、半途而废。
      内向者更会持之以恒。大学毕业六年仍然一事无成的性格内向的著名导演李安,为什么还要苦苦坚守自己的导演梦想?原来,在那令他锐气磨尽的六年,他并不是没有做过其他工作,而是做过后发现:“我真的只会导演,做其他事都不灵光”。内向的星爷周星驰在跑龙套的那六七年,肯定也曾有过类似的感慨。
      于是,
      外向者更善变;
      内向者更专一。
      我们已经知道大脑分析的每一条信息都是有利必有弊的,同样,每一个人说的每一句话也都是有利必有弊的。
      外向者更善言,这缘于,外向者更倾向于说有利于己的话,又因为本能“先利后弊”分析信息的外向者感觉自己说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是有利于已的,这使他们几乎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也使他们认为话说得越多越好,长久的多言,让他们高谈阔论,能言善辩。
      内向者更拙言,这缘于,内向者更倾向于说无弊于己的话,又因为本能“先弊后利”分析信息的内向者感觉自己说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是有弊于已的,这使他们喜欢把话闷在心里不说出来——内向者肯定有不少欲言有止的经历,也使他们认为话说得越少越好,长久的少言,让他们笨口拙舌,渊默寡言。但你可知道,谨小慎微的诸葛亮也是一位内向者,他为什么能舌战群儒呢?原来内向者能非常畅快地说无弊于己的话——即思考过的话或曾经思考过的话。当然,内向者也能够与无弊于己的人——即内向者已十分明确不会伤害自己的人,如亲近的人,熟人——毫无顾虑地说话。因此很多内向者可以在熟人面前滔滔不绝,在陌生人面前却会一字不发。
      现实中,人们常以话的多少来判定一个人性格的内外向程度,话多一点,就外向一点,话少一点,就内向一点。孰不知,人的语言能力是后天习得的,内外向性格是先天遗传的。这种判定性格内外向的方法就如同以头发的长短来判定一个人的男女性别,就因为大多数女人的头发是长的,就把头发长的人全部归类于女人,而且,头发长一点的,就女人一点,头发短一点,就男人一点。要知道内向性格不仅仅只影响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还会影响一个人的胆量、专注、欲望等等。内向分析师宗武认为判定一个人的内外向性格,要像判定一个人的性别一样,不管这个人的外在如何,只凭生理性别来判定是男是女,我们也要只凭“生理性格”来判定一个人性格的内外向:内向者是大脑本能“先弊后利”分析信息的人,外向者是大脑本能“先利后弊”分析信息的人。可是,市面上所有关于性格的书籍(如乐嘉的《性格色彩》《色眼识人》、弗洛伦斯·妮蒂雅的《性格解析》)都是根据一个人的外在判定性格类型,它们很容易犯像把女汉子归类于真男人的错误。
      外向者更合群。这主要是因为更会把注意力聚焦于自己优点及美好一面的外向者,喜欢把自己的优点及美好一面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好让他们注目、赞许、羡慕、刮目相看。另外,为了拓展自己认知的广度,外向者也乐于往人群里钻。当然,还有很多其它因素会促使本能先利后弊分析信息的外向者合群。
      内向者更离群。这主要是因为更会把注意力聚焦于自己缺点及不好一面的内向者,害怕别人注目于自己的缺点及不好的一面,为避开他人的眼光以及免遭他们的贬低、讥讽、鄙视、侮辱、耻笑,内向者会躲进孤独。另外,人群也使追求认知深度的内向者不能专注思考问题。当然,还有很多其它因素会促使本能先弊后利分析信息的内向者离群。如有一内向网友就说:他“不热衷于社交只是单纯的觉得此行为效率低且没什么营养罢了。”
      于是,
      外向者更富有表现力。他们喜欢做能吸引别人的目光的事。
      内向者更羞于表现。
      于是,
      外向者更可能会张扬、高调、炫耀。他们这样做无非是为了吸引更多欣赏的目光。
      内向者更可能会内敛、低调、谦虚。他们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躲避外界批判的目光。
      外向者更善于交际,这固然与他们合群有关。但我认为使外向者更善于交际的根本原因是:本能先利后弊的思维顺序会让他们有更多更强烈欲望,知道自己力量有限的外向者,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欲望,这让他们有动力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内向者更拙于交际,这固然与他们离群有关。但我认为使内向者更拙于交际的根本原因是:本能先弊后利的思维顺序让他们更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内向者希望尽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自己为数不多的欲望,这让他们无动力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因此,
      外向者朋友更多;
      内向者朋友更少。
      在人际交往中,
      外向者常常是热情的、笑着脸的,给人很友好的感觉。 ——其实这是他们趋利的表情、表现。
      内向者常常是冷淡的、板着脸的,给人不友好的感觉。 ——其实这是他们避弊的表情、表现。
      因此,人们常认为,
      外向者是受人欢迎的,
      内向者是不受欢迎的。


      5楼2019-07-10 22:23
      收起回复
        细思极恐的大过滤器理论
        任何一个人,在一个晴朗无月的晚上,在一个适合观星的地方,抬头望见满天星星,总是会心有所想:

        有些人被星空的壮美所感动,有些人被宇宙的辽阔所震惊,还有人像笔者一样感到存在危机,然后脑洞大开一会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而物理学家费米的感受是:

        满天星星的夜空看起来非常壮观,但是我们只是在看看附近的地方罢了。在最适合观星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大约2500个恒星,这大概是银河星里恒星数量的一亿分之一。这2500个恒星中的绝大多数都距离我们不到1000光年,大约是银河系直径的百分之一。所以我们看到的星空其实只是下图中的红圈那么大的地方罢了:

        当讨论恒星和星系的时候,一个能挑逗几乎所有人类神经的问题,就是:“地球之外是否还有智能生命存在?”让我们用数字来讨论这个问题。
        虽然银河系里面有1000亿-4000亿个恒星,但是在可观测的宇宙内有几乎同样数量的星系——对应每一个银河系的恒星,就有一个巨大无比的星系。也就是说,可观测宇宙内的恒星数量大概是在10^22到10^24之间,这个数字写出来是这样的:

        据估计,地球上沙子的数量是7.5x10^18粒,也就是说:

        科学界对于恒星中有多少是和太阳类似(大小、温度、光度)的还没有定论,通常的观点是5%到20%。我们采用最保守的估计(5%),以及对于恒星数量估值的下限(10^22),那么就是说有5x10^20个恒星是和太阳类似的。而这些和太阳类似的恒星里有多少是拥有一个和地球类似(允许液态水存在的温度条件来支持类似地球生命)的行星的呢?这个科学界也没定论,有些观点认为这个比例高达50%,也有比较保守的研究认为应该在22%左右。结合前面采用的5%类太阳恒星的假设,就是说宇宙中有至少1%的恒星,拥有一个类似地球的行星,也就是说存在10^20个类似地球的行星。再往后推算,我们就只能瞎蒙了。假设经过数十亿年的时间,这些类似地球的行星中,有1%出现了生命。再假设,那些出现了生命的行星中,有1%的行星上的生命的智能发展到了类似地球的程度。这就是说,可观测宇宙中存在一百万亿个智能文明。
        回到咱们银河系,运用同样的算法,和对于银河系恒星数量估计的下限(1000亿),我们可以算出来,银河系里可能有10亿个类似地球的行星,和10万个智能文明。
        卡尔达肖夫指数,根据一个文明所能够利用的能源数量,来量度文明层次。它的指标有三个类别:
        I型文明:有能力使用所在行星的全部能源。人类还没有达到I型文明,按照卡尔萨根的算法,人类可以算作0.7型文明。
        II型文明:有能力使用母恒星的全部能量。我们还没有办法理解这样的事情要怎样才能做到,但是人类还是尽量使用想象力来考虑这个问题的,一种可能是戴森球,这是包围母恒星的巨大球形结构,它可以捕获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恒星能量输出。
        III型文明把前面两张都甩在了后面,她能够动用相当于整个银河系那么多的能源。当然,这一型的文明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别忘了,前面的行星X上的文明可是有34亿年的时间慢慢发展的。如果行星X上的文明和我们类似,并且成功生存到了III型的话,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星际旅行的方法,甚至开始对整个星系的殖民了。
        回到我们我们之前的推算,如果银河系里1%的智能文明成功的达到了具有星际殖民能力的III型文明的话,光银河系就应该有至少1000个III型文明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些文明的存在应该很容易被留意到才对。
        但是我们至今为止
        什么都没看到
        什么都没听到
        也从来没有接触过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这就是费米悖论
        作者:谢熊猫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064565/answer/355514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6楼2019-07-20 08:23
        回复
          《六悔铭》
          官行私曲,失时悔。
          富不俭用,贫时悔。
          艺不少学,过时悔。
          见事不学,用时悔。
          醉发狂言,醒时悔。
          安不将息,病时悔。


          10楼2019-08-12 10:57
          回复
            三、汪曾祺的句子
            5、栀子花粗粗大大的,又香的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我就是要这样香,香的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汪曾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4-14 13:00
            回复
              什么是反思怪?
              作者:梁景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2545843/answer/237880834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很热情,一进屋就说当自己家一样,千万别客气。由于和朋友相处时间比较久,也就变得不拘小节起来。
              三杯两盏淡酒,便聊的更起劲了,兴头之际,两人都端起了酒杯,站起了身。我身子一倾,便靠在了朋友的书柜上。
              朋友并不在意,一屁股坐到了饭桌上继续欢谈。毕竟酒逢知己千杯少,甚欢之际,谁又能在意那些细节呢?
              但谁也没注意,不知从哪里过来了一条狗,冲着我呲牙,低声呜鸣。并用头不停的顶着我的屁股,似乎是在示意我赶紧离开。我尴尬的看着朋友,能看到他的脸上同样十分尴尬。
              “或许是,他不想让你靠在书柜上?”朋友小心翼翼的说到。
              我连忙道歉,起身回到了座位上坐好,朋友也一时不知所措,只能也像我一样规矩的坐回了椅子之上。
              狗看了我一眼,吠了一声,重新趴在了地上。这也是我第一次注意到朋友家居然有一条狗的存在。
              就这样,我们继续着我们的话题。高谈阔论,难免会将声线提高。一时之间我们俩忘我一般的将自身的音量提高了两个等级。
              这个时候,那天本来已经昏昏入睡的狗,突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对着我狂吠了起来。并不时凶恶的呲着牙,气愤的瞪着我。
              我一时不知所措的看着朋友,朋友也一脸疑惑的看着我。
              “或许?是嫌咱们俩声音太大了?”朋友小心的说。
              “不,这是在嫌我的声音大了。”我慌忙打着圆场。狗才停止了凶狠的表现,在朋友的腿上蹭了一圈便又回去趴着睡觉了。
              食毕,我便开始帮着朋友一起收拾碗筷。
              “不用了,不用了,你快去那里坐着就行。”朋友很客气,不断的示意我不用忙活。
              客随主便,我也没有过多的推辞,便坐在一边看着朋友一个人收拾,一边陪朋友聊天。
              不经意之间,暼到了那条狗,发现它又站立了起来,怒目圆瞪的注视着我。
              “我还是帮你收拾一下吧,你家的狗好像并不太满意。”我慌忙起身,赶紧帮朋友收拾。
              “我家的狗?”朋友突然停止了手里的动作,满眼疑惑的望着我,“这不是你带过来的狗吗?”
              “怎么可能啊?我的狗怎么可能在你家这么多管闲事?”我也变糊涂了,突然这条没主的狗让我和朋友一时都不知所措。
              “他好像还挺喜欢在这里呆着的。”朋友摸了摸狗头,狗儿很听话的伸出了舌头。“看样子也吃不了多少的样子。”
              “是啊。”我走了过去,正想也摸一下狗头,谁知道它突然的向我狂吠,吓得我连连后退。
              “果然是把我当成主人了啊。”朋友乐了,“你说给他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我想了片刻,说到:“既然追随你而来,那肯定是你的粉丝,要不你就叫它粉丝吧。”
              朋友好像没听清,却对这名字貌似很满意,开心的说到:“反思,反思好,反思怪好听的。”
              从此以后,朋友家里多了一条叫反思的狗。


              IP属地:浙江12楼2022-03-11 21:38
              回复
                燕双鹰语录(转自b站评论)
                1、你太情绪化,也不大冷静,不习惯用大脑思考问题。
                2、在行动面前,语言永远是苍白无力的。
                3、老子是你祖宗!
                4、我说过,你们会付出十倍的代价!
                5、为什么总有人觉得自己能够杀得了我?
                6、恐吓是最低级的手段,是外强中干的表现。
                7、你通常都会把自己爱的人,引进伏击圈吗?说实话,这种表达爱情的方式太与众不同,也太令人毛骨悚然了你的心!
                8、不要再大喊大叫了,心疼心疼自己可怜的肺吧!
                9、你喜欢死吗?
                10、不要做个破坏气场的人,这样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11、我会让你看到自己的脑浆。
                12、回答我!
                13、我总是很快。
                14、休息是养精蓄锐,睡觉则是懒惰松散!
                15、要站在敌人的背后,让敌人变成睁眼瞎。
                16、能够让你轻易背叛的,绝不是你真正的信仰。
                17、即使你拿枪对准了我的后背,我也可以在一秒钟之内让你看到自己的脑浆。
                18、你没听到我说的话吗?
                19、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
                20、谁要是低估女人的能力,一定会吃大亏!
                21、手段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有目的才能分得出正义和邪恶。
                22、小心背后啊。
                23、一个善良的人,不管他的信仰是什么,也不管他是不是有信仰,至少会做出善良的事情。
                24、不要制造自己解决不了的麻烦,也不要许下无法兑现的诺言。
                25、自信总不是坏事,只要不是盲目的。
                26、意志并不是空穴来风,想有就有,那里面闪烁着正义和人性的光芒。
                27、不要用枪指着我的头,否则你会看到自己的脑浆!
                28、这一点已经不重要了。
                29、别让我再说第二遍。
                30、你的眼睛会欺骗你,你的直觉会误导你,只有心才是最可靠的!
                31、你信不信,我可以在一秒钟内让你看到自己的脑浆!
                32、你只需要知道,我所知道的比你们知道的要多得多!
                33、你已经死了,死人能杀人吗?
                34、你真的不会讲故事!
                35、这种死法,真的是很惨。
                36、我有个习惯,会杀死向自己开枪的人,哪怕他的枪里没有子弹。
                37、速度不是靠双臂和力量达到的,而是靠心。
                38、我的枪口再低半寸,你们就会看到自己老大的脑浆!
                39、这种试探才可怕是在拿自己弟兄的生命开玩笑,这种不信任更加可怕很难想象今后你我双方能够精诚合作。
                40、你相信自己的眼睛吗?有时眼睛会欺骗你。
                41、像你这样的人要怎么改变,嗯?你不会改变,只有死!
                补充~
                42、像你这样的人我应该怎么称呼呢?叫你一声**应该不为过吧?
                43、我最烦别人拿着枪指着我的脑袋。哪怕他枪里没有子弹。我也会杀死他。
                44、我和你打个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枪响,我就完了,枪不响,你输我一块大洋。
                45、趁我发脾气之前,赶紧滚蛋!


                IP属地:浙江13楼2022-04-05 16: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