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busters吧 关注:57,119贴子:5,247,278

【重发】【美鱼线感想】境界线を望んでる少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时隔6年,没想到依然有朋友记得我当时发的这篇帖子,不胜荣幸。
不过貌似原帖已经被删,所以这里重新发一次。
美鱼线包含不少隐喻,而且前后逻辑严密,令我始终印象深刻,希望本文能给喜欢这个故事的诸位带来共鸣。


IP属地:浙江1楼2019-06-08 23:46回复
    当时帖子里还有一些发牢骚的内容,这里就不贴了,只放干货。
    本文的依据是游戏而非动画,因为我对游戏更熟悉一些,而且动画受到时间长度的限制,有些地方没法完全展开。但动画党也可以看看当个参考。
    本文的内容,并不是全部由我个人想出来的,最开始我也看不懂这个故事,于是读了不少评论,尤其是澄空上的一篇解析,给我启发很大。
    看别人的发言,同时自己又把美鱼线打了两遍,一边玩一边想,得出了本文中的各个结论。
    所以,在此感谢前辈大大们的努力分析,不然我今天也写不出本文。
    美鱼线的构造略显复杂,很多方面,话只说到一半,理解起来比较费力。
    而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无疑是“美鸟的本质”。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站出来说:这是病,得治。
    但我实在不明白,KEY社写出这么一个治疗疾病的故事有何意义。
    所以,我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尝试对这个故事进行解读。
    本文分为引言;两界划分;美鱼的性格;美鱼的心愿;美鱼与美鸟;影子契约;天之青,海之蓝;孤独之路;理树的追逐;主观唯心;EVA的追忆;照应主题;最后的追问,共计13个部分。
    文略长,感谢诸位的耐心。


    IP属地:浙江2楼2019-06-08 23:48
    回复
      为了表达方便,我把美鱼和美鸟的统一体称为“西园”。
      引言:
      在进入美鱼线之前,游戏中提到一本小说。
      双子之中,一人位于现实,一人位于虚幻,互相交织,共同演绎,到最后连读者也难也分辨,堪称奇书。
      其实,这本所谓的“小说”,就是美鱼的故事。
      两界划分:
      天空:思维世界——镜子里面的世界——虚幻——影子
      海天界限:虚与实的境界线——镜面——包含了美鱼和美鸟的“西园”
      海洋:社会生活——镜子外面的世界——现实——身体
      海是可以触碰的,直观而现实。我们走到海边,把手伸入水中,就可以感受到,很符合“现实”的特征,而鱼水生活在海里的,所以鱼的属性是现实。
      天空虽然可以看得到,却无法接触,我们即使登上探空热气球,也很难说自己“触碰倒了天空”,更无法区分“什么高度才算天空”,它给人难以捉摸的感觉,符合“虚幻”的特征。鸟是飞翔于天的,所以它的属性是虚幻。
      但是不要忘了,鸟也可以在海面飞行,并栖于其上……或者说,一般情况下,鸟类都不会心血来潮飞到万米高空,所以它可以接近现实,成为前往海天界限的最好载体。相比之下,鱼却不可能突破海面(最多只能跃出一瞬间),受到束缚比较大。
      鸟总要落地或落海,不可能无限飞升,这或许暗示,鸟虽属于虚幻,却必须要有现实基础。
      美鱼的性格:
      平常总是一个人呆着,缺乏存在感,这是孤独的一面。即使在最后,她也强调“虽然我现在和直枝是恋人,也请注意礼仪”,且不说话语的疏远感,都交往了还用姓氏称呼对方,这也没谁了,始终让人体会到距离感。
      但她并不沉闷,如果有人愿意听,她可以一直不停地说啊说,表达能力比一般人还要强,甚至喜欢和理树或LB其他人开玩笑。
      尤其是在推荐书的时候,美鱼非常热情!
      所以她虽然长期独处,但也有与人交流的愿望。想把一个完全拒绝与人接触的家伙拉回来,是极为困难的,好在美鱼并非如此。但因为孤独的倾向,接近并了解美鱼并不容易,需要逐步深入的过程。


      IP属地:浙江3楼2019-06-08 23:48
      回复
        美鱼的心愿:
        幼年期,西园可以称得上是文学少女。
        那个时候,她就认为,书中的世界很精彩,那里的故事引人入胜,内容极为丰富,在人们的感情中掀起波澜,极富吸引力。
        相比之下,现实生活黯然失色。而事实上,多数人都是在平淡中走完一生的。
        西园说,自己每一次回到现实,都感到“异常痛苦”。
        而且,思维的世界给西园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她曾经很清楚地说过“读了很多小说之后,难道不会觉得现实很不合理么?一个人只能体验一种人生,实在是太遗憾了。”
        另一方面,西园的社会生活,大概不能让她满意,我们可以想象,这么一个过于沉醉虚幻世界的人,并不容易受到别人的理解,尤其难找到知音,在交往方面大概会受到挫折,承受着与他人隔离的感觉,这也成为了西园的另一个烦恼。
        当美鱼发现“美鸟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时,神情顿时非常低落,我想美鱼对此是很在意的,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类个体,她也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而且上面的性格分析也提到了,她有人际交往的诉求。
        总结一下,就是“不被现实束缚”,以及“和他人建立深刻的联系”两点。其中前者西园很清晰地意识到了,并且始终强调,后者只是一个隐性的要素。
        很矛盾对不对?如果要和别人交流,就要进行社会活动,怎么可能脱离现实呢?我们先把这个矛盾放下。
        既然现在的处境“不好”,那么肯定会希望“变好”吧,毕竟只是个小学低年级生,这种想法很正常,不要跟我说“发动某种特殊机关毁灭世界”之类的……
        所以西园的心愿是“获得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但在这里,对西园而言,它包括“不被现实束缚”,以及“和他人建立深刻的联系”两方面。
        这两点是最根本的,请暂时记下,后面的一切,都是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现在目标已经有了,那么我们来看看,西园同学怎么实现它。
        方案A:进入书中的世界,像小说中的人物那样生活。
        听起来很好,但是不具备可行性,西园自己说过“我也明白,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能融入虚幻,又不愿被现实约束,那就只能在两者之间寻找立身之地了,也就是说,要立于境界线上。
        同时,还要很容易和别人建立亲密联系。
        这不就是美鸟么?她的来源是虚幻,但被现实中的美鱼感知,从而具备了一定的现实性。是在两界夹缝中的存在。
        同时,她性格活泼开朗,很容易和别人打成一片,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所以说,美鸟的本质,就是“西园的心愿”。这个愿望,如前所述,兼具“不被现实束缚”以及“和他人建立深刻的联系”
        游戏中有过描述,大意是,一些飘忽不定的思绪被西园捕捉,然后将自己的心愿与之融合,成为了美鸟。美鱼自己也说过,美鸟的出现,是因为一个“矛盾的心愿”。


        IP属地:浙江4楼2019-06-08 23:49
        回复
          美鱼与美鸟:
          因为美鸟是美鱼的心愿,很少有人会讨厌自己的心愿,所以美鱼喜欢美鸟。
          因为是“西园的幸福”之愿望,所以美鸟始终关怀着美鱼,希望带给她幸福。所以那个选项,毫无疑问是善意而不是恶意。
          这两个存在,可能会背离,但决不会背叛,因为本身就是一体的。
          美鸟是美鱼的一部分,所以说不是姐妹那么简单(不过确实是先有美鱼后有美鸟),回答“影子”也只能得80分(美鸟确实源自美鱼)。
          说到美鸟的来源,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 :为什么美鸟第一次出现,是在镜子里呢?
          第一个原因,我在开篇处已经提到,镜面是实与虚的境界线。
          另一个原因在于,镜像是和本体相同却又相反之物。
          美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喜欢自己看书,思维能力可以称得上天马行空。
          美鸟外向,想去学校,在班上受欢迎,却没有什么想象力。
          她们都向往对方的位置——美鱼位于现实这一侧,却想成为白鸟,去天海之间的界限。美鸟的本质属性是虚幻,却在一段时间内取代了美鱼,过上了自己喜欢的校园生活。
          但是,她们都包含了“不被现实束缚”,“和他人建立深刻的联系”两个核心要素。
          美鸟方面我已经在上面解释清楚了。
          至于美鱼,虽然她口口声声强调,只要绝对的孤独就可以了,可是心灰意冷的人怎么可能和理树说那么多话?怎么会畅谈自己的爱好,进行深入交流呢?为什么还要认真地和大家一起玩?虽然美鱼没有很好地认识自己的社交渴望,但它确实存在。
          和歌在本作中意义重大,首先我们看第一首。
          “令白鸟哀叹的天空之蓝,无法浸染大海之青,互相映照。”
          我们姑且称之为“白鸟歌”。
          美鱼说过,这歌就是她本身。而让理树想起美鱼的关键,也是这首歌。
          但对于美鱼来说,看到这首歌,第一时间想起的却是美鸟——“如果这首歌说的不是美鸟,又会是谁呢”。
          同一首“白鸟歌”,既可以用来描述美鱼,也能用来描述美鸟,这就直接说明了一点——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第二首可称为“激流歌”,说的是一股水流暂时被岩石分开,但终归会合二为一。
          这也是在说美鱼和美鸟是同源的,彼此相爱(不要想到GL上去……),暂时分开,最终会还是会融合。
          以上,可以看做鱼与鸟的大致关系。


          IP属地:浙江5楼2019-06-08 23:50
          回复
            影子契约:
            最开始,美鸟只能被美鱼认知,无法被其他人察觉到,毕竟美鸟在很大程度上是虚幻的产物,不可能对现实干涉太多。
            医生的治疗,让美鱼忘记了美鸟,也就是说,忘记了自己的心愿,只是随波逐流地过着每一天,失去了活力。
            我认为这对于美鱼来说,是最黑暗的一段日子。
            再次回想起来的时候,美鱼感到非常愧疚,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从表面上来说,忘记了和自己那么亲密的心灵伙伴,实在是过意不去。深层次来说,忘记了自己长久以来的心愿,这大概也让美鱼感到懊悔。
            假设我们曾经长期追求过某个理想,后来却因为现实的压力而放弃了,当我们玩某个GAL,突然回想起来曾经的执著,会作何感想呢?美鱼的心情,和这差不多。
            所以美鱼对美鸟的态度是复杂的,既有悔恨,自责,也掺杂着自己的渴望和爱慕。美鸟看起来像诅咒,实质上是对幸福的追求,可以称为祝福。
            美鱼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心愿(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害怕再次忘记,就把影子借给了美鸟,让自己把这个愿望铭刻于心。
            还记得美鱼在树下给鸟喂食的情景么?她说过,一方面自己向往鸟翔于天的自由,一方面自己却要通过喂食,把鸟束缚在身边。如果我们用“影子”替换“食物”,用“美鸟”替代“树下的鸟”,一切就很容易明白了。
            这是不是和理树有点像呢,一直抱着诗集,避免自己忘记美鱼。
            其实美鱼正是用“借影子”,避免自己忘记心愿。而最后,即使不用诗集,理树也不会忘记美鱼;美鱼即使收回影子,也不会忘记美鸟,当然了,这是后话。
            拿走了影子,美鸟就在事实上对现实造成了干涉,但还是很难被他人察觉,因为“没有人会很注意别人的影子”,更何况有阳伞,所以平衡勉强可以维持下去。但美鱼自己心里很清楚,每次看到这伤痕,都会想起过往的一切。
            最后,在LB幻想世界里,美鸟竟然以人形出现在大家面前,被很多人明显地察觉了,这就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现实干涉,平衡被彻底扭曲了,这种共存是不被允许的,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世界上给西园留的位置只有一个。
            如果说之前的干涉,最主要影响了美鱼自己,现在的干涉就影响了一群人的认知,所以一定会被多数人的常识进行“纠正”,结果是,只有一个能留下来。


            IP属地:浙江6楼2019-06-08 23:51
            回复
              天之青,海之蓝:
              空气是无色透明的,天空却是青色的,水是无色透明的,海却是蓝色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是光学现象,但这个答案有点焚琴煮鹤的感觉,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 我最先想到的是,量变引起质变——这是个哲学解释,也不太恰当,但沾边了。
              无色透明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次对话。
              而蓝和青则为强烈的感情。
              每一件小事中,并不一定包含强烈的思念,它往往像流水账一样,但是日积月累,就会变成牢固的情感和羁绊,所谓日久生情。
              LB的成员之间是如此的,理树和美鱼之间也是如此的。
              美鱼自己也说过,很多事情,都是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的,通过不断的接触,理树一点点走近美鱼的世界,正体现了这个过程。
              记忆是暧昧而不可靠的,我们不可能记得很多细节。
              但在这个过程中,感情留了下来,即使一起度过的时光变得模糊,记不清具体的事件,却不会因此而失去感情和羁绊,这就是天与海的碧蓝。
              所以美鸟说“理树君,请成为我们的‘蓝’吧”。
              但请注意,鸟身处青空的背景中,鱼位于蓝海的背景中,但它们都保持本色,不可能变成碧蓝的鱼或鸟。所以“包容”是可能的,但“浸染”是绝不可能的,这一点在和歌中也有体现。
              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为什么感情那么强烈了,还是不能交融呢。
              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观察到的事情不同,所以对世界的认知必然会出现差别,就算感情再好,只要两个人的灵魂没有合并,他们就不可能完全理解。所谓不同的人,必然会看到不同的世界,两个人之间的认知差距可以缩小,但绝不可能为零。
              这既令人痛苦,也令人欣慰。


              IP属地:浙江8楼2019-06-08 23:51
              回复
                孤独之路:
                之前说过,西园的心愿有两个方面,“不被现实束缚”以及“和他人建立深刻的联系”,而美鱼强调前者,忽视后者。
                所以,虽然和理树以及LB一起的日子不错,她也有所动摇,却还是希望前往天海之间。
                但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完全脱离现实呢,凭空消失太扯了吧。
                所以我们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假设不被其他人感知,假设所有人都遗忘了美鱼,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和“不存在”很接近了吧。
                举个例子,我有巨额存款,但是银行不承认,买主不承认,家人朋友不知道,所有社会人都没听说过,那么这和“没有”就差不多了吧,因为我无法证明其存在。到最后,恐怕自己都要怀疑这存款是不是一种错觉。
                自己是对的,其他所偶人都是错的,这等同于“自己是错的,其他人是对的”。世界是相对的,并不存在绝对的标尺。
                人们往往要靠他人给自己定位,正因为被别人感知,我们才能生活于社会中。如果大家只承认美鸟,那美鱼就会淡出舞台,你说有过去的记忆?上面已经说了,记忆是不可靠的。
                反正美鸟也是西园的一部分,顶替美鱼也没什么奇怪的。
                那么问题就简化为“让所有人都忘记美鱼”,而被遗忘就意味着不和别人有联系,即追求永恒的孤独。
                美鱼一直说自己追求孤独,但是直到这里,我才把这个想法的原由完全解释清楚了。
                当然了,这件事是双方的,如果理树无论如何都不愿忘记美鱼,就不可能实现,所以原作中说“棺木必须从外面盖上,必须由他人之手”。
                那么,假设美鱼就这么去了,美鸟会留下来么?答案是NO,美鱼的BE已经写的很清楚了。美鱼才是根本,任何虚幻都需要现实基础,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即使没有影子,身体还是身体,但如果没有了身体,影子自然不可能长久存在。
                和美鸟的H确实很惬意,但请注意,这对于事情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美鸟说自己是“空壳”,因为她只是心愿的载体,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人。


                IP属地:浙江9楼2019-06-08 23:52
                回复
                  理树的追逐:
                  美鱼和美鸟第二次相遇在海边,原因正如我在第一节所划分的那样,海空交界是现实与虚幻的境界线。
                  那么,最后理树追回美鱼,理论上也只能去实与虚的境界线,即镜面或者海边(但没有镜面这个选项),所以如果充分理解了剧情,就不会选择美鱼经常呆的中庭(最开始我就选错了……)
                  接下来,到了海边,为什么最后理树能把美鱼拉回来呢?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我无话可说,但作者的意图显然指向最根本的东西——西园的心愿。
                  现在,“不被现实束缚”,已经演化为“追求永恒的孤独”。
                  所以这里给出一个新版本:得到自己的幸福,一方面“身处永恒的孤独”,同时“和他人建立深刻的联系”。
                  这不是比开始更矛盾了么……或者说,听上去和无理取闹差不多了。但马克思有言: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虽然不能被消灭,却可以被解决。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理树是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成功地解决了现实问题……总之就是,理树满足了西园的期待。
                  关于“和他人建立深刻的联系”,很好理解。理树和美鱼的感情已经相当牢固,羁绊已经深入内心,他也通过了美鸟的考验,没有被迷惑,可见其坚定。另外,和LB众人一起玩乐的时候,也建立起了一些联系。虽然美鱼自己长期以来忽视自己的社交渴望,但理树和LB还是让她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接下来,关于孤独,我在“天之青,海之蓝”这一节,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
                  “就算感情再好,只要两个人的灵魂没有合并,他们就不可能完全理解。所谓不同的人,必然会看到不同的世界。”
                  所以说“即使西园不去追求,我们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孤独的”,即使身处现实社会,在伙伴身边,在爱人身边,我们依旧孤独,不可能阅读别人的灵魂,也不可能被别人完全理解。
                  理树最后悟出了这个道理,并告诉了美鱼。领会并赞同了这个观点的前提下,美鱼才可能同意回归现实。
                  感情很重要,但仅凭羁绊就超越一切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切实地解开心结。
                  所以,有了以上两点之后,理树把美鱼拉回来,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心愿已经满足了。
                  理树一直给我一种“无法理解事情变化”的印象,但最后关头大爆发,成为了情感达人,以至于我曾经怀疑,这家伙是不是扮猪吃老虎。
                  但理树最天才的地方,不是提出了“孤独和羁绊可以共存”,而是对其进行升华,提出了“正因为孤独,我们才追求羁绊”,看到了更深层次的联系。
                  矛盾的两方面,不但是彼此兼容的,更是彼此依存的。一方面,孤独反而是追求羁绊的动力,另一方面,因为现实中不擅长建立羁绊,转而倾向于孤独。
                  在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孤独和羁绊实现了深层次的联系,我们既生活在羁绊之中,也存在于孤独之中。
                  世界是多彩的,它因此而有吸引力,但是我们不可能与之融合。另一方面,观察到的世界,只属于自己的认知,但它可以和别人的世界有交集。
                  我们再来看看美鱼自己作的和歌,内容依旧是前往天海之间,但落脚点却是“常夏之岛”,是温暖热闹的地方。所以说,我们可以看出,孤独和羁绊统一的想法,确实被美鱼认同了。
                  说到这个层次上,美鱼能不回心转意么。
                  不过最后关头,理树抓住的,并不是白鸟,而是它的影子。那时候,美鱼和美鸟的立场已经互换,美鱼作为本体,位于天海之间,其影子(美鸟)则是倒映在海面(现实)上。
                  从性格上来看,美鸟是侧重交流的,美鱼则侧重于孤独,想要抓住西园,从影子(也就是美鸟)着手,无疑更为容易。
                  “要美鱼不要美鸟,或者,要美鸟不要美鱼”都是不可能有结果的。少了哪一个,都不是真正的西园,一定会走向Bad End。
                  其实美鸟还提出过一种方案,就是理树陪美鱼一起,前往天海之间,两个人遗世而独立。看起来既孤独,又有羁绊(因为是两个人),好像也能满足美鱼(所以说,美鸟其实很明白美鱼的心愿,因为她自己就是……)。
                  但理树最后否决了这个提案,部分原因是他不愿意放弃自己和LB之间的联系。
                  那么最后美鸟去了哪里呢?这个问题已经不难回答了。
                  既然心愿实现了,美鱼和美鸟也就统一了,美鸟融入西园的精神世界,回归虚幻。所以说,两者始终都会在一起,最后时刻,她们的声音也是重合在一起的。


                  IP属地:浙江10楼2019-06-08 23:53
                  回复
                    主观唯心:
                    我们之所以能认识世界,是因为我们能感受到它,对于人来说,一切的信息,都可以归结于自己的感觉,通常来说就是听、视、嗅、味、触。
                    如果不能被感受到,那么就和“不存在”一样了。我们做的一切事情,都要在意识中反映出来。如果出现了错觉,认识就会偏差。
                    每个人感受到的信息都不尽相同,所以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你不可能看到客观世界,你所看到的,只是大脑中的映像,也就是说,你只能看着自己的意识。
                    出于同样的理由,对于“大脑”、“意识”的认知,也是主观的过程,所以世界归结于主观。虽然我的描述不够严谨,但以上基本可以看作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之一。
                    “因为不被别人认知,就不存在于世界上”,“所以棺材必须从外部由他人盖上”——在美鱼线中,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而其来源正是主观唯心论。此作让我第一次正视了这种论点(虽然我并不完全赞同),对于我的世界观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EVA的追忆:
                    EVA已经成为里程碑,我并不打算用美鱼线和它比个高下,只是做一些寓意方面的分析。
                    丽、明日香、真治三人,都是被寂寞所包围的。既有封闭自己的一面(对于丽来说,是不理解自己的感情,所以不去表达),又有渴望和别人产生真挚羁绊的一面。
                    为了解决寂寞问题,三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挣扎,但始终难以找到出路。
                    A.T.Field,或者说心之障壁,把人类的个体之间隔离了开来,所以我们注定无法完全理解别人,无法完全把握他人,永远不可能得到彻底的安宁,只能承受寂寞。
                    因为寂寞,他们追求刻骨的羁绊和交融,但这正常状态下不可能实现。
                    这和理树最后所说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彼此追求”“我们之间关系很亲密,但决不会交融”是异曲同工的。所以咱看到美鱼线最后那几句话的时候,内牛满面——好久没有体会过这种感觉了。
                    EVA给出的解决方法,着眼于消灭寂寞,一种是扭曲主观认识,通俗地说就是拒不承认现实。另一种是扭曲客观世界,摧毁社会,用超越性的手段,强制把所有人的灵魂融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世界毁灭并新生”结局(值得注意的是,真治并没有把自己融合进去)。
                    然而美鱼线中提出,我们应该承受这种孤独而不是消灭它,应当在羁绊和孤独之间实现平衡。EVA给出的结局是理想化的,表达一种极为强烈的精神追求。而美鱼线给出的结局是比较实在的,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提出了一种建议。


                    IP属地:浙江11楼2019-06-08 23:54
                    回复
                      照应主旨:
                      LB的主旨,除了友情,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逃避现实。
                      当然了美鱼并没有批评社会,也没有怨天尤人,单纯是觉得天海之间更适合自己。但这客观上构成了背离现实的行为,而在结尾,她愿意去面对了,可以说是进步吧。
                      LB把孤独的理树拉了回来,理树把孤独的美鱼拉了回来。
                      最后的追问:
                      在现实中(不是LB的世界),美鸟究竟以什么姿态出现?
                      她只是一个幻觉,是思念体,还是说以某种实体暂时存在,只是这种实体只能被美鱼看到?美鸟得到影子之后,LB的世界产生之前,她又是在什么地方呆着呢?
                      我的看法是,没必要去纠结这个问题了,关于主旨和寓意,我自认为已经分析清楚了。按作者的意思,虚与实之间的分界,有时候会变得很模糊,想完全分清并不容易,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放在一边就好,反正不妨碍理解。
                      以上,就是我对美鱼线的总分析。本来写长篇分析最好一边看剧本一边进行,但我最初写这稿子的时候,现实压力巨大,心情极为糟糕,没去翻原作了,也无力整一个煽情的结尾,只凭着自己的印象写,如有疏漏还望见谅。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理解美鱼线有帮助。
                      End


                      IP属地:浙江12楼2019-06-08 23:55
                      回复
                        施工完成。
                        这次的版本我修正了错字,改少了一些用词,然后把一些明显说到半截的话补完。不过遗憾的是没能抽出足够的时间重写(很多剧情现在都记不清了,如果重新估计得再通一次美鱼线)。
                        希望大家能喜欢这个故事!
                        感谢吧主给的精品戳!


                        IP属地:浙江13楼2019-06-09 00:00
                        收起回复
                          辛苦了~


                          IP属地:湖北14楼2019-06-09 00:01
                          收起回复
                            再次感谢甲虫大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6-09 00:03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9-06-10 06: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