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青年事件后,国家和各地对于各地战新产业遍地开花现象肯定开始高度警惕,转一篇路边社
尽管国内汽车市场规模庞大,但中国仍觉得,拥有486家雄心勃勃的电动汽车公司还是太多了。
中国正在考虑制定新规,以提高电动汽车行业门槛,培育数量更少但更有竞争力的企业。尤其计划整顿把生产活动外包出去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
在过去十年有数百家初创企业涌入电动汽车行业后,政府希望防范类似二十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局面出现,自2011年以来,中国的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已经筹集了180亿美元资金,但市场还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而且来自特斯拉等外国公司的竞争正在加剧。
正在起草的新规是对本月开始实施、允许“合格”企业将生产外包给其他汽车制造商的规定的补充。截至目前,规定仍然没有说明“合格”的含义。
知情人士称,根据该拟议的补充规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想要利用其他公司的产能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过去三年在中国的研发投资不低于40亿元人民币(5.8亿美元),过去两年在全球的纯电动汽车销量不低于1.5万辆,实缴资本可能得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
知情人士表示,新规还将要求生产合同应不短于三年,在一个地方的年产量至少要达到5万辆。他们表示,初创企业可以与不超过两家汽车制造商签署生产协议。
知情人士称,新规仍可能会有变化。负责起草新规的工信部通过电邮回复称,《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企业准入实施细则》尚在起草阶段,下一步将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但未就细节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