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无光吧 关注:166贴子:5,124
  • 12回复贴,共1

【报国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9-06-11 21:13回复
    【上回是采瑕记错了时日,未逢着报国寺的书市,虽是主仆二人两手空空的回了府,却发现一处好地方,若论幽静,这一处自然比不得那些京郊的园子,若论热闹,也难及得上前门大街上的吆喝,可报国寺却两者兼具,大可再来游赏一番。近来下过几场雨,柳丝渐长,已然不是暖,眼下这时辰都有几分燥热了。】
    瞧你挑的这日子,走,我们去那边歇一歇。【遥指一株老槐树,树下浓荫,能望得见清凉些。不及庙会那几日热闹,隔上几丈远也有个摊子,或摆着几本新旧不一的书册,或有些难养的娇花,极其鲜妍。对着一书摊敛裙矮身下来,拾了一本曲谱在手,我是不擅这些,可一向什么书都收,从不吝惜银两。】


    3楼2019-06-11 22:03
    回复
      【每月逢五,报国寺有庙会,文人雅客慕名而至,游人如潮,盛况空前。生平好静,不喜拥挤嘈杂,遂特地避开庙会的日子,择了雨后绽晴的某一日,携小婢至书市拣两本合心意的书卷】
      【头顶一轮赤乌,炙热的光束透过云端,铺洒在周身。密了脚下步子,踱至阴翳下的一处书摊,信手拾了几本册子在手翻阅。略一抬眼,整好窥见身侧人手中的曲谱名,正是我苦寻无果的那一本】
      老板,那曲谱只此一本?【闻其应是,悻悻垂首,不复赘言】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6-12 10:12
      收起回复
        若是正经的书局,一种书也许会多有几本。【可惜这儿是报国寺的摊子,不是选书而是遇书。随口应了声,才抬眼打量来人,眉目间似是熟稔,应是在京城里的宴席上打过照面,可我往往都是能记住面相,名字怕道错了,也有意不去记。】
        【一语落地,也撂了这一本谱子在摊子上,重新可供人挑拣,眼中却未有手上这份潇洒,不觉又看了眼书名。日光炽烈,由枝叶筛出影来,重新又择了一本,名为《录鬼簿》,最末还缺了几页,不由叹息了声】哎,都掉页了,不如我多挑几本,这个就赠我吧。【我知那是前朝的钞本,就是要赌一赌老板是否懂行了。】


        5楼2019-06-12 18:31
        回复
          哟,还真是昏头,只把这报国寺书市,当做是前门大街的正阳书局。
          【报国寺殿前廊下,书摊相连,每一处小摊陈放的书籍,大都是孤本,可遇而不可求。垂首黯自神伤,她却徐徐撂下曲谱,夹带着三分惊愕,捧起那本存有她指尖余温的谱子】
          【许是年代久远,曲谱的书页有些泛黄,惋惜喟叹之际,身侧佳丽的泠泠妙音入耳,注意力登时被吸引,附在其耳畔低语】你倒是个行家。


          7楼2019-06-12 20:28
          回复
            不过,书局有书局的好处,蹲得人累了。【此话倒是句真话,书局有香茗,有伙计迎来送往,偏偏要寻到这儿来,头顶是骄阳,周身是城南各色人等,却只在这儿兴味颇浓。本欲瞧她有没有收那本曲谱,却闻见了一句“是个行家”,登时敛了神色,指端比了个噤声,欺摊主隔得远,听不真切我二人所言。】别声张啊。
            【也非我心善让书,她若能得她想要的书,待明日我来淘书,许是也能遇着。有意多挑了几本,好让摊主将那《录鬼簿》赠我或便宜出了,五六册书在手中甚是沉,收好了身上荷包,也起身动动筋骨。】诶,你是不是也瞧过方才那一本啊?


            8楼2019-06-12 21:21
            回复
              【眼睑低垂,鸦睫轻颤,不禁被她脱口而出的言辞逗乐】依我看,老板应当在书摊前支几张小板凳,省得咱们矮身弯腰蹲着,委实是累得慌。
              【四目相接,收到她的眼神与手势暗示,旋即缄口不复再提那茬。又闻她言,点头应承】嗯,原先瞧过的曲谱都不全,那一本是稀罕物。
              【凝眸再仔细端详她几眼,愈发觉得面熟,顾不得是否唐突冒昧,启唇道】您瞧着十分面善,我与您似在何处见过。


              9楼2019-06-12 21:58
              回复
                恐怕这摆摊摆摊,多了个板凳,就像天桥里占场子的了。【已然两三年未去马场跑马,弓箭更是不拾,整日只打听京城里哪条街上开了新店面,这时节又上新了什么,逛上半个时辰就会嚷着累,蹲着一会儿已然头晕目眩,一会儿该顺路稍些蜜饯回去。】
                那得收了,这边都能砍价的。【悄声与人道了句,恐是让摊主听着个一字半句的。她道我面善,我知是夸人的,却觉得是近来圆润了,我每每见到面如圆盘,再喜笑之人,也总会称赞一句面善。】前日日公主出降,您是不是去了那喜宴?


                10楼2019-06-12 22:35
                回复
                  噗嗤——你甭说,倒还真有几分相像。
                  【须臾间,书摊前又围聚了几位雅客,摊主忙着招呼新客分身乏术,自然忽视了我俩的窃窃私语】我不懂得砍价的技巧,稍后能否劳烦您——
                  【言至此处,余下的话都隐没于口,紧泯下唇,略微有些局促不安。再聆其后语,梨涡深陷,笑盈盈接道】您说的可是武敏、武熙、武敬三位帝姬同日出降的喜宴?


                  11楼2019-06-12 23:38
                  回复
                    我也不太懂,我听我家厨娘说的,她去买东西都是出价要狠,气势先胜。这些书应该跟琉璃厂的老物件一样吧,张口就是价,再难寻个一模一样的,若是咱们不要,这物件要再摆上几个月也没准。【自然,用嘴来说轻巧得很,可论实战,我也经验不足,难以一招致胜,心里默念气势气势,先挺直了腰板提上一口气再说。】
                    诶,对啊,就是那天,只不过那天宾客太多,全京城的贵胄世族应该都至了,我似是掉了一只耳珰,是您提醒了我一句?那可是首饰铺里才上新的一件,若真丢了一只就不成对儿了。


                    12楼2019-06-13 00:00
                    回复
                      【端看其衣着光鲜,通身气派,便知与我如出一辙,皆出自簪缨世族,不谙市井巧妇擅长的讨价还价之术。听她娓娓道来,扬手摸了摸后脑勺】
                      万万没想到,这还价——也是门深奥的学问。
                      【经她一提醒,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连连颔首】对对对,确实有这么一桩事。
                      【一回生、二回熟,二人互通姓名,结下一段缘。后又协力砍价,各自抱得心仪的曲谱、典籍归去】


                      13楼2019-06-13 0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