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越来越大,反而越来越不愿意和自己交流,更愿意闷在家里看电视。但是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电视确实会带来各种坏处,甚至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帮助孩子远离电视?
下面随着天才宝宝胎教看看这位妈妈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吧!
晴晴:8岁
问题:喜欢看电视,不受家长控制
晴晴妈妈发现,最近晴晴越来越爱看电视了。以前在看电视前妈妈都会和晴晴约定一个时间,比如看半个小时,晴晴也认可,到时间后都会主动关掉电视。
但最近不是这样了,时间到了晴晴也不自觉地去关电视。妈妈会及时提醒“闺女,该关电视了哈”,可是很多时候晴晴都是假装没听见,不理人。当妈妈再提醒的时候,晴晴就会变得不耐烦,例如会说“等会儿”,如果妈妈回答“你想让我等到多长时间啊”,结果还是晴晴继续不理妈妈,最后直到妈妈生气了。晴晴看妈妈生气了,也不理人,直接起来把电视关掉,回自己房间去了。
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有时候是妈妈直接抢过电视遥控器把电视关掉,才最终制止晴晴沉迷看电视。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家长肯定感慨,类似的事情在自己的家里也是经常上演。刚开始提醒孩子的时候还能心平气和,但是孩子根本不理会,更不会马上去做。接着家长就会发火、说狠话,或者发牢骚“你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是你自己说看半个小时的,已经超了十几分钟了!”“我能理解你肯定是喜欢看,想看完这集,可是看完这集又想看下集,这样就没完没了了啊!”“你要有时间观念,太晚了别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呢,你早上起床多痛苦啊!”
即使家长软硬兼施,但最后的结果还是不欢而散。多少家庭都是因为看电视,而和孩子发生矛盾,影响感情的。
在天才宝宝胎教看来,其实案例中的这位妈妈已经做的很好了。她会提前和孩子在看电视之前约定时间,而且孩子也认可了。时间到了妈妈希望孩子能自觉地的去关掉电视,养成守信、守时的好习惯。这说明她懂得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尊重孩子。但是,后来这个办法不能很好地实施,这是因为晴晴到了约定的时间后,不能履行约定。
此时,天才宝宝胎教建议家长可以这样做:
1、到了约定时间,提醒孩子履行约定,“时间到了,你该关掉电视了”。
2、当孩子不能如约的时候,父母可以直接平静地走过去关掉电视,并告诉孩子,因为你不遵守约定,下次我不能再答应你看电视了,然后安静的做自己的事情去。
在这个示范方法里,有哪些点是特别关键的呢?
第一点:第一次提醒后,孩子仍然不能够如约关掉电视,父母可以直接付诸行动,不要再在语言上反复的劝说了。因为反复的劝说反而会给父母向内积累负面情绪,这也是为什么后面这位妈妈就实在受不了了,最后发火的原因。
关键点:当孩子不履行约定,父母直接付出行动,不再啰嗦。
第二点:父母保持平静稳定的态度,可以让孩子感觉到你在这个事情上面是非常坚定的,是不容质疑的,是权威的,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往往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后悔,会说“爸爸(妈妈),下次我一定按约定的去做”,这时父母可以看着孩子的眼睛说,“我再相信你一次,下次你自己定闹钟,到了约定时间,闹钟响了,就自己关上电视,爸爸(妈妈)也会因为你遵守约定,而更相信你。”
关键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非常愿意信任他的。当一个孩子感受到对方,尤其是父母对自己信任的时候,他是非常愿意履行诺言,而且愿意自我管理,愿意做更好的自己。
或者,父母可以给出一个让孩子能够自我管理的方式,例如让孩子自己定闹钟。很多时候孩子自己想做好自我管理,父母说的道理也都懂,但当沉浸在电视节目中时,却很难做到自觉。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闹钟响了就要付诸行动,往往孩子理解了之后,就可以按照这个来做了,而不是需要父母的提醒才行动。
【天才宝宝胎教温馨提示】: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要保证事情在相对平稳的情绪中解决。
其实在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发现到最后是父母自己在发火。这就是在当时的情境下,案例中的妈妈自己反复唠叨、教育孩子时,不断的用语言给自己累加情绪。此时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妈妈就是长时间的光说,然后没有让孩子看到你那个语言实际的后果,那这些唠叨和教育的语言在孩子那儿就等于没有。没有权威、没有威慑,就是说话是不算数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所以这位妈妈无论怎么说,孩子都不会听,更不会照做。最终往往就只能用情绪来解决问题了。
综上所述,关键点就是想让自己不发火,少说话,做到言出必行。
如果像案例中那样,等到妈妈发火了,孩子才去做,此时孩子即使做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做了也不懂得遵守时间约定,关掉电视是正确的做法,也就是说孩子并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而是迫于妈妈的情绪压力才不得不采取行动的。孩子的内心是抗拒的,最终妈妈和孩子都带了很大的负面情绪,谁都不高兴。
这个情绪最大的伤害是什么?
一是妈妈自己会很生气,身心都在那个时刻受到伤害;
二是会对孩子失望;对孩子来说,她会在妈妈的坏情绪吸收,形成一种潜意思,将来自己遇到其他问题,也可以用情绪反作用与别人。所以,身为家长一定要关注到这一点,不要让这种负面情绪的作用演化到这个程度,而是让孩子感受到理智而坚定的处事方法。
下面随着天才宝宝胎教看看这位妈妈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吧!
晴晴:8岁
问题:喜欢看电视,不受家长控制
晴晴妈妈发现,最近晴晴越来越爱看电视了。以前在看电视前妈妈都会和晴晴约定一个时间,比如看半个小时,晴晴也认可,到时间后都会主动关掉电视。
但最近不是这样了,时间到了晴晴也不自觉地去关电视。妈妈会及时提醒“闺女,该关电视了哈”,可是很多时候晴晴都是假装没听见,不理人。当妈妈再提醒的时候,晴晴就会变得不耐烦,例如会说“等会儿”,如果妈妈回答“你想让我等到多长时间啊”,结果还是晴晴继续不理妈妈,最后直到妈妈生气了。晴晴看妈妈生气了,也不理人,直接起来把电视关掉,回自己房间去了。
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有时候是妈妈直接抢过电视遥控器把电视关掉,才最终制止晴晴沉迷看电视。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家长肯定感慨,类似的事情在自己的家里也是经常上演。刚开始提醒孩子的时候还能心平气和,但是孩子根本不理会,更不会马上去做。接着家长就会发火、说狠话,或者发牢骚“你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是你自己说看半个小时的,已经超了十几分钟了!”“我能理解你肯定是喜欢看,想看完这集,可是看完这集又想看下集,这样就没完没了了啊!”“你要有时间观念,太晚了别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呢,你早上起床多痛苦啊!”
即使家长软硬兼施,但最后的结果还是不欢而散。多少家庭都是因为看电视,而和孩子发生矛盾,影响感情的。
在天才宝宝胎教看来,其实案例中的这位妈妈已经做的很好了。她会提前和孩子在看电视之前约定时间,而且孩子也认可了。时间到了妈妈希望孩子能自觉地的去关掉电视,养成守信、守时的好习惯。这说明她懂得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尊重孩子。但是,后来这个办法不能很好地实施,这是因为晴晴到了约定的时间后,不能履行约定。
此时,天才宝宝胎教建议家长可以这样做:
1、到了约定时间,提醒孩子履行约定,“时间到了,你该关掉电视了”。
2、当孩子不能如约的时候,父母可以直接平静地走过去关掉电视,并告诉孩子,因为你不遵守约定,下次我不能再答应你看电视了,然后安静的做自己的事情去。
在这个示范方法里,有哪些点是特别关键的呢?
第一点:第一次提醒后,孩子仍然不能够如约关掉电视,父母可以直接付诸行动,不要再在语言上反复的劝说了。因为反复的劝说反而会给父母向内积累负面情绪,这也是为什么后面这位妈妈就实在受不了了,最后发火的原因。
关键点:当孩子不履行约定,父母直接付出行动,不再啰嗦。
第二点:父母保持平静稳定的态度,可以让孩子感觉到你在这个事情上面是非常坚定的,是不容质疑的,是权威的,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往往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后悔,会说“爸爸(妈妈),下次我一定按约定的去做”,这时父母可以看着孩子的眼睛说,“我再相信你一次,下次你自己定闹钟,到了约定时间,闹钟响了,就自己关上电视,爸爸(妈妈)也会因为你遵守约定,而更相信你。”
关键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非常愿意信任他的。当一个孩子感受到对方,尤其是父母对自己信任的时候,他是非常愿意履行诺言,而且愿意自我管理,愿意做更好的自己。
或者,父母可以给出一个让孩子能够自我管理的方式,例如让孩子自己定闹钟。很多时候孩子自己想做好自我管理,父母说的道理也都懂,但当沉浸在电视节目中时,却很难做到自觉。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闹钟响了就要付诸行动,往往孩子理解了之后,就可以按照这个来做了,而不是需要父母的提醒才行动。
【天才宝宝胎教温馨提示】: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要保证事情在相对平稳的情绪中解决。
其实在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发现到最后是父母自己在发火。这就是在当时的情境下,案例中的妈妈自己反复唠叨、教育孩子时,不断的用语言给自己累加情绪。此时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妈妈就是长时间的光说,然后没有让孩子看到你那个语言实际的后果,那这些唠叨和教育的语言在孩子那儿就等于没有。没有权威、没有威慑,就是说话是不算数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所以这位妈妈无论怎么说,孩子都不会听,更不会照做。最终往往就只能用情绪来解决问题了。
综上所述,关键点就是想让自己不发火,少说话,做到言出必行。
如果像案例中那样,等到妈妈发火了,孩子才去做,此时孩子即使做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做了也不懂得遵守时间约定,关掉电视是正确的做法,也就是说孩子并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而是迫于妈妈的情绪压力才不得不采取行动的。孩子的内心是抗拒的,最终妈妈和孩子都带了很大的负面情绪,谁都不高兴。
这个情绪最大的伤害是什么?
一是妈妈自己会很生气,身心都在那个时刻受到伤害;
二是会对孩子失望;对孩子来说,她会在妈妈的坏情绪吸收,形成一种潜意思,将来自己遇到其他问题,也可以用情绪反作用与别人。所以,身为家长一定要关注到这一点,不要让这种负面情绪的作用演化到这个程度,而是让孩子感受到理智而坚定的处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