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吧 关注:18,750贴子:132,120

回复:杨氏家族大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杨云 杨迪长子,字志猷,1098年正月生,登进士,任浙江建德的严州通判、福建路安抚司参议。
娶游氏,子三:琳,璿,瑾。
杨璿 杨云次子,处士(即未仕),生殁失考。
娶周氏,未归而逝(本文猜测,随父外迁失详,子:潜)。
杨瑾 杨云三子,字德辉,登进士,官湖南沅陵县尉,升江西司理。
(娶氏不详),子五:淮,浚,泽,滋,泳。
杨泽 杨瑾三子,字安钦,迁延平余杭里,后裔一支迁松溪,(失详)。

杨维森认为,杨璿/杨瑾/杨泽两代能有三位名字与鸿山房对上并非碰巧,独缺“杨潜”,疑修谱时其父杨璿尚未成年或父外迁后出生而失记。杨时谱上杨璿堂兄弟中就标有出生在南宋1120年,这与鸿山房杨璿正处于同一年代。这么苛刻的吻合如果还嫌不够的话,杨维森说,鸿山房第二代“泽/潜”与杨时谱杨瑾五子“淮/浚/泽/滋/泳”偏旁同是“水”字,两代人名都相同偏旁就是明证了。由此判断,鸿山房的杨璿/杨瑾正是杨时之曾孙。杨时从1106年到杭州的余杭做知县,1112年四月,杨时到杭州的萧山任县令,前后长达十年左右,各地的学生无数,杨时后代到杨时上任的杭州附近迁徙生活的情况是存在的,已有例子。而杨璿的父亲杨云也在浙江境内为官,这与鸿山房杨璿/杨瑾/杨泽生活在浙江杭州钱塘的地点是合理一致的。“两代同名同偏旁、同时代、地点也合理”,杨维森认为可以直接认定,无锡鸿山房正是“道南杨氏杨时派的长房”中的一个大支。
杨时谱中,杨璿/杨泽未发现被其它分支接上或串接,说明他们并不在福建本地,而迁徙到外地,就有证于我们的判断。明清时族谱虚假串接较普遍,南方不少杨氏宗谱接的杨时谱中有“杨迪,子二:昭由、昭达”,而不是真正的“杨迪,子三:云、霓、彦”,可以比对分析。杨年建的《杨氏命脉回溯》写杨时曾孙杨璿:“杨璿,子:杨应,其后传(福建)建宁、连江”,那以后就得写成“杨璿,未仕,娶周氏,子二:潜,应”。但明清时南方谱对名谱见空就插的串接习俗由来已久,也会对考证带来误导,需与其它谱进行比对。所以,仍要关注其它道南杨氏谱中有关杨璿/杨瑾/杨泽的条目。
这次成功的考证首次获得到了鸿山谱以前从未知道的事实,从侧面了解到鸿山谱创谱时所遇到的艰难困境,破解了失考之谜。原鸿山谱始祖两代四人失考相当严重,条目虚构首次被发现。鸿山谱连“杨璿—杨潜,杨瑾—杨泽”的父子关系都搞交叉了,而现在纠正起来又会与传统的认同相冲突。显然,条目虚构及父子搞叉是鸿山谱难以比对上杨时谱的主要原因。失考造成的资料差异较大,而杨时谱是可靠的,杨瑾的资料非常明了,真正字“德辉”而不是所谓的字“仲瑾”,同样杨泽字“安钦”而不是“时泽”,杨璿娶“周氏”而不是“吴氏”,但杨璿、杨泽、杨潜三条目仍不详,若有一天能够证实杨璿与杨潜的父子关系,绝对就是铁证了。如果有更多家的道南杨氏族谱完整资料可查,期待还会有进一步的结果。
杨潜在杨时谱中没有记载,比对两谱杨泽的条目,杨潜的父亲应是杨璿而不是杨瑾,鸿山谱搞错了。鸿山谱创谱时的详情已难以知道,当时记述杨瑾为“华亭县尹”,这同样搞错了。现发现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的华亭县令是杨潜,年代大体能对上,他于1193年六月到十月间组织编写了上海地方志《云间志》三卷,而其生平是失考的,未有史料记载。鸿山谱不但搞错了杨瑾/杨潜的父子关系,疑两人的官职也张冠李戴了。这段分析仅供参考,有待以后证实。
有宗亲总觉得鸿山房的真正源头是杨时谱缺少铁证而持怀疑态度,这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杨时谱中杨潜失记,难以百分之百证明事实。其实你首先要解决心理问题,不能抱有对旧源头的痴迷心态,更不能有“反对杨时谱才能保住旧源头”的幻想。认识到鸿山房的真正源头并不是《新昌谱》和杨邦乂,对虚构事实一定要加以排除。鸿山谱元末创谱时实际是古人所忌的“断头谱”,源头一直处于失考状态,在鸿山谱的《凡例》中有明确记述。有了这样的心理认识,你就不会怀疑杨时谱正是《鸿山谱》真正源头的合理性,因为杨时谱中也有失考的地方很正常,否则,不可能等到今天轮到我们才有考证发现。这是鸿山谱虚构源头五百年以来,首次恢复了真相,考证绞尽了许多人员近三年的脑汁,包括专家杨维森先生,包括与笔者一起探讨的多位宗亲,当然也包括为了面子死活不愿承认鸿山谱造假的保守同宗。这是在各个讨论群中屈指可数的一家能够解决族谱问题的完美范例,时间没有白费,成果来之不易,决不是滋找事端而故意跟自已的鸿山谱过不去,求真务实、血浓于水才是考证动力。
可以料想:鸿山房的早期修谱先贤如果能够知道杨时是自已的真正祖先,绝不会在1519年挖空心思花很多年功夫去拼凑造假而导致源头荒谬混乱,他们当时实在条件有限难以解决,造假是无可奈何,现在不会追责。我们在开放的新时代,如果仅仅念及新昌宰相谱的高贵以及对先烈杨邦乂的无限崇敬,而以各种借口进行排斥反对福建杨时谱,那就是新的荒谬。
现在知道,因1129年起杭州事实上已经成为南宋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骤增,“直把杭州作汴州”,1138年正式成为京都改称临安。鸿山房先祖们于南宋初开始,从福建将乐县杨时故里数次迁徙,最终到达杭州钱塘。生活了大约一百年后再次迁出。这次考证将鸿山房的历史突破性地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前面的世系不再是浮云。从今起鸿山房将传承杨时家风,继续弘扬四知精神。
三、无锡锡山杨氏与无锡鸿山杨氏
无锡是美丽的江南水乡,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无锡锡山杨氏与鸿山杨氏同为无锡两知名杨氏大家族。鸿山房1208年左右从杭州钱塘迁入无锡,至今有八百年历史,人口分布约50万左右。《无锡鸿山杨氏宗谱》一套48本,“始祖”杨邦乂,主编杨楫,修于民国1917年,约有150个分支,分布在无锡、常州、江阴、太仓、镇江、盐城等各地。锡山房来无锡要稍早一百年左右,为杨时派第二房,《锡山杨氏宗谱》一套46本,始祖杨时,主编杨邦潘,修于1928年,约140支,分布在常州、江阴、宜兴、苏州、常熟、扬中等地。杨维森根据《锡山杨氏宗谱》内的记述,并按代次验证认为道南杨氏的源头是:杨震第五支-越公房-静恭房-杨宁,世系是:杨宁—汉公—杨諲—杨珂—弘锡—正言—杨胜—杨璋—杨荣—胜达—杨明—杨植—杨时,而杨时谱及福建将乐当地的杨氏族谱所记是:杨震第五支-上谷房-原武房-吉水庐陵房-杨辂第五支,世系是:杨辂—杨耸(云岫)—思孝—安寅—杨荣—。杨时的谱同样会涉及到源头争议(见《族史》P380、P572)。
翻开《锡山杨氏宗谱》中杨时的长房曾孙位置,可看到鸿山房先祖杨璿/杨瑾/杨泽两代三人的名字就在其中。无锡鸿山房如果明朝时勿过早地接上虚构的《新昌谱》而保持始祖失考,之后清代与无锡锡山房的长期交往中极有可能也会根据杨璿杨瑾同名线索,水到渠成地认祖归宗一起接入到杨时谱。无锡两大杨氏家族在清代一直交往中,交流族谱史料,两家族谱前面的《大宗谱》是一样的。受对方影响,清代1679年鸿山谱内特作了一幅龟山公杨时的名人画像,说明杨时在鸿山房的影响力很大,这幅像正好供今后续谱时作为显祖画像改放到前面。从这次考证的结果才知,无锡这两大杨氏家族实际同为杨时后裔,长房与二房,源自一家,龟山杨氏,殊途同归,都居无锡,必传为佳话。
杨时,1053-1135年,为杨璿之曾祖。字行可,后改字中立,号龟山,谥文靖。今福建将乐县人,出生于将乐县城北郊龙池龟山。少时师从“二程”(程颢、程颐),并留下“程门立雪”尊师重教的千古美谈。并将二程理学传入福建,开创理学的“道南系”。其子孙为尊显祖,建“道南祠”,堂号遂改为“立雪堂”,并以“道南衍派”自称。杨时系“龟山杨氏”始祖,其后裔遍布内地。杨时来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长达18年之久,弟子达千余人。宋崇宁五年(1106年)杨时来杭州附近的余杭任县令,政和二年(1112年)四月,杨时到萧山任县令。宋朝政和五年(1115年),杨时从萧山知县任满返回故乡亲自主持编修族谱。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告老还乡将乐。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杨时辞世,享年83岁。杨时共有五子:杨迪、杨迥、杨遹、杨适、杨造,分为杨时五大房系。除次子杨迥的第二房后裔留无锡外,其余四房后裔的一大部分在福建。
杨迪,1082-1104年,杨时长子,为杨璿之祖父。字遵道,1082年二月生。幼聪颖如成人,既冠,益贯古今。为人孝友和易,游太学,甚有声。师事程颐,为其赞许。仕宋为奉议郎。1104年八月以疾早卒,年仅廿三岁,赠宣议大夫。遗文数百篇,朱熹读而感叹。娶叶氏,合葬将乐株林。据朱松所作的杨迪墓志铭,迪公应为三子而不是有的谱中所记的一子,子三:杨云、杨霓(殇)、杨彦。
杨云,杨迪长子,为杨璿之父。字志猷,1098年正月生,登进士,浙江建德县的严州通判、福建路安抚司参议。娶游氏,子三:杨琳,杨璿,杨瑾。
杨航,1100-1171年,锡山杨氏始迁祖,为杨迥之子,龟山先生杨时之孙。字悠远,号南符。杨航从小承受祖训,在家刻苦攻读,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考中进士,初任宣议郎,后升枢密院编修。后调任常州通判。他到任后,走访百姓,征求意见,有不利于民的政条一概去除,百姓作歌称颂他。政务闲暇,他经常到郡学讲课。任满后,他即上章请求退休。江苏无锡是其祖父杨时讲学宣道之地,他念及家学渊源,不忍离去,就择居于无锡垂庆乡双板桥(今无锡市新区鸿山镇后宅双板桥),为锡邑道南杨氏的始迁祖。
鸿山房源头的考证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取得成果来之不易,凝集着许多人积累的智慧,以后会进一步确证。本篇为族谱学术探讨,希望更多的同宗提供史料或提出意见,以待取得更大的考证进展。
二O一五年七月八日


IP属地:江苏20楼2019-06-23 17:27
回复
    无锡杨氏家族
    杨氏:唐代杨氏分为蜀院、新昌两派。
    北宋蜀陆军派后裔杨时来锡讲学东林书院,其孙杨航定居无锡。
    南宋新昌派后裔杨仲瑾南渡后由建康迁居无锡鸿山,后世分为30多支,其中以寺头分支最盛。
    元末明初,另有杨氏从山东逃荒至无锡南门江溪桥定居,明末清初,杨氏大房定居泗堡桥大厂里,二房定居小厂里,三房杨继茂定居荷叶村,均以造船为业。
    东晋、南宋时,北方人口两次向南方大迁徙,无锡姓氏剧增,陆续出现杨等姓。


    IP属地:江苏21楼2019-06-23 17:30
    收起回复
      徐州
      寻根:
      我也是 古邳红土庙这一支的,只记的本村人的辈分,分别是: 秀 宗 洪 道 大 开 ,后面就不清楚了!我是 "道' 子辈分 族谱本村有, 古邳红土庙共两只支,一支在巨山那面'一支在杨楼那面!
      徐州杨氏名人:
      杨守谦:(?-1550) 明徐州府人,字允亨,号次村。杨志学子。嘉庆八年进士。累官保定巡抚。后被严嵩诬陷,下狱。守谦胸怀坦荡,居官清廉,驭下多恩,及死,将士无不流涕。隆庆时追谥恪愍。


      IP属地:江苏23楼2019-06-23 17:35
      收起回复
        邵伯杨氏迁居扬州800年 祖先"四知堂"堂号沿用至今
        江都区邵伯镇有百余户杨姓居民,据81岁老人杨自银介绍,依据杨氏家谱记载,这百余户杨姓居民的祖先是在明代洪武年间从苏州迁至此地的,至今已有800余年,祖先为东汉名臣“四知先生”杨震。
        起源于姬姓
        明代初期从苏州迁至扬州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江都区邵伯镇运东村虞庄的杨自银家中。老人从柜中拿出了两本家谱,其中一本色泽发黄,残缺破损。“这一本破破烂烂的是老 谱,编撰于清代乾隆年间,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残破了。另外一本新的家谱是我5年来按照老谱一个字一个字用毛笔抄写下来的,因为我怕这本老谱越来越破损,会有 很多内容遗失,所以我希望能留一本完整的家谱给后人。”
        杨自银指着老谱告诉记者,根据杨氏家谱第一篇记载,“杨”姓源自于“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 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晋武公(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 杨侯,是为杨姓之人的受姓始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肸,字叔向,又称叔肸,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 名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自称为杨氏。”
        “我们杨氏一族人都是在明代洪武年间从苏州阊门迁至扬州邵伯,此后便在此定居,繁衍生息,至今已经800多年了。”杨自银介绍,“我长大后 翻阅家谱,也看到了关于始迁祖杨兴公从苏州阊门迁至扬州邵伯的记载。据我所知,洪武年间因‘洪武赶散’从苏州阊门迁至现在江都附近的还有很多其他姓氏之 人,这些人定居在此,所以现在江都区有很多家族的祖籍都是阊门的。”
        名堂“四知堂”
        纪念清正廉洁的祖先杨震
        杨自银说,自己记得小时候家中还有祠堂,祠堂的门柱上挂着“三畏流芳远,四知垂训长”的楹联。祠堂内的蜡烛台、桌椅、灯笼都印有“四知堂” 的字样。“这副楹联中的‘三畏’指的是《论语·季氏》中提到的‘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 之言’。”
        “而我们‘四知堂’的堂号就来自于楹联中的‘四知垂训长’,指的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杨自银告诉记者,在杨氏家谱中还记载了这 ‘四知’的由来。“这‘四知’就是先祖杨震所说的。杨震为东汉时期名臣,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迁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 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 愧而出。”
        “这个故事在《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说的是杨震曾举荐王密为昌邑令,后来杨震去东莱上任太守之时经过昌邑。当晚,王密带了十斤黄金准备赠 送给杨震,杨震拒而不受。王密表示此时深夜,无人知晓此事。杨震却说,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于是王密羞愧地离开了。”杨自 银说,此后世人便称杨震为“四知先生”,后人也以“四知堂”为堂号来纪念这个清正廉洁的祖先。
        杨氏家训
        顺父母、务勤俭、禁非为
        记者在杨氏家谱中看到,杨氏家训中除了祭祀等要求外,重点提及了“顺父母、务勤俭、禁非为”这几条。其中“顺父母”中提到:父母为之天地 也。百行以孝为先,养育之恩永世难报。孝顺必有孝顺子,忤逆终养忤逆儿。不赡养父母者如**也。“务勤俭”则指出:勤俭者,是起家之本,传家之宝,立业之 基,人生所当务也。勤而不俭,则财流于奢,俭而不勤,则财终于困。倘男不务耕作,女不事机杼,好逸恶劳,鲜衣美食,一旦娇惰,习惯俯仰无资,将祖资财一败 而空,拖衣漏食。凡我族众,当务勤俭。
        “禁非为”则是告诉后人守法奉公,全躯保身之要道,灭理犯义是污行,为官为民,社会之分工。偷抢嫖娼,为非作歹,法律之不容。目不视恶色, 耳不听恶声,长幼有别,老少有分,敬老尊贤,社会之美德。好淫喜赌,则是偷盗之祸根。吾族忠厚传家,清白世宗,岂容不肖子孙败坏家风。凡我族人,立应禁 之。
        杨自银说,自己小时候虽然家里是农耕家庭,但是家里的规矩特别多,比如说吃饭该怎么坐,父母给东西必须双手接,说话不能大声,走在路上遇到长辈必须要侧身打招呼,让长辈先通过等等。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其中家训家规更是 每一个家族先辈留给子孙的传家宝。”杨自银说,“我在抄写家谱的过程中就是与祖先的一次对话,这让我能更好地了解到祖先对后人的殷殷希望。所谓,家是最小 国,国是千万家。如果每个人能遵守家训,养成良好的行为和道德准则,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新风气。”
        插个
        盐城杨氏,则从20世开始: 毅定家昌大,均衡冠凯元,弘明传孝友,宪法世承恩。


        IP属地:江苏28楼2019-06-23 17:50
        回复
          泰州
          杨是当地第九大姓
          杨家大院
          【位于兴化市区东城外大街复顺和巷。始建于明朝中期,是明清时期苏中最大的工商金融大族杨氏家族的宅第和店铺、货栈,占地面积5280.9平方米,建筑面积4516.5平方米,具有典型的明清徽式建筑风格】


          IP属地:江苏29楼2019-06-23 17:55
          回复
            宁波
            杨是当地第八大姓
            镇海杨氏家族
            浙江宁波镇海、北仑杨氏家族
            杨 5371人。
            河头杨王杨家,明成化年间由慈溪县城小关爷殿杨家迁此。
            汶溪石臼岙杨家,传为汉太尉骠骑将军杨震后裔,自陕西迁严州转而迁慈溪县城北门外,至明成化间有一支迁此。
            另一支骆驼杨家垫桥杨家,于明初迁入定居。
            下邵老屋杨家、新杨家,明洪武年间迁自鄞县西乡。
            杨沙溪上杨家、下杨家,明弘治年间徙自山东济南。
            三山凤山、海口杨家,元至正二年由宁波西门外迁入。
            宁海杨氏家族
            黄坛杨氏,后周显德三年由永嘉迁入。
            县城内市门头杨氏,南宋绍定间,长亭盐课司大使杨顺一定居于此。
            竹口乡杨家杨氏,明末自县城迁此。


            IP属地:江苏32楼2019-06-24 17:42
            回复
              温州
              洞头县杨氏家族
              洞头县大杨氏
              1、恩长公:生卒失考其夫人许氏生康熙庚寅年五月十一寅时卒乾隆丁未年三月十二亥时福建同安惠安前宅杨厝与弟迁同安寮(鹿坑)
              2、恩次公:讳自长生卒失考其子宏达生雍正乙卯年福建同安惠安前宅杨厝与兄迁同安寮(鹿坑)
              3、恩三公:生雍正癸卯年三月十七未时卒嘉庆辛未年正月初三寅时福建同安惠安前宅杨厝与兄迁居脚桶石
              4、福徙公:康熙癸卯年十二月二十未时卒乾隆丙寅年十一月初九丑时福建同安惠安前宅杨厝迁半屏山
              5、恩项公:生乾隆乙卯年二月初二吉时卒嘉庆甲子年四月初七未时(失水)福建泉州府惠安县东门杨厝乡迁桐桥脚
              6、福公:资料全失居桐桥炮台
              7、新立公:生康熙丙寅年八月十八酉时卒乾隆丙子年三月十二戌时福建银同来迁洞头打水埯
              8、德成公:名讳俱失追号德成公生乾隆戊子年五月十四子时卒乾隆戊申年四月廿七寅时福鼎县桐山营前前打水埯
              9、业森公:生乾隆丙申年四月廿四丑时卒道光丙申年十一月廿三未时福鼎县桐山营前迁打水埯随父同迁
              10、三沙公:由三沙而来故名名讳生卒俱失
              11、洞头岙内始祖名讳生卒俱失
              12、炎公:字振隆生康熙丁酉年十二月廿三日卯时卒乾隆丁丑年闰五月廿四巳时由兴化府仙游迁居洞头打水鞍
              13、君公:生康熙壬寅年二月廿二酉时卒乾隆已巳年七月廿三辰时福建福鼎迁洞头打水鞍
              14、附公:生雍正庚戌年卒乾隆辛卯年十二月二十日福鼎迁洞头大山
              15、勤公:生乾隆戊寅年五月初九巳时卒道光庚子年十月初一酉时福鼎迁洞头打水鞍
              16、晟公:生嘉庆辛酉年六月初六卯时卒咸丰辛亥年七月十八戌时由下南同安县前宅米市村迁打水鞍
              17、棉公:生嘉庆辛酉年六月初六卯时卒道光庚戌年十一月十八戌时与晟公系孪生兄弟同迁打水鞍
              18、福五公:生崇祯辛未年九月廿三丑时卒康熙丙申年七月初八酉时福建泉州惠安县前宅青坑山仔后迁洞头三垄
              19、财?公:生乾隆甲申年五月廿八卯时卒道光乙未年三月廿八亥时居洞头大山
              以上各始祖先后接踵而来迁洞头之鹿坑、脚桶石、半屏山、打水埯、寮顶等地
              洞头县杨氏宗谱(埭口)
              1、正圲公:生乾隆乙未年卒道光壬辰年自永强白楼下迁居洞头埭口
              2、正德公:生乾隆甲辰年卒道光戊申年与兄同迁居
              永嘉杨氏家族
              杨氏,原籍闽漳州南靖。
              因董昌作乱迁温州。
              明万历间有杨名考迁瑞安(《瑞志稿》)。
              平阳杨氏家族
              杨氏,先世五季时避闽寇乱,自闽迁平阳北港 (光绪《杨慕倪硃卷》)。
              瑞安杨氏家族
              杨氏,先世闽长溪潋村。
              五世祖龙桂,淳熙中随兄宗旦来瑞任知县事,遂卜居瑞汀湾。
              乐清杨氏家族
              杨氏,始迁祖杨程,原籍闽莆田,宋元祐四年为乐清县令,后定居西塘;
              又支始迁祖杨求安,原籍闽延平,淳熙间因经商定居乐清石马。


              IP属地:江苏33楼2019-06-24 17:45
              回复
                金华
                下杨杨氏
                杨氏和扬氏据下杨《岩下杨氏宗谱》和于斯坑《扬氏宗谱》记载,杨氏与扬氏是同宗同祖,其一世祖为杨虎。杨虎是唐宰相杨绾的五世孙,曾做过五代十国时后唐的回图使,因称回图府君。杨虎与杨家将杨业的祖父杨彪是同胞兄弟,世居开封五丈河。周显德六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避乱来居吴越漾沙坑(杭州漾沙坊),又迁富春北部巨石界,复自富春迁婺州大云乡安期里竹马营(今婺城区)。杨虎生二子,长子衡,迁居义乌双林乡赤岸里;次子 仍居竹马营。 生五子,次子献臣在北宋开宝年间,约公元970年左右,由竹马营迁处州之松阳,遗衣葬于武义仙岩庵,为宏山(扬谱写做横山,以下同)、刘岩祖。献臣之子逊,在北宋淳化年间,约公元990年,由松阳迁居武义宏山。逊生琼,琼生二子权和彬,从逊到彬三代在宏山居住了六十多年。琼长子权生三子,长曰俊卿,次珉出继吴氏,三修卿。俊卿、修卿居宏山。俊卿生三子大成、大有、大法,大法淳熙二年(1175)登进士第,官至华文阁侍制兵部侍郎,赠中大夫武义开国男。大法曾孙杨畴登咸淳乙丑年(1265)进士。琼次子彬生儒卿、伸卿,儒卿、伸卿兄弟二人由宏山迁到治西三十五里的刘岩下(即今刘秀垄口,擂鼓坪、麦磨坛背山脚地段)定居。儒卿生九子,其第六子大猷登绍兴戊寅(1158)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其第五子大明的第四子迈登嘉泰二年(1202)进士。杨氏在此定居三百来年后,到恭一公杨曰,在元末明初(约公元1370年后),逐渐向下溪滩(即今下杨)迁移。由于杨氏原在刘岩下居住,原来“刘岩下杨”就逐渐简单地口语化,叫做下杨。据《武川备考》记载,过去下杨有两座杨姓祠堂,一座叫“岩下杨祠”,始祖伸卿;另一座叫“上保扬祠”,始祖儒卿。
                  儒卿的孙子杨迈,登嘉泰二年(1202)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一次,宋理宗(1225—1264)为其题字“宸翰”,书写题款时,误将其姓氏杨字的偏旁写成挑手,杨迈后代子孙遂改用扬姓。扬迈生五子,长子躁的儿子岘登淳十年(1250)进士,任翰林院编修;五子調登绍定五年(1232)进士,历官权兵部侍郎、兼国史院编修、实录检讨。扬迈之后,只有四子琚和五子調的后代在武义居住,其它散居金华各县及外省。据2011年人口普查,金华各县市扬姓人口有14469人。住在武义的扬姓主要分布在:下杨、白峰(后迁居于斯坑)、武义县城扬家厅、南溪(今杨店)、顺治寺等地。調的孙子圆,于元初年间自刘岩徙居邑西之仙岩门里。圆的第四世孙仕茂、仕盛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始迁扬迈祖坟附近的白峰(今泉溪大塘口村白峰自然村),明宣德年间(1426—1435),由于该地处在武义江边,连年水灾,雯、亮、允兄弟三人于景泰元年(1457)迁居于斯坑(今茭道镇胡宅垄村于斯坑自然村)。圆的另一支裔孙宏吉、伯修兄弟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迁入南溪(今王宅镇杨店村)。扬姓在县城北隅有一座总祠叫“扬蜀祠”。


                IP属地:江苏38楼2019-06-24 18:03
                回复
                  义乌杨氏家族
                  ①北宋初,杨衡从金华安地奉父葬双林,定居赤岸。
                  仁宗时,后裔杨诜徙居柳青乡杨街,支派居柳村,
                  另一支迁杭畴乡枧畴村。
                  ②明成化年间,杨进从江西景德镇迁夏演乡上杨村。
                  浦江杨氏家族
                  杨姓:祖籍河东(今属山西省),东汉建武年间(25-55) ,封杨茂为乌伤新阳乡侯,故定居本县。
                  其后代居住在今潘宅、郑家坞一带。
                  全县杨姓有7181人,其中潘宅乡有2394人.


                  IP属地:江苏39楼2019-06-24 18:07
                  回复
                    湖州
                    杨是当地第六大姓
                    湖州杨氏家族中杨兴邦家族、杨知新家族、杨旦华家族、杨岘家族是当地杨氏家族代表


                    IP属地:江苏40楼2019-06-24 18:11
                    回复
                      绍兴
                      上虞杨氏溯
                      杨氏郡 望:
                         1、弘农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东汉至北周,曾一再改名恒农郡。
                         2、天水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
                         3、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此支杨氏,其开基始祖为韩襄王将领杨苞。
                      杨氏堂 号:
                        "关西堂":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博览明经,时人称他是"关西孔子"。
                         "四知堂":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有一次,有个人在夜里带着黄金到杨震的家里行贿。杨震坚决不受,并严厉地斥责了那个人。那个人还是不死心,笑着对杨震说:"现在是深夜,地点在您的府上,决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您收下吧!"杨震义正词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快滚出去!"杨氏因以"四知"为堂号。
                      迁徙分布:
                        杨姓的发源地在今山西省境内。杨为晋所灭后,其子孙便向西发展繁衍,首先是迁入陕西境,后再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省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至汉代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在此时,多由湖北、陕西省境迁去。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南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的杨氏,便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晋、唐这一时期,是杨氏再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尤其以南方的繁衍最为突出,在此时期,多因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唐代的"安史之乱"而引发中原杨氏大举南迁。至宋代起,杨氏已广泛分布于江南广大地区,并以福建为起播迁中心。总之,杨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繁衍于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间地以外,还有以甘肃天水为中心的一线,以湖南、江西为中心的又一线。此后便逐渐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直至编及全国各地。
                         (迁徙至虞)
                      杨姓上虞名人:
                      杨光普:字以信,清代上虞沥海人,曾在定海总兵葛云飞部任军机参谋。
                      杨守正:曾用名田冲、田大聪,上虞市谢塘镇新岑村人,著名教授、学者。


                      IP属地:江苏41楼2019-06-24 18:14
                      回复
                        衢州
                        开化姓氏来历
                        宋有杨等二十四族
                        衢州杨氏家族
                        杨姓 3.57万余人。衢县1.26万余人,唐盈川令杨炯孙杨承统迁居衢;另一支为唐僖宗时,杨向因功封信安侯,食采于此。江山1.14万余人,一支为唐代杨潭迁来,原籍无考;一支原籍江西南城县,清康熙年间迁来。龙游6200余人,一支为衢州杨向后裔,明洪熙元年(1425)迁来;一支原籍浦城,元末杨宗明官于建德,以乱不得归,明永乐间居寿昌梅岭,复徙龙游;另有清康熙初由闽省迁入的。常山2800余人,唐尚书杨锡之孙杨仲三为福建观察使,五季末,其孙杨福自浦城迁来;另一支原籍无考,宋绍定四年(1231)杨思问(字叔疑)知常山县事,遂家于此。开化2700余人,原籍江西吉水,宋淳祐二年(1242)杨德恒始迁来。


                        IP属地:江苏42楼2019-06-24 18:22
                        回复
                          舟山
                          干石览杨家村有座“四知堂”
                          舟山文化遗产新发现 从宁波西门外迁入舟山
                            杨氏家族,出将入相、世代簪缨,其中八世杨震以“拒贿四知”闻名于世,“四知”亦成为杨氏后人的堂号,传承为人做事清正廉洁、光明磊落的祖训。在定海区干镇青龙社区杨家村内,就有一座已近300年历史的“四知堂”,该村一百三四十户人家皆为杨氏后人。几百年来,该祠堂历经风雨,沉淀着丰富的人文历史与情怀。   2009年12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杨氏祠堂,该祠堂门口正在修路,以便汽车进出。“四知堂”的牌匾悬挂于祠堂门口正上方,院内墙壁上有“杨四知堂38代辈分排行表”及“杨氏溯祖碑记”,记载着杨氏家族的概况及“四知堂”的渊源。据现在我市文化系统工作的杨氏后人杨伟介绍,杨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名门望族,廉吏名臣、爱国将领辈出,备受朝廷肯定与民众爱戴。如广为人知的宋代杨业(杨家将)乃杨氏第34代孙,御建“天波杨府”,名震天下。   而“四知”更是千古美谈。东汉名士杨震有“关西孔子”之称,曾任荆州刺史,后调任东莱太守。当他前往上任时,路经昌邑,县令王密原是他保荐的荆州茂才。王密为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以重金相赠,杨震拒收之。县令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厉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县令羞愧难言,携金而走。这段故事在《后汉书》中有明确记载。杨伟表示,杨氏后人即以“四知”为堂号,一直流传至今。   目前,杨家村共住着400多人,没有杂姓。“杨氏家族如一棵大树一般,枝蔓很多。”今年50多岁的杨伟表示,因为杨氏家族历史悠久,后人分布各地,杨家村的先人从1684年后从宁波西门外迁入舟山,建立了“杨四知堂”。在杨家村的辈分排行中,杨伟是第十代,目前该村杨姓已传到第十五代。今年60岁的杨邦浓被集体推选为祠堂管理者,据他介绍,祠堂占地约一亩,已有近300年的历史,虽然族谱在“文革”中不幸被毁,但祠堂一直未遭破坏,完好地留存了下来。现在,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有102岁,为杨氏第七代。   对祠堂,杨家村的村民都有一份特殊的割舍不断的感情。村里规模较大的红白喜事都在祠堂办,逢年过节祠堂尤为热闹,子孙们都会到祠堂里上香祭祖,若有人在外去世,子孙们也会回祠堂祭拜,让逝者落叶归根。“人死了,每个人都必须到祠堂去见祖宗。”杨邦浓经常听长辈们说这样的话,平日,村里的一些老年人也喜欢到祠堂里聚聚,拉拉家常。   年代久了,祠堂内的牌匾、梁柱、石板等不免破损,村里的老人们想翻修祠堂,村民们都非常热心,每户人家都自愿拿出钱来集资,目前已投入了16万元。杨伟表示,在国内杨家后人聚居的地方,很多都建有“四知堂”,“四知堂”药酒亦闻名遐迩。在杨家村,“四知堂”做人清清白白、正大光明,做官清正廉洁的家风与堂训,也被很好地保留与传承下来,以教育下一代人。
                          招远原疃杨氏渊源考
                          招远原疃杨氏渊源考
                          作者 杨金山
                          原疃杨氏自明初徙招至今已六百余年,族谱屡世续修世系井然,村里新建祠堂中画于1958年的宗谱,载记得昭穆有序就是不朽的佐证。但因明初以来族谱一直没有付梓成书,所以我宗始祖迁徙脉络至今犹无准确定论,现只有手抄本杨氏族谱序(下文称“旧序”)中的:“杨氏原籍系浙江宁波府定海厅东门里,号半城杨家,于前明洪武四年(1372)奉旨始迁莱州府午城村,后迁登州府招远县曲城村,又迁城北原疃村,盖三迁也”。这种说法尽管所言不够具体,但仍是现在有关原疃杨氏始祖迁徙源流的唯一表述,分析此序作于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之后,当时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之年时久远,事态变迁,无法做详尽的考证,更不可能对始祖的先人作具体的探究,同时序文所作具体年代及作者名讳皆不详,实为一大憾事。
                          今逢盛世,我宗决定续修族谱之后,不少宗亲建议:此次续谱一定要理清先祖迁徙脉络,以慰先祖并昭之后世。为此,我与过庭叔等人于10月8日,历近一周的时间,按旧序记载的线索,赴宁波进行了详细考查,先后在舟山市定海区史志办、东门里派出所、东管庙居委会,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档案馆,镇海区史志办,查阅了大量古今历史资料,并走访了有关知情人士。后据所获资料,经过反复论证,初步理清了我宗先祖选公的原籍及其先纪源流,现将我等考查论证的事由、依据、结论等阐述如下:
                          一、宁波府的来历。明洪武十四年前宁波府名为明州府,后因与国号同,改为宁波府。
                          二、定海厅与定海县、镇海县名称的沿革,证明我祖始迁于现宁波市镇海区。
                          据《定海县志》、《镇海县志》记载:今舟山市定海区在明洪武前期是昌国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二月升昌国县为州,昌国州下设昌国县,二十七年撤县存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昌国州为县,隶明州。十四年明州府改名宁波府,县随属。十九年征南将军汤和以“悬居海岛易生寇盗”为由,奏请行“清野之举,而虚其地”遣徙昌国46岛居民于内地。二十年六月废昌国县。自此原昌国县境俗称昌国乡(嘉靖《定海县志》),县城称舟山。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台湾郑克爽降清,十月朝廷办展海令。二十三年迁定海(部分)镇驻舟山,称舟山镇,是年展复舟山岛,招民开垦。二十五年舟山总兵黄大来等疏请设县,康熙帝准奏,以“舟名为山则动而不静”,二十六年五月御书“定海山”三字颁赐,诏改舟山为定海山,改原定海县为镇海县。二十七年置原昌国乡为定海县,隶宁波府。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四月,升定海县为直隶厅,隶宁绍台道。宣统三年九月(1911)定海光复改定海直隶厅为定海县,直属浙江军政府。直到1984年舟山设地级市时,定海县改为定海区。今宁波市镇海区,自唐朝至清康熙二十二年一直是定海县,与其后新置的定海县(原昌国县)隔海相望。
                          再,我市洼子村杨氏是从曲城迁居,其续修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的杨氏族谱序(下称“洼子序”)中就有“始祖考显,……原籍宁波府定海县,明洪武年间迁山东莱州府掖县东北乡午城村,后又迁招邑曲城村,……显公来迁之初,原系兄弟三人,一居曲城,一居午城,一居招邑城(应为招邑城北原疃),同一本也”的记载。这一源脉之说更贴近《定海县志》和《镇海县志》中关于两地县(厅)地名沿革的记载。
                          由此可以肯定地说:“洪武年间的宁波府(明州府)定海厅”实际上是明“宁波府定海县”。定海厅之说,是由于数百年来宗人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再加之道光年间置了定海厅,旧序又作于此时以后,遂将“定海县”误之为清“定海厅”,或将二者混为一谈的缘故所致也。
                          三、从“定海厅东门里号半城杨家”与“定海县城里半街”(在东门里)及杨氏宗祠可以推断我祖始迁于现宁波市镇海区老县城内。
                          对于旧序提到的定海厅“东门里号半城杨家”,我们认真查阅了定海、镇海两县县志,和《镇海地名志》,并走访了有关人士,发现今定海区确有“东门里”的地方,但据定海区史志办吴宏军先生介绍:定海厅(区)旧城墙,建于清置定海厅之后,这里的东门里是旧时人们相对东门外而言,仅是界定城门内外方位的俗称而已。这里从来没听说有个半城杨家之说,更没有留下任何关于杨姓的史料记载,就连原籍的杨姓居民,现在也很少见。
                          原镇海区史志办的老主任也说:“自古以来以半城为地名者,实属罕见,敢称半城的家族要么人多势众,要么有钱有势。元末明初的昌国一带,倭寇不绝,战乱不断,几次清野,人烟荒凉,岛上居民都以打渔为生,没有大家族”,以上历史事实说明,我祖始迁那个年代这里根本没有城墙,更不会有半城之说。在镇海的考察没有实际性的进展,我们怀着寻根问祖的强烈愿望,又返回了宁波市到档案馆查阅资料,我们深入查阅了《镇海县志》和《镇海地名志》,终于解开了迷团,我们惊喜地发现民国《镇海县志》卷二有镇海老县城地图,239页载有:“东门,一名‘镇远门’”,《镇海县地名志》239页载:“镇远门俗称‘东门’,为明洪武20年扩建县城时所置六门之一,位于今鼓楼东路招宝山饭店东北侧。”同时,此志240页“旧地名”栏目中,还记载有一历史地名曰:“半街”,并注释道:“半街:旧时东侧为商铺,西侧为民宅,故名。位于今鼓楼路与中山路之间”,即现镇海中心城区东部南大街以东(以上参阅本文所附光绪镇海县城图,今镇海中心城区图•东部)。这也就是说:半街在旧镇海县城城墙东门里一带,旧序所言及的“半城”应该就是这里,它同定海厅一样乃明清以来,宗人世代口传之误造成的,再是旧镇海县城东门里一带建有杨氏祠堂,据民国《镇海县志》卷三十四“宗祠”栏目载:“杨氏宗祠,在教场(见光绪镇海县城图:教场),东首金向任衕 口。清嘉庆年间,孟祥祀下建。”,此宗祠恰好也在东门里一带,且建于人来人往的大街口,是嘉庆时镇海县城里仅有的三座宗祠之一。史志办的工作人员讲:明清时县城内地名及主要建筑没有多大变化,而且居于城里的居民、家族,都是很有名气和有一定势力的名门大户,能在城中建宗祠的家族,更是寥寥无几,而且在此居住也绝非一二百年。镇海城中既有杨氏宗祠,就一定会有“杨氏宗谱”,这是起码的常识,也是宗祠的必备条件,此谓“无谱不成祠”。今杨氏宗祠早已不复存在,宗祠中的宗谱也流失不知所向,镇海区档案馆珍藏的本地历代各姓氏宗谱有百余部,却无一部杨氏宗谱。据史志办的同志介绍,近几年也未听说杨姓居民有续修宗谱的。因之我们没有能够收集到我宗始祖选公的家族资料,即目前选公的父、祖名讳,无法查到,其先祖宗谱也难以接续,实为遗憾。
                          总之,我们认为:旧序所说洪武四年“定海厅东门里,号半城杨家”就世居在当时的定海县城里半街,后来其裔孙还建了宗祠,我宗始祖选公原籍就在这里,系宁波府定海县半街杨氏,迁入掖县、招远的时间应在明洪武中后期。
                          四、明宁波府定海县半街杨氏为东汉太尉杨震后裔。据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珍藏的多部修于清朝的宁波一带杨氏宗谱,。和《镇海县志》记载:宁波地区(含今舟山市)各宗杨姓居民都是弘农杨氏后裔,而且皆属东汉太尉杨震一脉,其先人大多在宋元时迁入,其中有的以宦入籍,也有宋朝南渡临安(今杭州)时迁入者,这在当地各宗杨氏宗谱里几乎都有详细记载。2009以来,为陕西潼关县重修杨震公祠,宁波地区的杨氏宗亲,慷慨解囊者众多,亦能证明这一点。又,据民国《镇海县志》“古迹”条目记载:镇海县署(在城里东南部)内,有一座古代建筑名为“四知轩”,“四知”源自东汉杨震暮夜以“天知、神(地)知、我知、子(你)知”四知却金的历史故事,古今以来为其后裔的堂号,凡杨姓者无不以此为荣。镇海县署的这座四知轩,就是当地杨震后裔和士宦,敬慕杨震清正为官的硕德而建的,这也说明:明定海县城里半街杨氏是杨震后裔。


                          IP属地:江苏43楼2019-06-24 18:24
                          回复
                            于是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我原疃杨氏,源出明宁波府定海县城里,亦乃震公后裔也。我宗如今人烟腾茂,人物辈出,宗亲遍居海内外,不愧为四知堂清白吏子孙!在此我们真诚希望有朝一日,能发现一部旧镇海城里半街杨氏宗谱,使我宗先祖世系能接续得秩然有序。
                            五、原疃杨氏与曲城杨氏、掖县武城杨氏支派关系。按上述对旧序的辨析和洼子序记载:洼子、原疃两支杨氏先祖,俱来自明宁波府定海县,且都从本市曲城迁出,这不容置疑。但洼子序又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历史信息,即:“始祖显公来迁之初,原系兄弟三人,一居曲城,一居午(武)城,一居招邑城(北),同一本也。”序中虽未言及午城、招邑城北先祖名讳,但却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始祖显公来迁之初,原系兄弟三人”,而且兄弟仨最终的定居地,亦记载得一清二楚。这与我村族谱旧序中,先祖“始迁莱州府午城,后迁登州府招远县曲城村,又迁招邑北原疃”之说一直。至于兄弟仨排行,洼子序亦末讲清,今已难考证,只有以待后人了。
                            如此,我们可以很明确地出这样的结论:即曲城支先祖讳“显”,原疃支先祖就是我村祠堂宗谱上标明的选公,这是无可争辩的史实。另,目前据我们了解,莱州午城后杨家老宗谱已毁于文革,其支已无人记得先祖名讳,兄弟仨如今只存两人名讳,一人已佚名,惜哉!
                            又,据我村宗亲祖祖辈辈传说,始祖选公卒后葬于曲城,与兄弟显公在同一墓地,二世祖士寅公卒前曾对后人交代说:“我死后葬到曲城,去陪伴先人,以后的就不必了。”这既印证了我宗由曲城迁来原疃的说法正确,也显示了士寅公为后人着想的博大情怀。
                            现在,我们可以明确地说:午城、曲城、原疃三支杨氏的始祖,系同胞仨兄弟,由于他们先世的宗谱尚未发现,其排行与其先人世系,有待三支宗亲共同努力寻找,相信后人一定会寻访查证清楚。
                            六、结论。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我原疃杨氏始祖选公,明初洪武年间,由浙江宁波府定海县 (今宁波市镇海区)城里半街(在城里东门里一带),始迁至莱州府掖县午城村大院杨家(现后杨家),再徙登州府招远县曲城村,最后定居于招远城北原疃村。因此,旧序关于选公原籍的记载,不够确切。
                            综上所述,我宗源流的表述与记载,应更正为:“招远原疃杨氏,原籍系明浙江宁波府定海县 (今宁波市镇海区)城里半街(在东门里一带),时谓之为‘半街杨氏’,乃秦汉弘农华阴望族之东汉太尉杨震的苗裔。明洪武年间,半街杨氏选公与兄弟显公等三人,由定海县始迁莱州府掖县午城村,后显公、选公徙登州府招远县曲城村,不久选公又迁居招城北原疃村,盖三迁也。”是为我宗始祖选公之渊源矣。
                            七、另据考:午城老家后杨家村南一华里处,村民称之为南岭。在南岭上有一座杨氏“先茔”。茔坐北向南,茔前设石制供案、香炉,两侧依次排列有石人、石马、石猪、石羊、石猴等,延绵约一华里。这里就是我们的先祖“杨震”公衣冠坟。先茔右前方有碑,为元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八月十六日,嘉议大夫、益都路总管嗣孙杨春,前同治濮州事杨庆祖所立,石碑破碎成多块,已被收集保存。“定海杨氏先茔碑铭”也留在人间。碑铭“按”有这样一段话:“杨氏本唐叔之后,自晋归周,封为杨侯。在汉有太尉震,世为弘农人士,屡为东莱太守,子孙遂家焉”。根据碑文和立碑的时间,我祖并非从宁波迁至,系杨震公直系后裔。巧合的是“碑铭”中的“定海杨氏”,按金朝记载:东莱当时地名为“定海军”,如此说原疃谱旧述作者,可能将“东莱定海”与“宁波定海”混为一谈,这就为我原疃杨氏渊源考增添了一层悬念。这需他人和后人,进一步探究得到符合我族真实历史源流的结论。
                            对于上叙这两种结论,我们认真负责地声明:由于我们水平不高和所查资料的局限性,加之分析论证也只是我们一家之言,难免有疏漏,仍有待宗亲们质疑和进一步考证。
                            呜呼!木宗根,水宗源,原瞳杨氏宗杨震。震公乃轩辕黄帝之裔伯侨子孙。轩辕黄帝,生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长于姬水,故以姬为姓。其后历代为“皇帝少昊(即玄嚣)、蟜。极、帝喾、后稷、不屈(窖)、子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喻、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古公亶父、季历、西伯昌(周文王)、西伯发(周武王)、叔虞”,这就是我宗杨氏的先纪(受姓以前)世系。叔虞之后“传至伯侨分封杨侯,遂以为姓”。
                            杨氏受姓以后,有许多传说,这些传说不同的资料记载得有所差异,但大体一致,俱围绕杨氏由封地迁至弘农华阴为主线。据《弘农杨氏》、《杨氏源流》等书介绍,伯侨公后裔杨职公生六子:驸、赤、肸、虎、季、凤(也有说生四子:赤、肸、驸、虎)。其中杨肸(字叔向)公为晋太傅,食采于杨氏县(今山西洪洞县范村),其子伯石(字食我)公,后来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在任时,因同党祁盈犯案,牵扯其中,晋国六卿以“相恶于君”的罪名要“尽灭其族”。伯石公父子得到消息(有说肸公被杀),其家人为避祸连夜举家逃亡,后逃到了华山仙峪的白羊峰。据说在山中隐居了近二百年,到战国末期,其子孙杨章公始见于世,受到周王朝(也有说秦国)任用,因功封为华阴侯,世居华山脚下的晋公子宫(今华阴市东宫村)。亦有说:伯白石以邑为氏,号杨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于晋,并灭杨石氏,肸逃于华山仙谷。亦名华阴有杨章者……”这些传说,大体梗概都如此,虽说法略有不同,却都以杨章公出世为结局,故华阴杨氏皆称尊杨章公为先祖。华阴县汉属弘农郡,东汉出了以杨震公为首的“四世三公”的望族,所以称为弘农华阴杨氏。弘农郡也成了中华杨氏的“郡望”。总之,中国杨氏自尊伯侨公为正纪始祖开始,其宗族如“太行之山蜿蜒盘回转而枝脉愈多愈盛,广大无穷”,如“彭蠡之水流湧波涛积而源潴,益远益长”,“子孙族居环宇”,“散处四方,瓜瓞绵绵”,世代兴旺,至今人口已近七千万,成为居全国姓氏第六位的大族姓。
                            今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招远原疃杨氏是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的正脉苗裔,是渊脉清晰的弘农华阴杨氏,东汉太尉杨震后人。籍招已逾六百年,六百年的沧海桑田,铸就了原疃杨氏敦厚淳朴的民风,坚韧刚毅的性格,和衷共济的传统,与时俱进的精神。原疃杨氏必能继续亨达兴盛,世代永昌!
                            杨金山
                            《满庭芳》
                            ——招远杨氏祖墓重修揭彩祭奠仪式随想
                            杨钧庆2015.06.06
                            荡荡乾坤,皇天后土,杨氏兰桂绵绵。
                            文王血脉,栋柱世代延。
                            弘农蒲城光溪,彦通祖,宦籍招远。
                            忆往昔,觐观及第,翘楚翰林院。
                            人间,六百岁,沧海横纵,世事变迁。
                            御赐祖墓毁,敢问苍天。
                            幸有天理朗朗,裔孙喜,祖墓重建。
                            增甲沟,祭祖词讼,香火满神坛。
                            注释:1.“弘农、蒲城、光溪”、“增甲沟”均为地名。本词以记事为本,只押韵,
                            地名不符古词格律。
                            2. 觐观及第---九世祖,杨觐光、杨观光兄弟进士登科。‘及第’是殿试一甲
                            功名,二甲下应为登科,格律借用。
                            3. 御赐祖墓毁---八世先祖杨州牧御赐墓地在招远黄土崖(九世先祖杨观光墓
                            地亦在此)、九世先祖杨觐光御赐墓地在招远灵山,都在文革中被毁。
                            4. 弘农蒲城光溪---招远杨氏古今迁徙溯源
                            弘农--古地名,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与陕西潼关之间。先祖杨震公所在的华阴县亦在其境内。
                            蒲城--福建浦城。
                            光溪--宁波鄞县境内。
                            5. 增甲沟---地名,招远市西6公里。
                            附记:
                            2015.05.24上午10点,招远杨氏祖墓重修落成揭彩祭奠仪式在礼炮的轰鸣声中开始。招远杨氏宗亲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宗杨氏裔孙,汇聚在招远市西郊黄土崖西,增甲沟新建的墓园里,倾听主祭人杨金山宣读祭祖词,隆重庆典
                            杨觐光,山东招远人,字星仲又字星甫,号拱宸,又号百芝。明朝万历乙酉年3月生。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万历丙午年山东乡试20名,万历三十五年会试39名廷试3甲185名。万历39年授行人司行人,历江西兵备固原副使,陕西左右布政,南京太仆寺卿,崇祯5年通政使。


                            IP属地:江苏44楼2019-06-24 18:26
                            回复
                              北蝉杨氏
                              杨震是东汉名臣,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三朝,有“关西孔子”之美誉,被尊为弘农杨氏始祖,其“清白吏子孙”的家规,成为杨氏家族代代相传的家风。定海北蝉马峙村杨家有本《陡亹杨氏宗谱》,卷首赫然有“清白传家”四个大字。笔者细读《陡亹杨氏宗谱》,发现北蝉杨氏与鄞县陡亹杨氏同宗同源,源出汉太尉“四知先生”杨震之后裔。
                                北蝉杨氏与弘农杨氏之渊源关系
                                杨姓是中国大姓,族源复杂,以郡望来分,有弘农、天水、河内郡等。其中弘农郡(浙闽一带又称关西郡)至汉太尉杨震五个儿子起,扬名天下,是杨姓走向大蕃衍、大迁徙、大发展的阶段。故有天下杨氏出弘农之说,而杨震被尊为弘农杨氏始祖。
                                北蝉马峙村,原名北马峙,清康熙《定海厅志》称为“北马秦”,当地方言“秦”“峙”谐音,因其曾是一个悬水海岛,耸立海中,改称北马峙。从前马峙以晒盐为主,民国时有盐田近200亩。北蝉马峙杨氏于清乾隆年间由鄞县鄞塘乡陡?(即现鄞县斗门桥)杨家村迁至,始祖为北宋鲁国公杨庆甫,始迁祖为陡?杨氏二十六世里五派杨一治。《陡?杨氏宗谱》“卷四”“里五房派下世系传”“卷二十”“附迁徙各地”等皆有记载。北蝉杨氏是鄞县陡?杨氏之一分支。那么,陡?杨氏与弘农杨氏又是怎样的源流关系呢?
                                鄞县陡?杨氏是由杨震这一脉络蕃衍过来。鄞县陡?杨氏始祖杨庆甫,约宋元丰二年(1079),“卜居鄞南茅山之陡?”。祖籍福建浦城,先祖是蒲城之世家,祖杨亿(974-1020),翰林学士,官至工部侍郎。父杨攸,太常丞。《陡?杨氏宗谱》“谱序”“源流考”及“先训”“世德传”等篇多处讲到了鄞县陡?杨氏与弘农杨氏之渊源关系,特别强调了杨震“以清白遗子孙,关西之名以公而著”这一事实。
                                对于陡?杨氏与弘农杨氏之关系,鄞县《光溪杨氏宗谱》讲的更为明确,鄞县光溪杨氏是陡?衍派,崇祯年间光溪杨氏十九世厚积公“续修宗谱谱序”对四明(即今宁波)杨氏、弘农杨氏始祖杨震、陡?杨氏始祖杨庆甫三者之间源流进行了梳理:“我四明杨氏,源出关西夫子伯起(杨震,字伯起)之裔,历汉、唐、宋,奕世华阴。逮文(杨亿谥号‘文’)公亿之父衡,黄门侍郎,徙家宁(宋建宁府,今福建省建瓯市)之浦城(宋属建宁府),二世讳攸,太常丞,继体曰庆甫公,于宋季,由祖荫初授将仕郎,累迁明州(即宁波)推府,……任阕,百姓攀留,……遂筑室于茆山斗,为吾宁之鼻祖。”这与《陡?杨氏宗谱》“陡?杨氏源流考”等内容所述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作为鄞县陡?杨氏之分支的北蝉杨氏从源头上来说,就是东汉名臣以清白传家的“四知先生”杨震的后裔。
                                北蝉杨氏“清白传家”家风
                                “清白传家”是千百年来弘农杨氏驰名中华大地的根本所在,也是北蝉杨氏引以自豪、一以贯之的家风。北蝉《陡?杨氏宗谱》卷十六“先训”说:“杨氏清白传家,凡有嘉言懿行,人人皆奉为圭臬。”北蝉《陡?杨氏宗谱》“先训”篇列举了杨氏先祖众多“嘉言懿行”,置于首则的就是东汉太尉杨震“四知拒金”故事。内容如下:
                                汉伯起公,讳震,迁东莱太守之郡,道经昌邑,故所荐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遗之。辞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公曰:“天知,地知、尔知,我知。何谓无知!”公性清廉,子孙蔬食步行,故旧劝其开产业,公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遗之,不亦厚乎?”
                                上述文字与《后汉书·杨震列传》所载基本相同。杨震一生刚正不阿、勤勉清廉。他的“四知拒金”故事彪炳青史、历代流传,其高风亮节成为历代历朝官员修德重贤的典范。杨氏后裔更是“奉为圭臬”,代代相继,世守家风。杨震的五个儿子个个都以“清白吏”而誉满天下,三子杨秉清廉节俭,以“三不惑”闻名于世。宗谱“先训”篇就载有杨秉“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之言。《后汉书·杨震列传》称: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代代“能守家风,为世所贵”。
                                “清白传家”之家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杨氏后裔。北蝉杨氏始祖杨庆甫曾言:治民要威而不猛,宽而有方。在明州任观察推官时,有惠政,任职到期,“百姓遮道扳留”。宗谱“先训”“世德传”还记录了陡?杨氏第五世、宋代大儒杨简的“嘉言懿行”。杨简,字敬仲,“以父赘居慈水程氏,遂为慈溪人。”宋乾道五年(1169)中进士,创慈湖学派,与袁燮、舒璘、沈焕并称“甬上四先生”。杨简说,“清明纯一,非礼不动,平居接物,从容和乐。”一生为官五十多年,“廉俭自持,民爱之如父母”。升为驾部员外郎时,老百姓是“老稚扶拥缘道,倾城哭送”。
                                北蝉杨氏千字家规
                                北蝉杨氏家规有近千字,由“敦孝悌以笃天性”“励勤俭以裕资生”“务耕读以修职业”“鉴善恶以决从违”“馨俎豆以洁烝尝”“贞柔顺以肃闺阃”六个内容组成,分别从孝悌立本、克勤克俭、耕读传家、积善成德、敬祖思源、娴习姆训等方面对家庭伦理关系、治家原则,以及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之道进行规范。
                                北蝉杨氏家规语言上是循循善诱,且又有先祖身体力行之榜样,读之令人心悦诚服。虽然说如今社会结构已发生重大变迁,传统家规已失去存在的社会基础,但家规中不少内容在历经岁月沉淀之今日,依然让人值得铭记。列举北蝉杨氏家规部分语句:
                                敦孝悌以笃天性。……孝悌者立身之本也,百行之源也。
                                励勤俭以裕资生。夫勤者业之广也,俭者德之舆也。
                                务耕读以修职业。夫余三余九鲜不自耕来者,中矩中规鲜不自读始者。
                                鉴善恶以决从违。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
                                走进马峙村,村口文化礼堂宣传橱窗显眼位置挂着“陡?杨氏宗谱”照片,还有历史名人、善行义举榜、模范家庭榜、民风民俗等文字图片,杨氏祠堂里悬挂着“清白传家”匾,传统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里的每一个人。营造家风、家训文化氛围,这对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文明和谐乡风,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IP属地:江苏45楼2019-06-24 18: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