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 杨迪长子,字志猷,1098年正月生,登进士,任浙江建德的严州通判、福建路安抚司参议。
娶游氏,子三:琳,璿,瑾。
杨璿 杨云次子,处士(即未仕),生殁失考。
娶周氏,未归而逝(本文猜测,随父外迁失详,子:潜)。
杨瑾 杨云三子,字德辉,登进士,官湖南沅陵县尉,升江西司理。
(娶氏不详),子五:淮,浚,泽,滋,泳。
杨泽 杨瑾三子,字安钦,迁延平余杭里,后裔一支迁松溪,(失详)。
杨维森认为,杨璿/杨瑾/杨泽两代能有三位名字与鸿山房对上并非碰巧,独缺“杨潜”,疑修谱时其父杨璿尚未成年或父外迁后出生而失记。杨时谱上杨璿堂兄弟中就标有出生在南宋1120年,这与鸿山房杨璿正处于同一年代。这么苛刻的吻合如果还嫌不够的话,杨维森说,鸿山房第二代“泽/潜”与杨时谱杨瑾五子“淮/浚/泽/滋/泳”偏旁同是“水”字,两代人名都相同偏旁就是明证了。由此判断,鸿山房的杨璿/杨瑾正是杨时之曾孙。杨时从1106年到杭州的余杭做知县,1112年四月,杨时到杭州的萧山任县令,前后长达十年左右,各地的学生无数,杨时后代到杨时上任的杭州附近迁徙生活的情况是存在的,已有例子。而杨璿的父亲杨云也在浙江境内为官,这与鸿山房杨璿/杨瑾/杨泽生活在浙江杭州钱塘的地点是合理一致的。“两代同名同偏旁、同时代、地点也合理”,杨维森认为可以直接认定,无锡鸿山房正是“道南杨氏杨时派的长房”中的一个大支。
杨时谱中,杨璿/杨泽未发现被其它分支接上或串接,说明他们并不在福建本地,而迁徙到外地,就有证于我们的判断。明清时族谱虚假串接较普遍,南方不少杨氏宗谱接的杨时谱中有“杨迪,子二:昭由、昭达”,而不是真正的“杨迪,子三:云、霓、彦”,可以比对分析。杨年建的《杨氏命脉回溯》写杨时曾孙杨璿:“杨璿,子:杨应,其后传(福建)建宁、连江”,那以后就得写成“杨璿,未仕,娶周氏,子二:潜,应”。但明清时南方谱对名谱见空就插的串接习俗由来已久,也会对考证带来误导,需与其它谱进行比对。所以,仍要关注其它道南杨氏谱中有关杨璿/杨瑾/杨泽的条目。
这次成功的考证首次获得到了鸿山谱以前从未知道的事实,从侧面了解到鸿山谱创谱时所遇到的艰难困境,破解了失考之谜。原鸿山谱始祖两代四人失考相当严重,条目虚构首次被发现。鸿山谱连“杨璿—杨潜,杨瑾—杨泽”的父子关系都搞交叉了,而现在纠正起来又会与传统的认同相冲突。显然,条目虚构及父子搞叉是鸿山谱难以比对上杨时谱的主要原因。失考造成的资料差异较大,而杨时谱是可靠的,杨瑾的资料非常明了,真正字“德辉”而不是所谓的字“仲瑾”,同样杨泽字“安钦”而不是“时泽”,杨璿娶“周氏”而不是“吴氏”,但杨璿、杨泽、杨潜三条目仍不详,若有一天能够证实杨璿与杨潜的父子关系,绝对就是铁证了。如果有更多家的道南杨氏族谱完整资料可查,期待还会有进一步的结果。
杨潜在杨时谱中没有记载,比对两谱杨泽的条目,杨潜的父亲应是杨璿而不是杨瑾,鸿山谱搞错了。鸿山谱创谱时的详情已难以知道,当时记述杨瑾为“华亭县尹”,这同样搞错了。现发现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的华亭县令是杨潜,年代大体能对上,他于1193年六月到十月间组织编写了上海地方志《云间志》三卷,而其生平是失考的,未有史料记载。鸿山谱不但搞错了杨瑾/杨潜的父子关系,疑两人的官职也张冠李戴了。这段分析仅供参考,有待以后证实。
有宗亲总觉得鸿山房的真正源头是杨时谱缺少铁证而持怀疑态度,这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杨时谱中杨潜失记,难以百分之百证明事实。其实你首先要解决心理问题,不能抱有对旧源头的痴迷心态,更不能有“反对杨时谱才能保住旧源头”的幻想。认识到鸿山房的真正源头并不是《新昌谱》和杨邦乂,对虚构事实一定要加以排除。鸿山谱元末创谱时实际是古人所忌的“断头谱”,源头一直处于失考状态,在鸿山谱的《凡例》中有明确记述。有了这样的心理认识,你就不会怀疑杨时谱正是《鸿山谱》真正源头的合理性,因为杨时谱中也有失考的地方很正常,否则,不可能等到今天轮到我们才有考证发现。这是鸿山谱虚构源头五百年以来,首次恢复了真相,考证绞尽了许多人员近三年的脑汁,包括专家杨维森先生,包括与笔者一起探讨的多位宗亲,当然也包括为了面子死活不愿承认鸿山谱造假的保守同宗。这是在各个讨论群中屈指可数的一家能够解决族谱问题的完美范例,时间没有白费,成果来之不易,决不是滋找事端而故意跟自已的鸿山谱过不去,求真务实、血浓于水才是考证动力。
可以料想:鸿山房的早期修谱先贤如果能够知道杨时是自已的真正祖先,绝不会在1519年挖空心思花很多年功夫去拼凑造假而导致源头荒谬混乱,他们当时实在条件有限难以解决,造假是无可奈何,现在不会追责。我们在开放的新时代,如果仅仅念及新昌宰相谱的高贵以及对先烈杨邦乂的无限崇敬,而以各种借口进行排斥反对福建杨时谱,那就是新的荒谬。
现在知道,因1129年起杭州事实上已经成为南宋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骤增,“直把杭州作汴州”,1138年正式成为京都改称临安。鸿山房先祖们于南宋初开始,从福建将乐县杨时故里数次迁徙,最终到达杭州钱塘。生活了大约一百年后再次迁出。这次考证将鸿山房的历史突破性地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前面的世系不再是浮云。从今起鸿山房将传承杨时家风,继续弘扬四知精神。
三、无锡锡山杨氏与无锡鸿山杨氏
无锡是美丽的江南水乡,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无锡锡山杨氏与鸿山杨氏同为无锡两知名杨氏大家族。鸿山房1208年左右从杭州钱塘迁入无锡,至今有八百年历史,人口分布约50万左右。《无锡鸿山杨氏宗谱》一套48本,“始祖”杨邦乂,主编杨楫,修于民国1917年,约有150个分支,分布在无锡、常州、江阴、太仓、镇江、盐城等各地。锡山房来无锡要稍早一百年左右,为杨时派第二房,《锡山杨氏宗谱》一套46本,始祖杨时,主编杨邦潘,修于1928年,约140支,分布在常州、江阴、宜兴、苏州、常熟、扬中等地。杨维森根据《锡山杨氏宗谱》内的记述,并按代次验证认为道南杨氏的源头是:杨震第五支-越公房-静恭房-杨宁,世系是:杨宁—汉公—杨諲—杨珂—弘锡—正言—杨胜—杨璋—杨荣—胜达—杨明—杨植—杨时,而杨时谱及福建将乐当地的杨氏族谱所记是:杨震第五支-上谷房-原武房-吉水庐陵房-杨辂第五支,世系是:杨辂—杨耸(云岫)—思孝—安寅—杨荣—。杨时的谱同样会涉及到源头争议(见《族史》P380、P572)。
翻开《锡山杨氏宗谱》中杨时的长房曾孙位置,可看到鸿山房先祖杨璿/杨瑾/杨泽两代三人的名字就在其中。无锡鸿山房如果明朝时勿过早地接上虚构的《新昌谱》而保持始祖失考,之后清代与无锡锡山房的长期交往中极有可能也会根据杨璿杨瑾同名线索,水到渠成地认祖归宗一起接入到杨时谱。无锡两大杨氏家族在清代一直交往中,交流族谱史料,两家族谱前面的《大宗谱》是一样的。受对方影响,清代1679年鸿山谱内特作了一幅龟山公杨时的名人画像,说明杨时在鸿山房的影响力很大,这幅像正好供今后续谱时作为显祖画像改放到前面。从这次考证的结果才知,无锡这两大杨氏家族实际同为杨时后裔,长房与二房,源自一家,龟山杨氏,殊途同归,都居无锡,必传为佳话。
杨时,1053-1135年,为杨璿之曾祖。字行可,后改字中立,号龟山,谥文靖。今福建将乐县人,出生于将乐县城北郊龙池龟山。少时师从“二程”(程颢、程颐),并留下“程门立雪”尊师重教的千古美谈。并将二程理学传入福建,开创理学的“道南系”。其子孙为尊显祖,建“道南祠”,堂号遂改为“立雪堂”,并以“道南衍派”自称。杨时系“龟山杨氏”始祖,其后裔遍布内地。杨时来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长达18年之久,弟子达千余人。宋崇宁五年(1106年)杨时来杭州附近的余杭任县令,政和二年(1112年)四月,杨时到萧山任县令。宋朝政和五年(1115年),杨时从萧山知县任满返回故乡亲自主持编修族谱。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告老还乡将乐。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杨时辞世,享年83岁。杨时共有五子:杨迪、杨迥、杨遹、杨适、杨造,分为杨时五大房系。除次子杨迥的第二房后裔留无锡外,其余四房后裔的一大部分在福建。
杨迪,1082-1104年,杨时长子,为杨璿之祖父。字遵道,1082年二月生。幼聪颖如成人,既冠,益贯古今。为人孝友和易,游太学,甚有声。师事程颐,为其赞许。仕宋为奉议郎。1104年八月以疾早卒,年仅廿三岁,赠宣议大夫。遗文数百篇,朱熹读而感叹。娶叶氏,合葬将乐株林。据朱松所作的杨迪墓志铭,迪公应为三子而不是有的谱中所记的一子,子三:杨云、杨霓(殇)、杨彦。
杨云,杨迪长子,为杨璿之父。字志猷,1098年正月生,登进士,浙江建德县的严州通判、福建路安抚司参议。娶游氏,子三:杨琳,杨璿,杨瑾。
杨航,1100-1171年,锡山杨氏始迁祖,为杨迥之子,龟山先生杨时之孙。字悠远,号南符。杨航从小承受祖训,在家刻苦攻读,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考中进士,初任宣议郎,后升枢密院编修。后调任常州通判。他到任后,走访百姓,征求意见,有不利于民的政条一概去除,百姓作歌称颂他。政务闲暇,他经常到郡学讲课。任满后,他即上章请求退休。江苏无锡是其祖父杨时讲学宣道之地,他念及家学渊源,不忍离去,就择居于无锡垂庆乡双板桥(今无锡市新区鸿山镇后宅双板桥),为锡邑道南杨氏的始迁祖。
鸿山房源头的考证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取得成果来之不易,凝集着许多人积累的智慧,以后会进一步确证。本篇为族谱学术探讨,希望更多的同宗提供史料或提出意见,以待取得更大的考证进展。
二O一五年七月八日
娶游氏,子三:琳,璿,瑾。
杨璿 杨云次子,处士(即未仕),生殁失考。
娶周氏,未归而逝(本文猜测,随父外迁失详,子:潜)。
杨瑾 杨云三子,字德辉,登进士,官湖南沅陵县尉,升江西司理。
(娶氏不详),子五:淮,浚,泽,滋,泳。
杨泽 杨瑾三子,字安钦,迁延平余杭里,后裔一支迁松溪,(失详)。
杨维森认为,杨璿/杨瑾/杨泽两代能有三位名字与鸿山房对上并非碰巧,独缺“杨潜”,疑修谱时其父杨璿尚未成年或父外迁后出生而失记。杨时谱上杨璿堂兄弟中就标有出生在南宋1120年,这与鸿山房杨璿正处于同一年代。这么苛刻的吻合如果还嫌不够的话,杨维森说,鸿山房第二代“泽/潜”与杨时谱杨瑾五子“淮/浚/泽/滋/泳”偏旁同是“水”字,两代人名都相同偏旁就是明证了。由此判断,鸿山房的杨璿/杨瑾正是杨时之曾孙。杨时从1106年到杭州的余杭做知县,1112年四月,杨时到杭州的萧山任县令,前后长达十年左右,各地的学生无数,杨时后代到杨时上任的杭州附近迁徙生活的情况是存在的,已有例子。而杨璿的父亲杨云也在浙江境内为官,这与鸿山房杨璿/杨瑾/杨泽生活在浙江杭州钱塘的地点是合理一致的。“两代同名同偏旁、同时代、地点也合理”,杨维森认为可以直接认定,无锡鸿山房正是“道南杨氏杨时派的长房”中的一个大支。
杨时谱中,杨璿/杨泽未发现被其它分支接上或串接,说明他们并不在福建本地,而迁徙到外地,就有证于我们的判断。明清时族谱虚假串接较普遍,南方不少杨氏宗谱接的杨时谱中有“杨迪,子二:昭由、昭达”,而不是真正的“杨迪,子三:云、霓、彦”,可以比对分析。杨年建的《杨氏命脉回溯》写杨时曾孙杨璿:“杨璿,子:杨应,其后传(福建)建宁、连江”,那以后就得写成“杨璿,未仕,娶周氏,子二:潜,应”。但明清时南方谱对名谱见空就插的串接习俗由来已久,也会对考证带来误导,需与其它谱进行比对。所以,仍要关注其它道南杨氏谱中有关杨璿/杨瑾/杨泽的条目。
这次成功的考证首次获得到了鸿山谱以前从未知道的事实,从侧面了解到鸿山谱创谱时所遇到的艰难困境,破解了失考之谜。原鸿山谱始祖两代四人失考相当严重,条目虚构首次被发现。鸿山谱连“杨璿—杨潜,杨瑾—杨泽”的父子关系都搞交叉了,而现在纠正起来又会与传统的认同相冲突。显然,条目虚构及父子搞叉是鸿山谱难以比对上杨时谱的主要原因。失考造成的资料差异较大,而杨时谱是可靠的,杨瑾的资料非常明了,真正字“德辉”而不是所谓的字“仲瑾”,同样杨泽字“安钦”而不是“时泽”,杨璿娶“周氏”而不是“吴氏”,但杨璿、杨泽、杨潜三条目仍不详,若有一天能够证实杨璿与杨潜的父子关系,绝对就是铁证了。如果有更多家的道南杨氏族谱完整资料可查,期待还会有进一步的结果。
杨潜在杨时谱中没有记载,比对两谱杨泽的条目,杨潜的父亲应是杨璿而不是杨瑾,鸿山谱搞错了。鸿山谱创谱时的详情已难以知道,当时记述杨瑾为“华亭县尹”,这同样搞错了。现发现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的华亭县令是杨潜,年代大体能对上,他于1193年六月到十月间组织编写了上海地方志《云间志》三卷,而其生平是失考的,未有史料记载。鸿山谱不但搞错了杨瑾/杨潜的父子关系,疑两人的官职也张冠李戴了。这段分析仅供参考,有待以后证实。
有宗亲总觉得鸿山房的真正源头是杨时谱缺少铁证而持怀疑态度,这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杨时谱中杨潜失记,难以百分之百证明事实。其实你首先要解决心理问题,不能抱有对旧源头的痴迷心态,更不能有“反对杨时谱才能保住旧源头”的幻想。认识到鸿山房的真正源头并不是《新昌谱》和杨邦乂,对虚构事实一定要加以排除。鸿山谱元末创谱时实际是古人所忌的“断头谱”,源头一直处于失考状态,在鸿山谱的《凡例》中有明确记述。有了这样的心理认识,你就不会怀疑杨时谱正是《鸿山谱》真正源头的合理性,因为杨时谱中也有失考的地方很正常,否则,不可能等到今天轮到我们才有考证发现。这是鸿山谱虚构源头五百年以来,首次恢复了真相,考证绞尽了许多人员近三年的脑汁,包括专家杨维森先生,包括与笔者一起探讨的多位宗亲,当然也包括为了面子死活不愿承认鸿山谱造假的保守同宗。这是在各个讨论群中屈指可数的一家能够解决族谱问题的完美范例,时间没有白费,成果来之不易,决不是滋找事端而故意跟自已的鸿山谱过不去,求真务实、血浓于水才是考证动力。
可以料想:鸿山房的早期修谱先贤如果能够知道杨时是自已的真正祖先,绝不会在1519年挖空心思花很多年功夫去拼凑造假而导致源头荒谬混乱,他们当时实在条件有限难以解决,造假是无可奈何,现在不会追责。我们在开放的新时代,如果仅仅念及新昌宰相谱的高贵以及对先烈杨邦乂的无限崇敬,而以各种借口进行排斥反对福建杨时谱,那就是新的荒谬。
现在知道,因1129年起杭州事实上已经成为南宋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骤增,“直把杭州作汴州”,1138年正式成为京都改称临安。鸿山房先祖们于南宋初开始,从福建将乐县杨时故里数次迁徙,最终到达杭州钱塘。生活了大约一百年后再次迁出。这次考证将鸿山房的历史突破性地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前面的世系不再是浮云。从今起鸿山房将传承杨时家风,继续弘扬四知精神。
三、无锡锡山杨氏与无锡鸿山杨氏
无锡是美丽的江南水乡,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无锡锡山杨氏与鸿山杨氏同为无锡两知名杨氏大家族。鸿山房1208年左右从杭州钱塘迁入无锡,至今有八百年历史,人口分布约50万左右。《无锡鸿山杨氏宗谱》一套48本,“始祖”杨邦乂,主编杨楫,修于民国1917年,约有150个分支,分布在无锡、常州、江阴、太仓、镇江、盐城等各地。锡山房来无锡要稍早一百年左右,为杨时派第二房,《锡山杨氏宗谱》一套46本,始祖杨时,主编杨邦潘,修于1928年,约140支,分布在常州、江阴、宜兴、苏州、常熟、扬中等地。杨维森根据《锡山杨氏宗谱》内的记述,并按代次验证认为道南杨氏的源头是:杨震第五支-越公房-静恭房-杨宁,世系是:杨宁—汉公—杨諲—杨珂—弘锡—正言—杨胜—杨璋—杨荣—胜达—杨明—杨植—杨时,而杨时谱及福建将乐当地的杨氏族谱所记是:杨震第五支-上谷房-原武房-吉水庐陵房-杨辂第五支,世系是:杨辂—杨耸(云岫)—思孝—安寅—杨荣—。杨时的谱同样会涉及到源头争议(见《族史》P380、P572)。
翻开《锡山杨氏宗谱》中杨时的长房曾孙位置,可看到鸿山房先祖杨璿/杨瑾/杨泽两代三人的名字就在其中。无锡鸿山房如果明朝时勿过早地接上虚构的《新昌谱》而保持始祖失考,之后清代与无锡锡山房的长期交往中极有可能也会根据杨璿杨瑾同名线索,水到渠成地认祖归宗一起接入到杨时谱。无锡两大杨氏家族在清代一直交往中,交流族谱史料,两家族谱前面的《大宗谱》是一样的。受对方影响,清代1679年鸿山谱内特作了一幅龟山公杨时的名人画像,说明杨时在鸿山房的影响力很大,这幅像正好供今后续谱时作为显祖画像改放到前面。从这次考证的结果才知,无锡这两大杨氏家族实际同为杨时后裔,长房与二房,源自一家,龟山杨氏,殊途同归,都居无锡,必传为佳话。
杨时,1053-1135年,为杨璿之曾祖。字行可,后改字中立,号龟山,谥文靖。今福建将乐县人,出生于将乐县城北郊龙池龟山。少时师从“二程”(程颢、程颐),并留下“程门立雪”尊师重教的千古美谈。并将二程理学传入福建,开创理学的“道南系”。其子孙为尊显祖,建“道南祠”,堂号遂改为“立雪堂”,并以“道南衍派”自称。杨时系“龟山杨氏”始祖,其后裔遍布内地。杨时来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长达18年之久,弟子达千余人。宋崇宁五年(1106年)杨时来杭州附近的余杭任县令,政和二年(1112年)四月,杨时到萧山任县令。宋朝政和五年(1115年),杨时从萧山知县任满返回故乡亲自主持编修族谱。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告老还乡将乐。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杨时辞世,享年83岁。杨时共有五子:杨迪、杨迥、杨遹、杨适、杨造,分为杨时五大房系。除次子杨迥的第二房后裔留无锡外,其余四房后裔的一大部分在福建。
杨迪,1082-1104年,杨时长子,为杨璿之祖父。字遵道,1082年二月生。幼聪颖如成人,既冠,益贯古今。为人孝友和易,游太学,甚有声。师事程颐,为其赞许。仕宋为奉议郎。1104年八月以疾早卒,年仅廿三岁,赠宣议大夫。遗文数百篇,朱熹读而感叹。娶叶氏,合葬将乐株林。据朱松所作的杨迪墓志铭,迪公应为三子而不是有的谱中所记的一子,子三:杨云、杨霓(殇)、杨彦。
杨云,杨迪长子,为杨璿之父。字志猷,1098年正月生,登进士,浙江建德县的严州通判、福建路安抚司参议。娶游氏,子三:杨琳,杨璿,杨瑾。
杨航,1100-1171年,锡山杨氏始迁祖,为杨迥之子,龟山先生杨时之孙。字悠远,号南符。杨航从小承受祖训,在家刻苦攻读,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考中进士,初任宣议郎,后升枢密院编修。后调任常州通判。他到任后,走访百姓,征求意见,有不利于民的政条一概去除,百姓作歌称颂他。政务闲暇,他经常到郡学讲课。任满后,他即上章请求退休。江苏无锡是其祖父杨时讲学宣道之地,他念及家学渊源,不忍离去,就择居于无锡垂庆乡双板桥(今无锡市新区鸿山镇后宅双板桥),为锡邑道南杨氏的始迁祖。
鸿山房源头的考证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取得成果来之不易,凝集着许多人积累的智慧,以后会进一步确证。本篇为族谱学术探讨,希望更多的同宗提供史料或提出意见,以待取得更大的考证进展。
二O一五年七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