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逛雪球时看到一个关于楼市和房价的观点,很有代表性,我也忍不住加入了讨论,因为它错到离谱。观点是这样的:依次反驳:1. 每每讨论房价,总有人喜欢拿「租售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增速」这几个指标说事儿。如果把房子看作城市股票,那「租售比」就是股票分红。一二线城市还在大量吸纳人口,还在发展,这就相当于股票业绩和估值都在提升,正成长呢,你没事儿老嫌人家分红低。成熟期的股票,业绩稳定,没想象力也没必要进行资本再投入,才把利润拿出来分红回馈股东。有了加杠杆(房贷)的涨幅,不必太在意租金回报,涨幅有限才看租金。房子有居住价值,能租出去就行,说明没买错。过分强调「租售比」反倒坑害了耳根子软的小白,稀了糊涂跑去租售比高的公寓和商铺,这才叫真坑!2. 房价的上涨速度一定快过「人均名义收入增速」、「人均GDP增速」这些指标。因为成长中的城市,「房产存量」长期小于「常驻人口」。房子都是超过人均工资的那部分人买,同时低于人均工资的等着买。这话刺耳,但是事实。3. 尤其是刚需房,承载了太多意义——和成家立业、归属感、丈母娘都有关,唯独和租售比无关。4. 贷款的意义有二:第一,贷款利率永远小于M2增速,房子没买错,贷款就是房产收益的组成部分。第二,工资会涨,M2会涨,房租会涨,租售比越往后越高,唯独「贷款额度」和「月供」不会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