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从设定上来讲还是比较复杂的。我一直试着能不能先定下一个对人物印象的主基调,以方便我进行一个比较连贯的提问。但是,我在细细看了几次设定后,我感觉我一开始定下的那种撑着一口气生活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是硬撑着的那种挣扎的感觉,后来在想想感觉还是有点不适合这个孩子的。想着想着,总觉的这个孩子是有一点愤怒的。
这个愤怒的想法,并非设定中明确有提,而是我自己的一种想法。设定中说的虚无主义,后面紧跟的就是抱着救别人牺牲自己。有着严重的神经衰竭、自杀倾向但是可以说话非常圆滑。想帮助别人但是害怕伤害所以一直在搞学术研究,想要隐藏自己。我并不了解心理学也不是很了解这方面的病情和研究。虽然提到了本质是一个好人,但是好人会自我伤害吗?尊重生命的人,也会尊重自己的生命。但是话题应该要提到这个层次来讨论吗?也许在这方面,这个孩子他自己也思考了很多。
我对哲学这方面的事情了解的不多,却也听过一些观点是不要恐惧死亡。内容是这么说的,生命随时都会消失如果还没到那个时候就继续手中的工作。在马克奥勒留看来,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不用特别的去害怕,继续自己的生活,如果自己的一些工作、追求都实现了,那什么时候离开都是可以的。我自己想,之所以会有留恋总是因为还有事情没完成吧。
于是话题回到四枫院上。父亲是日本人经常出差,母亲是美国人是一个性从事者,自然会象征着不同的文化,父亲也不是一个很传统形象的父亲,对家庭的漠视,也许是厌烦了这样的家庭。母亲也基本不会去在意子女的问题,我在想那背上的伤疤是家暴留下的,还是他自己造成的。如果是前者的话,童年留下的阴影从而产生的一种虚无的感觉。文化上的虚无感,是日本人还是美国人?其实无所谓,只是凑巧出生在日本而已,人在美国会英语就是美国人吧,人在日本会日语就日本人吧,人在中国会中文那就是中国人吧,其实在那都无所谓。也没有什么家庭概念,只是凑巧住在一个屋子下而已,婚姻?是一种契约。国籍?是一个地名。过去、文化、认同感包裹夫妻、父子、母子、师生、同学与自己的关系等等,都是可以凑巧在一起的而已。
然而四枫院有在学习,学习意味寻找,他希望能有一个答案。在寻找什么呢?自然是他自己怀疑的东西——自己的存在。
第一个ASK:装模作样的在找什么?
怀疑自己的存在,但是答案却早就有了——否认自己。翻阅书籍得到的是技巧,临床心理学这种东西太靠经验了,而精神科医生不去实际实习的话毕业都难。不过凭借流程,下来尽可能的去拖延交流时间,不去打扰对方说话,钱也有,流程也能符合。可是四枫院太聪明了,翻阅只需要找到符合自己喜欢的观点就好,有问题就糊弄过去,圆滑的舌头和极力掩盖自己的语音。然后挫折后在回到书堆中寻找方法。但是一个又一个的案例记录和练习下,仍有KY的时候,因为那是一个没遇到的情况。如果机会只有一次,根本就不愿意面去对不能弥补的事情。没有开始就不会有结束,也不会得到但是也不会损失什么。这样的四枫院,可以找到想要的东西,但是能找到答案吗?虽然一开始是找答案,但是找着找着就变成了找自己想看的答案和流程方法。然而这些“找到”的东西真的是他想找到的吗?到底在找什么?
前面说到了愤怒。“记录”中,给我的感觉里,并没有什么很圆滑的感觉,也没有极力掩饰自己的意思。甚至有主动用伤口去证明的行为。设定中提到了共情能力很强,但是记录中的他反而是疑问,然后被劝说后才想着再去寻找答案。共情感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强?这里也是我感到会愤怒的地方。在讨论愤怒之前,先来问问他的共情能力吧。
第二个ASK:让自己理解别人,还是让别人像自己理解的那样?
所做的一切为了别人,但是别人觉得自己选择的才是对的,可是四枫院也有自己的方法和标准,如果与之起冲突,四枫院的抉择又是什么呢?
继续愤怒的话题,除了观点的冲突之外。还有一个是家庭因素了,人是会有天生的戾气的,不甘、不爽,疼痛会带来悲伤也会引起生气,KY也处于在意的点不一样,而且不愤怒的话,根本做不到伤害自己吧。杀死自己......这些都在说明是愤怒的,然而是一种很隐晦的愤怒,并非那气势很强、很剧烈的,而是很不安的、很惶恐的想要——破坏掉自己。即便如此还是长大了。
并非生来就是要如此,因为还是有在乎的人和地方不是吗?只是不想坦率的去表现自己,一开始是因为本能的想要保护自己,后来.....只是习惯了。
那些能够袒露自己心扉的人,可以接近四枫院吗?接近了四枫院的人又是如何做的?正常对待、多交流、给予帮助 这些?很不凑巧的是,对方的行动目的,四枫院都能分析个八九不离十,如果一切都被视为规则,加之靠近想帮助自己的生人,不是小心翼翼就是糊弄过去了。只是,依据设定,有人还是成功的成为了他的朋友。
第三个ASK:愚钝?
我不喜欢那种,站在摸个高度、角度,然后通过讲述自己的悲惨然后炫耀着自己什么,然而,还是经常会看到那种,“我以前如何如何,你就这么点事情还XX” “现在人的内心都这么脆弱的?我以前XX” 我并不喜欢这样的言论,然而这种话却常见,多少都有点说教的意味。
然而我又不大喜欢那种,整天意义不意义的,尤其是说话方面的,意义不意义的。也许目的不目的,效果不效果我更喜欢这样的角度。之所以这么做的意义在于......?我不大喜欢这样,我比较喜欢,之所以这么做的目的在于。更加实干,四枫院也是这样吗?然而这么做就必须肯定自己的选择是符合自己的目的。而四枫院会否认自己,这样的话就表示他没有什么目的。可是这和设定不符,因为他是有目的的,为了别人。
于是四枫院还是那种比较感性的类型。当隐瞒更加痛苦的时候,而表达可以减轻,自然会选择表达吧,但是能做到吗?遇到哪些重要的人之后可以表达自己了吗?隐隐约约的总是在错过什么。
第四个ASK:同类?
遇到了一个想自杀的人在自己眼前,真的能够帮忙到吗?难点在于.....无法说服自己吗?如果真的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在自己面前,结果遇到了“同类”反而还是头痛的时候吗?
最后一个ASK,肯定是想聊一聊关于,表露自己的那个时候。但是,真的会那么坦率的在那些重要的人面前袒露吗?靠着伪装出来的开朗和笑容也能够和他们交流吧,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然而在用手上的伤口去证明自己的想法时,对象却是敌人?鼓足了勇气说出的内心想法,结果是对方是敌人?用爱和温暖可以化解阴霾,但是在愤怒与恐惧前说出了内心,这样的事情真的也可以在书上找到答案吗?
最后一个ASK:想要帮助敌人?
这份为了他人的心,也可以是自私的吗?是为了全部的人包裹敌人还是仅仅只是自己所在乎的那几个?“记录”里的情况,前因后果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似乎是有起冲突这样的,但是在ASK中,我就假设了,假如面对的是敌人的情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