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处:《哈佛商业评论》/ 采访:罗玳珊
所谓的人才,是要去管理他人的人,要能够吸收「日月精华」,再不断展延、产生效益。如果样样东西都要人家教,就不能算是人才。尤其,很多年纪轻轻就成为菁英分子的人,往往到后来都无法成为真正优秀的领导人。
有一句话叫做「小时侯胖不是胖」,依照我的观察,很多所谓的「青年才俊」,最后往往都无法成为真正优秀的领导人。原因在于他们只是学了一个「形」便拿来套用,并没有真正地内化。所以,倘使这些「青年才俊」年纪轻轻就愿意努力学习,尚能学到一些东西,成为组织中的中间干部;最糟糕的是当他受到大家的鼓励,称赞他是菁英分子,产生自己很行、很优秀的认知,反而降低持续体验与学习的努力,最后无法胜任工作,遑论成为卓越的领导者。
「形」就是外显。西方的理论比较强调外显的部分,希望人们表现出有自信的一面;但是这样的人,虽然看起来很耀眼,却很容易淹没在掌声之中。相反地,有些人看起来没什么自信,但是他内部有某些东西持续成长,当内涵累积到某一种程度的时候,就像大家说的「开窍」,他便会开始慢慢发光,内涵才是真正的能力。
我们在衡量人才时,往往只从他外显的学历、工作经验等等角度来看,可是还有一些能力本身并不那么耀眼,但它就像一种催化剂,让事物可以从内部不断酦酵,这些反而是更为根源、更重要的根源能力。如果没有这些根源能力做为基础,其余的能力条件将无法长期、持续不断的产生。
因此,了解这几项根源能力,有助于领导者与主管真正有能力读人识人,找到真正的高潜力人才。![](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cb11196e5f81a4c2632ecc1e72b6029/c3fe8d16fdfaaf51235c225d825494eef21f7afe.jpg)
所谓的人才,是要去管理他人的人,要能够吸收「日月精华」,再不断展延、产生效益。如果样样东西都要人家教,就不能算是人才。尤其,很多年纪轻轻就成为菁英分子的人,往往到后来都无法成为真正优秀的领导人。
有一句话叫做「小时侯胖不是胖」,依照我的观察,很多所谓的「青年才俊」,最后往往都无法成为真正优秀的领导人。原因在于他们只是学了一个「形」便拿来套用,并没有真正地内化。所以,倘使这些「青年才俊」年纪轻轻就愿意努力学习,尚能学到一些东西,成为组织中的中间干部;最糟糕的是当他受到大家的鼓励,称赞他是菁英分子,产生自己很行、很优秀的认知,反而降低持续体验与学习的努力,最后无法胜任工作,遑论成为卓越的领导者。
「形」就是外显。西方的理论比较强调外显的部分,希望人们表现出有自信的一面;但是这样的人,虽然看起来很耀眼,却很容易淹没在掌声之中。相反地,有些人看起来没什么自信,但是他内部有某些东西持续成长,当内涵累积到某一种程度的时候,就像大家说的「开窍」,他便会开始慢慢发光,内涵才是真正的能力。
我们在衡量人才时,往往只从他外显的学历、工作经验等等角度来看,可是还有一些能力本身并不那么耀眼,但它就像一种催化剂,让事物可以从内部不断酦酵,这些反而是更为根源、更重要的根源能力。如果没有这些根源能力做为基础,其余的能力条件将无法长期、持续不断的产生。
因此,了解这几项根源能力,有助于领导者与主管真正有能力读人识人,找到真正的高潜力人才。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cb11196e5f81a4c2632ecc1e72b6029/c3fe8d16fdfaaf51235c225d825494eef21f7af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