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10年前,2009年的那个夏天,LZ还是个懵懂少年,在看了2年的《微型计算机》入坑之后,为了COD、刺客信条和远哭2,假借刻录车载CD、拍照修图的名义问家里骗攒了一台PC,并且赶在选择配置如下:
Intel Q8200(45nm制程,i7发布前49年入国军,我哭)
华硕P5Q(P45芯片组)
凄惨红GTX260 PLUS(一代神卡,iGame系列元老,目前已炸显存)
游戏威龙 DDR2 800 4G*2 (这系列竟然还在)
希捷500G*2 RAID 0(不怕死,坚持了10年依然没掉盘)
可以说这台PC是我入坑学习硬件知识后第一台自己搭配的机器,彼时,DIY江湖里还没有牙膏厂的美名,intel即将借助i系列原地起飞,老黄的刀还未出鞘,ATI凭借HD4000系大杀四方,摩尔定律甚至显得太慢太落后。。这台PC也在那懵懂的岁月里带给了我莫大的快乐。。。
一转眼,10年过去了。。少年早已没了当年的好奇和激情,冲刷的只剩下了够用和妥协。。。
嗯,是时候装一台新机器找回年轻的感觉了。
其实这台PC只用了大概2年,LZ后来一直在用一代神机Alienware M15X,不断爆改最后配置I7 920XM+16G+浦科特M6S+GTX 970M,破功耗墙后3.2G直接拉满,但最终还是因为平台太老用的不够舒服,
于是今年借着618的春风:

Intel Q8200(45nm制程,i7发布前49年入国军,我哭)
华硕P5Q(P45芯片组)
凄惨红GTX260 PLUS(一代神卡,iGame系列元老,目前已炸显存)
游戏威龙 DDR2 800 4G*2 (这系列竟然还在)
希捷500G*2 RAID 0(不怕死,坚持了10年依然没掉盘)
可以说这台PC是我入坑学习硬件知识后第一台自己搭配的机器,彼时,DIY江湖里还没有牙膏厂的美名,intel即将借助i系列原地起飞,老黄的刀还未出鞘,ATI凭借HD4000系大杀四方,摩尔定律甚至显得太慢太落后。。这台PC也在那懵懂的岁月里带给了我莫大的快乐。。。
一转眼,10年过去了。。少年早已没了当年的好奇和激情,冲刷的只剩下了够用和妥协。。。
嗯,是时候装一台新机器找回年轻的感觉了。
其实这台PC只用了大概2年,LZ后来一直在用一代神机Alienware M15X,不断爆改最后配置I7 920XM+16G+浦科特M6S+GTX 970M,破功耗墙后3.2G直接拉满,但最终还是因为平台太老用的不够舒服,
于是今年借着618的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