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的变化和杂虑的增多罢了,有时是真的难以回顾从前的喜好,有时到了某个阶段又会重温。
我也不是初读的心境了,但我想,换一换关注视角读《李寂然》,然后不定什么时候,重温一下以前的。
有段话讲“成长过程中的个体深度阅读的价值”,送给语所哦
虽然说的是别的书,还是有启发的,节选自龙勋《公开的书架,秘密的理想》。
——对于那些仍然在青春中穿行的读者来说,他可以来回倒带,定格抑或篡改,以及肆意的滑翔、非线编下的灯笼摇摆。我总是把这些东西从书架中抽出来,视为自己至少某个时期的经典。在那里,阳光照彻白昼,人生的琐碎无聊和患得患失的时刻得以整理。它们开启一种可能的人生,但它仍然是人生。像博尔赫斯用过的那个著名的比喻:“仿佛水消失在水中”。余华说,“他让我们知道,比喻并不一定需要另外事物的帮助”。人生也不需要,那些在高高的书架上排列的东西,它们并不高于我。它们带来无数个世界来插入我的生活,而我即使在一种波平如镜中也可以体验一种水归大海、游刃有余。
我也不是初读的心境了,但我想,换一换关注视角读《李寂然》,然后不定什么时候,重温一下以前的。
有段话讲“成长过程中的个体深度阅读的价值”,送给语所哦

——对于那些仍然在青春中穿行的读者来说,他可以来回倒带,定格抑或篡改,以及肆意的滑翔、非线编下的灯笼摇摆。我总是把这些东西从书架中抽出来,视为自己至少某个时期的经典。在那里,阳光照彻白昼,人生的琐碎无聊和患得患失的时刻得以整理。它们开启一种可能的人生,但它仍然是人生。像博尔赫斯用过的那个著名的比喻:“仿佛水消失在水中”。余华说,“他让我们知道,比喻并不一定需要另外事物的帮助”。人生也不需要,那些在高高的书架上排列的东西,它们并不高于我。它们带来无数个世界来插入我的生活,而我即使在一种波平如镜中也可以体验一种水归大海、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