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拼GW的胶感觉拼到手软,不由感慨外国老哥们玩胶都是如此硬核,本人之前一直特别喜欢战锤40k的设定所以咬咬牙就买了一版暗黑帝国的原铸星际战士U团和胖哥哥们因为一想到可以上桌与大家一起玩的时候真是满怀欣喜,在我还没打开盒子的时候我在想好歹胶龄也快3年了,拼一个战棋棋子儿而已最多两天,素模分分钟就全部拼出来了,但是问题来了,在我打开盒子看到胶的时候我开始纳闷为何我看不到胶与胶之间的链接插槽??我当时就懵了 在我仔细看到胶与胶直接的链接缝隙的同时我意识到,这玩意要用胶水粘……因为在我个人认知看来高达和正常日版出来的模型都是有连接槽的假如说你要是拼错了可以用起模器稍微撬开,挽救错误操作,但战锤胶就非常不一样了,我拼U团15个小人把时间全部加起来差不多有快40个小时!越拼越觉得这个胶的拼接口以及切口的弧度在挑战我的手指和眼神的极限,毕竟买的是极限战士,拼起来手感也是非常极限(完全没有黑的意思)首先每个小人的身高大致4..5cm左右一个星际战士的零件大致在6个左右而且每个模型的拼接口基本上是一些用眼睛很难看懂他们们拼接结构,基本都是得先拿起某个零部件慢慢试之后发现那诡异不规则带有弧度的切面与其他零件相互契合的时候你才敢用胶水把它们粘合在一起,而且不能出错必须脑子里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不然一步走错很有可能就是无法挽回的局面可以说是对本人的一个挑战项目,拼胶的容错率近乎为零,有人肯定会说为啥不用溶解剂来挽回这个局面呢?是因为溶解剂实在是会对模型本身有着巨大的影响会让胶变得相当脆弱,宁可在强力胶还没粘牢时候赶紧拔下来也不用溶解剂毕竟就算是链接口坏了,也可以用蓝丁胶进行一个补土也是完全ok的,但在这儿不得不吐槽为啥GW会把不同身体部位的零部件接口做的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了,某种程度上来说统一接口效率和成本都会降低,但我听早起入坑的朋友说他们的拼接方式与接口从开始延续至今,听完这句话我个人是有点感到震惊的毕竟在当代来说胶的拼接基本上都是有拼接口的,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非拼接口的模型而且还是用胶水固定,这让我感受到一点玩老模型的感觉非常old school这也是一种对战锤本身内在的硬核是一样是感觉,而且胶的质量从客观角度来说真心一般,但由于庞大的设定和故事赋予每个模型不一样的感觉,以及当你拼完进一半时候还是非常有成就感虽然是棋子但不亚于其他任何模型,这欧美的拼接方式也让人能感受到GW的硬核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