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国学研究与交...吧 关注:14贴子:356
  • 11回复贴,共1

【汉风古韵分享】小众爱好”衍生出庞大产业,汉服背后商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后,随着古风文化的兴起,汉服、汉元素物件近年来受到不少人追捧。线上线下,汉服、汉元素店铺也越来越常见。不少市民惊奇地发现,越来越多身穿汉服、衣袂飘摇的姑娘或少年,行走在重庆的各个景点甚至街头巷尾。天猫发布的《2018汉服消费人群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购买汉服人数同比增长92%,其中95后是汉服购买主力军。而根据2018年汉服资讯的问卷调查显示,2018年新的汉服商家数量依然在不断增多,淘宝店能正常打开的汉服商家已达815家,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4.43%。汉服文化的兴起,背后商机有多大?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1楼2019-07-04 15:41回复
    指南
    汉服虽美“入坑”前最好先算成本
    有网友称,汉服和JK制服、Lolita 洋装并称为服装界“破产三姐妹”。那么是怎么个破产法?记者采访了十几位汉服爱好者。
    汉服爱好者佩佩表示,汉服“入坑”成本近千元。最开始,她只是买一套汉服,普通面料,价格在500元上下。穿了汉服,怎么可能没有头饰呢?随后,她又花了近百元添了件头饰。既然头饰已经有了,那么再加一条璎珞也是无可厚非的。于是再买璎珞,她又买了一条璎珞。
    “但是穿上之后总感觉还是少了点什么,又配了鞋子。”佩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服装500元左右,加上大大小小配饰快200元,再加上鞋子,总成本快1000元。
    “入坑”快两年,佩佩在这一爱好上花了快10000元。
    记者了解到,佩佩还不算“重度爱好者”。2017年因为一套“鲛人泪”爱上汉服的瘦野表示,她已经记不得花了多少钱了,看见上新就买,永远在补尾款。“曾经为了买汉服,吃了一个星期的馒头。”
    浙江宁波的小锦“入坑”一年,上班常穿,光在衣服上就花了4位数。
    除了买装备,还有一堆线下活动等着汉服爱好者们。佩佩说,“同袍”们常聚会,每次花费约100多元。“此外,大家还会参加漫展等,门票不到一百,但去了现场还要买周边,算下来要花几大百。”
    也正是出于上述原因,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提醒新的汉服爱好者,如果准备“入坑”,最好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先算算成本再做决定。


    2楼2019-07-04 15:42
    收起回复
      男女喜欢汉服原因不同
      在谈及喜欢汉服的原因上,大部分女性受访者都表示,因为颜值高!佩佩说,从小看古装剧,很多女孩子都有一个古装梦。和女性汉服爱好者只看颜值不一样,男性汉服爱好者则大多受到传统文化影响。
      “从2010年接触汉服以来,我对传统文化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常阅读传统文化相关书籍,如先秦时期的礼学巨著《礼记》《周礼》《仪礼》等。”重庆国学研究与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重庆汉风古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泽伟表示,因为研究传统文化,服饰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他细读了现当代的传统服饰研究书籍《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史(沈从文)》、《看得见的中国服装史》等,了解中国服饰的变迁,并积极参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就这样,在传统文化的不断熏陶下,他成了一位汉服爱好者。
      “我和夫人因为汉服结缘,加上我们都喜欢传统文化,在一起后我们决定为汉服复兴做点事,所以选择了在汉服领域创业。”邹时杰表示


      3楼2019-07-04 15:42
      回复


        4楼2019-07-04 15:43
        收起回复


          5楼2019-07-04 15:43
          回复


            6楼2019-07-04 15:43
            回复


              7楼2019-07-04 15:44
              回复


                8楼2019-07-04 15:45
                回复
                  汉族民族意识的觉醒也促进了汉服的兴起,同时汉服的普及又促进更多人民族意识的觉醒,许多人开始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是汉族,而不仅仅是身份证上的民族,我买汉服最多的原因是民族主义主导。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7-04 22:23
                  回复
                    汉服得到认可的可能性非常低,我们国家要的是全国都能统一的国服(又名中华服,华服)汉服的兴起从一定程度上分离了其它少数民族,这是一种政治错误。在宣传上虽然大多以娱乐性质宣传,但有些营销号的宣传方式完全与政治方针错位甚至有分离的意思。汉服,是一种古代服装,现在的汉服,也是在古代服装的基础上改良,始终摆脱不了古代服装存在的阶级制度性,且消费者大多属于盲目的消费群体(16到22岁之间)目前国内汉服市场早已被资本架空,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盯着汉服去创业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但其结果会让主流的服装行业在市场竞争上减轻不少的压力。加之中国与美国暂停贸易战,未来几年主流服装行业可能会恢复外贸市场,而汉服始终只能服务小众人群,主流的低中高端市场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依然被西方潮流所主导。说的简单直白一些,你见过哪个国家能把自己民族服装输出让全世界都穿?我知道我这么说肯定有些人会说,中国有十亿汉人,这个市场是非常恐怖的。那是你还活在抖音一大堆汉服宣传广告中,目前我国穿汉服居多的地区(包括实体店及各大网上平台、汉服文化公司注册地区),大多都是一线城市,大多都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和风景名胜(杭州,苏州,咸阳,北京,重庆,成都,西安,南京,广东等)而相比较一些没有历史文化的地区,穿汉服就和小丑上街一样会被嘲笑。自主消费群体(22到45岁人群)为什么不买汉服?因为这类人群思想更成熟,更明白生活不易,拿钱砸在华丽衣服上是一种怎样的奢侈生活。而有房贷车贷压力的刚好也是这类人群,其收入高,但却无法买的起上千元一件的华丽汉服。汉服也就只能适用于那些思想未成熟,却能靠父母(少数靠自己)的钱来进行消费。成熟人群在房贷车贷压力下根本没能力购买如此华而不实的东西,当然,也有部分大龄剩女无所谓,也可能会考虑入汉服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7-04 2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