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甫一继位,两宫太后便决定由翁同龢做光绪帝的师傅。这当然和翁同龢状元及第的才学有直接关系,同时,翁师傅在为同治帝治丧和拥立光绪帝等事件上追随慈禧太后,忠贞可悯,慈禧太后对他十分放心。从此,翁同龢开始了二十二年之久的光绪帝师生涯。这二十二年间,翁师傅除了养病和几次请假归乡外,几乎都在毓庆宫书房当值。光绪帝从五岁时就受翁同龢教导,可以说光绪帝的世界观就是在翁师傅的教育下形成的。
早在担任师傅之初,翁同龢便尽心辅导同治,小皇帝的功课一时颇有起色,在翁师傅的指导下也能做出规矩的律诗了。此前,倭仁、李鸿藻、徐桐等同为帝师的理学家往往过于注重死记硬背,导致同治皇帝的厌学情绪严重,“诗无成语,论多别字,言语蹇吃”。慈禧太后对书房授书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面对不成器的亲生儿子,慈禧如同广大望子成龙的失望母亲一样,气得常常流泪,便怪纠咎一众师傅,甚至称“恨不能自教之”。
早在担任师傅之初,翁同龢便尽心辅导同治,小皇帝的功课一时颇有起色,在翁师傅的指导下也能做出规矩的律诗了。此前,倭仁、李鸿藻、徐桐等同为帝师的理学家往往过于注重死记硬背,导致同治皇帝的厌学情绪严重,“诗无成语,论多别字,言语蹇吃”。慈禧太后对书房授书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面对不成器的亲生儿子,慈禧如同广大望子成龙的失望母亲一样,气得常常流泪,便怪纠咎一众师傅,甚至称“恨不能自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