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明月吧 关注:22贴子:2,991
  • 14回复贴,共1

【和钦嬷嬷相依为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珠赫勒钦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7-08 15:02回复
    ( 这几日,宫中风云变化。于我来说,自然是已经见怪不怪了,之前上一朝的时候,自己也曾见证了这样的时刻,到了这一朝,反倒是平静了许多。不过自己在延禧宫,想必也住不了多长时间了。这后宫之中,来来往往的总归是那么多人,瑞皇贵妃已经不在,而我仿佛成了这个宫里面最老的人。不由得感叹一下,那边听闻说是慈宁宫来传,亦不知晓为何,方才收拾了衣衫,往慈宁宫去了。)


    2楼2019-07-09 22:05
    收起回复
      (十月,萧风散落华庭,新雪与缟素相融,秋节棠棣初盛,便覆霜雪,颓然而拜,与这四宇同泣也算相衬。丧中难得片刻寂静,于案前执玉管着墨,书得半卷《往生咒》,步声近时,是拾翠躬身而来,询及殉葬妃嫔宫中侍者的安置。)
      (内庭事宜向来熟稔,她等耳濡目染,也不曾落后,为着大行皇帝丧中的哀恸,倒愈发审慎,眸波未移,而神思更定。)
      年岁长些的宫女,次岁开春便恩许还乡,年岁略轻的亦不愁,元年将行秀选事,指去东西十二宫。
      (从始至终,不提“女官”二字,她短暂迟疑后再启口,又是问女官。)
      她们?(舌尖琼音淌过,眉尾不经意间扬了,窗牗透进半面清冷雪光里,垂下一张看似平和的脸孔,沉声道。)
      俱是官宦人家出身的,哪里会愁去处,若非特别出挑的,也不必着意“安置”。
      (眼下所提的“安置”,自是她适才道来的不是一般,提腕润过笔尖,微忖片刻,也量及旧人与旧事。)
      瑞皇贵妃殉葬,她素日用惯的珠赫勒氏乃是她同出一族的姊妹,往旁处去也不当,将人召至慈宁,往后你们也有些帮衬,唐氏到底年纪小,断压不住阵。
      @珠赫勒钦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7-10 09:46
      收起回复
        ( 储秀宫,如今早已是今非昔比。算来,这日后的储秀宫是个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准。虽是十月的天气,也不知是不是因着近来的事情的缘故,总是多了几分的悲凉。只是在这宫中,压抑似是已经成了常态。原以为自己将要被这宫中的众人遗忘,往储秀宫来的一路上,心中自是坦然多一些。自打建绥年间入宫到现在,自己早已经习惯了宫内的生活,心中忐忑,亦不知晓来人会如何对我。临到了储秀宫的宫门,心中依然多的是忐忑之意,待入了内,方才行礼,开了口。)
        奴婢给您请安了。


        6楼2019-07-10 17:00
        回复
          (今岁碎琼倾降于兴宗驾崩那夜,与往年相较,寒日早至,珠赫勒氏来时,指亦微僵,于笔山上置得玉管,自珝钰手中接得手炉,甫向正殿中行。)
          (她正萧索立于丹陛前,眉梢也浮倦色,正襟入座,甫是启口言唤。)
          珠赫勒良侍,许久未见了。
          (孝裕、孝惠接连薨逝,宫禁间并不算太平,况乎她沾得血亲的瑞妃亦卧病许久,她自是不可抽身,而今再逢山陵崩塌,更是无甚闲暇。)
          起罢。原是丧中繁忙,你们亦是受累,不应动辄传召,但今日论及“旧人”去处,本宫,
          (声于此顿,略恍神后再续道。)你是侍奉三朝的“老人”了,哀家想听听你的意思。


          7楼2019-07-11 11:32
          收起回复
            ( 先是行了礼,再起身时,已是另一番光景了。彼时我同她见面之时,她尚且是一宫主位。到如今,何止是一宫主位这么简单?在这后宫之中,何时变了天,不知不觉之中,自然也有了分晓了。只站在一侧,没有开口说别的心情。微微顿了顿,才又听她所言,在这宫中,更是应该学会如何倾听,少说多做方才是最好的选择。)
            奴婢虽是侍奉三朝,但说来也不过是细枝末节之处能够想的多些。真要是大主意,还得娘娘您来定才是。不过宫中规矩,一向按部就班即可。


            IP属地:广东8楼2019-07-13 15:52
            回复
              钦书。
              (这是头一回,将这位久居重帷、与我年岁相若的女侍名讳唤来,倘是从前,我同瑞妃不算万分熟稔,与和肃妃性情投契的裕妃更是纵使融睦、也从不交心,断不肯以这般和煦口吻来称她们的姊妹。)
              如说“按部就班”,确也无甚不可,但哀家纵观后宫各处,将你再调任那方,都已不甚妥当。
              (背脊稍稍往后靠下,尔后长吁出一口浊气。)毋论年岁、品秩,来日都不可教你侍奉嗣主妃媵前,至于六局——
              (目帘微垂。)你自个选罢。


              9楼2019-07-14 11:19
              回复
                ( 其实我也不知道如何说,今日天气晴朗,自己其实并无底气,如若能够侍奉太后身边,自是福泽万年。不过上一朝那些事儿,知书妹妹自是与肃妃一派,虽是瑞妃基本保持中立,但我心中仍是没有底气。太后脾气秉性如何,却也不知道如何说了。微风吹来,只觉得额前碎发动了动,再闻太后所言,六局虽好,却远离这后宫,若是如此,只怕日后也会渐渐被人遗忘,只我两朝过往,自承乾宫闲置许久后,再也不想回到当初那段时光,复而才又行了礼,跪下才又开了口,说道。)
                奴婢斗胆,有一请求,但在言语之前,望您先恕罪,奴婢方才敢言。


                10楼2019-07-14 20:47
                回复
                  (此刻殿门半启,连日簌雪飞扬后,难得晴霁,明朗天光伴着地面雪光透入明堂,她的身形愈发虚渺起来。喉头甫觉燥意,眉心便蹙,身侧拾翠连是端了茶盏上前,钟盖一掀,扑面而来的是龙井香息,秋冬节令惯喜红茶暖身,但因国丧,杯底那抹滟滟便是不合时宜。)
                  (抿一口茶润过唇舌,她再度行礼,想是已思量透,下颌微低,仍端着茶盏,话音也温下些许。)
                  丧中不宜再添罪业,你今日这话,想是非言不可了,何须望着哀家恕罪,说罢。


                  12楼2019-07-14 23:01
                  回复
                    ( 实则,若是留在后妃身边,如何都算不得合适。如今留下的先帝妃嫔之中,与我熟识的人不在多数,只我心中的想法,未尝不是为了自家孩子,若我得幸,还能留在太后身边,他日若是族中众人送了小辈入宫,我尚且能够照拂一二,可如若不然,在这宫中若是弃子,无论是族中亦或者是宫中,都不过是个废人罢了。如此细思,这道理显然就通透了许多,再拜了拜殿上之人,方才开了口。)
                    奴婢斗胆,如若让奴婢选,这六局奴婢都不想去,唯有待在您的身边,方是奴婢所愿。


                    IP属地:广东13楼2019-07-16 1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