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将李广吧 关注:57贴子:2,480
  • 5回复贴,共1

说李陵带兵打回来,这观点是不对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敬度娘!


1楼2019-07-10 13:46回复
    《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单于既立六年,而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其年,匈奴复入五原、酒泉,杀两部都尉。
    於是汉遣贰师将军七万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将叁万馀人出西河(按:《资治通鉴卷二十二》载商丘成所带兵为二万人),重合侯莽通将四万骑出酒泉千馀里。
    单于闻汉兵大出,悉遣其辎重,徙赵信城北邸郅居水。
    左贤王驱其人民度余吾水六七百里,居兜衔山。单于自将精兵左安侯度姑且水。
    御史大夫军至追斜径,无所见,还。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叁万馀骑追汉军,至浚稽山合,转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至蒲奴水,虏不利,还去”。
    以上是史料。


    2楼2019-07-10 13:46
    回复
      首先,“单于既立六年,而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其年,匈奴复入五原、酒泉,杀两部都尉。”
      可见,匈奴后期还是多次侵扰汉朝边民的,可是李陵一次都没有参加,一次都没有。
      其次,“汉遣贰师将军七万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将叁万馀人出西河(按:《资治通鉴卷二十二》载商丘成所带兵为二万人),重合侯莽通将四万骑出酒泉千馀里。”
      可见,汉朝是主动出击的,兵分三路:
      李广利,7万,出五原
      商丘成,3万馀,出西河
      莽通,4万,出酒泉
      这三路人马加起来,大有漠北决战的架势和意图,也就是大有灭亡匈奴,犁庭扫穴之意图。
      正因为汉朝有此意图,所以单于和左贤王才加以重视。
      一方面将匈奴民众迁往后方保护,“驱其人民度余吾水六七百里,居兜衔山”,不再留软肋给汉军凑斩获人数;
      另一方面几乎动员了匈奴所有部落的力量进行抗衡,“悉遣其辎重,徙赵信城北邸郅居水。”“单于自将精兵左安侯度姑且水。”
      看清楚,汉军可是把爪牙伸入到匈奴领域的,汉军每一次出击,都是在匈奴领地开辟战场。
      最后,“御史大夫军至追斜径,无所见,还。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叁万馀骑追汉军,至浚稽山合,转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至蒲奴水,虏不利,还去。”
      商丘成是主动出来寻歼敌人的,在追斜径没有找到敌人,便由追斜径往东北方向,来到了峻稽山。在峻稽山一带,遭遇匈奴大将和李陵的三万骑阻击。双方掐了九日,商丘成最后退到蒲奴水,匈奴觉得不利,便回去了。
      搞清楚,汉军发兵十余万,意图灭亡匈奴,匈奴难道不能团结所有部落的力量进行反击?显然是合情合理的。
      李陵既然已经是右校王,是一方领地的军事首长,他自然也肩负有保护领地和民众的责任。全国动员下,他领兵出征难道有错?单于和左贤王这两个龙头老大都站在第一线了,你一个小王却躲在后面装不知道,那才叫没心没肺。
      最后,当汉军追至蒲奴水时,匈奴自行退了。不管这三万对三万馀是否真有水分,李陵始终遵循一条原则,不犯汉朝边境。
      但是,你要亡我,我自然也要奋起反抗,就像我侵扰你边民,你也想灭了我一样,这道理再简单不过,谁也难说对错。
      征和三年(前90)二次浚稽山之战,李陵这一战和后来的洪承畴和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李陵带兵打回来,这观点是不对的。李陵终其一生,没主动侵犯过汉朝边境,唯有的一次阻击汉军,也是汉军自己送上门的。


      3楼2019-07-10 13:47
      回复
        关于征和三年(前90)二次浚稽山之战,我有几个疑问:看地图
        1、辎重。
        单于悉遣其辎重,徙赵信城北邸郅居水。
        2、民众。
        左贤王驱其人民度余吾水六七百里,居兜衔山。
        3、单于精兵。
        单于自将精兵,左安侯度姑且水。
        (备注:安侯即安侯水,单于自将兵于安侯水之左,渡姑且水。)
        4.商丘成路线。
        御史大夫军至追斜径,无所见,还。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叁万馀骑追汉军,至浚稽山合,转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至蒲奴水,虏不利,还去。
        (备注:追斜径就是涿斜径,商邱率兵由西南向东北至涿邪山之涿(追)邪径,无所见而还。)


        4楼2019-07-10 13:47
        回复
          疑问1:御史大夫军至追斜径,无所见,还。
          从地图上看,追斜径-峻稽山-蒲奴水,商丘成一直由西南往东北啊,何来的【还】?压根就没这意图。
          而且,单于的精兵就在姑且水,离峻稽山很近。可见,单于是在姑且水得知商丘成在追斜径,才“使大将和李陵”出击的。商丘成无返意,而是一直往东北,所以才在峻稽山遇上匈奴大将和李陵的。
          (答:台湾三军大学编著的《中国历代战争史》里面说:和李陵交战的不是商丘成,而是莽通。请自行辨证!)
          疑问2:转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至蒲奴水,虏不利,还去。
          蒲奴水离汉朝边境还有一段路程,虏何来不利?当真是“杀伤虏甚众”导致的?
          看地图哦,商丘成的东面是蒲奴水,往东的路被堵住了;西面是姑且水,单于的精兵就在此处;南面是峻稽山,还有匈奴大将和李陵追过来的三万骑,北面可是匈奴腹地。两水夹一山,像个三角形,有点包饺子的意味,商丘成其实陷死了。李陵的兵一撤掉,南面就开了个口,商丘成自然就死里逃生了。


          5楼2019-07-10 13:47
          回复
            如果是我就会反杀过来把汉武帝灭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2-30 17: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