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连是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
骨不连常见手臂和小腿,骨折后断端硬化,各自骨髓腔闭合,断骨分离,没有连接的骨痂生长,形成骨不连,一般认为骨折8个月后骨折两端未能连接为骨不连。 多数患者骨折后在外院处理不当,迁延不愈,出现外形畸形及活动受限、疼痛等骨不连症状。
骨不连最常见为手臂肱骨干骨折和小腿胫腓骨骨折后。形成骨不连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骨折接合后骨头在生长过程中没有固定好,断骨端活动,形成假性关节。骨折后骨缺失,导致骨头断端没有接合。骨折接好后长期出现外力牵拉,或者手术导致骨折断端再次分离,断骨之间出现偏移。
中西医结合预防骨不连
中医对骨不连的形成原因有独特的认识,认为骨折损伤了五脏、经络,导致气虚、血虚,经络长期受阻,因此,要从整体上调节。局部上,局部出血,手术或者外伤后的血肿又使得气血两亏,不能滋养筋骨,骨折部位出现气血不畅,影响骨折愈合。
骨不连由肝肾亏虚等所致,因此,骨折后对于有骨不连发生倾向的患者,及早采取中药内服外敷,补肝肾,养血补气,强筋壮骨,能促使骨痂生长。如果骨折端分离,则通过物理疗法,长期给予轴冲力正向加压,使得分离端逐步接合,纠正分离。
太久的骨不连需要手术治疗,通过破坏骨折端各自已经形成的封闭骨髓腔,取自体骨,通常取髂骨或腓骨,连接骨折端,重新促进骨折的愈合,术后一般2-3周可以达到满意的愈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