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华仕通的小树助教,今年很幸运地上岸了,心里十分开心,现在跟大家分享我这考公3年来的的经历及经验。
一、关于我:
我是小树助教,2017年底结识了申论一点通,当时觉得她整个app的界面还有内容都挺精致的,我就报名了他们的模考,模考是人工批改的,批改内容较丰富,而且能指出我当时申论的问题,就很有好感。后来是2018国考模考结束后,偶然的机会发现跟大华老师是校友,而且申论一点通刚好也在我所在的城市,于是大华老师邀请我过来当助教,边学习边工作,我当即就答应了!于是也开启了我公考进入“上道”的阶段。
我在申论一点通做的工作比较基本,主要是:
①整理各种热点,协助发布文章
②校对打印《申论38篇》
③学习资料的整合
④部分课程答疑
⑤跟班服务
⑥参与后台申论关键词的录入
工作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可以再这个环境下面学习,而且可以从教学的角度来学习申论,在跟班的那一个月中,我认真听余老师讲课,后来在2018年的福建省考中从50分提高到75分,真的很感谢余老师!!
二、公考血泪史
第一年:参加2018年的国考,也就是2017年的时候。那会儿我在我哥的公司“上班”,说是上班,也就是帮他接待下客人,泡泡茶、介绍公司业务,平常大部分时间都是没人的,我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复习。当时复习我是经朋友推荐,看某笔的课程,某笔的行测课程还不错,当时,我在复习3个月左右的时候,做他的模考都能到70,但是呢,随着时间的推进,由于战线过长,我发现我的心态越来越焦虑,到后来只能徘徊在65左右,就很揪心,而且当时出现了一大误区——我成了分奴。只要模考有70,我就觉得自己***,也不太总结,要是没有70,自己会郁闷大半天,也会怀疑自己、害怕如果考不上怎么办。然而更揪心的是,我学了某笔的申论课程之后,仍是一头雾水,曾经参加一次某图的模考,申论只有40+,当时心都碎了。于是,带着疲惫的身心,我参加当年的考试,结果不出意外,只考了120左右,也就无缘面试。
第二年:由于碰到了大华老师,第二年我就来华仕通上班,慢慢学习,当时我就告诉自己:要认真工作,努力学习!当时要跟班,我跟一个月下来,非常认真的学习申论,我就发现,余老师的申论体系非常适合我,然后也经过跟班一个月高强度的训练,我对申论突然就很有信心,当年的考试,提前40分钟就做完了。但是行测方面,虽然周末都有在刷题,也有自己模考,但总是上不去。以下是我当年的成绩:
对,你没看错,我当时报了我们省热门城市热门岗位,据不完全统计,有200+人报名,当时我有朋友120+进面试的,有130+进面试的,我141在那边干瞪眼,哎,心里那个气呀!
不过那一年考完,我对自己就更有信心了,因为考了140+,说明我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第三年:也就是今年,这也是我毕业的第三个年头,也感受到各方压力,内心紧迫感更强烈了,读的很拼。具体怎么拼呢?基本上下班回到宿舍后,是八点左右,从8:30开始,通常都会读到12点左右,平常3天运动一次;周末时,周六上午可以睡懒觉,接着开始读,通常从下午1点读到晚上10:30,周日上午早起做模考,下午分析反思,晚上再加大薄弱项的练习量。这样的节奏保持到了考前两周,倒数第二周的时候,我周末两天都在做模考+分析,因为没有适当的休息,最后一周开始头痛,我就开始调整心态,告诉自己,该学的也学了,公考不止考书面答题能力,也考验抗压能力,就这样,我给自己做了一周的心理疏导+放松。真的到了考前两天,居然就真好了,让我带着特别从容的心态去考试。以下是今年的成绩:
三、经验分享
分享之前跟大家说明下,我分享的经验,是我三年公考走过不少弯路后,提炼出来的心得和经验,主要是一些考公的核心思想,而不是具体题型的解题技巧,因为这些机构都有教,我在此不多赘述。希望大家能用心看和领悟,慢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果想通过一篇经验分享文章就大幅提高你的成绩,那么您可以读到这就好,本篇文章没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以下是具体的经验分享:
1.要有自己的思考。这个乍听之下很抽象,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迷信机构的答案。这里并不是说机构的答案是错的,而是不权威。我们都知道,公考无论是行测还是申论,都是不公布答案的,而我们知道的市面上的这些答案,都是各大机构的“一家之言”,既然是一家之言,总有出现分歧和问题的时候。咱们在考完对答案就会发现,在A机构对的一个分数,在B机构又是另一个分数,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各家机构的答案出现不同,而且你会发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可怎么办呢?这里建议大家,碰到这样的题,要有自己的思考,如果可以,跟一两个伙伴共同讨论,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拿言语题举例,如果机构的答案和解析让你觉得很生涩,自己难以理解,这时不能偏记机构说的“对策优先”、“举例说明”直接排除,这些是大概率的答题方法,但不绝对,最好的情况应该是自己多思考,把题目想清楚,形成自己的思路才是最关键的。
2.尽量平衡行测和申论的备考时间。我们大多数考生都有一个通病,就是80%以上的时间都用在行测上,申论仅仅使用匆匆半个月的时间复习。事实上,申论更需要练习量,而且,申论只要认真学习,保证练习量的情况下,可以很快懂得“申论”思维,学会申论的答题方法,而掌握了申论答题方法,就能让你的申论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且不容易掉下来,因此,建议同学们要认真学习申论,至少也要有一个月高强度的学习和练习。这里跟大家推荐申论一点通的提升训练营课程,一个月的学习+高强度的训练。我当初就是认真跟班学习,从50提高到75的。
3.不要放弃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我们行测考试的一个重点,是能否上70分的关键。曾经有个同学跟我说,他答题就是放弃数量,先做其他的。后来我按照这个思路答题后,除非其他模块都答得很好,否则都很难上70。后来跟他沟通才明白,他的“放弃”是指,先做其他的再做数量,然后往往数量都能做对5-6个。我XXX!!!后来呢,我调整了答题思路,加快速度,保证用数量的时间,我的行测分数也就上去了。这里想跟那些数学不好的同学说一声,数量关系表面上看很难,其实题型就那几种,咱们把题型练熟练来,一般都能做对4-5道左右,这样咱们就更有机会上70了。
(一)行测部分
1.行测是综合能力型的考试,而非知识点型的考试。在我看来,行测考察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及做取舍时的判断力。前几项咱们培训机构可能都有教大家,这里不赘述,我说下做取舍的判断力。我们知道,行测考试一般是120-135题之间,而考试时间却只有120分钟,这么短的时间,大部分的人都没办法做完试卷上的题目。怎么办呢?这里就需要我们做取舍,包括做题顺序的安排,你在这个模块的用时多,那个模块就少了,这就是你的取舍。那我们怎么安排才科学呢?首先是先易后难,就是自己擅长的模块,这个基本上大家都做得到,一般大家的选择都是常识-言语-判断-资料,但是这里面的做题顺序就要稍微注意一下,常识我建议大家放在这三个模块之后,数量之前,而不是第一个,为什么呢?因为常识放前面做的时候,大家往往没时间上的压力,容易多花时间去“思考”,常识其实就那样懂就懂,不懂就不懂,多去纠结其实没意义。所以呢,我是建议放在这三个模块之后,数量之前。为什么放在数量之前呢?因为做数量时我们容易过于投入,万一只顾着做数量忘了常识,那就是很失败的选择了!同时,先把常识做了,大家做数量时也会更安心、更专心。
2.做题顺序的平衡取舍(田忌赛马)这个做题顺序上一点我们有提到,这里接着补充。做题顺序的原则有两个:一是快,二是对!也就是说,通过科学的安排做题顺序,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这边以我的做题顺序为例,跟大家讲讲这个做题顺序的核心原则。我的顺序是:言语-判断-资料-常识-数量,其中判断和资料有时会根据言语的用时,言语做得快,我就先做判断;言语做得慢,就先做资料,并加快资料的速度。
3.二八定律。这里的“二八定律”是指,行测80%的题目,出题者是愿意让考生做对的,而那20%的题,则是出题者的陷阱,是不愿意让考生做对的,容易让考生纠结,或者说,做对要花比较多的时间。这时候呢,我们需要贯彻前面说的做题要快的原则,比如我们先做言语题,言语题容易看到那种两个似是而非的选项,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规律,就是说,第一印象往往正确率相对高一些,在纠结的时候,我们马上凭第一印象选了,赶紧下一题。在这样的题目上花了两三分钟,即使做对了也不值;数学比较一般的同学更需要如此,以省下更多的时间做数量。
4.复习安排。这个因人而异,这里我主要针对边工作边备考的人提一些建议。平时要根据自己的上班时间,安排复习时间,一般平常晚上要保证2小时以上的复习时间,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因为上班族下班再读书会特别累,前期一周5个晚上至少要有3个晚上有读书,另外两个晚上可以放放松,这里推荐大家去运动,健身房也好,跑步也好,运动可以帮助大家提高抗压能力,能让心情更舒畅,保证大家的备考状态和持久性。另一个就是充分运动周末的时间,很多朋友会根据备考去找一些相对轻松的工作,这里建议最好找有双休的工作,忙完一周之后,可以有一早上睡懒觉,缓冲一下,调整心情和状态,剩下的一天半继续投入紧张的备考。一般建议大家一周至少有一次行测的模考,模考要注意两点:1⃣️缩减时间。我们正式考试是两小时,那么咱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算上涂卡时间,一般我是限时在1:45或者1:50左右。正是由于这个习惯,我考场上做题就特别紧张,到了把四个模块做完的时候还有半小时左右,还上了趟厕所。所以,平常最好让自己有紧张的备考习惯,到了考试的时候,会让自己更从容。2⃣️要有反思和总结。我们同学做题有一个误区,就是死刷题,不懂得反思和总结,然后以题量来安慰自己。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刷题要懂得反思和总结,“这道题怎么错的”,“这道题为什么选这个,我想通了吗”等等,正常反思总结的时间,要比做题时间还长。平常咱们在模块刷题或者模考后,都要认真对待这个总结反思,题可以少做,但总结反思必须有,而且最好要有相对好的精神状态,否则可能一些题目容易想不通,成了“表面总结”。
(二)申论部分
申论部分只要好好跟着老师学习,提高会特别快,这里也没有其他特别的技巧,跟大家简单讲几点。首先是千万要先把概括归纳题做好,这个题型是基础中的基础,同学要先从这个题型入手。综合分析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格式来答,跟题目材料中都会有相关的信息,同学只要认真学多练都会懂;贯彻执行题又称为公文题,这个公文题大家需要注意一点,在写背景引入的段落时,注意要言简意赅,公文题本质上还是申论题目,与现实的公文仍有所不同,同学不必在背景引入的内容上写过多,要把篇幅留给更重要的内容;提出建议题的答案有两种来源,一是材料里面有,可以直接摘抄;二是通过材料的问题反推对策;大作文是同学们的通病,这里建议大家尽量一周一篇,实在不行两周一篇,一定要有练习量,同时需要有人给你指出你的优缺点。这里推荐申论一点通的“大作文一对一”辅导课,老师给你的指导和建议相当有帮助。最后,再跟大家说下我申论答题的3个技巧:
1.特征词和关键词法。这是咱们小森老师经常提出的本人深以为然。就是说,材料中出现的一些比较有特性的词,比如“背二哥”、“XXX宣传日”等额,就是一些比较特别的名词,一般就是采分点;还有就是关键词,关键的某个政策、或者某个动词,比如“保护政策利用体系”、“流转改革试点”、“连接”、“利用”等。这些相当于咱们作答的骨架,我们运用其他词句,把这些骨架补上血肉,咱们的答案就完成了!
2.运用短句,适当缩句。这就是咱们上文的血肉,咱们要当一个咱们要当一个精瘦的人,不能太多“脂肪”,成了一个“大胖子”。在作答时,我们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词语将关键词串联起来,而对于材料中冗长的句子,我们可以采用缩句的方式,如“借鉴农村的土地流转模式,注重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可简写为“借鉴土地流转模式、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把没必要的形容词和副词去掉。
3.字迹清晰、分点明确。这一点就老生常谈了,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假设你是阅卷人,一天阅那么多卷,眼睛都花了,你要是字再难看,人家能对你有好印象吗?再者,要是写的比较潦草,你即使写出要点了,人家看不出来,也不会给你分的。因此,咱们作答时,要尽量写工整,不求多好看,只求让人能看得懂;另外,答题时分点要明确。咱们做这两点就两个目的:一是给阅卷人一个好印象,帮助我们得分;二是让考官看得懂、看得清,让我们正确的点都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三)面试部分
面试方面我比较门外汉(只学了一礼拜),整体发挥也比较一般,这边给大家简单说两点:一是要不要报班?咱们报班要找好的老师,而不是找大机构,好的老师才能给我们带来能力上的提升,而普通的老师只会让大家死记套路。实际上,近两年考官反套路化严重,建议同学找好点的老师,可以的话,找往年的面试官,他们给出的建议更有效。二是不管你找好的老师、普通老师还是面试官,切记一点,要保持自己的特色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说话方式,如果通过短时间强行改正,可能会让同学在上考场时,难以发挥最好的自己,同时套路化的答题也不会让考官眼前一亮。因此,在培训学习之后,一定要注意总结,与自己的说话方式结合起来,形成自己有特色的一套答题模式,而不是跟其他人一样千篇一律。
以上就是我三年备考的全部经验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谢谢!
来源:申论一点通
一、关于我:
我是小树助教,2017年底结识了申论一点通,当时觉得她整个app的界面还有内容都挺精致的,我就报名了他们的模考,模考是人工批改的,批改内容较丰富,而且能指出我当时申论的问题,就很有好感。后来是2018国考模考结束后,偶然的机会发现跟大华老师是校友,而且申论一点通刚好也在我所在的城市,于是大华老师邀请我过来当助教,边学习边工作,我当即就答应了!于是也开启了我公考进入“上道”的阶段。
我在申论一点通做的工作比较基本,主要是:
①整理各种热点,协助发布文章
②校对打印《申论38篇》
③学习资料的整合
④部分课程答疑
⑤跟班服务
⑥参与后台申论关键词的录入
工作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可以再这个环境下面学习,而且可以从教学的角度来学习申论,在跟班的那一个月中,我认真听余老师讲课,后来在2018年的福建省考中从50分提高到75分,真的很感谢余老师!!
二、公考血泪史
第一年:参加2018年的国考,也就是2017年的时候。那会儿我在我哥的公司“上班”,说是上班,也就是帮他接待下客人,泡泡茶、介绍公司业务,平常大部分时间都是没人的,我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复习。当时复习我是经朋友推荐,看某笔的课程,某笔的行测课程还不错,当时,我在复习3个月左右的时候,做他的模考都能到70,但是呢,随着时间的推进,由于战线过长,我发现我的心态越来越焦虑,到后来只能徘徊在65左右,就很揪心,而且当时出现了一大误区——我成了分奴。只要模考有70,我就觉得自己***,也不太总结,要是没有70,自己会郁闷大半天,也会怀疑自己、害怕如果考不上怎么办。然而更揪心的是,我学了某笔的申论课程之后,仍是一头雾水,曾经参加一次某图的模考,申论只有40+,当时心都碎了。于是,带着疲惫的身心,我参加当年的考试,结果不出意外,只考了120左右,也就无缘面试。
第二年:由于碰到了大华老师,第二年我就来华仕通上班,慢慢学习,当时我就告诉自己:要认真工作,努力学习!当时要跟班,我跟一个月下来,非常认真的学习申论,我就发现,余老师的申论体系非常适合我,然后也经过跟班一个月高强度的训练,我对申论突然就很有信心,当年的考试,提前40分钟就做完了。但是行测方面,虽然周末都有在刷题,也有自己模考,但总是上不去。以下是我当年的成绩:
对,你没看错,我当时报了我们省热门城市热门岗位,据不完全统计,有200+人报名,当时我有朋友120+进面试的,有130+进面试的,我141在那边干瞪眼,哎,心里那个气呀!
不过那一年考完,我对自己就更有信心了,因为考了140+,说明我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第三年:也就是今年,这也是我毕业的第三个年头,也感受到各方压力,内心紧迫感更强烈了,读的很拼。具体怎么拼呢?基本上下班回到宿舍后,是八点左右,从8:30开始,通常都会读到12点左右,平常3天运动一次;周末时,周六上午可以睡懒觉,接着开始读,通常从下午1点读到晚上10:30,周日上午早起做模考,下午分析反思,晚上再加大薄弱项的练习量。这样的节奏保持到了考前两周,倒数第二周的时候,我周末两天都在做模考+分析,因为没有适当的休息,最后一周开始头痛,我就开始调整心态,告诉自己,该学的也学了,公考不止考书面答题能力,也考验抗压能力,就这样,我给自己做了一周的心理疏导+放松。真的到了考前两天,居然就真好了,让我带着特别从容的心态去考试。以下是今年的成绩:
三、经验分享
分享之前跟大家说明下,我分享的经验,是我三年公考走过不少弯路后,提炼出来的心得和经验,主要是一些考公的核心思想,而不是具体题型的解题技巧,因为这些机构都有教,我在此不多赘述。希望大家能用心看和领悟,慢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果想通过一篇经验分享文章就大幅提高你的成绩,那么您可以读到这就好,本篇文章没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以下是具体的经验分享:
1.要有自己的思考。这个乍听之下很抽象,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迷信机构的答案。这里并不是说机构的答案是错的,而是不权威。我们都知道,公考无论是行测还是申论,都是不公布答案的,而我们知道的市面上的这些答案,都是各大机构的“一家之言”,既然是一家之言,总有出现分歧和问题的时候。咱们在考完对答案就会发现,在A机构对的一个分数,在B机构又是另一个分数,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各家机构的答案出现不同,而且你会发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可怎么办呢?这里建议大家,碰到这样的题,要有自己的思考,如果可以,跟一两个伙伴共同讨论,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拿言语题举例,如果机构的答案和解析让你觉得很生涩,自己难以理解,这时不能偏记机构说的“对策优先”、“举例说明”直接排除,这些是大概率的答题方法,但不绝对,最好的情况应该是自己多思考,把题目想清楚,形成自己的思路才是最关键的。
2.尽量平衡行测和申论的备考时间。我们大多数考生都有一个通病,就是80%以上的时间都用在行测上,申论仅仅使用匆匆半个月的时间复习。事实上,申论更需要练习量,而且,申论只要认真学习,保证练习量的情况下,可以很快懂得“申论”思维,学会申论的答题方法,而掌握了申论答题方法,就能让你的申论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且不容易掉下来,因此,建议同学们要认真学习申论,至少也要有一个月高强度的学习和练习。这里跟大家推荐申论一点通的提升训练营课程,一个月的学习+高强度的训练。我当初就是认真跟班学习,从50提高到75的。
3.不要放弃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我们行测考试的一个重点,是能否上70分的关键。曾经有个同学跟我说,他答题就是放弃数量,先做其他的。后来我按照这个思路答题后,除非其他模块都答得很好,否则都很难上70。后来跟他沟通才明白,他的“放弃”是指,先做其他的再做数量,然后往往数量都能做对5-6个。我XXX!!!后来呢,我调整了答题思路,加快速度,保证用数量的时间,我的行测分数也就上去了。这里想跟那些数学不好的同学说一声,数量关系表面上看很难,其实题型就那几种,咱们把题型练熟练来,一般都能做对4-5道左右,这样咱们就更有机会上70了。
(一)行测部分
1.行测是综合能力型的考试,而非知识点型的考试。在我看来,行测考察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及做取舍时的判断力。前几项咱们培训机构可能都有教大家,这里不赘述,我说下做取舍的判断力。我们知道,行测考试一般是120-135题之间,而考试时间却只有120分钟,这么短的时间,大部分的人都没办法做完试卷上的题目。怎么办呢?这里就需要我们做取舍,包括做题顺序的安排,你在这个模块的用时多,那个模块就少了,这就是你的取舍。那我们怎么安排才科学呢?首先是先易后难,就是自己擅长的模块,这个基本上大家都做得到,一般大家的选择都是常识-言语-判断-资料,但是这里面的做题顺序就要稍微注意一下,常识我建议大家放在这三个模块之后,数量之前,而不是第一个,为什么呢?因为常识放前面做的时候,大家往往没时间上的压力,容易多花时间去“思考”,常识其实就那样懂就懂,不懂就不懂,多去纠结其实没意义。所以呢,我是建议放在这三个模块之后,数量之前。为什么放在数量之前呢?因为做数量时我们容易过于投入,万一只顾着做数量忘了常识,那就是很失败的选择了!同时,先把常识做了,大家做数量时也会更安心、更专心。
2.做题顺序的平衡取舍(田忌赛马)这个做题顺序上一点我们有提到,这里接着补充。做题顺序的原则有两个:一是快,二是对!也就是说,通过科学的安排做题顺序,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这边以我的做题顺序为例,跟大家讲讲这个做题顺序的核心原则。我的顺序是:言语-判断-资料-常识-数量,其中判断和资料有时会根据言语的用时,言语做得快,我就先做判断;言语做得慢,就先做资料,并加快资料的速度。
3.二八定律。这里的“二八定律”是指,行测80%的题目,出题者是愿意让考生做对的,而那20%的题,则是出题者的陷阱,是不愿意让考生做对的,容易让考生纠结,或者说,做对要花比较多的时间。这时候呢,我们需要贯彻前面说的做题要快的原则,比如我们先做言语题,言语题容易看到那种两个似是而非的选项,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规律,就是说,第一印象往往正确率相对高一些,在纠结的时候,我们马上凭第一印象选了,赶紧下一题。在这样的题目上花了两三分钟,即使做对了也不值;数学比较一般的同学更需要如此,以省下更多的时间做数量。
4.复习安排。这个因人而异,这里我主要针对边工作边备考的人提一些建议。平时要根据自己的上班时间,安排复习时间,一般平常晚上要保证2小时以上的复习时间,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因为上班族下班再读书会特别累,前期一周5个晚上至少要有3个晚上有读书,另外两个晚上可以放放松,这里推荐大家去运动,健身房也好,跑步也好,运动可以帮助大家提高抗压能力,能让心情更舒畅,保证大家的备考状态和持久性。另一个就是充分运动周末的时间,很多朋友会根据备考去找一些相对轻松的工作,这里建议最好找有双休的工作,忙完一周之后,可以有一早上睡懒觉,缓冲一下,调整心情和状态,剩下的一天半继续投入紧张的备考。一般建议大家一周至少有一次行测的模考,模考要注意两点:1⃣️缩减时间。我们正式考试是两小时,那么咱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算上涂卡时间,一般我是限时在1:45或者1:50左右。正是由于这个习惯,我考场上做题就特别紧张,到了把四个模块做完的时候还有半小时左右,还上了趟厕所。所以,平常最好让自己有紧张的备考习惯,到了考试的时候,会让自己更从容。2⃣️要有反思和总结。我们同学做题有一个误区,就是死刷题,不懂得反思和总结,然后以题量来安慰自己。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刷题要懂得反思和总结,“这道题怎么错的”,“这道题为什么选这个,我想通了吗”等等,正常反思总结的时间,要比做题时间还长。平常咱们在模块刷题或者模考后,都要认真对待这个总结反思,题可以少做,但总结反思必须有,而且最好要有相对好的精神状态,否则可能一些题目容易想不通,成了“表面总结”。
(二)申论部分
申论部分只要好好跟着老师学习,提高会特别快,这里也没有其他特别的技巧,跟大家简单讲几点。首先是千万要先把概括归纳题做好,这个题型是基础中的基础,同学要先从这个题型入手。综合分析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格式来答,跟题目材料中都会有相关的信息,同学只要认真学多练都会懂;贯彻执行题又称为公文题,这个公文题大家需要注意一点,在写背景引入的段落时,注意要言简意赅,公文题本质上还是申论题目,与现实的公文仍有所不同,同学不必在背景引入的内容上写过多,要把篇幅留给更重要的内容;提出建议题的答案有两种来源,一是材料里面有,可以直接摘抄;二是通过材料的问题反推对策;大作文是同学们的通病,这里建议大家尽量一周一篇,实在不行两周一篇,一定要有练习量,同时需要有人给你指出你的优缺点。这里推荐申论一点通的“大作文一对一”辅导课,老师给你的指导和建议相当有帮助。最后,再跟大家说下我申论答题的3个技巧:
1.特征词和关键词法。这是咱们小森老师经常提出的本人深以为然。就是说,材料中出现的一些比较有特性的词,比如“背二哥”、“XXX宣传日”等额,就是一些比较特别的名词,一般就是采分点;还有就是关键词,关键的某个政策、或者某个动词,比如“保护政策利用体系”、“流转改革试点”、“连接”、“利用”等。这些相当于咱们作答的骨架,我们运用其他词句,把这些骨架补上血肉,咱们的答案就完成了!
2.运用短句,适当缩句。这就是咱们上文的血肉,咱们要当一个咱们要当一个精瘦的人,不能太多“脂肪”,成了一个“大胖子”。在作答时,我们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词语将关键词串联起来,而对于材料中冗长的句子,我们可以采用缩句的方式,如“借鉴农村的土地流转模式,注重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可简写为“借鉴土地流转模式、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把没必要的形容词和副词去掉。
3.字迹清晰、分点明确。这一点就老生常谈了,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假设你是阅卷人,一天阅那么多卷,眼睛都花了,你要是字再难看,人家能对你有好印象吗?再者,要是写的比较潦草,你即使写出要点了,人家看不出来,也不会给你分的。因此,咱们作答时,要尽量写工整,不求多好看,只求让人能看得懂;另外,答题时分点要明确。咱们做这两点就两个目的:一是给阅卷人一个好印象,帮助我们得分;二是让考官看得懂、看得清,让我们正确的点都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三)面试部分
面试方面我比较门外汉(只学了一礼拜),整体发挥也比较一般,这边给大家简单说两点:一是要不要报班?咱们报班要找好的老师,而不是找大机构,好的老师才能给我们带来能力上的提升,而普通的老师只会让大家死记套路。实际上,近两年考官反套路化严重,建议同学找好点的老师,可以的话,找往年的面试官,他们给出的建议更有效。二是不管你找好的老师、普通老师还是面试官,切记一点,要保持自己的特色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说话方式,如果通过短时间强行改正,可能会让同学在上考场时,难以发挥最好的自己,同时套路化的答题也不会让考官眼前一亮。因此,在培训学习之后,一定要注意总结,与自己的说话方式结合起来,形成自己有特色的一套答题模式,而不是跟其他人一样千篇一律。
以上就是我三年备考的全部经验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谢谢!
来源:申论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