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历史知识# 馒头的由来是什么?据传是诸葛亮发明的?
相传,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秋,诸葛亮采取攻心战,七擒七纵收服了孟获,与西南少数民族建立良好关系后,班师回朝。大军行到泸水,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军队无法渡河。非常了解这一带地理气候的孟获说:“由于连年打仗,很多士兵战死在这里,这些客死异乡的冤魂经常出来作怪,凡是要在这里渡水的,必须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祭供才会平安无事,而且来年肯定丰收。”
诸葛亮觉得祭供这些冤魂是应该的,但如果用49颗人头去祭奠,只会又平添49个冤魂。如此循环往复,冤魂就越积越多,泸水便永无宁日。诸葛亮决定不以人头祭沪水。他来到泸水边,只见阴气四起,恶浪汹涌,士兵和战马也处在惊乱之中,看来不祭是不行的。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用另一种物品替代人头的绝妙办法。他命令士兵杀牛宰羊,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并做成人头模样,入笼屉蒸熟。这种祭品被称作“馒首”。诸葛亮将这肉与面粉做的“馒首”拿到泸水边,亲自摆在供桌上,拜祭一番,然后一个个丢进沪水。受祭后的泸水顿时云开雾散,风平浪静,大军顺利渡了过去。
从此以后,人们经常用馒首作供品进行各种祭祀。由于“首”“头“同义,后来就把“馒首”称作“馒头”。馒头作了供品祭祀后被食用,人们从中得到启示,以馒头为食品。(转自微博)
相传,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秋,诸葛亮采取攻心战,七擒七纵收服了孟获,与西南少数民族建立良好关系后,班师回朝。大军行到泸水,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军队无法渡河。非常了解这一带地理气候的孟获说:“由于连年打仗,很多士兵战死在这里,这些客死异乡的冤魂经常出来作怪,凡是要在这里渡水的,必须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祭供才会平安无事,而且来年肯定丰收。”
诸葛亮觉得祭供这些冤魂是应该的,但如果用49颗人头去祭奠,只会又平添49个冤魂。如此循环往复,冤魂就越积越多,泸水便永无宁日。诸葛亮决定不以人头祭沪水。他来到泸水边,只见阴气四起,恶浪汹涌,士兵和战马也处在惊乱之中,看来不祭是不行的。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用另一种物品替代人头的绝妙办法。他命令士兵杀牛宰羊,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并做成人头模样,入笼屉蒸熟。这种祭品被称作“馒首”。诸葛亮将这肉与面粉做的“馒首”拿到泸水边,亲自摆在供桌上,拜祭一番,然后一个个丢进沪水。受祭后的泸水顿时云开雾散,风平浪静,大军顺利渡了过去。
从此以后,人们经常用馒首作供品进行各种祭祀。由于“首”“头“同义,后来就把“馒首”称作“馒头”。馒头作了供品祭祀后被食用,人们从中得到启示,以馒头为食品。(转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