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回唐山,唐山是老牌重工业城市,近两年,迫于环保压力开始转型。目前虽然是阵痛,但从长久看,对这个城市也许是好事。个人认为,一个城市早转比晚转好,主动转比被动转好,参考美国那些衰落的工业城市以及大片的铁锈地带。传统的工业城市,缺乏创新,缺乏活力,当工业衰落时,伴随的大片的失业工人与城市的衰亡。改革开放四十年,唐山作为一个老牌工业城市,虽然凭借工业基础勉强支撑,但在与长三角城市相比,明显呈现了经济结构失衡,城市活力日渐僵化。在美团总部外迁,美团给河北各个城市的评估中,唐山虽占尽地利优势,但人才储备方面也落后石家庄。
外在有力因素: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北京开始严控城市规模,常住人口连续三年呈现负增长。北京高校自身想要发展与扩张已经几乎不可能,所以外部扩张也是这些高校的内在需求。北京动辄十几万的房价,每月上万的房租,也让学校内众多青年教师苦不堪言,所以出走和京外安家也是众多青年教师的内在需求。之前沸沸扬扬的北京高校去雄安建立校区,据我所知,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等都铩羽而归。
所以无论是时代背景,还是唐山经济转型的现实压力,或者是众多京校的内在需求,或者是京唐城际的开通让两个城市更加密切,或者是五年内唐山会跻身万亿俱乐部城市之列,更需要大学带来的人文气息与学术交流带来的国际视野。等等等等,有一万个理由不能让唐山失去这次机会。
那么,具体行动,引进京校要引进哪些学校?追根溯源,唐山曾有赫赫有名的唐山交大,曾经从唐山走出去的,想办法让他们走回来,是个谁都不好推脱的理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是不错的引入对象,这三所学校都曾脱胎于唐山交大的拆分。

上图为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A+和A类学科河北一所没有,唯一的A-是燕山大学的机械勉强支撑门面,即便是酱油级别的B+,河北也仅仅三个,少的可怜。河北的高校苦逼的不能再苦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