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化明皇后,讳玉嬛,德州平原人。出身平原明氏,诞于平章九年八月二十七日。祖父擎,先京兆牧,追赠太师。父成渠,宋国公,尚书令。叔成濮,延州都督。
其善驯马,骑射可冠于明氏诸子弟。工琵琶,以《十面埋伏》问鼎。评,曲中煞气,不似寻常闺阁女儿。喜玉竹,赞为君子。好品茗煮酒,嗜辣如命。恶浓香、暑热难耐。极嫌矫揉造作之人。
“爱欲于人,犹如执炬。”
月明入千秋,华堂冷生辉。
长安七月处处烟柳繁华,而镜花七月,冷极生幽。
明氏数乃世胄高门,祖为前朝之臣,后随高祖开疆拓土,至今百年皆以诗礼相传,门下子弟曾以芝兰玉树冠称。自幼时,我便知昔日的明宫今日的镜堂将会有我一片天地。宫灯起,青鸾寄情,可惜人间帝王并不再留恋千秋孤凰。
世人都说我性桀骜,耿介孤高。天生的直来直往,锱铢必较,却不知我本性良善。他曾赞我,凤眼凌厉,不失娇俏,却不知我我只有望他时才会眸含春水。
很久很久以后,我常常忆起与他相遇之时。群玉台上,欢宴为他,欢伯为我,酒热肝胆。席间群芳争奇斗艳,独我一袭劲装赴宴。睿宗好笑,问我何故也?我并不怯场,答曰,京城盛行慵懒之风,权贵皆姿态绵软,而军旅之士征战杀伐,合该神采奕奕。
语落间,我望到他探寻的目光。那时,我并不曾真正期盼他的垂顾,只是希望将来立在他身侧的那个人有可能会是我。
廿二年,一道圣旨落入明家,我将礼聘为济王妃。少年夫妻,自是甜蜜燕尔,他允一诺曰“你我之间无第三人耳”。再后来是千秋许多个日月,他都应我所有,变故缘于群臣之奏。
无子。这是落在我心上的一根刺。我的郎君啊,原来你对我也是冷石心肠。元年七月,群臣齐上奏言皇后多年无所出,应广纳新人开枝散叶。他允,乃开采选。
柳外寻春,画梁燕飞,山风满袖袍,他执棋破阵,信手间是段天成风流,我抬眸望他为人斟盏秋露白,锦绣心肠倒底是抵不过冰雪面。
他微微一笑,仍唤我一句皇后。
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