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头胎睡眠不好的妈妈,在怀二胎的时候,会早早关注睡眠知识,以免重蹈覆撤(吃过亏和没吃过亏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那么,如何从一开始就打下良好睡眠基础呢?
01▷▶▶▶
头几条建议里,我想抛开知识内容,先来说说心理和家庭准备。
新手妈妈往往会对带娃生活有些过于美好的幻想,这种情况下准备不足,很容易落差巨大。
头胎妈妈的感慨往往是:“娃怎么这么难带?!”
而二胎妈妈的独白可能是:“娃就是这么难带的。”
娃出生之前,就要让队友有心理准备,带娃他也有份,不要试图一个人承担带娃责任。如果队友不给力,建议要孩子要慎重,至少等经济基础好一点的时候。
真的没人帮忙(即便有人帮忙也要看清楚,对方是帮倒忙还是能真帮忙,帮倒忙的宁可不要),想好了自己带,就要降低预期,不要苛求。
总之,心里想开了,即便还是同样的日子,心情也会不一样的。
相关文章:
养娃千万条,协作第一条,产后分房睡,夫妻两行泪
02▷▶▶▶
打下基础的另一件事是“尊重”。
不单是睡眠,尊重体现在养育中的很多方面:
即便孩子不会说话时,我们是否有耐心倾听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否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去沟通?
比如,换尿布、抱他之前是否跟他打招呼,告诉他一声。
比如,娃哇哇哭的时候,是心生烦躁,开始慌乱自责甚至对孩子恼怒,还是跳脱一些,冷静地看待,分析原因?
即便他在很多方面还没有能力时,我们是否看到他自主的意愿,相信他自主的能力?是否不看低他,不去事事代劳?
比如,娃自己入睡虽然可能花得时间久一点,我们是否有耐心等待?还是急着干预?娃自己吃饭,虽然脏点,但是否敢给他机会试试?他自己穿衣虽然慢点,是否可以让他尝试?
是否提供合适的环境,恰当的辅助,让他能够实现这些努力?
是否不漠然,也意识到他发展阶段的局限性,适时提供帮助?
比如,娃烦躁得睡不着的时候,我们是否灵活一点,帮他换环境分散注意力,而不是刻板的掐时间来决定是否安抚?是否放下睡眠时长的执念?
是否蹲下来用他的视角看问题,而不是贴标签?
比如:娃哭并不意味着不乖,娃有自己想法,不意味着不听话。
是否给予他责任感,告诉他同样也要尊重别人,尊重这个世界的规则?
比如, 作息并不是围着娃一个人转的;比如,让他明白,妈妈也需要休息。
养娃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只可惜很多事情一些成年人尚且做不到,确实很难教给孩子。懂得尊重的父母,既不会过度控制也不会过于疏离。
那么,如何从一开始就打下良好睡眠基础呢?
01▷▶▶▶
头几条建议里,我想抛开知识内容,先来说说心理和家庭准备。
新手妈妈往往会对带娃生活有些过于美好的幻想,这种情况下准备不足,很容易落差巨大。
头胎妈妈的感慨往往是:“娃怎么这么难带?!”
而二胎妈妈的独白可能是:“娃就是这么难带的。”
娃出生之前,就要让队友有心理准备,带娃他也有份,不要试图一个人承担带娃责任。如果队友不给力,建议要孩子要慎重,至少等经济基础好一点的时候。
真的没人帮忙(即便有人帮忙也要看清楚,对方是帮倒忙还是能真帮忙,帮倒忙的宁可不要),想好了自己带,就要降低预期,不要苛求。
总之,心里想开了,即便还是同样的日子,心情也会不一样的。
相关文章:
养娃千万条,协作第一条,产后分房睡,夫妻两行泪
02▷▶▶▶
打下基础的另一件事是“尊重”。
不单是睡眠,尊重体现在养育中的很多方面:
即便孩子不会说话时,我们是否有耐心倾听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否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去沟通?
比如,换尿布、抱他之前是否跟他打招呼,告诉他一声。
比如,娃哇哇哭的时候,是心生烦躁,开始慌乱自责甚至对孩子恼怒,还是跳脱一些,冷静地看待,分析原因?
即便他在很多方面还没有能力时,我们是否看到他自主的意愿,相信他自主的能力?是否不看低他,不去事事代劳?
比如,娃自己入睡虽然可能花得时间久一点,我们是否有耐心等待?还是急着干预?娃自己吃饭,虽然脏点,但是否敢给他机会试试?他自己穿衣虽然慢点,是否可以让他尝试?
是否提供合适的环境,恰当的辅助,让他能够实现这些努力?
是否不漠然,也意识到他发展阶段的局限性,适时提供帮助?
比如,娃烦躁得睡不着的时候,我们是否灵活一点,帮他换环境分散注意力,而不是刻板的掐时间来决定是否安抚?是否放下睡眠时长的执念?
是否蹲下来用他的视角看问题,而不是贴标签?
比如:娃哭并不意味着不乖,娃有自己想法,不意味着不听话。
是否给予他责任感,告诉他同样也要尊重别人,尊重这个世界的规则?
比如, 作息并不是围着娃一个人转的;比如,让他明白,妈妈也需要休息。
养娃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只可惜很多事情一些成年人尚且做不到,确实很难教给孩子。懂得尊重的父母,既不会过度控制也不会过于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