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终不羡人间】五
我已在你的黑名单里,你看不到这篇文章,不过没关系,这是写给我自己看的。如我在文章最开始所说,“它只关于我,不关于你”。
这长长一段的文字,只为表达一句话:“追求一个不爱我的人是注定失败的。”
我与你之间的沟壑,不只是爱与不爱,还有性取向的差别。
只是啊,只是啊。
我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爱的作用不是;也知道为了拒绝一切结果,本该拒绝一切开始;更知道苦口婆心的世故,总是劝诫我们不要深陷单恋的孽障。
但与此同时,我知道爱的付出会以另一种形式成为回报,无论是残酷还是美好;也知道没有凡人能在起点预测终点,所以我坚持;更知道平凡的个人,会因一直追求那追求不得的事物变得永恒。
道理总能两面说,这些其实都不重要。
四年前的那趟晚自习,教室里人声鼎沸,我隔着走廊对你说:“我发现我有点喜欢你了。”
你惊讶地笑:“你说什么?”
我又重复:“我发现我有点喜欢你了。”
然后你茫然笑着,随之摇头。
多么平淡的对话,铺开了这段我注定不会快乐的路程。我猜得到后果的悲惨,仍然嘻嘻哈哈地踏上不归路,TMD谁都别拉我回头。
——你看,我没有后悔,这对我而言就足够了。
所以,我不会放弃你。
四年的经历只弹指之间,过就过了,未来还有更多可能,请你也快些找位女孩儿成家。至少在那之前,我一直等你。
他们说:世人皆有始与终——而我不愿做世人。
无妨,做个旁人眼里的蠢人,无声远观你,等走过这个四年,直至下个四年,下下个四年,和未来很多很多的四年……
上文是我于2014年4月12日,在空间里写的一篇文章。
同班同学纷纷留言,给我无数鼓励,谢谢他们。
后来将我拉黑的你还是看到了,通过一位女同学,你读完后没有太多感想。
毕竟文章里无数细节你根本都不记得了,而我个人可能也添油加醋写了很多你当时没有的情绪。
两年半后,2016年9月7日,晚七点二十分,身在温哥华的我去到K莫吧,写下《且把美人做星辰》的第一章:《手可摘星辰》。序章是我上个月粗略完结后重新加的。
几个月后,我写完第十二章《床前明月光》,应刷了实体书的上册,在书籍的扉页,我说:“谨以此文献给温落同学。”
然后我寄给你一本,你看完一章后没有继续看,也没有太多感想。
到如今每年的6月6日,我终于不再记得你的生日,也不会送上祝福,我们偶尔还会有联系,但不多。
2017年年初,写完第十七章《日夕连秋声》后,家里人似乎偶然发现我在贴吧里的文章,我好歹瞒过个人取向,随后断更,直到两年半后的2019年2月19日,我决定复更,并花费几个月在贴吧写文全文,而后我又将之从头到尾修改一遍,同时发在Lofter上。
直到今天,2019年8月25日,我终于完善全文。
回想2018年3月30日,即将离开温哥华回国工作的我,在这座美丽的西海岸城市拍了九处不同的绚烂樱花,作为配图,在空间里连续发了九条用以怀念你的说说。
——高二某个晚上的夏天,我和你琢磨着,溜掉晚晚自习。这显然并不是我对你表白那样的第一次,但似乎是如同我对你怀抱幻想那样的最后一次。我们于是偷跑到紫藤萝盛开的走廊,周围乌漆麻黑的,我睁大眼睛看你,而你看头顶,空气微醺,指着暗紫色的瀑布,说:“开了。”
——高一某个放学的春天,我跑到你的宿舍往你那儿送搭配方便面的美好火腿肠,我常这么做;其实你也会回赠我一些,但我忘了是哪些。人是不是总能更清楚地记得把自己感动的付出,而不是对方的呢?所以我自顾自地笑,看你端着泡面,指着宿舍里的水壶,说:“开了。”
——肯定不是我已经不在了的高三,但是个秋天,我们跑到科技楼去看月亮,或许没有月亮。虽然我总是希望我能够相信“守得云开见月明”这句话,但有些东西的确怎么也等不来。就像那个时候,我挺希望你能指着那片乌压压的云层,仰头,双手往两边一挥,看风吹云,说:“开了。”
——留学第三年的时候,保持一年见你一次的频率。我开车载你去黄龙溪玩。说到底每次回去,能玩的都有限,有我俩同桌那会儿一半的无聊,却没有那会儿一半的有趣。车里放着我喜欢你不喜欢的音乐,你指着盐市口街道由红变绿的灯,拍了下方向盘,说:“开了。”
——留学第一年回去是冬天,我们去锦里,两人买了棉花糖。我拍了一张你,很帅,但被我删了。如果说“放下”两个字比“删除”笔画要少,那真是没有道理的事。那天与后来的这些年,我都同你约清早出门,否则一年相见的秒数太少,其时上午十一点,我问影院花了没,你看手机,说:“开了。”
——相识的第一个六月六日,你的生日。班上同学, 与在意大利认识的其他国家的交换生,都给你发短信,内容是生日快乐,以及让我俩去他们家乡玩。所以我差你,或者说你还差我,一次环游世界的旅行。那趟并不特别的晚自习,越过嘈杂我一次说:“我喜欢你。”你隔着课桌问:“你开玩笑的吗?”我笑,说:“没开。”
我已在你的黑名单里,你看不到这篇文章,不过没关系,这是写给我自己看的。如我在文章最开始所说,“它只关于我,不关于你”。
这长长一段的文字,只为表达一句话:“追求一个不爱我的人是注定失败的。”
我与你之间的沟壑,不只是爱与不爱,还有性取向的差别。
只是啊,只是啊。
我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爱的作用不是;也知道为了拒绝一切结果,本该拒绝一切开始;更知道苦口婆心的世故,总是劝诫我们不要深陷单恋的孽障。
但与此同时,我知道爱的付出会以另一种形式成为回报,无论是残酷还是美好;也知道没有凡人能在起点预测终点,所以我坚持;更知道平凡的个人,会因一直追求那追求不得的事物变得永恒。
道理总能两面说,这些其实都不重要。
四年前的那趟晚自习,教室里人声鼎沸,我隔着走廊对你说:“我发现我有点喜欢你了。”
你惊讶地笑:“你说什么?”
我又重复:“我发现我有点喜欢你了。”
然后你茫然笑着,随之摇头。
多么平淡的对话,铺开了这段我注定不会快乐的路程。我猜得到后果的悲惨,仍然嘻嘻哈哈地踏上不归路,TMD谁都别拉我回头。
——你看,我没有后悔,这对我而言就足够了。
所以,我不会放弃你。
四年的经历只弹指之间,过就过了,未来还有更多可能,请你也快些找位女孩儿成家。至少在那之前,我一直等你。
他们说:世人皆有始与终——而我不愿做世人。
无妨,做个旁人眼里的蠢人,无声远观你,等走过这个四年,直至下个四年,下下个四年,和未来很多很多的四年……
上文是我于2014年4月12日,在空间里写的一篇文章。
同班同学纷纷留言,给我无数鼓励,谢谢他们。
后来将我拉黑的你还是看到了,通过一位女同学,你读完后没有太多感想。
毕竟文章里无数细节你根本都不记得了,而我个人可能也添油加醋写了很多你当时没有的情绪。
两年半后,2016年9月7日,晚七点二十分,身在温哥华的我去到K莫吧,写下《且把美人做星辰》的第一章:《手可摘星辰》。序章是我上个月粗略完结后重新加的。
几个月后,我写完第十二章《床前明月光》,应刷了实体书的上册,在书籍的扉页,我说:“谨以此文献给温落同学。”
然后我寄给你一本,你看完一章后没有继续看,也没有太多感想。
到如今每年的6月6日,我终于不再记得你的生日,也不会送上祝福,我们偶尔还会有联系,但不多。
2017年年初,写完第十七章《日夕连秋声》后,家里人似乎偶然发现我在贴吧里的文章,我好歹瞒过个人取向,随后断更,直到两年半后的2019年2月19日,我决定复更,并花费几个月在贴吧写文全文,而后我又将之从头到尾修改一遍,同时发在Lofter上。
直到今天,2019年8月25日,我终于完善全文。
回想2018年3月30日,即将离开温哥华回国工作的我,在这座美丽的西海岸城市拍了九处不同的绚烂樱花,作为配图,在空间里连续发了九条用以怀念你的说说。
——高二某个晚上的夏天,我和你琢磨着,溜掉晚晚自习。这显然并不是我对你表白那样的第一次,但似乎是如同我对你怀抱幻想那样的最后一次。我们于是偷跑到紫藤萝盛开的走廊,周围乌漆麻黑的,我睁大眼睛看你,而你看头顶,空气微醺,指着暗紫色的瀑布,说:“开了。”
——高一某个放学的春天,我跑到你的宿舍往你那儿送搭配方便面的美好火腿肠,我常这么做;其实你也会回赠我一些,但我忘了是哪些。人是不是总能更清楚地记得把自己感动的付出,而不是对方的呢?所以我自顾自地笑,看你端着泡面,指着宿舍里的水壶,说:“开了。”
——肯定不是我已经不在了的高三,但是个秋天,我们跑到科技楼去看月亮,或许没有月亮。虽然我总是希望我能够相信“守得云开见月明”这句话,但有些东西的确怎么也等不来。就像那个时候,我挺希望你能指着那片乌压压的云层,仰头,双手往两边一挥,看风吹云,说:“开了。”
——留学第三年的时候,保持一年见你一次的频率。我开车载你去黄龙溪玩。说到底每次回去,能玩的都有限,有我俩同桌那会儿一半的无聊,却没有那会儿一半的有趣。车里放着我喜欢你不喜欢的音乐,你指着盐市口街道由红变绿的灯,拍了下方向盘,说:“开了。”
——留学第一年回去是冬天,我们去锦里,两人买了棉花糖。我拍了一张你,很帅,但被我删了。如果说“放下”两个字比“删除”笔画要少,那真是没有道理的事。那天与后来的这些年,我都同你约清早出门,否则一年相见的秒数太少,其时上午十一点,我问影院花了没,你看手机,说:“开了。”
——相识的第一个六月六日,你的生日。班上同学, 与在意大利认识的其他国家的交换生,都给你发短信,内容是生日快乐,以及让我俩去他们家乡玩。所以我差你,或者说你还差我,一次环游世界的旅行。那趟并不特别的晚自习,越过嘈杂我一次说:“我喜欢你。”你隔着课桌问:“你开玩笑的吗?”我笑,说:“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