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 二本三跨生成功上岸 初试397分
【关于择校】
想清楚自己想学什么不想学什么,选择了就不要轻易动摇 ,决定好就了对自己负责到底。【关于专业课】
749专业课包括中教史,外教史,教原,学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5本书,我是按着这个顺序来看书的。
1.看书
首先买书把每本书都过一两遍,这个时候肯定是挺晦涩的。这也分几种情况:
(1)有的人认为听课程比看书有用,所以看第一遍书了解大概,基本上看完你对教育学会有个基础印象;然后就可以听课程啦,跟着学长学姐的思路听个两遍再回过头来仔细把书再看一遍。(3-4月)
(2)第二种情况,第一遍快速看书,第二遍再稍微详细看,我看书会有涂涂画画的习惯,和我一样的小伙伴们可以用铅笔把你自己认为重要得语句语段给标记出来,等到听课程的时候再用其他颜色把重点标出来。(3-5月)
(3)我是前期把每本书看了三遍左右的,因为我开始的稍早一点, 如果觉得自己开始晚了可以采取前两种方法(还是要根据自己情况来,一定一定要以书本为本!!不能完全依赖课程,要把别人的思路内化成自己的)(2-4月)
时间安排:1h看10页(我前期一般只能看8页)*9h=90页;大约一个月就能看完一轮。
2.听课程+做框架(4-6月)
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在看完三遍书之后,我开始听课程,这是一个比较难熬的阶段每天只能解决一章(看一章书---听对应视频----做框架)(其实大家心情都一样,所以大家别太担心,多学多问努力就好),如果再有多余的时间就多看几遍自己做的框架,甚至可以背下来,晚上睡前再回忆一遍(在培养习惯的初期可能会有点小痛苦,但还是得逼自己一把才看得到效果)。
【时间安排】五本书一共76章(一天一章要两个半月),我是用两个月解决的,我想着从两个月里今天挤点时间出来明天挤点时间多出来的半个月的任务量也能提前完成,这就需要提高效率,把时间都用在刀刃上,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完成任务。
3.【对资料的安排】(6-9月)
(1)每天看一章书----
(2)看对应视频(在前面看过视频的基础上这一次可以倍速看了,主要是再听听思路,我们自己能把书本串起来)------
(3)背框架-----
(4)背精编资料(共300页,每天背三页,刚好三个月可以简单背一遍)
注:我是那种背书的精力会比看书的精力要集中的人,所以我选择背书,(所以不太喜欢背书的人可以琢磨一下其他的方法)也是喜欢把每天安排背的三页都消化掉,所以每天这三页我会背个两三遍(也能加深我对书本的印象)所以看书+视频+背书能耗费完我每天留给专业课的时间。
4.冲刺阶段(9-12月)
(1)还是看书,大概1h能看二三十多页,
(2)背框架,背到你能闭着眼睛把书本框架脉络都理清楚,这会帮助我们根据题目快速定位到书本,毕竟749的题量不小,思考的时间没有太多所以要做到快准狠。
(3)背冲刺资料.我还是喜欢把当天的内容都背的很熟再开始第二天的任务,第一轮背诵大概用了一个月,总之就是抓关键词然后反复背,背到后面一天能背完一本书的考点。
(4)写预测卷。考前一定要全真模拟两次,至少一次,掐着点写,这样你才能发现你的不足:比如你为什么没写完,是笔速慢还是想不起来知识点等等。
【关于真题】练+分析+背
(1)我是前期每日一练,我每天晚上吃完饭肚子撑撑的提不起精神来看书又不想浪费时间于是就掐着时间写名词解释,刚开始写一道名解差不多要十分钟加上修改和背诵基本上要半个小时,后来慢慢的三分钟左右就能写完一题;做题顺序:名解—简答---论述当成专题练习(最近两年的真题可以留着后期再看);笔速真的很重要,平时小伙伴们写英语政治的时候也可以下意识的训练笔速。
(2)后期要多分析真题,看它的出题规律,不过这个大家不用担心啦,洪学长有帮我们录过彻彻底底的分析真题的课程
(3)分析过真题你就知道每年的真题都有一定的重复率,所以背真题这种捡死鱼的行为我真的超喜欢哈哈
政治
我是7.23号开始准备的,准备的过程并不顺利,算是走了一个月的弯路的,不过好在最后也考了78,
1.(8-10月)
看书+听强化班视频。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配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课程,划重点,是强化班,强化班,强化班!而不是基础班!因为徐的基础班跟肖的书配不起来,而且基础班听起来没什么用,所以我那个月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都活在翻书找课程和书相应的地方,每次想起来就想把自己打一顿。如果直接买徐的书+听徐的课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但是应该也会有人和我一样想买肖的书图安心。+二刷1000题
2.(10-11月)
听徐涛老师的冲刺课,这个时候《风中劲草》也出来了,肖老师的书可以快速翻翻,毕竟那么厚的一本也背不下来,风中劲草到最后要背三遍左右,至少也要背两遍。不是每一句话都背下来,是背标记出来的考点。
3.(11-12月21日)
肖四肖八和其他预测题在这
【关于择校】
想清楚自己想学什么不想学什么,选择了就不要轻易动摇 ,决定好就了对自己负责到底。【关于专业课】
749专业课包括中教史,外教史,教原,学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5本书,我是按着这个顺序来看书的。
1.看书
首先买书把每本书都过一两遍,这个时候肯定是挺晦涩的。这也分几种情况:
(1)有的人认为听课程比看书有用,所以看第一遍书了解大概,基本上看完你对教育学会有个基础印象;然后就可以听课程啦,跟着学长学姐的思路听个两遍再回过头来仔细把书再看一遍。(3-4月)
(2)第二种情况,第一遍快速看书,第二遍再稍微详细看,我看书会有涂涂画画的习惯,和我一样的小伙伴们可以用铅笔把你自己认为重要得语句语段给标记出来,等到听课程的时候再用其他颜色把重点标出来。(3-5月)
(3)我是前期把每本书看了三遍左右的,因为我开始的稍早一点, 如果觉得自己开始晚了可以采取前两种方法(还是要根据自己情况来,一定一定要以书本为本!!不能完全依赖课程,要把别人的思路内化成自己的)(2-4月)
时间安排:1h看10页(我前期一般只能看8页)*9h=90页;大约一个月就能看完一轮。
2.听课程+做框架(4-6月)
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在看完三遍书之后,我开始听课程,这是一个比较难熬的阶段每天只能解决一章(看一章书---听对应视频----做框架)(其实大家心情都一样,所以大家别太担心,多学多问努力就好),如果再有多余的时间就多看几遍自己做的框架,甚至可以背下来,晚上睡前再回忆一遍(在培养习惯的初期可能会有点小痛苦,但还是得逼自己一把才看得到效果)。
【时间安排】五本书一共76章(一天一章要两个半月),我是用两个月解决的,我想着从两个月里今天挤点时间出来明天挤点时间多出来的半个月的任务量也能提前完成,这就需要提高效率,把时间都用在刀刃上,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完成任务。
3.【对资料的安排】(6-9月)
(1)每天看一章书----
(2)看对应视频(在前面看过视频的基础上这一次可以倍速看了,主要是再听听思路,我们自己能把书本串起来)------
(3)背框架-----
(4)背精编资料(共300页,每天背三页,刚好三个月可以简单背一遍)
注:我是那种背书的精力会比看书的精力要集中的人,所以我选择背书,(所以不太喜欢背书的人可以琢磨一下其他的方法)也是喜欢把每天安排背的三页都消化掉,所以每天这三页我会背个两三遍(也能加深我对书本的印象)所以看书+视频+背书能耗费完我每天留给专业课的时间。
4.冲刺阶段(9-12月)
(1)还是看书,大概1h能看二三十多页,
(2)背框架,背到你能闭着眼睛把书本框架脉络都理清楚,这会帮助我们根据题目快速定位到书本,毕竟749的题量不小,思考的时间没有太多所以要做到快准狠。
(3)背冲刺资料.我还是喜欢把当天的内容都背的很熟再开始第二天的任务,第一轮背诵大概用了一个月,总之就是抓关键词然后反复背,背到后面一天能背完一本书的考点。
(4)写预测卷。考前一定要全真模拟两次,至少一次,掐着点写,这样你才能发现你的不足:比如你为什么没写完,是笔速慢还是想不起来知识点等等。
【关于真题】练+分析+背
(1)我是前期每日一练,我每天晚上吃完饭肚子撑撑的提不起精神来看书又不想浪费时间于是就掐着时间写名词解释,刚开始写一道名解差不多要十分钟加上修改和背诵基本上要半个小时,后来慢慢的三分钟左右就能写完一题;做题顺序:名解—简答---论述当成专题练习(最近两年的真题可以留着后期再看);笔速真的很重要,平时小伙伴们写英语政治的时候也可以下意识的训练笔速。
(2)后期要多分析真题,看它的出题规律,不过这个大家不用担心啦,洪学长有帮我们录过彻彻底底的分析真题的课程
(3)分析过真题你就知道每年的真题都有一定的重复率,所以背真题这种捡死鱼的行为我真的超喜欢哈哈
政治
我是7.23号开始准备的,准备的过程并不顺利,算是走了一个月的弯路的,不过好在最后也考了78,
1.(8-10月)
看书+听强化班视频。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配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课程,划重点,是强化班,强化班,强化班!而不是基础班!因为徐的基础班跟肖的书配不起来,而且基础班听起来没什么用,所以我那个月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都活在翻书找课程和书相应的地方,每次想起来就想把自己打一顿。如果直接买徐的书+听徐的课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但是应该也会有人和我一样想买肖的书图安心。+二刷1000题
2.(10-11月)
听徐涛老师的冲刺课,这个时候《风中劲草》也出来了,肖老师的书可以快速翻翻,毕竟那么厚的一本也背不下来,风中劲草到最后要背三遍左右,至少也要背两遍。不是每一句话都背下来,是背标记出来的考点。
3.(11-12月21日)
肖四肖八和其他预测题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