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四周,哪里地貌最可靠。适合城市建设。 (1) 正定地貌,正定位于太行山东部的南北30~60千米宽,东西80~100千米长,厚度为800~2600米的一整块沉积岩石上,没有地震带,地震基本裂度7度。地表向下揭露厚度17.00米范围内,可分为4层。最上层为耕土层,厚度0.4~0.6米,第2层为轻亚粘~亚粘土,厚度为2.75~5.5米,第3层为砂类土,厚度为0.3~5.28米,第4层为粘土。无不良地址现象,地下水无结晶性侵蚀和分解性侵蚀,适宜建筑。地表所出露的各类地基承载力:沙类土一般在14~24吨/平方米,亚沙地在13~20吨/平方米,天然地基承载力一般为12吨/平方米以上,适合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 (2 ) 藁城地貌特性 , 藁城区处于太行山东麓河北平原中南部,属太行山洪积冲积山前倾斜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1/1500~1/2000的坡降逐渐倾斜,形成典型的山前倾斜平原地貌。境域中部为滹沱河第二冲积扇之脊,地势较南北两面略为低洼;北部为磁河冲积扇及磁河、滹沱河之间的河间地带,海拔65~55米,向东南缓降;
(3) 栾城地貌特性 , 栾城县属华北地层大区,华北平原分区,冀中地层小区的最南部,境域均由第四纪地层覆盖。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区的河淮台向斜与山西台隆的过渡地带。太行山前断裂从县境内通过,横跨临城至元氏单斜、柏乡至赵县凹陷两个Ⅲ级构造单元。另有高迁~廿里铺、马村~苏邱、元氏~陈村断裂等,控制了元氏县殷村煤田向东部的延伸、分布与埋藏条件。
栾城晚元古代曾为浅海。晚元古代后期变为陆地。后时为浅海,时为陆地,形成滨海沼泽相含煤地层。二迭纪至三迭纪为陆相冲洪积盆地,接受了巨厚的红色砂泥岩沉积。从侏罗纪开始,造山运动加剧,高邑~藁城断裂形成,西部上升,东部下降,并伴有火山活动,无极县火山爆发,形成近千米厚的火山熔岩,波及栾城。从新第三纪开始,栾城境域全部处于地壳运动沉降区,接受了厚达千米以上的冲洪积地层,形成今日的山前倾斜平原
(4)鹿泉地貌特性, 鹿泉地质构造为断裂构造发育,且成带状出现,主要有古运河断裂带,是一组基本平行的断裂带,以高角正断层为主,断距50米~100米,延伸20公里以上,破碎带发育。牛山郑村断裂带,由一组行逆断层组成,倾向东南;倾角60º,断距约100米,延伸长11公里。另外还有良都店、获鹿、大河断裂带和吴家窑、黄峪断裂带,均为一组逆断层,延伸延11公里和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