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毫米波太赫兹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功率毫米波信号源在很多领域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如射电天文SIS混频器本振需要大功率驱动,物质波谱(ESR、NMR)需要大功率检测、远距离雷达成像需要大功率驱动真空管,毫米波通信需要大功率的发射信号等等。但毫米波在大气中传播衰减严重的特点也制约了其发展。因此如何提高信号源输出功率成了研究毫米波的一个重要课题。主流的方式是通过提高倍频器的倍频效率和安装合适的功率放大器。但目前高频段的功率放大器价格较为昂贵,且频率相对较低。目前市面上可供使用的功率放大器最高只能到260GHz,输出功率约有10dBm。近十几年,国内外的毫米波倍频都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其研究热点在于如何提高输出功率,增加带宽,提高倍频效率,简化电路等。目前国际领先的倍频器制造商可以将倍频器的倍频效率提高到25%在200GHz频段,7%在500GHz频段。最大输出功率分别可以达到300mW和7mW。主要的代表厂商有美国的VDI, 德国的ACST 和国内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微太中心。(一)D系列窄带高功率倍频器(VDI)VDI一直是肖特基二极管的国际领先供应商,从1996年开始,致力于将二极管技术能有更广泛的应用,曾与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一起,开创了亚毫米级集成二极管电路的开发。其独特研发的高性能肖特基二极管和优化定制的乘法器提供了倍频器更高的输入功率和转化效率。